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和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评价作业(八)水循环(一)基础巩固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据此完成1~3题。1.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百川东到海”说的水循环类型是( )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C.陆地内循环D.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循环3.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是水循环环节中的 ( )A.蒸发 B.地表径流 C.降水 D.下渗解析:第1题,“黄河之水天上来”反映的是黄河水的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所以A项正确。第2题,“百川东到海”反映通过径流把陆地水输送到海洋,属于海陆间循环,故A项正确。第3题,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北方,是对地表径流施加的影响,故B项正确。答案:1.A 2.A 3.B“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为某城市街道人行道局部地面铺装景观图片,图中左右两侧使用的均为透水灰砂砖,但铺贴方式明显不同(左侧为“工”字形铺贴,右侧为“人”字形铺贴)。据此完成4~6题。4.地面铺贴材料采用透水灰砂砖,受直接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地表径流 B.凝结降水C.蒸发蒸腾 D.水汽输送5.为了更好实现“海绵城市”功能,地砖铺贴采用了不同方式,其主要原因是 ( )A.两侧坡度不同 B.增加美观程度C.施工更加方便 D.节约投入成本6.人行道地面透水灰砂砖采用“人”字形铺贴方式最该推广的城市是 ( )A.重庆 B.北京 C.石家庄 D.上海解析:第4题,地面铺贴材料采用透水灰砂砖,会直接导致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减少,然后进一步间接影响凝结降水和蒸发蒸腾。水汽输送主要受风的影响,与地面铺贴材料采用透水灰砂砖关系不大。故选A项。第5题,根据材料信息,图中左右两侧使用的均为透水灰砂砖,但铺贴方式明显不同(左侧为“工”字形铺贴,右侧为“人”字形铺贴),可知两侧坡度不同,为了更好地促进下渗,所以采取不同的铺贴方式,A项正确。地砖铺贴采用了不同方式,并不是为了增加美观程度,且右侧的“人”字形铺贴看起来较杂乱,B项错误;统一成一种方式比分成两种施工更加方便,C项错误。方式不同,且右侧为“人”字形铺贴需要倾斜切割,浪费的地砖更多,不利于节约成本,D项错误。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及图示信息,可推测“工”字形铺贴更适合地形平坦的地区,“人”字形铺贴方式更适合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重庆地势起伏较大,适合采用“人”字形铺贴方式,A项正确。北京和石家庄地处华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适合采用“工”字形铺贴,B、C两项错误。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适合采用“工”字形铺贴,D项错误。答案:4.A 5.A 6.A7.阅读材料和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母亲水窖”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实施的公益项目,目的是帮助中国西部干旱缺水地区的人们缓解生活和生产用水困难。由于自然、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干旱缺水地区面积大,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1)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两个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什么?(2)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还有哪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地理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第(1)题,“母亲水窖”通过收集雨水用于生产、生活,对地表径流和下渗两个环节有较大的影响。第(2)题,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主要有用水量大和水体污染两个方面。答案:(1)地表径流和下渗。 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2)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遭受污染。(二)拓展提高8.美国西部地区高原、山地、盆地、谷地地形类型多样。大盐湖是大盆地地区最大的咸水湖,大盐湖干燥的自然环境与死海相似,湖水的化学特征与海水相同。一万多年前,它曾经是一个比现今面积大20多倍的淡水湖,主要接受冰川融水补给,现如今周边的冰川已消退。读大盐湖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大盐湖流域水循环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明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解析:第(1)题,图中大盐湖为内流湖,故参与陆地内循环。第(2)题,淡水湖变为咸水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湖水补给减少,导致水量减少,含盐度提高;二是水分蒸发,盐分不断积累。答案:(1)陆地内循环。理由:大盐湖流域地处内陆,位于高原山间盆地,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2)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缺少出湖径流,盐分不易排泄。(三)挑战创新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生长激素的“四不用”农场利用人工蓄水池进行蓄水,通过引水渠流入蔬菜区进行灌溉,再流经养鸭的水禽区和养鸡区,含有鸡鸭粪便的水最后进入鱼塘,作为鱼的饲料。鱼塘的水通过过滤池净化后,又重新用来灌溉,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过程。下图为“四不用”农场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9.“四不用”农场能够建立物尽其用的生态链,利用的是水循环具有 ( )A.物质迁移功能B.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功能C.能量转换功能D.联系地球外部圈层功能10.“四不用”农场禽蛋鱼菜的循环生产模式改造的是水循环中的 ( )A.降水环节 B.蒸发环节C.径流环节 D.下渗环节解析:第9题,“四不用”农场能够建立物尽其用的生态链,利用的是水循环具有的物质迁移功能,不仅是水体的迁移,还有水中所含的养分、饵料等的迁移;循环中不存在固、液、气三态的转化。不能体现能量转换功能;是水圈物质的迁移,没有体现联系地球外部其他圈层。第10题,“四不用”农场禽蛋鱼菜的循环生产模式改造的是水循环中的径流环节,使水流沿设定的方向循环运动。没有改变降水、蒸发、下渗环节。答案:9.A 10.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丁箭头表示,图中能够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有,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不铺毛巾的搓衣板最可能是模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课后复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能实现图中①的功能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