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6微米到1,该地区的地质灾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评价作业(十九)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一)基础巩固1.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023年2月18日至21日,巴西圣保罗州多地发生强降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等灾害。导致数千人撤离家园。如果让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制订撤离预案,你需要输入的基础数据包括 ( )①地质 ②地貌 ③地形 ④交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根据内容的不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分为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地质、地貌、地形数据属于基础数据,交通数据属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专题数据。答案:A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发射,使减灾部门拥有了专门用于减灾工作的遥感卫星,对救灾工作起到积极作用。据此完成2~4题。2.“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3.“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干旱灾害C.地震 D.农作物病虫害4.遥感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探测内生矿床,是因为 ( )A.内生矿大多分布在沉积岩内B.煤炭大多分布在沉积岩内C.许多内生矿分布在地质断裂带上D.铁矿全都分布在地质断裂带上解析:第2题,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对生态环境和灾害的大范围、全天候动态监测,及时反映生态环境和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和灾害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灾情进行快速评估,为紧急救援、灾后救助和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其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第3题,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且发生在地下,“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第4题,蕴藏内生矿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这些地区在遥感影像上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答案:2.A 3.C 4.C5.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精准农业”是指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农田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农田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材料二 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1)据图可知,玉米叶子水分含量与反射率的关系是什么?要监测玉米缺水状况,首要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有哪些?(2)玉米叶子反射率较高的是什么波段?(3)依据上述原理,举例说明遥感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玉米叶子水分含量越高,反射率越低。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及环境监测。第(2)题,由图可读出反射率较高的波段在0.76微米到1.3微米,属于红外线。第(3)题,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于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及其生长状况、估产等。答案:(1)玉米叶子水分含量越高,反射率越低。 遥感技术。(2)红外线。(3)监测作物生长环境及其状况,如土壤湿度、作物水分含量、病虫害程度,进行作物估产,监测土地利用状况及其变化等。(二)拓展提高下图为网格式地理资料,它显示了泥石流发生的相关信息。读图,完成6~7题。图一 同时满足A和B A或者B都可以 A可以,B不可以 A或者B都可以,除掉A、B交集图二6.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谷地、土质疏松区、降水类型等图进行叠加分析,就能分析出泥石流最有可能发生的区域。图二中,最能代表图一的叠图分析模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7.根据泥石流发生情形,图一中甲、乙、丙、丁依次填入 ( )A.1、0、0、1 B.0、1、1、0C.1、1、1、0 D.0、0、1、1解析:第6题,泥石流发生地区位于危险谷地区的方格且位于暴雨的方格,而危险谷地区位于谷地方格旁且在土质疏松的方格范围内,因此采用图二中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模式(甲),就能分析出泥石流最有可能发生的区域,故A项正确。第7题,甲位于土质疏松区且位于谷地方格旁,故甲属于危险谷地区,甲方格应填1;乙不位于土质疏松区,靠近谷地方格旁(与对角线方格相邻)但不同时满足危险谷地区条件,故乙方格应填0;丙虽位于危险谷地区,但不位于暴雨方格内,故不易发生泥石流,丙方格应填0;丁位于危险谷地区方格区,又位于暴雨方格区,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大,丁方格应填1,故A项正确。答案:6.A 7.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减灾防灾安全预警系统在我国灾害防治中已成功应用,并对我国灾害防治水平的提升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8~9题。8.该地区的地质灾害 ( )A.发生频率随降水量的增多而减少B.多分布于西部和北部的高山高原C.可通过加强监测和预报避免损失D.强度与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有关9.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用于灾害预警,主要是因为它能 ( )A.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B.发布实时灾情信息,有利于救灾C.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D.根据灾害特点,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解析:第8题,根据图示经纬度和等高线数值可以确定,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强度与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有关。第9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进行空间定位,能够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起到灾害预警的作用。答案:8.D 9.A读图,完成10~11题。10.图示气象卫星云图的获得主要是运用了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虚拟技术11.通过对台风的监测,分析多幅卫星的云层图片可以获得 ( )①台风中心位置 ②台风的强度 ③台风所造成的降水范围 ④台风的移动方向 ⑤台风的登陆地区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第10题,气象卫星云图主要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第11题,通过对气象云图的分析,可以获得台风的位置、强度、移动方向、降水范围、登陆地区等信息,这为天气预报提供了依据。答案:10.B 11.D(三)挑战创新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种地理信息技术。读图,完成12~13题。12.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下列能给远程旅行者直接提供旅行路线帮助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13.关于丙技术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①能有效地动态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 ②可对各种灾害的影响范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路径 ③可根据人口、交通及其他商场的分布进行大型商场选址的市场潜力分析 ④可为城市交通事故、道路拥堵的应急处理提供详细的基本事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第12题,图甲是遥感技术,获取事物的图像信息。图乙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人员进行定位。图丙是地理信息系统,能查寻各种信息。能给远程旅行者直接提供旅行路线帮助的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第13题,丙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遥感技术能有效地动态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①错误。地理信息系统可对各种灾害的影响范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路径,②正确。地理信息系统可根据人口、交通及其他商场的分布进行大型商场选址的市场潜力分析,③正确。遥感技术可为城市交通事故、道路拥堵的应急处理提供详细的基本事实,④错误。答案:12.C 13.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可以,该游客的手机具有的特殊功能是,雨涝救灾物资基地应选择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后练习题,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时训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2度,北纬3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