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化学初三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通州化学初三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2014年1月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四个大题,45个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有关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Mn-55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请你将其选出并填入答题表内,每小题1分,共35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 水果榨汁 C. 冰雪融化 D. 鲜奶制酸奶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B.用二氧化碳灭火C.干冰降雨D.石墨作铅笔芯3.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4.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 B. 碳酸钙 C. 植物油 D.面粉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水 B. 过氧化氢 C.空气 D.二氧化碳6.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出现的现象及原因解释正确的是A.石蕊变蓝;二氧化碳使石蕊变色B.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使石蕊变色C.石蕊变蓝;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变色D.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变色7.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氖B.锌C.氧D.磷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9.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读液体体积B.熄灭酒精灯C.检查气密性D.滴加液体10.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碳酸钠NaCO3B.氢氧化钙CaOHC. 氧化铁FeOD.硫酸铜CuSO411.鉴别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空气四种气体,可以选用的最佳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C.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2.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其中溴的化合价为A.+1 B.+2 C.-5 D.+513.为保证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A.当心爆炸B.严禁烟火 C.节能标志 D.绿色食品14.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是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集气瓶15.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转化为离子B.分子由原子构成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D.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1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CaO B.O2 C. KClO3 D.H2SO417.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22.9918.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 氢气 B. 石油 C. 煤 D. 天然气19.以下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灭火的是 A.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B.高楼失火,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灭火 C.森林火灾时,用炸弹轰炸灭火 D.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20.下列对燃烧和爆炸的认识错误的是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D.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2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这里的“碘”应理解为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原子22.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铁B.氧气C.二氧化碳D.氯化钠23.法医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砒霜中毒,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 + 8HCl + 4Zn = 4ZnCl2+ 3H2O + 2As + H2↑,则砒霜(R)的化学式为A.As3O2B.As2O C.AsOD.As2O32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核外电子总数 B.最外层电子数C.核内质子数D.相对原子质25.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元素2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HCl+ NaOH =NaCl+ H2O B. 2H2 + O2点燃 2H2OC.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D.2HgO △ 2Hg + O2↑ 27.如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28.下列微粒属于阳离子的是() A B C D2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反应后的质量(g)12m814A.物质Y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C.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为4︰1 D.反应后生成X的质量为12 g30.下列概念符合右图关系的是 XYZA溶液溶剂溶质B分子原子离子C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D氧化物单质纯净物 31.对下列各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其说法不正确的是A.3H——表示三个氢原子B.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C.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D.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32.如图所示,向水中加入某物质能使试管中的饱和石灰水变混浊的是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D.冰33.下列关于O和O2-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C.氧离子比氧原子少2个电子D.氧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为稳定结构34.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3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35.右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过程中有分解反应发生B.此过程中S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D.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SO2+ CaCO3 === CaSO4 + CO2 二.填空题(共30分)36.(6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和。(2)写出二氧化碳的一条用途。(3)我们常用洗涤灵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灵具有作用。(4)包装熟食制品常加入防腐剂。丙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化学式为C3H5O2Na,丙酸钠由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7.(5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甲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已知甲和乙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物质甲乙丙丁 微观示意图 (1)甲、乙、丙、丁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2)甲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化的是(填序号)。a. 原子种类 b. 原子数目c. 分子数目 d. 元素种类(4)该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38.(8分)燃烧是一类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的化学反应。 A B C(1)以上三个实验都是利用燃烧来研究问题。A是用科学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B是利用燃烧来证明氧气具有性;C的实验目的是。(2)三个实验中都用到了水。A中热水的作用是;B中水的作用是;C中集气瓶里水的作用是。(3)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燃烧的方程式是。39.(5分)右图是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表是它们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KNO3/g13.320.931.645.863.985.5110NaCl/g35.735.836.036.336.637.037.8(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2)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3)2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g。(4)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 20%的NaCl溶液来选种。完成此溶液的配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量取(5)下列关于P点的理解正确的是A.t℃时他们的溶解度相同B. t℃时他们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C. t℃时配制二者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40.(6分)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略去)。A(1)如果A、B含有相同的元素。则③反应的方程式:。①②(2)如果A、B、C均含有相同元素且A为黑色固体,B为有毒气体。则A化学式为;③反应方程式。B ③C (3)如果A是温室气体,①反应时出现浑浊。则A是;C是;①反应的方程式。三.实验题(共28分)41.(10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装置用序号填写)(1)写出带有符号的仪器名称:a
,b。(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验满操作是。(3)实验室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方程式,制取装置是,选取该收集方法的原因是;此装置还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42.(9分)水是初中化学重要的物质。(1)水的变化:在研究水的组成时,用到如右示意图。①1试管连接电源的极,产生(化学式)。②此实验中观察的现象是。③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2)水的净化:右图为简易的净水器,回答下列问题。①小卵石、石英砂等作用是;活性炭作用是,因为活性炭具有结构,这一过程是变化。②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43.(9分)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查阅资料】①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② CO2 + 2NaOH = Na2CO3 + H2O。[来源:Z,xx,k.Com]【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进行实验】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1)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2)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________现象,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发生的变化是_____变化。(2)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 B C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 (2)实验记录A B C D 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C装置作用是_______。③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实验反思】(1)根据实验Ⅱ和Ⅲ,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或水蒸气反应后,还产生了一种化合物,你的依据是。(2)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__。四.计算题(7分)44.(3分)实验室常用MnO2+4HCl(浓)MnCl2+Cl2↑+2H2O的反应来制取氯气(Cl2)。当有17.4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时,能生成多少克的氯气? 45.(4分)(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固体混合物(Na2CO3和NaCl)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21.2g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得到154.4g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计算:(1)该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4.(3分)解:设可生成氯气的质量为X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87 7117.4 g X ---------------1分87 7117.4 g = X ---------------1分 X= 14.2 g ---------------1分答:生成氯气的质量为14.2克。35.(3分)解:73g10%的稀盐酸中含HCl的质量是:73g×10%=7.3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z。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106 73 117 44x7.3g y z x=10.6g y=11.7g z=4.4g(1)Na2CO3% =---------------------------------------1分(2)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溶质的质量为:11.7g+(21.2g-10.6g)=22.3g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73g+154.4g-4.4g=223g-----------1分NaCl%=---------------------------------1分 答:该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0%,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