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一、选择题2017年5月,河南豫南地区,当地传统的耕作习惯为春夏种一季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不过,现在很多人一年只种一季稻,所以这个季节里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根据跟踪观察,豫南的麦季撂荒正从早期的局限在312国道以南地区,逐渐越过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据此完成1―3题。1.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为一熟田的原因主要是A. 全球气候变暖    B. 种植业收益低    C. 城镇建设占地    D. 市场趋于萎缩2.影响豫南麦季撂荒蔓延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 政策    B. 市场    C. 地形    D. 气候3.当地一些农业部门解释“白地”出现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好处,主要体现在A. 增加生物多样性    B.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 恢复土地肥力    D. 提高机械化水平耕地占补平衡是新《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读2010年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异图,完成4~5题。4.可平衡年限较短的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A.陕、黔、鄂        B.滇、渝、闽C.黔、川、鄂   D.皖、赣、桂5.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耕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大B.现有耕地的利用率低C.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较为丰富D.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四大黑土区”和“世界三大寒地黑土区”之一,总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其中土壤侵蚀面积达27.59万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27%。该区属于寒温带气候,气候干燥寒冷,降雨集中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7~9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据此完成6-7题。6.目前东北黑土区大面积坡耕地黑土侵蚀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常年缺乏地表植被,土壤裸露易被侵蚀地形坡度较大,人类长期掠夺式开发,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冬季少雨,昼夜温差大,风力作用强烈夏季降雨集中,多暴雨淋冲地表,加剧土壤侵蚀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7.东北黑土区适宜建设大型绿色无公害食品产业基地,主要是由于(     耕地面积大,生态环境好,污染少黑土肥沃,化肥使用少冬季严寒漫长,病虫害少,使用农药少机械化程度高,当地消费市场广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下图是我国分区耕地年均变化面积和变化速率统计图(正值増加,负值减少)。读图完成8~9题。8.于我国耕地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变化率最大的是中部地区B.耕地面积变化最大的是西部地区C.东部耕地减少加速,西部耕地增加减缓D.耕地增加的重心由东部向西部移动9.关于我国耕地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东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城镇化B.西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退耕还林还牧C.中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开发宜农荒地D.东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农业结构的调整,粮食作物减少,蔬菜花卉面积增加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回答1011题。10.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A.华北平原 B.东北区 C.西南区 D.东南沿海区11.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经营规模  D.机械化水平鄱阳湖平原是传统的稻米生产区,近年来兴起了稻鸭共作的耕作方式。农民将雏鸭放入稻田,鸭子在水稻行间搅动泥水,为水稻除草、松土、增氧;同时鸭子长时间生活在稻田里,还能起到控虫、供肥的作用,到水稻收割前一个月左右再集中收回鸭子,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读图,回答1213题。12.稻鸭共作模式无法降低(  )A.农药成本  B.肥料成本C.种子成本  D.饲料成本13.与传统方式相比,稻鸭共作能减少行间杂草,其原因在于(  )A.水稻生长,挤占了杂草生长空间B.鸭子活动,抑制了杂草光合作用C.水体养分缺乏,不利于杂草生长D.水体中营养丰富,利于杂草生长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藏粮于地”强调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即在粮食供过于求时,轮作、休耕一部分土地;在粮食紧缺时,再将这部分土地迅速用于粮食生产;这样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下图示意我国2016年耕地等级构成。据此完成14-16题。14.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会(     A.提高粮食生产成本 B.减少粮食浪费C.减少粮食需求量 D.保障粮食供给15.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     A.提高农业科技 B.实行精耕细作C.扩大耕地面积 D.提高耕地质量16.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地区实现“藏粮于地”的有效措施是(     A.发展台田 B.种植绿肥C.轮作休耕 D.扩建大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升耕地质量,突出粮食优势产区,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保障粮食供给的基础原则。2019年,华中农业大学研究人员完成对湖北省所有县区土地利用状况的综合调查,对粮食安全保障功能进行了等级划分。据此完成17-18题。17.湖北省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等级划分的首要依据是(  A.气候资源    B.耕地条件       C.灌溉水源    D.人口密度18.鄂东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粮食保障功能较二十年前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A.长江黄金水道地位下降 B.农业受灾面积增多C.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D.农业科技水平落后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1921题。19.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A.技术要求高  B.劳动力投入大C.种子成本高  D.单位面积产量20.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A.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B.开发特色旅游产品C.建设特色商品基地D.满足村民膳食需要21.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  )A.甲类村位置较偏僻B.乙类村坐落于山顶C.丙类村地形较平坦D.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二、综合题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2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部分粮食出口国传出限制粮食出口的信息,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2020年3月2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下表为 “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表(含预测)”。项目2010年2020年2030年人口(亿人)14.4215.4716.00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6 0566 8387 360人均粮食消费量(千克)420442460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2)黄淮海平原城市数量较多,在城镇化过程中耕地数量减少显著。针对这种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粮食安全不容忽视,我国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1. B  2. C  3.C4.B 5.C 6.B  7.A8.D 9.A10.B   11.B12.C 13.B14.B  15.D  16.A17.B  18.C 19.D 20.B 21.A22.(1)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2)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3)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23.(1)趋势: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消费量都上升。原因:①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②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食物结构改善,人均粮食消费量上升;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畜牧业发展、工业如粮油加工、燃料乙醇、酿酒等,对粮食的需求增多。 (2)①守住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耕地数量;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③执行耕地补偿制度;④改造黄淮海中低产田、积极开发后备耕地资源,提高土地整体复垦指数。 (3)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加强粮食的跨区调剂,拓宽粮食进口渠道等。 

    相关试卷

    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37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37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提高我国粮食单产的可行性措施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68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68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共3页。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与练第46讲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与练第46讲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含详解),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