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第一课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905323/0-169746080358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将相和免费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将相和免费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将相和》第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过渡句、过渡段在文章中的作用,能借助过渡句、过渡段给课文分段。2、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3、在"蔺相如是不是只凭一张嘴"的问题的探讨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精神。【重点】借助过渡句、段给课文分段。落实单元训练重点。【难点】在人物语言、行动中分析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教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小黑板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板书:将相和读课题,分析。师:课题中"将”、“相"在文中各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教师简介时代背景。二、听课文录音、思考(8分钟)师 :刚才同学们说“和"是和好的意思,那么有和好必有不和。现在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思考:1、听准文中生字、新词的读音。2、思考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用文中的词来概括故事内容。并思考故事之间是怎样联接的,用直线画出连接的内容。3、思考:将相不和的原因。学生听录音思考。三、检查(10分钟)1、师: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学生说,教师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2、三个故事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学生读划出连接的内容。(检查过渡句、段)投影出示文中的过渡句、段。学生读过渡句、段,体会作用(过渡句、段的作用在于启下。)师:过渡句、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它有助我们分段、概括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指导看单元学习重点)读单元学习重点。出示投影。给课文分段.3、“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会见中立了大功,赵王封他做上卿,官职比廉颇高。廉颇认为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不了大功,蔺相如有什么样能耐,就凭一张嘴,反而官位比他高。引起了将相不和。出示投影:廉颇的话。学生读这段话。师: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廉颇很不服气,才产生了将相不和。4、设问导趣:师:那么蔺相如是不是像廉将军所说:就凭—张嘴呢?我们来学习第一个故事。四、深入阅读第1段:完璧归赵(17分钟)1、学生阅读第一段:师:蔺相如是不是就凭一张嘴,获得比廉将军更大的官?如不是,那凭什么?(机智、勇敢)从哪些材料中可以看出来。(分组讨论)(教师提示:在赵国:在秦国)(自由组合进行讨论)(7分钟)2、交流材料,教师归纳。(学生交流教师板书。)(10分钟)⑴带玉前往:读蔺相如的话,体会:谋略周全,能挺身而出“如果......就.....”;如果.....一定....."重点圈出。师:从蔺相如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胸有成竹。(2)要还宝玉。读蔺相如的话,体会:机智。(3以死抗争。(学生说蔺相如的话。)师:这是何等的勇敢。理解"理直气壮”。齐读这句话。要求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体会:智勇双全,不畏强权。(4)送玉回国。(从蔺相如的行动中分析,体会:机智。)(5)据礼力争。(从蔺相如的神情、动作、语言中体会:智勇双全。)为会么他能大大方方地说话。谁能大大方方地说蔺相如的话。师:秦王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五、形成认识(2分钟)1、刚才同学们都回答了这么多理由,蔺相如如果光凭一张嘴,是不可能完璧归赵的,从完璧归赵中处处显示出蔺相如的聪明机智,难怪赵王要封他做大夫。2、今天我们利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来分析人物的品质。六、布置作业1、按今天学的方法自学二、三个故事来分析廉颇、蔺相如的品质。2、完成《作业本》。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6 将相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6 将相和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深入研读,复习导入,继续研讨,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6 将相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