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_2024学年同步备课精选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27份)
2023_2024学年同步备课精选高中生物第2章微专题之电位变化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2023_2024学年同步备课精选高中生物第2章微专题之电位变化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27页。
微专题-电位变化【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ss1.概念图3.教学总结、综合2.课堂教 学内容4.课堂练习巩固典型习题规律总结电流表的偏转方向电位变化曲线分析曲线中横坐标分析 神经调节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②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只观察到指针偏转 次(如图乙)。►静息电位的测量:①两极都与神经纤维膜外侧(或膜内侧)相连接时,指针 偏转(如图甲)。不1神经调节►动作电位的测量。②方法:灵敏电流计的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可观察到指针发生 次偏转,方向 。①过程图:下面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右图):2相反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总结:在神经纤维上: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 次偏转,方向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指针 发生偏转。相反2不神经调节2、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形成以及离子的运输问题。神经调节ab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此时K+外流(协助扩散)bd段:动作电位,外负内正;此时Na+内流(协助扩散)de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主要K+外流(协助扩散)fg段:静息电位恢复后,吸K+排Na+,(主动运输)c点,e点:零电位神经调节在实验条件下,刺激神经纤维除端点外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向两端同时传递,由于传递的双向性,在受刺激的整个神经元均可测到电位变化。而在生物体内正常生理条件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刺激总是来自感受器)神经调节注意:细胞外液中Na+、K+浓度变化对电位峰值的影响①静息电位是K+的平衡电位,细胞外K+浓度上升后,细胞内K+向外扩散减少,从而引起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②动作电位的峰值是Na+的平衡电位。当细胞外Na+浓度上升后,向细胞内的扩散量增加,从而使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大。神经调节例1.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离子转运载体抑制剂)后,是如何变化的 ( )A 神经调节例2.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下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D 神经调节3.在神经元之间的电流表偏转问题:(1)刺激b点(ab=bd),①兴奋性递质: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抑制性递质:a点先兴奋,d点不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 1 次偏转。 神经调节(2)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以兴奋,电流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分析:神经纤维膜上A点在受适宜刺激后,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1)∶根据观察,请在坐标图中粗略描上T0、T1、T2、T3……T时刻该点的膜电位值,并连点成线。结果∶ 成功构建以时间为横坐标,膜电位为纵坐标的曲线图(图乙),并对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有了直观的认识。4.点上动作电位的产生图甲中A点上柱的高度表示动作电位的大小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分析:神经纤维膜上A点在受适宜刺激后,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2):当兴奋传到B点时,B点膜电位如何变化?(3):B点膜电位达到峰值使,A点膜电位也处于峰值吗?与A点一样,如图甲不能 神经调节①②是绝大多数学生的答案。从中推知大部分学生认为A~B中各位点都是已兴奋的点,且正在恢复静息状态(复极化),B点右侧邻近的点也已经兴奋了(去极化)。③的学生说明已理解教材中动作电位的传导曲线(有超极化现象)④的同学知道超极化现象,但还是不清楚动作电位怎么发生。(4)当B点膜电位达到峰值时,粗略地描上某一时刻A~B和B的右侧各点膜电位的值。学生答案 神经调节(5):如果连点成线构建坐标系,横坐标代表什么? (6):那么曲线的左上升支和右下降支所对应的各位点分别处于什么状态或过程?位移左上升支所对应的各位点处于复极化过程,右下降支所对应的各位点处于反极化和去极化过程 神经调节(7):观察图甲,此图表示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还是动作电位的传导?表示动作电位传导,图7甲其实为教材P.22图2—7曲线甲(8)再仔细观察图乙,甲图如何才能转化为乙图? 神经调节动作电位传导B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例3(2021·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期末)下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B.处于③与④之间的轴突膜,由于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膜外钠离子大量涌入膜内C. 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D.a 处 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例4.图为膝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及动作电位在神经元上传导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神经调节DA.伸肌肌群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兴奋可在反射弧上双向传递B.若在①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C处膜电位会发生"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的变化C. 在CD段,神经纤维膜正处于去极化过程D.D点时细胞膜内侧的钠离子浓度不可能比外侧高解析:从图示信息和题目文字信息分析,判断此图是动作电位的传导图。横坐标代表的是位移。因此,峰电位对应位点的左侧是已恢复静息电位(A~C)或正要恢复到静息电位的位点(C~ D),故 CD段为复极化过程。CD 下方对应位点上显示 K+外流,故 CD 段为复极化过程,而 DE下方对应位点显示 Na+内流,为反极化和去极化过程 神经调节例5.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适宜强度的刺激进行如下实验:①只刺激a神经元,②只刺激b神经元,③先刺激a立即再刺激b。结果c神经元的电位变化表现分别为曲线甲、乙、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刺激a神经元,c神经元产生电位变化,属于反射B.由图可推知,突触2释放的递质起抑制作用C.适宜强度刺激b神经元,b神经元不会产生电位变化D.若c神经元接受神经递质刺激能够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则c为垂体B 神经调节例6.下图甲所示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ab=b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图甲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B.在突触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刺激图乙中b、c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偏转1、2次D.若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A 神经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