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五单元 16 猫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五单元 16 猫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五单元 16 猫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五单元 16 猫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五单元 16 猫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五单元 16 猫第5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五单元 16 猫第6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五单元 16 猫第7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五单元 16 猫第8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七年级上册猫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猫课文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毫无生意,妄下断语,提心吊胆,隔壁要来的,舅舅家抱来的,张婶捡来的,浑身黄色,若有若无不大喜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2.揣摩文章语言,体会写作手法。3.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的情感波澜,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动物,因其可爱的外形而受到了众多家庭的喜爱。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家里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去找出其中的生活哲理。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的相关词语。(1)毫无生气,没有精神。()(2)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3)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4)胡乱地下一个判断。()(5)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3.作者简介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等。
    三、感知与交流(一)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作者家一共养过几只猫?2.这几只猫的外形、性格各有什么特点?3.“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4.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后来吃胖了,毛却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较第一只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
    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
    (二)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有六个情节,小标题可依次拟为“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前五个情节详细叙述了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第二课时一、课文导入作者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有快乐,有辛酸,有愤恨,甚至还有无尽的懊悔。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这种人生感悟的呢?这节课我们重点赏析文章的语言和写作技巧。
    二、合作与探究(一)语言探究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画出你最欣赏的描写猫的语句,并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妙,最有表现力。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猫外貌的可爱。b.“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滚来滚去”这一动词富有表现力,形象地写出了猫的活泼、可爱。c.“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作者运用动作描写来突出小猫的活泼可爱。d.“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跃”“跑”“晒”这三个动词传神、形象地写出了第二只猫的轻捷活泼。
    2.第二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会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并最终致其死亡,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了永不养猫的想法。
    (二)写法探究1.本文多处设置了伏笔,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伏笔的设置表现为: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不怕生人、在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这些伏笔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2.作者为什么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这样写使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是第三只猫是只野猫,与前两只都是因主人喜爱而要来的形成鲜明对比;二是它毛色难看,性情忧郁,不喜欢玩游戏,与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形成对比。因此,大家都不喜欢它,它是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连最爱猫的三妹“对于它,也不加注意”,这与前两只猫的地位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有前两只猫对比,第三只猫的命运被衬托得更加悲惨,这就必然会引起人们更加深切的同情,就更加突出了“我”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因而更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作品中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我”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我”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的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三、体验与反思假如你是第三只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语言要符合身份和地位)主人,您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我真的没有咬死鸟,我久久凝望着它们,只是出于好奇心,没有一点儿不轨的图谋。您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了我,深深地伤了我的自尊。我真的是冤枉的,请您相信我,好吗?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郑振铎先生的《猫》,文章中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我”养猫时的心情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在学习中不仅随着文中“我”的感情变化而改变心情,同时也使我们有了自己的收获:生活中,待人接物不要有偏见,应当平等公正,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集体备课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录,读读写写,多音字,形近字,词语集注,第一部分1-2,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丑猫第三只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示范课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难点,作者简介,知识积累,基础识记,千丝万缕,胆大妄为,妄下断语,多音字,形近字,提心吊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 猫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 猫课文ppt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第1课时,默读课文,读读写写,多音字,形近字,词语集注,理解内容,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体会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