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识三角形》 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906437/0-16975054138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认识三角形》 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906437/0-169750541389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认识三角形》 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906437/0-16975054139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目标,内容框架,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1.知识技能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2.数学思考在研究图形性质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3.问题解决(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2)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4.情感态度(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二、内容框架本课时主要介绍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符号表示、内角和性质.内容的呈现顺序如下图: 针对教材的呈现顺序,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具体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保证学生操作活动与思考的时间,还要注意把握说理要求的度,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2.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关系.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4.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和验证三个内角的关系.难点:对三个内角关系的推理思辨.五、教学方法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导入新课1.展示、交流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明确三角形与生活的联系.2.提炼出几何图形,并提出课题.【设计意图:交流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三角形与生活息息相关.当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必定会提高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二)抽象图形——揭示概念1.问题思考观察屋顶的框架结构图,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思考.(1)你能从图中找出4个不同的三角形吗?(2)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自主学习(一)出示“学习任务单(一)”,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从“屋顶框架结构图”这一生活情境,提炼出两个数学问题.这样的设计,一是可以紧扣学生的认知基础,二是揭示出了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为学生主动认识三角形提供了问题思考和引领.学习任务单中的问题设计,不仅有助于揭示三角形的本质,还可以使学生在思考中完成学习自测,有助于学生掌控自学情况.】【问题应对: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认识,所以学生对三角形的特点不会感到陌生.但学生对三角形特点的认识比较直观,可能无法从图形本质的角度进行分析,有必要借助“学习任务单”引领学生深刻认识三角形.】3.回思与总结【回思】(1)如何理解三角形概念中的“不在同一直线上”和“首尾顺次相接”?(2)表示三角形和表示角有什么不同?(3)图中某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AD和AF,找出这个三角形;如果只给出一条边AD,或者给出边AE和∠1,三角形能确定吗?【总结】(1)表示三角形与表示角的区别;(2)渗透“对边”和“对角”.【设计意图:对问题(1)的思考,可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问题(2)可以使学生明确表示角和表示三角形的区别;问题(3)可以提高学生的图形意识,强化学生对三角形基本元素的理解.】【问题应对:学生在分析“表示三角形和表示角有什么不同”时,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会有不准确的认识.一定要充分暴漏学生的想法,并要针对学生的认识情况进行适时、准确的引导.】(三)实践操作——验证规律1.撕、拼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活动要求:(1)利用三角形纸片,通过撕、拼的方法,探索、验证三角形内角;(2)四人一组,组长负责指导并完成“学习任务单(二)”. “认识三角形”自主学习任务单(二)学习主题验证三角形三个内角间的关系 验证过程说明图例说明分析过程 2.展示验证方案(1)学生交流不同的方法.(2)思考:如何说明三角形内角和关系的广泛性与合理性?3.总结提升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操作,探索、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为了锻炼、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学习任务单从“图例说明”和“分析过程”两个方面的设计,可以清晰地呈现出学生的验证方法和思维过程;在验证方法的展示、交流后的总结,可以从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方面对学生的数学活动进行提升.】【问题应对:学生在交流验证方法时,表述可能不是太规范,但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表达,教师千万不要替代学生的语言.另外,学生在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时,可能会有多种方法,要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体会不同的方法,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四)范例尝试——初始应用1.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三)”. 2.交流展示,并进行评价.3.提炼总结:“方程”思想.【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例题,可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对解题后的回思与总结,可以提炼出“方程”思想.】(五)数学应用——解决问题1.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四)、(五)”. 【设计意图:“例题变式”的设计,是对例题进行了创造性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方程”思想的应用,还可以渗透“整体”思想;“综合应用”提高了问题的综合性,可以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中提高数学思维.】【问题应对:学生在解决“例题变式”中的(1)和“综合应用”中的1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对此,要通过学生的展示与交流,呈现解题方法的多样化,通过对多种方法的思考和比较,进一步开阔、优化解题方法与策略.】 “认识三角形”自主学习任务单(五)学习主题利用一副三角板拼图,设计数学问题 拼成的图形 问题设计 问题解决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三角板进行“拼图——画图——设计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设计,一是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个性化学习,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三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问题应对:学生在操作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拼图形式和不同的问题设计.要给学生广阔的展示、交流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数学潜力.】2.展示学生不同解题思路.3.提炼总结:(1)多样化的解题思路;(2)“整体”思想;(3)实践操作能力与问题意识.(六)交流评价——总结提高1.学生交流对三角形的认识.2.教师进行补充、强化和提升.(七)布置作业——延伸拓展1.基础性题目《伴你学》第一课时2.实践性题目继续利用一副三角板拼图,设计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3.探究性题目 (1)图1中有 个三角形,图2中有 个三角形,图3中有 个三角形;(2)若△ABC的边BC上有点D,E,F,……,共n个点,则图4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设计意图:作业设计,体现了巩固知识、实践操作和问题探究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七、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1 认识三角形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第一章 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