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武汉二中2025届高二上学期十月阶段性检测生物学试卷
试时间: 2023年10月7日 下午 14:20~17:00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 内环境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利于内环境稳态的是( )
①肺泡数量多、表面潮湿而且伸缩性较大
②小肠绒毛使小肠吸收面积增大可达近600倍
③毛细淋巴管细胞间覆盖连接形成单向渗透性
④重吸收能力强的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全部尿素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①肺泡数量多、表面潮湿而且伸缩性较大,有利于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①正确;
②小肠绒毛使小肠吸收面积增大可达近600倍,有利于内环境进行物质的吸收,②正确;
③毛细淋巴管细胞间覆盖连接形成单向渗透性,有利于维持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③正确;
④尿素属于代谢废物,重吸收能力强的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全部尿素,会导致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不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④错误。
综上分析,①②③正确。
故选B。
2. 巴宾斯基反射是新生儿反射的一种,即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等物的钝端由婴儿脚后跟向前轻划过新生,儿足底外侧边缘,其大脚趾会缓缓上翘,其余脚趾则呈扇形张开的反应。该反射在婴儿出生后的6~18个月逐渐消失,但在睡眠和昏迷时仍可出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巴宾斯基反射的结构基础是脊髓
B. 巴宾斯基反射可以消失,说明其是一种条件反射
C. 只要给予相应的刺激就会出现巴宾斯基反射
D. 巴宾斯基反射逐渐消失可能与大脑皮层的调控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详解】A、巴宾斯基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相应的神经中枢在脊髓,A错误;
B、巴宾斯基反射是先天就存在的,属于非条件反射,B错误;
C、反射的发生需要适宜的刺激和完整的反射弧,可见,只要给予相应的刺激也未必能出现巴宾斯基反射,C错误;
D、题中显示,巴宾斯基反射在睡眠和昏迷时仍可出现,说明该反射在不受大脑支配的情况下出现,据此可推测该反射逐渐消失应该是由于大脑皮层的调控导致的,D正确。
故选D。
3. 下图是食物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的过程。胃酸除了具有辅助消化功能之外,分泌过量时能导致胃灼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食物和组织胺均可作为信号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
B. H+/K+-ATP酶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将H+运输到内环境当中,会导致胃液酸性增加
C. 产生胃灼热的患者可以采取服用抑制组织胺或者抑制H+/K+-ATP酶的药物来减轻症状
D. 胃酸分泌时上皮细胞朝向胃腔的膜面积有所增大,有利于胃酸的分泌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示意图:题图是食物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的过程,受到食物刺激时无活性的H+/K+-ATP酶变成有活性的H+/K+-ATP酶并且使上皮细胞朝向胃腔的膜面积有所增大,ATP分解提供能量,胃上皮细胞排出H+,吸收钾离子,使胃液呈酸性,组织胺的作用和食物刺激类似。
【详解】A、食物和组织胺作用于胃上皮细胞,会导致胃上皮细胞的H+/K+-ATP酶被激活,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A正确;
B、H+/K+-ATP酶将H+泵到胃腔,胃腔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组织胺抑制物和H+/K+-ATP酶抑制物均会导致胃酸分泌减少,减轻胃灼热,C正确;
D、胃酸分泌时上皮细胞朝向胃腔的膜出现皱褶,面积增大,D正确。
故选B。
4. 神经中枢的抑制机制有3种模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模式I体现了神经调节中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B. 模式Ⅱ中,④兴奋后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导致⑤兴奋、③抑制
C. 模式Ⅲ中,⑧兴奋后释放抑制性神经进质,抑刺兴奋由⑦传向⑨
D. 屈肘反射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神经调节机制属于模式Ⅱ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鲀小体受到刺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过扩散通过突触间膜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详解】A、模式I中兴奋性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使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抑制性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反过来抑制兴奋性神经元的活动,体现了神经调节中的负反馈调节机制,A正确;
B、模式Ⅱ中,④兴奋后释放的神经递质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导致③、⑤都兴奋,B错误;
C、⑦兴奋后释放神经递质使⑨兴奋,而⑧兴奋后会抑制⑦释放神经递质,导致⑨不兴奋,C正确;
D、在屈肘反射中,肱二头肌兴奋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受到抑制而舒张,说明同时进行并没有时间的先后性,属于模式Ⅱ的调节模式,D正确。
故选B。
5. 褪黑素(MT)是由松果体合成的激素,褪黑素具有改善睡眠质量、调整昼夜节律、参与抗氧化、保护神经、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分泌受抑制,晚上分泌活跃。随着年龄的增长,松果体萎缩直至钙化,造成生物钟的节律性减弱或消失,而褪黑素水平降低、睡眠减少。光照周期可通过MT转化为动物体内的化学信号,如图甲所示。为研究不同光照周期下母兔发情的调控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乙(MT1、MT2为MT的两种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为了改善睡眠质量,晚上睡觉时应该关灯,老人可以适当外源补充褪黑素
B. MT受体可能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处,长光照可抑制褪黑素受体的表达,短光照周期能增强母兔的繁殖力
C. 光照周期影响母兔繁殖活动的过程和昼夜节律均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
D. 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会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褪黑素的分泌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光路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雌性动物生殖的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作为效应器。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睾丸,并且在对雌性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
【详解】A、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分泌受抑制,晚上分泌活跃。随着年龄的增长,松果体萎缩直至钙化,造成生物钟的节律性减弱或消失,而褪黑素水平降低、睡眠减少。为了改善睡眠质量,晚上睡觉时应该关灯,老人可以适当外源补充褪黑素,A正确;
B、由题干信息可知,褪黑素调控动物的多种生理活动,推测其受体分布比较广泛,据图乙分析,长光照可抑制褪黑素受体的表达,短光照组的MT受体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结合图甲推测短光照周期可以增强母兔的繁殖力,B正确;
C、由图甲可以看出,光路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母兔繁殖活动的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作为效应器;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昼夜节律受下丘脑调控,还受褪黑素调节,C正确;
D、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不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卵巢产生的性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促性腺激素对松果体产生褪黑素没有反馈调节,D错误。
故选D。
6. 科研人员培养了一种GS神经元中表达铁蛋白的转基因小鼠,电磁波可激活铁蛋白引发该神经元兴奋,如图甲。用电磁波照射转基因小鼠和非转基因小鼠,监测血糖浓度变化,结果如图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GS神经元内铁蛋白的作用类似于神经递质
B. 转基因小鼠在电磁波作用期间血糖浓度不断提高
C. GS神经元兴奋后可能作用于胰岛和肝脏使血糖发生变化
D. 转基因小鼠的血糖浓度在GS神经元静息时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电磁波可激活GS神经元内的铁蛋白,导致阳离子内流,继而引发该神经元兴奋;曲线是用电磁波照射转基因小鼠(实验组)和非转基因小鼠(对照组),连续监测两者血糖变化的曲线,发现实验组小鼠血糖上升后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对照组血糖水平相对稳定。
【详解】A、由图可知,电磁波可激活GS神经元内的铁蛋白,导致阳离子内流,继而引发该神经元兴奋,可见铁蛋白的作用类似于神经递质受体,A错误;
B、据分析可知,实验组小鼠即转基因小鼠的血糖浓度在电磁波作用期间不断提高,停止作用后依然维持较高水平,B正确;
C、转基因小鼠在电磁波作用期间血糖浓度不断提高,可能是因为GS神经元兴奋后作用于胰岛A细胞,造成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促进肝糖原的水解,使血糖升高,C正确;
D、电磁波引起GS神经元兴奋后,通过调节细胞内新陈代谢,最终升高血糖水平,结合题图信息,可推测GS神经元维持静息状态时,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A。
7. 为探究长期摄入高碘及硒对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随机分为3组,进行不同的处理,在相同且适宜环境中饲养4个月后测定血清中T4的含量,处理方法及结果见下表。以下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正常对照组
高碘组
高碘加硒组
T4(nmol/L)
99.87
60.56
91.15
(注:T4的含量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A. 补硒能缓解高碘导致的小鼠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减少
B.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碘,无关变量有小鼠的数量,饲养的时间等
C. 高碘组甲状腺质量大于其它两组
D. 为确保实验的严谨性,还需要增加单独补硒的实验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高碘组的T4含量较低,高碘加硒组的T4含量与对照组相差不大。由于T4的含量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呈正相关,根据甲状腺激素负反馈调节机制分析可知,高碘组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应高于对照组和高碘加硒组。
【详解】A、T4的含量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呈正相关,根据表格数据,高碘加硒组的T4含量低于对照组,但高于高碘组,说明补硒能缓解高碘导致的小鼠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减少,A正确;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碘和是否加碘和硒,对照组和实验组应控制的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所以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实验小鼠的数量、饲养的时间等,B错误;
C、T4的含量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呈正相关,高碘组小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对下丘脑、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合成和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多于正常对照组,而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除了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外,还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所以高碘组的促甲状腺激素高于高碘加硒组和对照组,导致高碘组甲状腺重量大于对照组和高碘加硒组,C正确;
D、根据实验遵循的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需要增加单独补硒的实验,为确保实验的严谨性,D正确。
故选B。
8. 图甲、乙分别是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信号分子A、B、C均为某种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对细胞具有调节作用的是信号分子A,信号分子B对该细胞无调节作用
B. 三种信号分子在合成后均被定向运送到特定靶细胞处而发挥调节作用
C. 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所示机制不同,与图甲所示机制相似
D. 雄性激素通过影响基因选择性表达来调节细胞代谢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细胞膜的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激素调节的特点、胰岛素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细胞膜上的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信号分子结合而发挥作用,分析图甲可知,信号分子A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信号分子B不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因此对细胞具有调节作用的是信号分子A,信号分子B对该细胞无调节作用,A正确;信号分子A、B、C均为某种激素,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定向作用于靶细胞而发挥调节作用,而非定向运送,B错误;人体内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胰岛素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其作用机制与图甲所示机制相似,C正确;雄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可通过细胞膜进入靶细胞,与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影响基因选择性表达来调节细胞代谢,D正确。
【点睛】以图示中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为切入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图甲所示为信息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调节靶细胞的代谢;图乙所示的信息分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细胞质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复合物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调节细胞核内的基因转录过程,进而调节细胞代谢。在此基础上,分析各选项。
9. Kp神经元能产生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如图甲)。图乙表示GnRH刺激某细胞释放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性腺激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卵巢细胞内合成雌激素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B. 正反馈调节不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所以机体不需要图甲②过程
C. 从图乙可以得出内质网是细胞的钙库,钙离子是细胞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D. 若幼年时GnRH的分泌增加,会引起儿童的性早熟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干Kp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GnRH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过程①抑制KP神经元1活动,故Kp释放量减少,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排卵,而过程②能促进KP神经元2活动,下丘脑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综合上述分析,此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详解】A、雌激素的化学本质属于脂质,脂质的合成场所在内质网,A错误;
B、由题可知,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通过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节,可维持体内雌激素含量较高水平的稳定,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细胞质中Ca2+的来源由两个,一是通过通道蛋白从细胞外吸收,二是内质网分泌;Ca2+能激活LH合成、分泌有关的酶,使LH分泌增加,由此可知,无机盐具有维持生命活动的功能,C错误;
D、若幼年时GnRH的分泌增加,促性腺激素增加,能引起儿童的性早熟,D正确。
故选D。
【点睛】
10. 寒冷地带生活的布氏田鼠是一种小型非冬眠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细胞(BAT)的产热过程图,已知UCP-1增加会导致ATP合成减少。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肾上腺素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B. ①②③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C. 肾上腺素的分泌直接导致BAT中催化脂肪氧化分解的cAMP增加
D. 持续寒冷环境中的布氏田鼠通过加快脂肪分解和增加ATP合成来增加产热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为持续寒冷刺激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寒冷刺激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UCP-1基因的表达是经过转绿和翻译的过程实现的,BAT细胞内的甲状腺激素和cAMP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动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
【详解】A 、肾上腺素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A错误;
B、①②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③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B正确;
C、分析图示可知,肾上腺素通过与BAT细胞上的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促进cAMP的合成,cAMP促进脂肪的分解,C错误;
D、分析图示可知,持续寒冷环境中的布氏田鼠通过调节使BAT细胞中UCP-1、cAMP增加,促进脂肪分解和线粒体产热,使ATP减少,D错误。
故选B。
11. 家蚕和果蝇等昆虫的变态发育主要受保幼激素(JH)和蜕皮激素(20E)的共同调控,JH由咽侧体合成分泌,能维持幼虫的生长状态;20E由前胸腺合成分泌,其主要与幼虫破茧以及幼虫向蛹的变态发育转变有关。研究发现,JH可以直接作用于前胸腺,进而抑制20E的合成。家蚕幼虫状态持续时间越长,积累的营养物质就越多,可以提高蚕丝的产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家蚕的蛹化过程中,20E在体内大量存在
B. 家蚕蛹化开始时,其体内JH的含量最高
C. JH和20E在家蚕变态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相互抗衡
D. 蚕丝生产过程中可使用20E提高产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激素调节的特点:(1)通过体液进行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代谢速率发生改变,从而起调节作用。(3)作为信使传递信息:激素将信息从内分泌细胞传递给靶细胞,靶细胞发生一系列的代谢变化。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不断产生激素,从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4)微量和高效: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中激素浓度都很低。
【详解】A、20E由前胸腺合成分泌,其主要与幼虫破茧以及幼虫向蛹的变态发育转变有关,激素含量都很微量,A错误;
B、家蚕蛹化需要高浓度20E,而高浓度JH会抑制20E的合成,B错误;
C、JH由咽侧体合成分泌,能维持幼虫的生长状态;20E由前胸腺合成分泌,其主要与幼虫破茧以及幼虫向蛹的变态发育转变有关,JH和20E在家蚕变态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相互抗衡,C正确;
D、蚕丝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JH延长幼虫状态,提高蚕丝产量,D错误。
故选C。
12. 为研究促胰液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影响,采用双侧卵巢去除法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雌激素分泌少),按下表随机分组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骨转换指标
骨密度
(g/cm2)
血清I型胶原N前端肽(ug/L)
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ng/ml)
1
假手术组
11.66
0.409
0.170
2
模型对照组
16.25
0.640
0.103
3
雌激素治疗组
14.38
0.411
0.168
4
促胰液素治疗组
14.91
0.415
0.167
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1组大鼠是野生型,2、3、4组中的实验大鼠均患骨质疏松
B. 2、3组相比,说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转换指标上升及骨密度下降
C. 结果表明促胰液素通过提高雌激素水平而提高骨密度
D. 促胰液素可降低去除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骨转换指标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研究促胰液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为促胰液素的有无,因变量为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本实验目的是研究促胰液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则实验中大鼠为无关变量,故实验大鼠均患骨质疏松,1组为对照组,所用大鼠为野生型,A正确;
B、2组是模型对照组,3组为雌激素治疗组,两组的自变量为雌激素的有无,分析表格数据可知,3组的骨转换指标降低而骨密度增加,说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转换指标上升及骨密度下降,B正确;
C、实验中没有促胰液素+雌激素的实验组,故不能说明促胰液素通过提高雌激素水平而提高骨密度,C错误;
D、2组与4组比较,实验的自变量为促胰液素的有无,分析表格数据可知,4组的骨转换指标降低,骨密度增加,故促胰液素可降低去除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骨转换指标,D正确。
故选C。
13.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的Na+浓度梯度,钠-碘同向转运体借助N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碘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期缺碘可导致机体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 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其摄碘能力减弱
C. 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
D. 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主要受下丘脑控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后,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就不至于过高。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2、钠-钾泵(也称钠钾转运体),为蛋白质分子,进行Na+和K+之间的交换。每消耗一个ATP分子,逆浓度梯度泵出三个Na+和泵入两个K+,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
【详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长期缺碘可导致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加,A错误;
B、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钠-钾泵的运输功能降低,从而摄取碘的能力减弱,B正确;
C、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碘不能被活化,可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C错误;
D、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阻断促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的作用,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旨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同时获取题干信息准确答题。
14. 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某些糖尿病患者胰岛分泌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正常人相比,该患者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下降,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偏高
B. InR受损后,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减弱,从而提高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
C. 正常人的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抑制神经元的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而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D. 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胰岛素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InR结合后,可激发靶细胞的新陈代谢,根据图示分析可知,其调节的不同代谢途径或是促进或是抑制,从而达到改善神经细胞生理功能的目的。
【详解】A、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激活能力下降,导致InR对GLUT转运葡萄糖的直接促进作用减弱,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下降,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偏高,A正确;
B、炎症因子对神经元摄取葡萄糖起抑制作用,InR受损后,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减弱,从而抑制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B错误;
C、由图可知,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C正确;
D、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该过程体现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D正确。
故选B。
15.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 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会影响pH的稳态,也会使血浆中K+的浓度偏低
C. ①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相关激素会增加
D. 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的渗透压下降,③处的渗透压明显上升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以“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水盐平衡调节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详解】分析图示可知: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A正确;生理盐水成分与血浆成分明显不同,过量补充会影响pH的稳态,也会使血浆中K+的浓度偏低,B正确;①(血浆)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会导致其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进而引起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会引起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①处的渗透压下降,由①渗透到③(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加,③处的渗透压也会下降,D错误。
【点睛】从题图中提取信息,依据题意和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知识准确定位图中数字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即①为血浆,②为淋巴,③为组织液,以此为切入点,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
16.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主要由肠道L细胞产生的激素。其受体激动剂(GLP-IRA)是近年来的新型降糖药,能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能够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减少进食量。从而发挥降低血糖、减肥等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GLP-1需通过血液的运输作用于靶器官
B. 使用GLP-1RA的个体,胰岛β细胞对血糖的敏感度更高
C. GLP-1RA降低血糖的机理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 GLP-1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时发挥协同效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具有微量、高效、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特点。
由题意可知, GLP-1可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有降低血糖、减肥等作用,而胰高血糖素作用为升血糖,二者为拮抗作用。
【详解】A、GLP-1作为激素,其通过体液(包含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特点,A正确;
B、GLP-IRA能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故使用GLP-1RA的个体,胰岛β细胞对血糖的敏感度更高,B正确;
C、GLP-IRA能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说明与体液调节有关,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减少进食量,说明与神经调节有关,C正确;
D、 GLP-1可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有降低血糖、减肥等作用,而胰高血糖素作用为升血糖,二者为拮抗作用,D错误。
故选D。
17. 如图是血液流经某一组织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A是骨骼肌细胞,剧烈运动时,b处乳酸的含量高于a处
B. 若A是肺泡细胞,呼吸急促时,b处氧气的含量高于a处
C. 若A是肝脏细胞,饥饿时,b处葡萄糖的含量高于a处
D. 若A是胰岛细胞,饭后半小时,b处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高于a处
【答案】D
【解析】
【分析】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详解】A、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不断进入血浆,所以b处乳酸的含量高于a处,A正确;
B、呼吸急促时,在肺泡处进行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浆进入肺泡,所以a处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b处,b处氧气的含量高于a处,B正确;
C、饥饿时,为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肝糖原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b处血糖浓度较a处高,C正确;
D、饭后一小时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随血液从b端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所以b处胰岛素含量高于a处,D错误。
故选D。
18. 研究发现施万细胞包裹在神经纤维上,其摄入血糖是通过非胰岛素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实现的。该细胞内糖浓度随细胞外浓度变化而变化,当细胞外高糖环境形成后,导致细胞内线粒体正常氧化分解过程中断而产生超氧化物,超氧化物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变为活性氧自由基,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尿病患者的施万细胞比正常人的衰老得更快
B. 施万细胞摄入血糖不依赖胰岛素的根本原因是缺少胰岛素受体基因
C. 人体成熟红细胞凋亡机制与施万细胞不同
D. 葡萄糖转运体的活性减弱或数量减少,可能会使胰岛B细胞缺乏营养而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导致人患糖尿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当细胞内高糖环境形成后,导致线粒体正常氧化呼吸过程中断而产生超氧化物,超氧化物的积累会引发细胞凋亡。
【详解】A、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高,导致线粒体中自由基增多,而细胞衰老与自由基增多有关,因此糖尿病患者的施万细胞比正常人的衰老得更快,A正确;
B、由题意可知,施万细胞摄入葡萄糖的方式为被动运输,不需要胰岛素的调节,B错误;
C、人体成熟红细胞内无线粒体,染色体等,故凋亡机制与题图所示机制不同,C正确;
D、葡萄糖转运体的活性减弱或数量减少,可能会使胰岛B细胞缺乏营养而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导致人患糖尿病,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9. 下表是某人在进行常规体检时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分析回答问题: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7
IU/L
0~45
肌酐(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BUN)
14.6
mg/dL
6.0~23.0
血清葡萄糖(GLU)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TG)
217 ↑
mg/dL
50~200
总胆固醇(TCH)
179
mg/dL
150~220
(1)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原因是:①____②_____
(2)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于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根据此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可推测该男子________(器官)的功能可能损伤。
(3)细胞中酶促反应正常进行需要的内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等共同构成细胞外液,③④成分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如果此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 A、B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则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
(5)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通过组织液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要通过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1) ①. 血浆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②. 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2)肾脏 (3)适宜的温度和pH
(4) ①. ①③④ ②. ④血浆中有含量较高的蛋白质 ③. 氧气和营养物质等 (5)3
【解析】
【分析】表格分析:表中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总胆固醇的含量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而肌酐、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超过了参考范围。血清葡萄糖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高于160 mg/dL,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患糖尿病。甘油三酯升高,说明患高血脂症。
【小问1详解】
化验单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了:①血浆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②同时由于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相关数字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小问2详解】
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属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全部随尿液排出。化验单中肌酐的数值超过了正常范围,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可推测该男子肾脏(器官)的功能可能损伤,严重情况下可进一步引起水盐平衡的失调。
【小问3详解】
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即细胞内酶促反应正常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而内环境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小问4详解】
图中①淋巴液、③组织液、④血浆等共同构成细胞外液,③组织液、④血浆成分中最主要的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如果此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氧气和营养物质等。
【小问5详解】
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通过组织液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要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磷脂双分子层)和组织细胞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共3层磷脂双分子层。
20. 针灸是我国医疗史上的瑰宝,但针灸的机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不被人所知,我国韩济生院士为探究针刺镇痛的原理做过相关实验。针灸针尖尖端达到肌肉肌腱水平时,在此处注射普罗卡因(阻断神经的传导功能)后,针刺镇痛的效果就百分之百被阻断。
(1)根据该实验针灸是通过_____调节来发挥镇痛作用的,痛觉产生的部位是_____。
(2)研究表明:针刺后会在脑脊液中产生某些物质,从而引发的镇痛效果,请设计实验来验证镇痛效果是由脑脊液中产生的物质导致。实验材料:若干只健康大鼠,以及各种操作器械材料,实验镇痛效果的检测方法不做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
第一步:取_______的大鼠均分为A、B、C、D四组;
第二步: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
预期结果:C组大鼠无镇痛效果,D组大鼠有镇痛效果。
(3)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些物质是强啡肽和脑啡肽。现为了进一步探究针刺刺激后,强啡肽和脑啡肽的释放原理,科学家研制了电针和TEAS装置(该装置通过不同电针频率测量镇痛效果相对值)。实验结果如下图,(图中虚线代表给大鼠脊髓注射正常动物血清所引起的镇痛效果,作为电针镇痛对照值)。请推断电针频率与物质释放的关系(抗体可以使相应物质失去作用):_____。
(4)在镇痛药物充足的今日,针刺镇痛仍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相对镇痛药物,针刺镇痛的优点有哪些?(举出一点即可)________。
【答案】(1) ①. 神经 ②. 大脑皮层
(2) ①. 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相同 ②. 对A组大鼠不施加针刺,取脑脊液注入C组大鼠脑中;对B组大鼠施加针刺,取脑脊液注入D组大鼠脑中 ③. 分别检测C、D两组大鼠的镇痛效果
(3)随电针频率升高,脑啡肽释放减少,强啡肽释放增加(高频率电针促进强啡肽释放,低频电针促进脑啡肽释放)
(4)例:①可防止病人对镇痛药物过敏 ②可避免病人服用镇痛药物出现的负作用
【解析】
【分析】感觉只会在大脑皮层产生,感受器只是感受外界信息。只有信息在大脑皮层经过处理后,才可以产生痛觉。
【小问1详解】
注射普罗卡因(阻断神经的传导功能)后,针刺镇痛的效果就百分之百被阻断,该实验针灸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发挥作用的。痛觉是大脑皮层信息处理的结果,所以产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小问2详解】
针刺后会在脑脊液中产生某些物质,从而引发的镇痛效果,验证镇痛效果是由脑脊液中产生的物质导致,可实验设计思路为:取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相同大大鼠分为A、B、C、D四组,对A组大鼠不施加针刺,取脑脊液注入C组大鼠脑中;对B组大鼠施加针刺,取脑脊液注入D组大鼠脑中。分别检测C、D两组大鼠的镇痛效果。预期结果:C组大鼠无镇痛效果,D组大鼠有镇痛效果。
【小问3详解】
为了进一步探究针刺刺激后,强啡肽和脑啡肽的释放原理,科学家研制了电针和TEAS装置(该装置通过不同电针频率测量镇痛效果相对值),分析题图可知,随电针频率升高,脑啡肽释放减少,强啡肽释放增加(高频率电针促进强啡肽释放,低频电针促进脑啡肽释放)。
【小问4详解】
在镇痛药物充足的今日,针刺镇痛仍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为针刺镇痛有如下优点:①可防止病人对镇痛药物过敏; ②可避免病人服用镇痛药物出现的负作用。
21. 瘦素是一种激素,作用于靶细胞最终产生饱腹感,进而控制食欲。
(1)研究者发现两种肥胖品系的小鼠:db鼠和ob鼠,它们食欲旺盛,体重显著高于正常小鼠。研究者设计了小鼠连体实验,两种小鼠减重后将两者的血液循环联通(如图1),手术成功后每组鼠均提供充足的食物,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
前者平均体重(g)
后者平均体重(g)
实验开始时
实验结束时
实验开始时
实验结束时
1
ob鼠-正常鼠
29.4
39.8
22.5
25.5
2
ob鼠-ob鼠
27.6
47.0
26.6
44.0
3
db鼠-正常鼠
26.1
37.0
23.5
17.9
4
db鼠-ob鼠
30.3
33.2
33.7
18.8
5
正常鼠-正常鼠
22.5
23.5
22.8
24.2
6
?
28.6
27.3
①表中第6组是 ______鼠。
②实验结果显示,与第2组相比,第1组中ob鼠的体重增加 ______,推测其原因是 ______。为验证推测,请补充相关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
③与db鼠连体的正常鼠和ob鼠体重均 ______。
(2)结合表中数据,推测db鼠体内瘦素比正常鼠和ob鼠的含量高。已知下丘脑中AgRP神经元的兴奋导致食欲增强,研究者将正常小鼠下丘脑中AgRP神经元的瘦素受体基因敲除,分别检测正常小鼠、db鼠、基因敲除鼠的体重,结果如图2。综合以上实验结果解释db鼠肥胖的原因:______。
(3)请结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分析,瘦素的作用过程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db鼠-db鼠 ②. 减缓 ③. 正常鼠产生瘦素提供给ob鼠 ④. 给第2组ob鼠注射适量的瘦素,预期ob鼠体重增加减缓 ⑤. 下降
(2)db鼠体内瘦素含量虽然高,但因缺乏瘦素受体,不能作用于下丘脑中AgRP神经元,AgRP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导致食欲旺盛,体重显著增加
(3)内分泌细胞可以通过分泌激素对神经系统进行调节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体内不少内分泌腺是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两种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动物体才能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并且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小问1详解】
①根据前面的组别设计ob鼠-ob鼠可知,还应增加db鼠-db鼠组别,故表中第6组是db鼠-db鼠组。
②瘦素是一种激素,作用于靶细胞最终产生饱腹感,进而控制食欲,实验结果显示,与第2组相比,第1组中ob鼠体重增加减缓,可能是正常鼠产生瘦素提供给ob。为验证正常鼠产生瘦素提供给ob导致ob鼠的体重增加减缓的推测,给第2组ob鼠注射适量的瘦素,预期ob鼠体重增加减缓。
③3组和5组对比可知,与db鼠连体的正常鼠体重下降;2组和4组对比可知,与db鼠连体的ob鼠体重下降。
【小问2详解】
db鼠和基因敲除鼠的体重相似,可推测db鼠体内瘦素含量虽然高,但因缺乏瘦素受体,不能作用于下丘脑中AgRP神经元,AgRP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导致食欲旺盛,体重显著增加。
【小问3详解】
由(2)分析可知,瘦素的作用过程可以说明内分泌细胞可以通过分泌激素对神经系统进行调节。
22. 畜牧养殖业常使用类固醇类激素来提高动物生长速度以及控制母畜同期排卵和预防流产,从而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很多区域地表水环境中类固醇激素超标,因其高的内分泌干扰效应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黄体酮(P4)是一种类固醇类激素,为研究P4的内分泌干扰原理,选择成年雌性斑马鱼作为受试动物,研究P4对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相关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请根据以下(21天暴露实验)研究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种类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基因(gnrh)
促性腺激素基因(fsnb)
雌激素合成相关基因(star、cyp17等)
雌激素受体基因(esr)
转录水平
抑制
抑制
基本不影响
抑制
(1)人类通过___________(填“注射”“口服”或“注射或口服”)P4用于治疗多种内分泌疾病。研究表明,P4可作用于位于__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人的体温上升0.3~0.5℃左右,P4使体温上升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临床常利用这一原理进行基础体温的测定,来协助了解雌性个体排卵后黄体的功能。
(2)P4对成年斑马鱼有抗雌激素效应,请根据研究结果分析此效应形成的原理:__________。
(3)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同学A推测:P4有可能通过影响幼鱼性别分化进而干扰成鱼的内分泌系统,若要验证A同学的推测,还需要增设怎样的实验?__________。
【答案】(1) ①. 注射或口服 ②. 下丘脑 ③. 产热量>散热量
(2)P4通过抑制gnrh和fsnb基因的转录,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合成量减少,进而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另外,P4抑制esr基因的转录,使雌激素受体减少,形成抗雌激素效应
(3)从胚胎开始到成年(全生命周期)的暴露实验
【解析】
【分析】1、蛋白质类激素不可以口服,只能注射;类固醇类激素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
2、下丘脑是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当人的产热量>散热量,体温上升;当人的产热量散热量。
【小问2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发现P4暴露实验后,雌激素合成相关基因(star、cyp17等)转录水平不受影响,但gnrh和fsnb基因的转录水平下降,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合成量减少,进而引起雌激素分泌减少;另外,P4抑制esr基因的转录,使雌激素受体减少,形成抗雌激素效应。
【小问3详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钢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四十九中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