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2讲 世界地理分区(欧洲、非洲、大洋洲)(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2讲 世界地理分区(欧洲、非洲、大洋洲)(含解析)第1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2讲 世界地理分区(欧洲、非洲、大洋洲)(含解析)第2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2讲 世界地理分区(欧洲、非洲、大洋洲)(含解析)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2讲 世界地理分区(欧洲、非洲、大洋洲)(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2讲 世界地理分区(欧洲、非洲、大洋洲)(含解析),共11页。
    32讲 世界地理分区(欧洲、非洲、大洋洲)【基础知识梳理】一、欧洲1、地形区A斯堪的纳维亚山脉、B比利牛斯山脉、C阿尔卑斯山脉、D勃朗峰、E亚平宁山脉、F西欧平原、G波德平原、H东欧平原。2、河流:多瑙河、莱茵河。3、半岛、岛屿I岛、J爱尔兰岛、M伊比利亚半岛、N亚平宁半岛、O巴尔干半岛。4、海域Q波罗的海S比斯开湾、U英吉利海峡、V直布罗陀海峡。5、自然地理特征角度特征气候海洋性突出。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东西渐变明显,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年温差逐渐增大,大陆性增强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山脉多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水汽的进入植被大部分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北部分布有亚寒带针叶林,南部地中海沿岸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水文河网密,水量大,长河少,水流平稳(缓慢),水能蕴藏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小,航运价值大,水运发达;湖泊多分布于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脉的南北两侧6、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特征 人口居民以白种人为主,是世界白种人主要分布区。有5亿多人口,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也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地区,有些国家还出现了负增长 产业农牧业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乳畜业发达工业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以制造业为主7、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及影响 8、莱茵河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河流本身:因降水量丰沛,流量大,季节变化小,而且水流平缓,便于航行。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河流流速稳定。运河沟通:各河之间有运河相通,形成欧洲西部发达的内河运输网。经济发达:货运需求量大,促进航运发展。二、北亚(俄罗斯)1、海域 a白令海峡、b波罗的海c海、d海、e北冰洋。2、地形区A大高加索山脉、B乌拉尔山脉、C东欧平原、D西西伯利亚平原、E中西伯利亚高原、F东西伯利亚山地。3、河湖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贝加尔湖。4、自然地理特征 角度特征气候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水文东部河流多自南向北流,为外流河,流程长,流量大,有春汛,结冰期长,有凌汛;西部伏尔加河流程长,航运价值大,被称为母亲河植被亚寒带针叶林为主5、人文地理特征角度特征 人口地广人稀。人口负增长明显,老龄化严重。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城市首都莫斯科,全国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中心产业农业耕作业与畜牧业并重,粮食作物种类较少,主要为麦类工业基础雄厚,部门全,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达,尤其是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轻工业发展缓慢 交通发达,以铁路和公路为主,铁路是交通运输骨干,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在欧洲部分较为稠密,水运较差6、俄罗斯地理条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特点成因  以铁路运输为主人口经济分布:俄罗斯的经济和人口中心主要集中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西地区工业资源分布:俄罗斯工业发展的大部分资源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国土特点:东西跨度大,运输距离长,铁路运输是最合理、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水运条件差,比重低通航条件:虽然多大河,但这些河流冰冻期长,通航期短,不利于航运;流向条件:河流大多呈南北流向,与俄罗斯货物、人口流动方向不一致港口条件:海岸线虽长,但除了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外,大多数海港都有较长的封冻期;海域条件:除北冰洋外,其他海域较封闭,港口与外洋联系大多需经过别国海域  三、非洲1、地形区A阿特拉斯山脉、B德拉肯斯山脉、C乞力马扎罗山、D南非高原、E东非高原、F埃塞俄比亚高原G刚果盆地H撒哈拉沙漠2、河湖尼罗河尼日尔河刚果河赞比西河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3、半岛、岛屿马达加斯加岛、索马里半岛、西奈半岛。4、自然地理特征 角度特征气候热带大陆,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带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植被热带荒漠、热带草原为主水文河流受到地质构造和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水系较复杂,多急流、瀑布;湖泊多分布在东非大裂谷带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储量大5、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特征人口近年来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压力大;北部以白种人为主,南部以黑种人为主产业采矿业、畜牧业经济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6、非洲气候与自然带的非地带性现象非洲气候的非地带性现象主要包括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索马里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几内亚湾北侧的热带雨林气候、撒哈拉地区与纳米比亚海岸线处的热带沙漠气候等。具体成因如下图所示:四、大洋洲1、地形区:A大分水岭山脉、B大自流盆地、C中部平原、D西部高原、E维多利亚大沙漠。2、河湖:达令河、墨累河、艾尔湖。3、城市悉尼堪培拉墨尔本、帕斯4、自然地理特征 角度特征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呈半环状分布地形地形分三部分,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低矮高原资源煤、铁等资源丰富5、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特征人口总量:人口总量少;移民多,混血人种多分布:分布不均,东南部人口多,内陆地区较为稀少城市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城市化水平高产业农业:耕地、牧场大,混合农业,大量出口小麦、羊毛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钢铁、机械、纺织等交通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 6、澳大利亚大陆的气候、植被分布特点及成因(1)半环状特点 降水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作半环状递减,植被带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带向内陆逐渐过渡为草原带、沙漠带。 (2)成因 位置气候类型形成原因东北沿海热带雨林气候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北部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南半球)受西北风影响带来丰富降水,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影响,为干季内陆和西北沿海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全年少雨,西北沿海又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影响东部沿海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影响南部和西南沿海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东南沿海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影响 【同步经典练习题】读下图,完成12题。1关于芬兰正确的是(  )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 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C.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2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 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 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答案】1D   2B【解析】1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芬兰纬度较高,冬季寒冷,A错;芬兰森林覆盖率高,水土流失不严重,B错;人口稀疏区草原面积较小,以林业为主;C错;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D对。2燕麦种植北界呈西北东南走向,说明西北部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明显,从图中河流走向与分布看,界线西部多河湖,地形较为平坦,气温偏高,土壤较肥沃,东南部为丘陵,土层较薄,耕作不便,B正确,AC错;西北部受盛行西风和暖流影响,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短,D错。 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和热带大陆,下图示意非洲北部降水类型分布。据此完成34题。3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    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    D.大气环流4、图示沿岸地区多雾的形成条件是(  )A.海洋水汽来源充足  B.加那利寒流流经沿岸C.气温昼夜变化较大  D.寒冷冬季风势力强大【答案】3D 4B【解析】3是北部冬雨型,是因为地区冬季受南移的西风带控制,降水多;是夏季多雨型,是由于地区受北移的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降水多。因此造成两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同的主要因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4沿岸地区多雾的主要原因是加那利寒流流经沿岸。由于冷洋面的降温作用,其上空的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雾。(全国卷Ⅲ)澳大利亚(a)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b)。据此完成57题。 5.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a所示的(  )A地附近   B地附近 C地附近   D地附近6.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7.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室温不变 冬暖夏凉 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5B 6D 7B【解析】5.结合材料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及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可推知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根据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地为地中海气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故该类住宅可能分布于地区。6.地下住宅的通天井直通地面,可以给地下住宅里的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保证人员的正常活动,同时可以把地下住宅的废气排到地面。因此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7.由图示信息可知,地下住宅的屋顶墙壁都是相当厚的土体和岩石,这种墙壁传热慢,使得地下住宅能保温也能隔热。地下住宅既不能直接从大气中吸热,也不能直接向大气中散热,只有地下住宅口和通天井直接和外界接触。因此,地下住宅里的气温变化总是滞后于外界的气温变化,而且变化不大。夏季地下住宅的温度比地面上的温度低,冬季地下住宅的温度比地面上的温度高。因此与地面相比,地下住宅冬暖夏凉。黄土高原的窑洞与此类似。    
     

    相关试卷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5讲 环境保护(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5讲 环境保护(含解析),共11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4讲 旅游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4讲 旅游地理(含解析),共8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3讲 世界地理分区(美洲、两极地区)(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3讲 世界地理分区(美洲、两极地区)(含解析),共1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