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巩义市回郭镇第一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4909409/0-169759518635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巩义市回郭镇第一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4909409/0-16975951864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巩义市回郭镇第一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巩义市回郭镇第一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八上道德与法治1-4课测试题一、选择题(单选,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1.“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中乐,离群则悲。”这两句话,共同蕴含的道理是( )A.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个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 B.个人离不开社会C.社会离不开个人 D.个人比社会重要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电脑和书本里种不出水稻,要多联系实际,多到实验田走走看看,把论文写在稻田里,写在大地上。”这启示我们要( )A.重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B.多阅读,体会读书乐趣C.勤钻研,学会独立思考 D.立大志,树立远大理想3.右边漫画《当心某些APP在“偷听”》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B.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C.警惕网络侵权行为 D.拒绝参与网络生活4.莱蒙特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阿米尔说:“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 。”这些名言警句说明( )①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行 ②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利于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③有秩序就必然影响、削弱自由,做人做事儿要懂得取舍 ④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5.楼梯中间划上分界线,引导学生上下楼梯时靠右侧通行。对这种做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限制了学生的自由 ②有利于维护秩序 ③能对不守规则的同学进行相应处罚 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6.近几年随着出国游客日益增多,相关部门非常重视推动中国游客提高自身素质、文明出境旅游,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加大文明出国旅游宣传力度。这样做是因为( )A.文明礼貌是个人的私事儿,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儿B.出国旅游要注意礼仪形象,在国内、家里就没有必要那么讲究C.讲礼仪可以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D.文明有礼,体现民族的尊严和国家形象7.对以下两则情境的续写符合“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要求的是( )情景一:宏雨打算放学后去参观美术馆。放学铃声一响,他就起身准备出发。这时,同学小萌拿着数学试卷过来向他请教一个问题......情景二:渝蓓的舅舅正兴致勃勃地谈论前一天晚上看过的电影,渝蓓......A.宏雨快速收拾好东西冲出教室,忽视走来的小萌B.渝蓓白了舅舅一眼,戴上身边的耳机听起了音乐C.小萌发现数学题宏雨也不会做,便对其冷嘲热讽D.听了渝蓓对电影的独到见解,舅舅对其大加赞赏8.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素养、国家的形象。以下古语可以体现这一文明素养的是( )①心诚气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 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③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④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9.打开手机软件,系统自动读屏,并一一给出语音提示。看新闻,靠文字识别技术“读”出资讯;想购物,图片转语音“描绘”商品详情……借助信息无障碍技术,视障者可以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使用互联网产品。这说明(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信息节食”很重要 C.技术使网络环境更加便利、包容、温暖 D.信息无障碍建设成为各行业的自觉行动10.2023年7月18日至19日,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厦门举行,全方位展现了我国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展示了网络空间治理的新格局。建设网络文明,网民要( )①整治网络谣言,不发布信息链接 ②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③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④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元史·许衡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许衡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因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人吗?”这告诉我们( )A.遵守规则,完全依靠外在约束 B.敬畏规则,自觉做到慎独慎微 C.维护规则,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D.改进规则,适应社会发展需要12.以下是小红同学近期的行为表现,其中能体现她遵守社会规则的是( )A.想把头发染成黄色,与妈妈发生争执 B.利用空闲时间,主动向妈妈学习煮饭 C.中考即将来临,又害怕又紧张甚至失眠 D.骑车上学遇到红灯时,选择耐心等待13.2023 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审议公司法修订草案三审稿时,建议在法律责任一章中对诚信记录作出规定,比如规定将公司的违法、违约等失信行为纳入诚信记录,并向社会公开。该建议有利于( ) ①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②发挥道德的强制性作用,弘扬诚信美德③规范企业行为,完全消除信用风险 ④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落实诚信的民法原则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将捡到的1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 B.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C.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 D.在观看球赛时给对手喝倒彩15.盲盒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拆开前消费者并不知晓盒内的真实商品类别。近期,一些商家将临过期食物以低于原价的“剩菜盲盒”形式出售,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但是,某些商家借机销售过期食物,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风险。对于“剩菜盲盒”,要实现“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可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消费者可不顾后果想买就买B.为避免浪费,商家可将其与别的商品捆绑强制销售C.商家应做到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保证其质量可靠D.市场监管部门应坚决予以取缔,守住食品安全底线16.针对下列家长表达的担忧,你会告诉他们的孩子( )小明爸爸:我家小孩天天看短视频,让他们去户外玩,也一样抱着手机刷个不停。小方爸爸:我家孩子天天刷短视频,说也不听,马马虎虎写完作业,就赶紧抱着手机看。①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完善自我 ②网络有弊无利,要慎重使用网络 ③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迷于网络 ④遵守道德法律,抵制一切短视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每个人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既包括获得他人的尊重,也包括自我尊重。下列做法能满足上述需要的有( )①小婉不愿与家庭困难的同学交往 ②小唯制止同学偷看班长的日记 ③小原真诚夸赞取得好成绩的同桌 ④小闯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和想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8题8分,19题8分,20题8分,21题10分,共36分)18.(8分)小方认为:维护秩序靠规则,只要制定了社会规划,就会有良好的社会秩序。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19.(10分)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日前,郑州市正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市上下积极培育打造“文明城共创建”“大手拉小手”等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活跃在创城活动中,成为美好家园的参与者、推动者和监督者。以下是我市的中学生在此次创城活动中的两个场景:场景一:给市民发宣传单 场景二:清理路边垃圾(1)上述两个场景中的同学们共同展示了一种什么行为?你还会以哪些实际行动参与文明城市的创建?请列举两例。(2分) (2)上述行为的养成对同学们的成长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4分) (3)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上述行为?(4分)20.(8分)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是关系网络强国和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材料一:下面是八年级(2)班同学搜集到的部分调查数据:(1)上述调查数据反映了什么现象?并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4分) 材料二:2022 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举行,此次评选活动旨在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五大类网络优秀作品来记录每一个正能量瞬间,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亿万民众的精神家园。(2)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请你为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亿万民众的精神家园提出你的锦囊妙计。(4分) 21.(10分)文明是华美的乐章。斑马线前机动车礼让行人蔚然成风;一米线见证着对他人合法权益的尊重;自觉排队安静有序渐成风景……这样的文明举止,正是我们社会的亮丽底色。规则是社会文明的基石。但生活中,少数人规则意识“跟不上趟”:高铁要“霸座”,景区要泡脚,野菜公园找,废物顺手抛,不顺心就找公交司机闹……因此,要让规则标注人们的行为边界,让文明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为了强化规则意识、提升文明素养,你校准备举行一次以“守规则,讲文明”为主题的教育活动。(1)为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学校决定先进行一次关于校园内外学生不文明行为状况的调查。请列举你所了解的不文明行为。(两个方面即可)(2分) (2)分析某一个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两个方面即可)(4分) (3)结合本次活动主题,就如何做一个守规则、讲文明的好学生向同学们发出倡议。(两个方面即可)(4分)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详情分析参考答案1-5 BACBA 6-10 DDBCD 11-15 BDABC 16-17 BD18.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但是这并不意味制定了社会规划就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3分)②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最根本的还需要公民自觉遵守社会规划、维护规则。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到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2分)③因此,公民要严于律己,自觉遵守规则、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为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确保良好社会秩序的实现。(3分)19.(1)都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亲社会行为。遵守交通规则,按信号灯通行;不乱丢垃圾等。(2分)(2)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②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③有利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④有利于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分)(3)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4分)20.20.(1)现象:网络已成为未成年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习和娱乐成为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主要活动。(2分)看法:未成年人应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注意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学会“信息节食”。(2分)(2)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等。(4分)21.(1)说脏话粗话、恶语伤人、顶撞老师、对人态度粗暴、随地乱扔垃圾等。(2分)(2)部分公民的公德意识差,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升;部分公民的法治观念淡薄,缺乏正确的权利义务观,部分公民规则意识差,社会责任感不强;法治建设任重道远;对违反规则的行为监管惩罚力度不够;我国精神文明程度有待提升。(4分)(3)①在公共场舍,注意自己的形象与身份;②行路坐车时,学会养成文明礼让的好习惯;③邻里相处时,注意以礼待人,态度和善;④网上交流时,尊重他人等。(4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固始县三河尖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月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固始县三河尖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月考),共6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固始县三河尖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月考),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