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展开2023—2024第一学期10月初三化学学科质量调研卷
出卷人: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事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干冰升华 C.矿石粉碎 D.蜡烛燃烧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澄清石灰水 C.氮气 D.海水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4.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R”代表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5.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B.硫+氢气硫化氢
C.氧化汞汞+氧气 D.氧气+氢气水
7.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 )
A.食物腐烂 B.酒的酿造 C.动植物呼吸 D.汽油燃烧
8.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切割金属等
D.含有氧气的气体一定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9. “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影响江阴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 ( )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 B.二氧化碳、氮气、氧气
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气 D.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氮气
10. 以下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高锰酸钾 B.冰水 C.空气 D.二氧化碳
11.下列不能体现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的是---------------------( )
A.氧气有助燃----氧炔焰焊接金属 B.氮气性质稳定----用于医疗手术
C.酒精有可燃性----作燃料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1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一组----------------------------------------------------( )
鉴别物质 | 实验方法 |
A.氮气和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插入其中,观察现象 |
B.水和澄清石灰水 | 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
C.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 | 观察颜色 |
D.酒精和白醋 | 闻气味 |
13. 下列能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而又不引入其他气体杂质的是---------( )
A.红磷 B.硫磺 C.木炭 D.细铁丝
14.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属于阴离子的是-----------------------( )
15. 能够一次性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好且简便的方法是------- --( )
A.分别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B.用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 D.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16.用量筒量取12毫升的水,采用俯视读数的方法,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 )
A.=12ml B.>12ml C.<12ml D.无法判断
17.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实验可以用于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B.图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是为了验证燃烧后的某种产物
C.图3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种新生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
D.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18.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19.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实 验 装 置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排水法收集氧气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 集气瓶中的水: 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干净,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 |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熔化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 A | B | C | D |
B 20. 如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用该装置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要确保红磷足量 B. a点时反应刚好开始
C. 压强增大是由于燃烧放热使瓶内温度快速升高 D. d点时集气瓶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21.请选用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 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
③可用于炼钢、气焊的气体是________; ④爆米花放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有 。
22. 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它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___________(填“得到”或
“失去”)电子。
(2)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_______。
(3)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23.化学以实验为基础,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图1实验是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__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移动。
(2)将集满氧气的两个集气瓶如图2所示放置,并分别同时迅速插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发现木条均复燃,并且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
2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纯净的臭氧(O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臭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
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
臭氧处理饮用水。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
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
臭氧用于医用消毒。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如表1所示。
表1 臭氧和氯气的消毒情况对比
| 消毒效果 | 消毒所需时间(0.2 mg/L) | 二次污染 | 投资成本 (900 m3设备) |
臭氧 |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等 | < 5 min | 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 约45万元 |
氯气 | 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大多数微生物,对病毒作用弱 | > 30 min | 刺激皮肤,有难闻气味,对人体有害,有二次污染、残留,用后需大量水冲洗 | 约3~4万元 |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氧气(O2)和臭氧(O3)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一点)。
(2)分离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类似于工业制氧气,是利用了它们的____________不同。
(3)臭氧处理饮用水时,利用了臭氧的__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B(4)从微观角度来看,氧气和臭氧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表1信息,为了快速杀灭病毒,应选择的消毒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C.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25.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请回答:
(1)X和氢气合成氨气(NH3)的文字表达式是 ;
(2)分离空气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Ⅰ.将空气液化后再汽化,液态空气汽化时首先分离出氮气。则沸点:N2 O2(选填“>”或“=”或“<”)。
B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熄灭 b.燃烧得更旺 c.先燃烧更旺,后熄灭 d.无变化
Ⅱ.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将二者进行分离。在吸附塔中,通过加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可以使分子筛重复使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图。
(3)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从环保角度考虑:下列保护空气的措施合理的是 (填标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及时清理和妥善处置工业、生活和建筑废渣,减少地面扬尘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26.(8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a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小李同学在用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慢慢变成紫红色了,原因可能是 。
(3)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对比实验来比较MnO2、CuO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 | 催化剂 |
实验1 | 5mL 4% | 粉末状MnO20.2g |
实验2 | 5mL 4% | 粉末状CuO 0.2g |
①实验1中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
②实验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有:氧气体积和 。
B ③实验时,分别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注入盛有催化剂的小试管中,测量并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中发现U型管内右测液面上升,原因是 。
B④结论: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O好,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
27.Ⅰ.如图一是氧气性质的实验。
(1)写出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2)甲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
Ⅱ.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二两种实验方案。
实验二中图2、图3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
(1)实验二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在实验二中浓氨水被注入密闭塑料瓶中,和实验一相比较其突出优点是 。
Ⅲ.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如图丙所示),
(1)现要比较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可分别向这两瓶气体中
(填实验操作),可得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中,不论是呼还是吸,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 。
(3)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与O2含量,其中含量高的是 。
28.Ⅰ.如图所示的是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点)。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写一点)。
B(4)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3所示。
对BC段压强变化有影响的因素有 (1~2个选项正确)。
A.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使压强增大
B.集气瓶内的氧气被红磷燃烧消耗,使压强减小
C.集气瓶内的氧气被红磷燃烧消耗,使压强增大
D.红磷熄灭后瓶内温度逐渐下降,使压强减小
Ⅱ.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 温度/℃ | 二氧化锰用量/g | 氧气体积/mL | 反应所需时间/s |
① | 5 | 12 | 20 | 0.2 | 125 | 11 |
② | 30 | 12 | 20 | 0.2 | 125 | 2 |
③ | 30 | 12 | 40 | / | 125 | 148 |
④ | 30 | 12 | 90 | / | 125 | 82 |
(5)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 有关。
(6)通过对比实验 和 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 。
(7)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高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菁高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豆浆中含有的异黄酮具有防癌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