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植被与土壤达标检测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10199/0-16976095764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达标检测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10199/0-16976095764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达标检测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10199/0-16976095765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达标检测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章植被与土壤达标检测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共8页。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达标检测银杏作为裸子植物,起源久远,见证了地球生物演化的历史。我国河南义马市在距今1.8亿年的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了“义马银杏”化石(图),它被证明是世界上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银杏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银杏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2.“义马银杏”繁茂时,所处地质年代是( ) A.太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往往因外界降水和气温的明显变化会形成一圈圈的年轮,年轮是树木生长过程中气候状况的重要体现。下图示意某地区树木截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对图中树木生长过程中气候状况的猜测,可信的是( )A.全球气温有所下降 B.全球降水有所增加C.太阳辐射逐渐增强 D.太阳黑子爆发强烈4.通过精确测量,科学家发现该树木年轮靠南侧的间距要宽于东西北三侧,主要是因为该树南侧( ) A.热量充足 B.光照强烈 C.降水丰富 D.土壤肥沃5.该树最可能属于( )A.新西兰的温带阔叶林 B.珀斯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亚马孙的热带雨林 D.长沙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面为中国两个小朋友的通话内容,明明说:“我的家乡,冬季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真没意思。”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那就从我的家乡运些树苗去栽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的影响 B.河流的影响 C.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D.距海远近不同7.下列树种最有可能是明明家乡的自然植被是( ) A.纺锤树 B.樟树 C.茶树 D.桦树8.分析贝贝家乡的自然植被具有哪些特征( ) A.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B.终年常绿,多革质叶片 C.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 D.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便于储水某地理学习小组到郊区进行土壤的野外观测,在观测报告中绘制了土壤肥力影响因素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据图可知土壤肥力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 ) A.①为时间 B.①为地貌 C.②为腐殖质 D.②为成土母质10.同学们发现从山顶到低平洼地土壤颗粒物存在明显的变化,正确的是( ) A.砾质土-壤土-砂土-黏土 B.砾质土-砂土-壤土-黏土 C.黏土-壤土-砂土-砾质土 D.黏土-砂土-壤土-砾质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土地需求膨胀,巴西政府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公路建造计划,加快向亚马孙地区移民。1970年,巴西政府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见下图)。读亚马孙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1.有人说亚马孙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其与沙漠的共性是( )A.丰富的沙源 B.贫瘠的土壤 C.旺盛的生态 D.干旱的气候12.为了减少降水对开发区施工的影响,最佳施工期是( )A.1月-4月 B.2月-7月 C.5月-8月 D.9月-12月 牙刷草是找铜矿的指示植物。“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牙刷草生长所需的铜元素主要来自( ) A.生物 B.气候 C.地形 D.成土母质14.下列有关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B.成土母质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C.陡峭的山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D.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风化壳逐渐加厚红壤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其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腐殖质少,土质黏重,肥力较低且呈酸性,不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进行。下图示意红壤的性质及改良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我国红壤分布地区的植被( ) A.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B.树形呈尖塔状 C.多有茎花现象 D.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16.图中红壤改良措施里的甲、乙、丙分别对应( ) A.种植绿植肥料、在土壤中掺入沙子、施加熟石灰 B.种植绿植肥料、施加熟石灰、在土壤中掺入沙子 C.在土壤中掺入沙子、种植绿植肥料、施加熟石灰 D.施加熟石灰、种植绿植肥料、在土壤中掺入沙子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下图)。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自然发育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 A.黑土 B.红壤 C.水稻土 D.寒漠土18.在适宜的日照和温度条件下,岩石表面发育为“年幼”土壤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的沉积作用 B.风力的侵蚀作用 C.苔藓类生物活动 D.高等植物的生长19.图中各成土要素中比较活跃的是( ) A.气候、地形 B.地形、风化基岩 C.气候、生物 D.生物、固体基岩20.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 A.自然植被茂密 B.有机质积累多 C.生物残体分解快 D.矿物养分流失快21.下列关于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地陡坡地势陡峭,很难发育深厚的土壤 B.黏土颗粒适中,通气透水性好,方便耕作 C.一般来说,高温多雨地区化学风化作用强烈,岩石风化速度相对较快,土壤较薄 D.坚硬的基岩容易被风化,上部土壤深厚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图中①至④代表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中,是土壤形成的动力因素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3.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24.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和地质 B.气候和岩石 C.气候和生物 D.成土母质某游客在游记中这样写到“高大的龙脑香料乔木树冠如撑开的巨伞,乔木又分几层,林中光线幽暗,板根支撑、老树生花、藤萝缠绕……”完成下面小题。25.游记中所描写的植被类型及对应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 B.落叶阔叶林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气候 D.针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26.该植被条件下发育的土壤( ) A.化学风化作用弱 B.雨水淋溶作用强 C.土壤黏粒比重低 D.有机质积累充足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为中国部分区域自然带分布图材料二:图2位黄土高原及以东一带地质简图(1)①、②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①→②→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2)从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角度解释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形成原因。 (3)长江口有上海、珠江口有广州,黄河河口没有形成特大城市,原因如下结构图所示,请将序号①②③④标在相应的ABCD方框内。①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流域内年降水较少③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④下游形成地上河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演化形成的肥沃土壤。当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区域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土侵蚀严重。材料二:下图为某优质黑土区示意图。(1)从气候角度分析当地黑土有机质较高的原因。 (2)说出黑土侵蚀对当地大气、水、生物造成的不利影响。 (3)简述保持黑土肥力的有效措施。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图所示)。 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30.读“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生物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1)从土壤形成因素的角度,说出图中岩石风化产物的名称,并描述其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指出岩石风化与温度、降水之间的关系。 (2)写出图中“吸收”的含义。 (3)说出图中生物与腐殖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4)图示“循环”的顺序可以表述为__________(选择填空)。①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②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③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④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并储存在生物体内A.①→②→③→④→① B.④→②→③→①→④C.①→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①(5)写出与图中“淋失”密切相关的因素,并简要分析其关系。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