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教师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杭州二中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数学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直线斜率等于,则该直线的倾斜角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直线的斜率的定义及倾斜角的范围即可求解.【详解】设该直线的倾斜角为,则由,得,又,所以.故选:D.2.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校坚持每日测温报告,以下是某班8名同学的体温记录:36.1,36.3,36.3,36.4,36.4,36.5,36.6,36.7(单位:),则该组数据的第60百分位数为( )A. 36.3 B. 36.4 C. 36.45 D. 36.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第百分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得答案.【详解】将8名同学某日上午体温记录从小到大排列为:36.1,36.3,36.3,36.4,36.4,36.5,36.6,36.7,因为,所以该组数据的第60百分位数为36.4.故选:B.3. 已知点和,点在轴上,且为直角,则点坐标为( )A. B. 或 C. 或 D. 【答案】B【解析】【分析】设点,由为直角,得,然后由列式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设点,为直角,,由,,解得或,所以点的坐标为或故选:B4. 已知数列是递增的等比数列,,,则公比( )A. B. 1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由方程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先求,再代入,联立方程组求出.【详解】已知,所以,解得,即①;又,则,即②;又,由①②得,所以,解得或.因为数列是递增的等比数列,所以.故选:C.5. 已知圆与圆,动圆同时与圆及相外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为( )A. 椭圆 B. 椭圆和一条直线C. 双曲线和一条射线 D. 双曲线的一支【答案】D【解析】【分析】首先设,根据圆同时与圆及相外切,得到,再结合双曲线的概念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圆,,圆心,,圆,,圆心,,设,因为圆同时与圆及相外切,所以,即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故选:D6. 已知椭圆,过椭圆的左顶点A作直线,与椭圆和轴分别交于点和点,过原点且平行于的直线与椭圆交于点,则( )A. ,,始终成等比数列B. ,,始终成等比数列C. ,,始终成等比数列D. ,,始终成等比数列【答案】A【解析】【分析】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结合韦达定理求得弦长,由等比中项性质判断等比数列即可.【详解】由题意知,直线l斜率存在,设OP方程为,则AM的方程为,则,.设直线或,则该直线必与椭圆存在交点,设为,由得,则,则直线与椭圆交得的弦长为.当时,该弦长为;当时,该弦长为,即.∵,∴,,成等比数列.故选:A7. 在三棱锥中,,,是的中点,满足,则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三棱锥的对棱相等可以补成长方体,计算长方体的长宽高,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即可求得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详解】解:三棱锥中,由于,,则三棱锥可以补在长方体,则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则,解得,如图以为原点,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所以,则,,所以,则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故选:D8. 已知双曲线的左焦点为,左顶点为,为左准线上动点,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余弦定理表达出,结合不等式即可求解最值.【详解】由题意可知: ,左准线方程为 ,故设,则当在轴上,此时为0,时当不在轴时,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故的最小值为,由于,故最大为,故选:B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 不透明的袋子中有5个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球,其中3个红球、2个黄球.记为事件“从中任取1个球是红球”,为事件“在有放回随机抽样中,第二次取出1个球是红球”,则( )A. B. C. 事件与是互斥事件 D. 事件与是相互独立事件【答案】A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此实验相当于进行两次独立重复实验,进而判断选项即可求解.【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两次取球相当于两次独立重复实验,所以事件与是相互独立事件,且,故选:.10. 如图所示,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分别为棱和的中点,则( )A. 平面 B. C. 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D.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答案】ACD【解析】【分析】根据线线平行即可判断A,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数量积即可判断线线垂直,即可判断B,根据空间向量求解法向量即可判断C,根据空间距离的向量法即能求出点到平面的距离,从而判断D.【详解】以为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对于A,由于分别是的中点,所以,平面,平面,故平面,故A正确,对于B,,故,故与不垂直,进而可得与不垂直,故B错误,对于C,由,所以,,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令,则,,所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故C正确,对于D,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故D正确,故选:ACD11. 如图所示,抛物线的焦点为,过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分别过点,作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则( )A. ,两点的纵坐标之积为定值 B. 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C. 点在以为直径的圆外 D. 直线经过原点【答案】ABD【解析】【分析】选项A,设出的方程与抛物线联立,求两根之积即可得出结论;选项B,求的中点到准线的距离并与弦长的关系进行比较;选项C,通过斜率的关系证明,得到点在以为直径的圆的关系;选项D,通过斜率的关系证明三点共线.【详解】选项A,设的方程为:,,,联立,整理得,则,故选项A正确;选项B,的中点, 点到准线的距离为,,所以,即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故选项B正确;选项C,由,,,得,所以,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故选项C错误;选项D,由,,,得,,所以,所以三点共线;所以直线经过原点,故选项D正确.故选:ABD.12. 欧拉函数的函数值等于所有不超过正整数,且与互素的正整数的个数(互素是指两个整数的公约数只有1),例如,,,则( )A. B. 数列是递增数列C. 的前10项中最大项为第3项 D. 的前项和,则【答案】ABD【解析】【分析】根据欧拉函数的定义求出,故A正确;根据欧拉函数的定义求出,由可得数列是递增数列,故B正确;根据数列的第一项大于第三项可知C不正确;根据错位相减法求出,可知,故D正确.【详解】对于A,所有不超过正整数的正整数有个,其中与不互素的正整数有,,,,,共个,所以所有不超过正整数,且与互素的正整数的个数为个,即,故A正确;对于B,所有不超过正整数的正整数有个,其中与不互素的正整数有,,,,,共个,所以所有不超过正整数,且与互素的正整数的个数为个,即,因为,所以,所以数列是递增数列,故B正确;对于C,由B知,,所以,第一项为,第三项为,,故C不正确;对于D,由C知,,则,,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所以,因为,所以,故D正确.故选:ABD第Ⅱ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可得,然后根据离心率公式可得结果.【详解】由题可知:,由所以离心率故答案为:14.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__________.【答案】2n+1【解析】【分析】由计算,再计算可得结论.【详解】由题意时,,又适合上式,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由求通项公式,解题根据是,但要注意此式不含,.15. 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如图所示,四面体为鳖臑,平面,,,,分别是棱和上的动点,且,则的长最小为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作于点,连接,得到直角三角形,设,由对应线段成比例求出,利用勾股定理表示,求其最小值即可.【详解】如图,作于点,连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所以,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又,,所以,由,得,则,得.设,,得到,, 在中, 由,得到,,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答案为:.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满足,其中,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题可得,由椭圆第二定义有:.则,即椭圆上一点到点距离与到直线距离之和.【详解】因点的坐标满足,则,得,,.则该椭圆的右焦点坐标为,右准线方程为.则由椭圆第二定义,有,故,即椭圆上一点到点距离与到直线距离之和.则距离之和最小值为过的垂直于右准线的垂线段长度,为.故答案为:.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已知数列满足,.(1)求,,;(2)试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答案】(1) (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得到,再求,,即可.(2)首先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再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可.【小问1详解】由可知,当时,代入,解得;当时,代入,解得;当时,代入,解得;【小问2详解】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当时,左边,右边,成立.(2)假设当时,成立.则当时,有,即当时,也成立.所以对任何都成立.18. 在一次期中考试后,学校教学处对数学考试情况进行分析,考生的成绩(单位:分)分布大致如下:考生数学分数区间比例 (1)估计本次数学考试成绩的众数、中位数以及平均数;(2)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用按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和两组中抽取7名同学,再从这7名同学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进行访谈,求抽取的这2名同学恰好有1人成绩在内的概率.【答案】(1)众数:120;中位数:;平均数:115 (2)【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根据数字特征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即可;(2)先根据分组抽样求得和中需要抽取的人数,列举出从中抽取两位同学的所有的可能,找出其中恰好有1人成绩在的结果,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结果.【小问1详解】解:由表格可知:众数:120;中位数:;平均数:;【小问2详解】由表格知:中的学生与中的学生比例为: ,根据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7名学生,则在中抽取2人,分别记作,在中抽取5人,分别记作,把“从样本中抽取2名同学恰好有1人成绩在内”记作事件,用表示抽出的两位同学,则所有的可能性为:共21种,其中满足事件的有:共10种,故.19. VEX亚洲机器人比赛是全球两大机器人赛事之一.如图所示,在某次比赛中,主办方设计了一个矩形坐标场地(包含边界和内部,为坐标原点),长12米,长5米.在处有一只电子狗,在边上距离点米的点处放置机器人,电子狗的运动速度是机器人运动速度的两倍.若电子狗和机器人从起始位置同时出发,在场地内沿直线方向同时达到某点,那么电子狗被机器人捕获,称点为成功点.(1)求成功点的轨迹方程;(2)为了记录比赛情况,摄影机从边上某点处沿直线方向往点运动,要求直线与点的轨迹没有公共点,求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答案】(1) (2)【解析】【分析】(1)设,,机器人运动速度为,依题意得,整理即可得解;(2)设直线:,根据直线与点的轨迹没有公共点,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求出的取值范围,从而求出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小问1详解】解:设,,机器人运动速度为,由题意可得,化简得.由于点在矩形场地内,则.所以成功点的轨迹方程为.【小问2详解】解:由题意可知直线的斜率存在,不妨设直线:,直线与点的轨迹没有公共点,由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得,解得.则点纵坐标,又因为,所以.20.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中,将沿折起至.(1)求证:;(2)记二面角的大小为. 当时,求异面直线和所成角的余弦值的范围.【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解析】【分析】(1)由线线垂直证平面,再证;(2)由向量法求异面直线夹角.【小问1详解】连接正方形的对角线交于点,连接.因为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由翻折不变性可知.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小问2详解】由(1)可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即.法1(坐标法):如图,以为原点,为轴正方向,为轴正方向,垂直于平面且向上为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则,,,,则,.所以,因为,所以.法2(基底法):不妨设,则,以为基底,,,.因为,,所以,因为,所以.21. 已知数列的首项,且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 (2)【解析】【分析】(1)根据递推公式可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解;(2)结合(1)的结论得出,利用分组求和和错位相减法即可求解.【小问1详解】由可知,两边同减1可得, 因为,所以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即.【小问2详解】由(1)可知,所以记两式作差可得所以.因此.22. 已知双曲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相同,且经过点.(1)求双曲线的方程;(2)过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设,,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 (2)【解析】【分析】(1)根据共渐近线方程设双曲线,代入点即可求得的值,可得双曲线的方程;(2)根据双曲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求得交点坐标关系,根据向量线性关系列式,即可求得的取值范围.【小问1详解】由双曲线C与双曲线的渐近线相同,可设双曲线,代入,可得,所以求双曲线的方程为,即.【小问2详解】易知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为,则直线的方程为,则.设.联立可得,方程有两个不同的正根可得,解得.记点的横坐标为,即.由可得,代入双曲线C的方程,可得.同理可得,由可得.所以是方程的两个根,由韦达定理可得.所以.令,,则令,,则在上单调递增,所以且.因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文件包含杭州二中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数学试题卷pdf、杭州二中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数学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学生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