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911209/0-16976341394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911209/0-169763413946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911209/0-169763413948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评价任务1,评价任务2,学情调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教学设计 年级学科 下学期 生物学科教材课程人教统编版必修二课时安排本单元/章共( 5)课时,本节为1课时课题名称2.3 伴性遗传授课课型新授课( ✔ ) 复习课( ) 习题课( ) 试卷讲评课( )课标陈述课标陈述:1.内容要求:概念3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3.2.4 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伴性遗传》一节是人教统编版必修2第2章第3节的内容,教材首先介绍基因在染色体上,然后以红绿色盲为例介绍伴性遗传的内容,该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又介绍了一些常见的遗传病,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后面人类遗传病一节奠定基础,并且本节内容如红绿色盲的形成原因等也为后面内容“变异”中的“基因突变”的学习埋下伏笔。【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课时安排】:1课时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承接了前几节的内容,首先介绍了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通过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实验假设中就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并引出伴性遗传的概念,然后通过讲解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又学习了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对于学生来说,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分析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有较明显的理论基础,学习和分析六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也是有基础的,通过引导和讲解也是可以有个很好的掌握,在学生现有知识面的情况下学习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应用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取联的特点。2.基于对伴性遗传的认识,运用演绎推理,对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进行分析,对常见的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伴性遗传病,能够根据双亲的表型对后代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学的预测。3.学生能运用伴性遗传规律,提出相关的优生建议。4.关注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评价任务【评价任务1】学生能够说出伴性遗传的特点。【评价任务2】学生能够运用伴性遗传规律,分析实践中的遗传问题。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申明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通过申明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学情调查合作交流互动质疑精讲点拨【学情调查】上课前检查学生预习任务完成情况,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统计、分类。【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观看图片,思考: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的发育成雄性?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色觉测试:银幕显示色盲测试图,让学生自我检查,提问:图里画的是什么?(色觉测试图2张)讲述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从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性别决定:人类的性别决定与染色体有关,用多媒体展示高倍显微镜下的人类染色体,对比男性与女性的染色体组的不同: 【活动1】分析红绿色盲基因的位置通过一个典型的色盲家系图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并让学生进行讨论:1.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2.家系图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3.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活动2】分析与红绿色盲有关的遗传图解1、展示正常女性与色盲男性的婚配图解:2、正常男性与女性携带者的婚配图解:3、女性携带者与色盲男性的婚配图解:4、正常男性与色盲女性的婚配图解:得出在不同情况下色盲症的遗传结果不同。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活动3】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教师点拨: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1)实例: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的白眼遗传。(2)遗传特点①患者中男多女少。②女患者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是患者,简记为“女病,父子病”。③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男正,母女正”。2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1)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2)遗传特点①具有连续遗传现象。②患者中女多男少。③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病,母女病”。④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简记为“女正,父子正”。3伴 Y 染色体遗传(1)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2)遗传特点①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女性全正常。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活动4】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情景模拟一:有一对新婚夫妇,女方是红绿色盲患者(用B、b表示),当他们就如何优生向你进行遗传咨询时,你建议他们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情景模拟二:假如你是一个养鸡场的场主,你需要多养母鸡。你能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其子代在早期时,就根据羽毛来区分鸡的雌雄吗?通过实例引出伴性遗传的概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制作资料适当的引入时事可以增加资料的有趣性和与时俱进。通过了解色盲症及色盲的测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实例感受伴性遗传。加深对伴性遗传的理解。 由道尔顿发现色盲这个科学小故事来启发学生,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也为色盲症遗传过程的讲解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解答问题,循序渐进地了解色盲症的遗传。 通过分析不同亲代结合对于色盲症遗传的影响,让学生证明色盲遗传的方式、体会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通过举例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色盲遗传的方式是伴X隐性遗传及其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总结得出的结论,印象更加深刻,理解更加深入。 通过拓展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更多伴X遗传病症,从而全面学习新知识,开拓学生视野。通过结合实际的情景模拟,感受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当堂训练1. 一男孩患红绿色盲,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视觉都正常。推断其色盲基因来自( B )A.祖父 B. 外祖母 C. 外祖父 D.祖母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其父亲均为色盲患者,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儿子患色盲的概率是 ( B )A.25% B.50% C.75% D.100%通过习题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遗留知识点课堂小结伴性遗传1.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2.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3.伴Y遗传病的特点。板书设计伴性遗传作业布置同步训练课后反思这节课主要突出的是课堂的有效提问。有效提问就是设计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并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给学生一些伴性隐性遗传的素材,让学生分析思考,推导出伴性隐性遗传的规律,教师只做引导者和评价者,体现学生 学习的主体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3节 伴性遗传教案,共10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遗传系谱图的解题规律,判断基因所在位置的实验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教案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高中生物课程渗透思政教育的意义,本节课分析及思政教育的融入,本节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学步骤,本节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