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展开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4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费孝通《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思维导图)
材料二:
《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
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差序格局中的“序”,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型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
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
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
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等。
(摘编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
材料三:
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还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
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一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
明白了“传统”的此一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继承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
(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差序格局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依然颇具启示意义。
B. 差序格局强调社会关系的等级差别,在传统社会中,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决定了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
C. 差序格局深深嵌入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长达数千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历史惯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也在根本性改变。
D. 费孝通《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网络的中心是“己”,各个网络的范围都不相同,界限清晰,具有很大的伸缩性。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从材料一的思维导图可以看出,费孝通先生试图通过与“团体格局”的社会结构相比较,来阐明“差序格局”的概念内涵。
B. 材料二在论述过程中综合运用了事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方法,论证有力,说理透彻。
C.材料二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从三个方面揭示“差序格局”的特点,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D. 材料三中引用梁治平的话,意在说明:传统不仅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当下,传统可以在历史中追寻,也可以从当下发现,这对重新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有重要意义。
3. 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一项是( )(3分)
A.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弟子规》)
B.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C.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D.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4.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谈到了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但侧重点又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 《红楼梦》第四回“雨村判案”故事的梗概为:冯家和薛家因为争买一个丫头(其实是甄士隐女儿甄英莲)而发生争执,拐子收了冯家钱又把丫头卖给薛家,薛蟠便喝令手下人把冯家公子冯渊打死了。贾雨村正要判案的时候一个幕僚拦住他,给他看“护身符”,贾雨村便改了结果,向冯家说薛蟠得病死了,就多赔了点银子给冯家,冯家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贾雨村借此拉拢薛家。
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简要分析这一情节如何体现“差序格局”伸缩性的特点。(6分)
【答案】
1. A 2. B 3. D
4. ①材料二侧重论述“差序格局”等级性、伸缩性、壁垒性等三大社会特征,并指出在现代中国转型时期“差序格局”呈现的新变化。
②材料三侧重从传统文化的重建角度,让人们认识到“差序格局”及《乡土中国》在当代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5. ①“雨村判案”中,英莲本是贾雨村恩人甄士隐的女儿,但贾雨村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着意讨好四大家族,体现了每个人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差序格局;而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
②“四大家族”构成的权力结构也是由内到外一层层递减,内圈紧密的四大家族一荣俱荣,外圈薄弱的毫无关系的贾雨村也能借此与他们攀上关系,这充分体现了差序格局圈子可伸缩的特点。
【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决定了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错,差序格局与传统社会中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根据材料二原文“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并非“决定”。
C.“差序格局旧有特质也在根本性改变”错,原文材料二为“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是一定程度的改变,不是“根本性改变”。
D.“界限清晰”错,根据材料一思维导图应该为“界限模糊”。
故选A。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材料二中没有“比喻论证”。从结构上看,材料二共有五段,第一段是总说,围绕“差序格局”一词作高度概括;第二至四段,分别以“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作为段首语,从三个方面揭示“差序格局”的特点,是分说,呈并列关系;第五段是概括总结。文章总体呈“总分一总”的结构。从论证手法上看,“伦是有差等的次序。”“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里大量的使用引证法,通过直接引用《乡土中国》中的论述,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此处使用例证法,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增强说理的透辟性。
故选B。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解释为“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可见体现了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
B.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可见体现了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
C.由“身”到“家”到“国”到“天下”,符合材料一第二段的表述。可见强调以“己”为中心,体现差序格局的特点。
D.“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强调的是立志和诚信的重要性,与题干表述不符。
故选D。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材料二,“‘差序格局’一词……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侧重论述“差序格局”等级性、伸缩性、壁垒性等三大社会特征,并指出在现代中国转型时期“差序格局”呈现的新变化。
材料三,结合“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明白了’传统‘的此一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等内容,再结合题目“《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可知,侧重从传统文化的重建角度,让人们认识到“差序格局”及《乡土中国》在当代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雨村判案”中,英莲本是贾雨村恩人甄士隐的女儿,按照情理,贾雨村的差序格局中英莲应该是靠近中心的,但贾雨村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着意讨好四大家族,把薛家的利益放在了前面,“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可知,体现了每个人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差序格局,也即每个人的差序格局不固定,具有伸缩性。
贾雨村趋向贾家,结合“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可知是因为贾雨村被贾家的大“格局”吸引,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
“四大家族”自己的差序格局是有等级性的,构成的权力结构也是由内到外一层层递减,内圈紧密的四大家族一荣俱荣。贾雨村和贾家本不沾亲,但他还是想极力讨好贾家,想借此与他们攀上关系,这充分体现了差序格局圈子可伸缩的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给我一枝枪
茹志鹃
我赤手空拳,紧贴在绝壁上,面前是万丈深渊,战斗机笔直地俯冲下来,在我头上掠过,接着,咯咯地射来一串机枪子弹,第二架又怪声啸叫着,从我头上擦过去,接着第三架,羞辱我,威吓我,而我只有怒目相对。我要是有一枝枪,哪怕是一枝短枪,我也不会遭到这样肆无忌惮的欺凌,我愤怒地大喝一声:“强盗!”
我从床上直坐了起来,犹觉得心在乱跳。好熟悉的梦啊!它又不是梦,是我在熟睡中重新记起的十几年前的一次经历。
那年,我从文工团下到营部,是营里唯一没有枪的兵。在一次回营部的路上,我碰到了三架战斗机的囤攻。最后,是沂蒙山的臂膀掩护了我。我回去,跑到营长面前:“发我一枝枪!”
营长朝我看看,没有说话。我们是没有枪的,我们的枪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
于是,我仍是全营中唯一没有武器的人,穿着军装,但没有枪。
“我一定要一枝枪。”这一要求在我心中越来越强烈起来。
钟敲了十二下,已经是半夜了。我重又躺下,感到一种夜的馨香,纯洁恬静,自由舒畅。我越发想起了枪。
“我要一枝枪!”这声音好像就在我的跟前,不是十多年前的。是小鲁,我明白了,是他引来这难以平伏的思潮。
小鲁是战友的儿子。昨天傍晚,小义惊喜地跳进来报告,“妈妈,小鲁大哥哥来了!”小鲁站在房门口,穿着簇新的军装,帽沿压到眉上,拘束地在我身边坐下。
孩子扒在他膝上,尊敬而又羡慕地端详他。“叔叔!”突然,孩子改变了对他的称呼,道:“你怎么没有枪?”
我看见小鲁的脸慢慢地红了,停了半晌,才说:“我说我要一枝枪,他们说还要慢一慢。”
当然,现在给新战士发一枝枪,已经不是问题了,从第一批工农拿起系着红缨的梭镖起,我们就知道,没有枪,要付出什么代价!
我伸手开了灯,床前的玫瑰花儿立即跳回窗帘上去了。小鲁明天就要出发,昨晚硬给小义留了下来,说是要和解放军叔叔睡一夜。我走到外间,电灯还亮着,柔和地照着两个人。小鲁眉毛乌黑,舒展两臂,像要展翅奋飞。孩子那毛茸茸的头,略仰着脸,似乎在问:“叔叔,你有枪吗?”
我第二次向营长要求一枝枪,是在同年的秋末。我们部队过沂水,进入了鲁西南。四处圆型没有庄稼,村里没有树,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那一天,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村庄,宿营住在一位以前的村干部家里,家里没有男人,房东是位大嫂。
“大嫂,你家大哥呢?”
她没有回答,用嘴向村外呶了呶。村外是光秃秃的一片,村边上拱起儿堆新土。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问道:“他?……”
“牺牲了,一起七个。”大嫂的脸呆呆的,好像总结似的说:“没有枪!咱们没有枪!手榴弹也没有……”
忽然,小鲁在梦中皱了皱眉,一个翻身,把小义抱在怀里。年轻的战士,你梦见了什么?梦见自己还没有一枝枪吗?我给他们关上了半扇窗。窗外是洁白的月光,一只纺织娘时断时续地在唱。生活在行进,时而严峻、鲜明,时而又温和、含蓄,絮絮地向我们披心沥胆。
我们的队伍集合出发了,房东大嫂抱着孩子,站在门口目送我们,我对营长说;“让我上去缴一枝枪。”营长轻轻说道:“这次战斗下来,给你想办法。”
战斗结束,敌人被歼的消息传来,通讯员突然给我送来一枝枪。小巧的左轮枪,用一块大红绸子包着,装着六颗子弹,正是营长皮带上的那枝。
“营长牺牲了。”通讯员垂下眼。
一枝左轮,六颗子弹,用一块大红绸子裹着,这就是我拿到武器时的情景。小鲁,年轻的战士,不用我说,你能懂得我当时的心情……
一点了,生活已经进入了新的一天,我们离过去又远一天了,但是,历史是不会消亡的,也决不重复。小鲁,现在你不会等自己同志牺牲以后再有一枝枪的。
我有一枝枪了,我到底有一枝枪了。我揣着它,日夜不离,一直到我转业的时候,交给组织,一把左轮,五颗子弹。还有一颗,我用了。
虽则是轻风徐来,但凉气更重了。电灯光温柔地照着战士和孩子。他们盖得很好,睡得也很好。我拉直小鲁挂在椅背上的军衣,轻轻地给他们关上了电灯,掩上了门。
回到床上,我却无法入睡。一闭眼,又仿佛看见战斗机在我头上盘旋、低飞,侧着身子俯冲、扫机枪。我伏在一片开阔地上,还带了一个妇女会的姑娘。敌机没有遭到任何抵抗,越飞越低,毫无顾忌地在我们头上削过去,搅起地上的灰土。姑娘脸色有点苍白,伏着一动不动。我愤怒,但没有屈辱的感觉,因为我想起我有一枝枪,我到底有了枪。我朝那直插下来的飞机打了一枪。子弹不知飞到哪里去了,但是我在战斗,在保卫自己,保卫解放了的土地。敌机尾巴一沉,朝上飞去,小心地在上空盘旋扫机枪。他怕了,他胆怯了。
钟敲两点了,窗帘上的玫瑰已悄悄地爬上了墙。真是该睡了,天明还有工作呢!我们的夜纯洁恬静,自由舒畅,她守护我,我也守护她。
天亮了,小鲁穿着簇新的军装,向我告辞。小义眼睛焕然发亮,从身后拿出一朵花来,花是普通的纸做的,每一个花瓣都涂了不同的颜色,他踮起脚,把花插在小鲁的胸前,欢快地喊道:“敬礼,解放军叔叔!”
小鲁低下头,摘下那朵花,小心翼翼地放进内衣口袋里。我看见在那穿着军装、束着皮带的身影上,仿佛已经背上一枝枪……
1962年1月5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的梦境缘于战争时期的一次真实经历,面对敌机却没有武器反抗的愤怒,多年后我仍然不能忘怀。
B.小鲁入伍却没有领到枪,因而显得十分拘束,当小义问起时,他的脸“慢慢红了”,说明还是有些委屈的。
C.小义开始叫小鲁“大哥哥”,后来又改称“叔叔”,这种称呼的改变,表现出解放军战士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
D.“村外是光秃秃的一片,村边上拱起几堆新土”,鲁西南地区的这种景象,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苦难。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玫瑰花图案“从床前跳回窗帘”“悄悄爬上墙”,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增添了文章的灵动气息。
B.本文采用现在的生活与回忆、梦境交织穿插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方式强调了过去与现实的对比,可谓匠心独具。
C.本文淡化情节,用简笔勾勒人物,通过简洁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塑造出一系列特征鲜明、性格各异的普通人形象。
D.作者通过女性视角,描写温馨的夜色和孩子们安睡的场景,笔触细腻,凸显了歌颂和平,追求幸福生活的小说主题。
8.本文结尾处写到的花,与《百合花》中写“我”看见通讯员“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支野菊花”,有什么不同?(4分)
9.小说中的“枪”在不同的场景中具有不同内涵,请找出三处加以分析。(6分)
【答案】 6.B 7.D
8.①本文结尾小义送给小鲁纸花,小鲁小心地把花放进内衣口袋,表现出孩子对解放军战士的敬仰,也体现了小鲁对自己军人身份的珍视,暗示了小鲁这样的年轻战士在和平年代的美好前途。
②《百合花》中通讯员枪筒里插了一支野菊花,表现出残酷的战争没有泯灭他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9.①“我”渴望得到一支枪,来保护自己免遭敌人的欺凌,这里的“枪”是抵抗敌人、保家卫国的武器。
②小鲁因为没有枪而脸红,这里的“枪”是军人身份的象征。
③在“我”接过营长的枪时,枪是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或“我看见在那穿着军装、束着皮带的身影上,仿佛已经背上一枝枪……”这里的枪是虚指,不是指真实的枪,而是象征着小鲁在军旅生涯中磨练的坚强意志和保家卫国的本领。)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
B.“小鲁入伍却没有领到枪,因而显得十分拘束”理解错误,“小鲁站在房门口,穿着簇新的军装,帽沿压到眉上,拘束地在我身边坐下”,小鲁拘束是性格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枪。“脸红”是因为害羞,而不是因为委屈。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D.“凸显了歌颂和平追求幸福生活的小说主题”错,小说以现实与回忆穿插的方式叙述故事,歌颂了战争年代不惧牺牲,保家卫国的英雄,凸显了革命精神传承主题。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艺术形象的能力。
本文结尾“小义眼睛焕然发亮,从身后拿出一朵花来,花是普通的纸做的,每一个花瓣都涂了不同的颜色,他踮起脚,把花插在小鲁的胸前,欢快地喊道:‘敬礼,解放军叔叔!’”“小鲁低下头,摘下那朵花,小心翼翼地放进内衣口袋里”写小义送给小鲁纸花,代表了和平年代小义对解放军的敬意,小鲁小心地把花放进内衣口袋,包含着对自己解放军身份的珍视,“我看见在那穿着军装、束着皮带的身影上,仿佛已经背上一枝枪……”代表了美好的希望,预示了小鲁美好的前途。
《百合花》中通讯员“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支野菊花”这一细节使小通讯员形象更饱满鲜活,枪筒里插了一支野菊花,代表了通讯员对美的追求,虽然是战争年代,残酷的战争没有泯灭他对美的追求。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我要是有一枝枪,哪怕是一枝短枪,我也不会遭到这样肆无忌惮的欺凌”,这里的枪是实指,指一枝用来射击的枪,是抵抗敌人、保家卫国的武器;
“‘你怎么没有枪?’我看见小鲁的脸慢慢地红了”,儿子认为军人都应该有枪,小鲁虽然是一名军人了,可他还没有枪,因而脸红,这里的枪是军人身份的象征。
“战斗结束,敌人被歼的消息传来,通讯员果然给我送来一枝枪。小巧的左轮枪,用一块大红绸子包着,装着六颗子弹,正是营长皮带上的那枝。‘营长牺牲了。’通讯员垂下眼。”“我有一枝枪了,我到底有一枝枪了。我揣着它,日夜不离”,当“我”接过营长的那只枪,也就意味着革命斗争精神的一种传承,这里的枪是斗争精神的传承。
“我看见在那穿着军装、束着皮带的身影上,仿佛已经背上一枝枪……”这里的枪是虚指,不是指真实的枪,而是象征着小鲁在军旅生涯中磨练的坚强意志和保家卫国的本领。
(三)现代文阅读Ⅲ(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复活的土地
艾 青
腐朽的日子
早已沉到河底,
让流水冲洗得
快要不留痕迹了;
河岸上
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
到处是繁花与茂草;
而从那边的丛林里
也传出了
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
高亢的歌唱。
播种者呵
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
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
大地将孕育
金色的颗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 沪杭路上
10.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作品开篇语出惊人,腐朽的生活即将结束,表达了对民族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B.“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通过写河岸上欣欣向荣的春景,表达对民族觉醒的乐观态度。
C.“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诗人呼吁播种者及时播种,就是呼吁人民大众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奋起抗争。
D.“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写出了诗人为了民族的奋起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决心。
11.本诗以“复活的土地”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0.D(D项,“献出自己生命”错,这里表现的是“战斗者”因土地的复活而产生的情感激荡、热血沸腾的高昂情绪。)
11.①“复活的土地”把土地拟人化,(1分)
诗歌描写了春天百鸟歌唱,人们播种的生机勃勃之景,(1分)
使人联想到了苦难即将过去,光明将要来临;(1分)
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对革命、对人民美好前景的向往,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充满信心。(3分)
二.古诗文阅读(31分)
(一)课内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4分)
1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 学不可以已(停止) 虽有槁暴(同“曝”,晒干)
而绝江河(横渡) 静女其娈(美好)
B. 小学而大遗(遗弃) 士大夫之族(类)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竟然) 洵美且异(诚然)
C. 师不必贤于弟子(贤能,贤明) 作《师说》以贻之(赠送,赠予)
而闻者彰(明显,清楚) 谁主沉浮(主宰)
D. 怅寥廓(失意,不畅快)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浪遏飞舟 (阻止) 银汉迢迢(天河)
【答案】 C(贤:超过)
(二)课外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选自韩愈《师说》)
乙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本无可师,强聚道路交臂之人,曰师曰弟子云者,曾不如童子之师习其句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授以艺术者之有其实也。使师之为道,出于童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下,则是为师者之罪也。今世以无忌惮相高,张口辄骂欧曾,摇笔即毁朱陆。古人姓氏,道听未审,议论其学术文章,已累幅见于坊书矣。乳儿粉子,轻儇浅躁,动欲越过前人,抗然自命;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盖不特耻为弟子,相率而耻不为师。吁!其可怪也。昔者孙明复之为师也,以石守道为之弟子,执杖屦,待左右,明复坐则立,升降拜则扶之,师弟子之礼,若是其重也。故何北山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 北山可以为师,避师名而不为,其慎重如此!羲老而失学,欲求为弟子者也,羲其敢冒今世之无耻哉?反昌黎之意,作《续师说》以谢之。
(选自黄宗羲《续师说》)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何北山/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
B.故何北山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
C.故何北山/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
D.故何北山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的短暂停顿为读。
B.“六艺”,文中指《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书都是文中所说的“经”。
C.“弟子”,文中指年幼的人,《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一句的“弟子”与此同义。
D.“昌黎”,韩愈的别称,因韩愈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其为“韩昌黎”“昌黎先生”。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愈认为童子之师只是教习句读而不能传道受业解惑;黄宗羲却认为他们比并无水平却自称老师的人更有真才实学。
B.《师说》中认为择师应不唯身份与地位,只要有“道”即可为师;而《续师说》中却认为只有学识渊博、兼备师德之人才有资格为师。
C.《续师说》中孙明复以石守道为弟子,而何北山却避师名而不为师。作者将二人进行对比,表达对孙明复好为人师的批评。
D.黄宗羲“反昌黎之意”作《续师说》,不是反对韩愈提倡的“师道”,而是劝勉世人少浮躁,所以两文都是为了促进“师道”传承。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分)
(2)盖不特耻为弟子,相率而耻不为师。(4分)
【答案】
13.D 14.C 15.C
16.(1)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是士大夫们瞧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2)大概不只是以做学生为耻,甚至相互都认为不做老师也是可耻的。
【解析】
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何北山对于来求学的人,不肯接受他们的拜师之礼。何北山的意思是认为如果没有品德,宁肯使老师的位子空着,来等待以后的有学识之人,不能够让为师之道从自己这里开始败坏。“故何北山之于来学”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故何北山之于来学”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待”与“后之学者”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C.文中“弟子”与“师”相对,指学生/《论语》句子里的“弟子”指年幼的人。句意: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礼节,像这样一般慎重/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兄长。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C.“作者将二人进行对比,表达对孙明复好为人师的批评”错误。作者举孙明复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对待世道要慎重,并未批评孙明复好为人师,且文中孙明复、何北山之间也不存在对比关系。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之”,这些;“不齿”,瞧不起;“乃”,竟然。各1分,句意1分(2)“特”,只;“耻”,以……为耻;“率”,都。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甲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它们作为疑惑,就最终不能解除了。生在我前面,他领会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跟随他学习;生在我后面,如果他领会道理也早于我,我也跟随他学习。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很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并向他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比圣人差得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人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的老师,是教孩子书本的文字,学习断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解答疑难问题。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指“句读之不知”)向老师学习,有的(指“惑之不解”)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觉得近乎谄媚。”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士大夫们瞧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才德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领会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之道,写了这篇《师说》赠送给他。
乙
呜呼!师道没有流传下来,难道仅仅是学生的过错吗?同样也是老师造成的。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不懂得道理(道理没有听闻),不精通学业(学业不精通),有疑惑却不能解答,那么就没有资格称之为老师。本来没有什么可教授,却强行聚集道路上擦肩之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这些人还不如教授句读的童子之师,或是传授实际技艺、技术的巫医乐师百工这类人有实际作用。如果说老师对于道理的传授,甚至比不上童子之师、巫医、乐师、百工,那么这就是当老师的过错了。现在世人都把无所忌惮之人视作高明之人,张口就骂欧阳修曾巩等人,动笔就诋毁朱熹陆九渊等人。连古人的姓氏都只是道听途说,没有弄清,就议论人家的学术、文章,(这样的文字)已在坊间书籍上连篇累牍地出现了。年轻识浅的人,轻浮浅薄,动辄就想超过以前的人,自认为与前人相当;如果世上没有孔子,自己就不应当在弟子之列。大概不只是以做学生为耻,甚至相互都认为不做老师也是可耻的。哎!真是太奇怪了。过去孙明复做老师,收石守道做弟子,石守道拿着手杖鞋子侍奉左右,孙明复坐着的时候,石守道一定站着,进出都扶着老师,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礼节,像这样一般慎重。何北山对于来求学的人,不肯接受他们的拜师之礼。何北山的意思是认为如果没有品德,宁肯使老师的位子空着,来等待以后的有学识之人,不能够让为师之道从自己这里开始败坏。北山可以做老师,却避开师名而不去做,(对待师道)他就是像这样慎重啊!我年纪大了,很少时间去学习,你们想要寻求作我的弟子,我哪里敢冒当世之不韪,做出这样的无耻之事呢?反推韩愈的意思,写下这篇《续师说》,作为推辞的理由吧。
(三)情境理解默写(本题共10小题,10分)
17.(1)《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 , ▲ 。
(2)《涉江采芙蓉》中“ ▲ ? ▲ 。 ”两句,自问自答,感情由欢乐转为悲哀。这是深情的疑问,更是无奈的叹息。
(3)《静女》情意绵绵,刻画心理细腻入微,文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现男主人公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由衷喜爱的句子是: ▲ , ▲ 。
(4)秦观《鹊桥仙》中“ ▲ ”一句,写天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突出了相思之苦,“ ▲ ”一句,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5)李煜《虞美人》中“ ▲ , ▲ ”两句,借东风和明月这些宇宙永恒之物,感慨时光消逝,抒发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答案】
17.(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4)银汉迢迢暗度 忍顾鹊桥归路(5)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农耕文明根植于乡土,千百年来孕育滋长的乡土文化 ,不仅保留了层积历史的宝贵记忆,还在现实社会中不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强调,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
传统农耕技艺是中国人生产智慧的高度 ,传统乡土节庆、民族习俗等文化景观带来了体验乡村和寄托乡愁的丰富载体,乡土文化还成为特色农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重要源泉。在新的历史情境中,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才能让乡土文化生命不息、 。
还需要看到的是,乡土文化的挖掘弘扬有助于增强村民对“农民”身份、“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认同感、自豪感,积聚起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 )更为重要的是,乡土文化反映了在乡土空间中经过千百年形成的人们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精神信仰,根植于乡土的孝亲、仁爱、民本、和合、天人合一等精神观念,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构成,是乡村中的人们所遵循的处世哲学与行为准则。深入创新、继承挖掘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不仅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力量,更能提振人们文化上的满足感、增强人们的精气神。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源远流长 吐故纳新 凝结 薪火相传
B.连绵不断 革故鼎新 凝聚 薪火相传
C.源远流长 革故鼎新 凝结 承前启后
D.连绵不断 吐故纳新 凝聚 承前启后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父老乡亲式情感的维系,仰赖于作为乡村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纽带的乡土文化。
B.有助于维系父老乡亲式的情感的乡土文化,是乡村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纽带。
C.乡土文化联系起了乡村中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帮助了父老乡亲式的情感的维系。
D.作为乡村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纽带,乡土文化有助于维系父老乡亲式的情感。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深入创新、继承挖掘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不仅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力量,更能提升人们文化上的满足感、增强人们的精气神。
B.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不仅能提升人们文化上的满足感、增强人们的精气神,更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力量。
C.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不仅能提升人们文化上的满足感、提振人们的精气神,更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力量。
D.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不仅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力量,更能提升人们文化上的满足感、提振人们的精气神。
【答案】
18.A 19.D 20.C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本处指中华农耕文明孕育出历史悠久的乡土文化,所以选用“源远流长”。
第二空,吐故纳新: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鼎固革新:指变革老的做法或制度,创造新思路或建立新机制。本处指乡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弃旧扬新,所以选用“吐故纳新”。
第三空,凝结:本指液态转固态的过程,常用于比喻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的总结。凝聚:强调长时间地积累或成员之间团结一致。本处指中国人生产智慧的总结,所以选用“凝结”。
第四空,薪火相传: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承前启后: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本处指让乡土文化生命不息,代代相传,所以选用“薪火相传”。
故选A。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由前后文可知,此句陈述的主体对象是“乡土文化”,排除A;
与前文“乡土文化的挖掘弘扬有助于增强……积聚起……”的句式保持一致,据此排除BC。
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本句话中有三处语病:
一、“深入创新、继承挖掘”搭配不当,应为“深入挖掘、继承创新”;
二、“不仅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力量,更能提振人们文化上的满足感、增强人们的精气神”语序不当,“不仅能”与“更能”后面的内容逻辑顺序不当,应该互换;
三、“增强人们的精气神”搭配不当,应是“提振”精气神。
故选C。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将沈从文的作品和其他小说家笔下的30年代的中国社会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第一,①____________。从祥林嫂、闰土,到《春蚕》,都写农村破产。所以,“乡村苦难”是30年代中国文学的大背景。第二,大城市看似繁华,②___________。无论是左翼的《子夜》,还是新感觉派的《上海狐步舞》,上海都是建在地狱之上的天堂。在巴金、曹禺他们看来,中国社会太腐败了,传统衰落是没有悬念的,沈从文却觉得乡土人伦秩序仍然美好。沈从文和30年代主流的主要分歧,是即使面对乡村苦难、城市危机,他对古老中国传统,③___________。《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带有田园牧歌情调的小说,美丽、忧郁、凄凉。按照夏志清的观点,沈从文“对古旧中国之信仰,态度之虔诚,在他同期作家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小城淳朴的民风民俗,近百年来影响着一代代读者。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
21.①乡村都是苦难的 ②其实充满危机 ③仍不失信心/仍满怀信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后文总结为“‘乡村苦难’是30年代中国文学的大背景”,所以,此处应为“乡村都是苦难的”;
第二处,后文说都是“建在地狱之上的天堂”,大城市只是“看似”繁华,“建在地狱之上”表明充满危机,所以,此处应为“其实充满危机”;
第三处,前文说沈从文与巴金、曹禺他们观念不统,当别人看来传统衰落是没有悬念的时候,沈从文却觉得乡土人伦秩序仍然美好,所以对应关联词“即使”应用“仍”来表明沈从文的不同看法;别人看来传统衰落是没有悬念,“沈从文却觉得乡土人伦秩序仍然美好”,所以,此处应为“仍不失信心/仍满怀信心”。
四.作文(60分)
2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60分)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命题解读】
“青春”是个不定指的概念,既可以作为界定或标明时间区域的词语,理解为青年时代,与“中年”“老年”相对应,具有短暂、美好、珍贵、多变等特点;也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内涵,象征朝气、活力、新奇、成长、理想、憧憬、自由等。“青春” 还是一个未定型的概念,亦即处于“青春”时期的所有一切都不是不变的,并没有完全“成型”,而且在不断变化之中。
材料从表面看好像是人们在面对青春这个话题时,所表达的相互对立的两个观点:一个认为“不朽”,一个认为“会老去”;一个理想,一个现实;总的来说,一个积极,一个消极。实际上,“有人说”和“也有人说”并不是从同一个角度说的,前者从青春的价值意义的角度说,后者从人的岁月年龄的角度说。这两句话所表达的观点其实并不相互对立,只不过一个从正面说“青春不朽”,一个从反面讲青春易逝,两者的共同表达的是“要珍惜青春"。材料的核心立意显然是“不朽”, 青春不朽,生命永恒。关于不朽,中国古代有三不朽之说,立功、立德、立言。真正不朽的是那些为人类留下永恒的艺术创造的精品的人们,是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的人们,是代表了最大多数人们的利益的正义方向的化身,是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不朽的灵魂。相反,速朽的是追求名利钱财的,穷奢极欲的,是虚度年华、蹉跎岁月的,是代表了假恶丑的与历史背道而行的人们。
写作的角度多样化,既可以从阅读中取材,写“他人”的青春。比如读过的文学作品里表现青春和青春的故事,你喜欢的名人走过的青春等。也可以直面现实,从反思的角度呼吁“珍惜青春”,利用青春的大好时光,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一番事业,为社会、为人民作出较大的贡献,这样我们就没有虚度青春年华。
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 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 语文试卷,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