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达标测试
展开3.2.1离子键的形成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合物R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Y和W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原子核外电子数的二倍,且X与W可以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W>Z>Y
B.化合物R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e-稳定结构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
D.X、Z、W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2.已知R、X、Y、Z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其中R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Z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四种元素组成某种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C.四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离子键
D.四种元素可共同形成多种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化合物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的结构示意图:
B.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4s2
C. 电子式
D.磷原子核外电子有9种空间运动状态
4.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
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如Cl2)中
C.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
D.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5.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教授团队成功合成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全氮阴离子的化学式为。下列关于全氮阴离子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含有26个电子
B.的摩尔质量为
C.全氮阴离子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D.全氮阴离子盐可能属于电解质,也可能属于非电解质
6.2 mol金属钠和1 mol氯气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1<0,若反应生成NaCl(g),则ΔH1变小
B.ΔH2+ΔH3+ΔH4+ΔH5+ΔH6+ΔH7= -ΔH1
C.ΔH4数值上和Cl-Cl共价键的键能相等
D.ΔH7<0,且该过程形成分子间作用力
7.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位于短周期,Y、Z位于第四周期,X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由于83Y会发生放射性衰变转化为83Z,从W、X、Y组成的某化合物中发现存在Z元素,其变化可用如图表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3g 83Y比8.3g 83Z的中子数多0.1NA
B.X2YW4和XZW4中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C.原子半径比较: Z>Y>X>W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Z> Y
8.X、Y、Z、 W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与Y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Z、W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为IA族时,Y不可能是第三周期VIA族元素
B.由X、Y、Z、 W四种元素不可能形成其原子个数比为1131的化合物
C.Z元素的离子半径一定小于W元素的离子半径
D.若X为IVA族元素时,X、Y两元素可形成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9.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Mg2+、NH、SO、Cl-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Cu2+、SO、NO
C.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SO、CO
D.使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Fe2+、NO
10.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阴、阳离子间的相互吸引即离子键
B.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有离子键
C.ⅠA族元素与VIA族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
D.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该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
二、填空题
1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
(1)K2O ;
(2)Na2O2 ;
(3)NH4F ;
(4)Ca(OH)2 ;
(5)CH4 ;
(6)H2O2 。
12.钠在Cl2中燃烧装置如图,实验中可观察到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白烟,说明Na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了NaCl。
已知:晶体NaCl不导电,熔融NaCl能导电,NaCl的熔融热为517.5kJ/mol,H2O的熔融热为6kJ/mol。
问题:结合已知,试从Na、Cl原子的结构特点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 。
1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某粒子有1个原子核,核中有17个质子、20个中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该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N2 NH4I
(3)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Na2S:
(4)1L烷烃A的蒸气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9L水蒸气,则烷烃A含有6个甲基的结构简式 ;
(5)烷烃B在同温同压下蒸气密度是H2的50倍,则烷烃B主链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6)C4H8Cl2的二氯代物有 种。
(7)有下列各组物质:
①O2和O3②H2 D2 T2③12C和14C ④CH3CH2CH2CH3和(CH3)2CHCH3⑤癸烷和十六烷 ⑥CH3(CH2)5CH3和CH3CH2CH2CH(CH3)C2H5 ⑦
互为同位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为同一物质的是 ;互为同系物的是
14.成键微粒
离子键的成键微粒是 和 。
阴离子可以是单核离子或多核离子,如Cl-、O2-、OH-、等。
阳离子可以是金属离子,如K+、Ag+、Fe3+或铵根离子()。
15.某溶液含有Ba2+、Cu2+、Ag+,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图如下(请写出最佳答案):
(1)所加试剂的化学式:A 、B 、C
(2)写出生成沉淀1的离子方程式 ;生成沉淀3的离子方程式 ;
(3)试猜想上述溶液中一定存在的另一种离子是 (写化学式),请写出该离子所对应的一种盐的电离方程式 。
16.1mol固体NaHSO4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3NA
17.联合国大会将2019年定为“化学元素周期表国际年”,显示了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下表列出了a-j 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元泰a的原于结构示意图为 。
(2)元素b可以形成多种单质,写出其中的两种 (填名称)。
(3)元素a~j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
(4)若e单质着火,可用于灭火的物质是 (填字母)
A 自来水 B CO2. C 干沙子 D 湿抹布
(5)元素h和i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是 键。h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3位科学家因在基于a的电池研究方面的成就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基于e的电池也日益受到重视。下列关于a和e的说法正确的有 (填字母)。
A a的金属性比e弱 B 自然界中,e的储量比a高
B a的原子半径比e大 D 基于a的电池质量轻、易携带
18.(1)钡餐的化学式 。
(2)Na2O2的电子式 。
(3)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 。
(4)写出铜与稀硝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9.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aCl的熔点为801℃,而(可简写为)的熔点为-65℃,室温下呈液体状态,是一种重要的室温离子液体。试解释为什么熔点远低于NaCl。 。
(2)实验室中常用氨水吸收过量的。现有一瓶500ml已经吸收的氨水溶液,将其均分成A、B两份,对其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吸收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a.向A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碱石灰,再通入盛有过量无水的装置C中,测量得反应前后装置C增重6.80g。
b.向B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并加热,将生成的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再通入盛有过量碱石灰的装置D中,测量得反应前后装置D增重19.2g。
试回答以下问题:
①原溶液中亚硫酸铵与亚硫酸氢铵物质的量的之比是
②用来吸收的氨水原物质的量浓度为
20.(1)写出生石膏的化学式: ;
(2)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MgBr2的形成过程 。
(3)工业制粗硅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题
21.叠氮化钾能促进难以萌发的种子发育,在新作物育种中应用广泛。实验室制备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I.制备:
已知:①制备亚硝酸异丙酯在烧杯中进行;
②制备的D、E和F阶段均在图甲装置中完成。
(1)属于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2)仪器A的名称为 ,仪器B的作用是 。
(3)仪器A中发生反应时,与水合肼在碱性条件下,重新生成(异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关于上述流程中各步骤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标号)。
A.步骤D还需要的仪器是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B.制备亚硝酸异丙酯时用冰盐浴的目的是防止反应过于剧烈
C.步骤F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促进的溶解
II.纯度检测——“分光光度法”:与反应灵敏,生成红色配合物,在一定波长下测量红色溶液的吸光度,利用“—吸光度”曲线确定样品溶液中的。
查阅文献可知: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分别加入5.0 mL(足量)溶液,摇匀后测量吸光度,可绘制标准溶液的与吸光度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
乙
纯度检测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取晶体,配制100mLFeCl3标准液(与文献浓度一致)。
②准确称取样品,配制成100 mL溶液,取5.0 mL待测溶液,向其中加入V mL(足量)标准液,摇匀后测得吸光度为0.6。
(5)配制溶液需要用到下列操作:
a.打开容量瓶玻璃塞,加入适量水,塞紧塞子,倒立;
b.将塞子反转180°,倒立;
c.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
d.冷却至室温;
e.轻轻振荡容量瓶;
f.称取0.36 g试样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溶解;
g.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h.定容,摇匀。
上述给出操作的正确顺序:a→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_→h(操作可重复)。
(6)步骤②中取用标准液V= mL,样品的质量分数为 。
参考答案:
1.B
【分析】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化合物R的结构式可以推知,X连接1个共价键,为H元素;Y连接4个共价键,为C元素;Z连接3个共价键,W连接2个共价键,Y和W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原子核外电子数的二倍,且H与W可以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则Y为C元素,Z为N元素,W为O元素。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大,则元素非金属性:O>N>C,故A正确;
B.化合物R中H原子最外层满足2e-稳定结构,故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C,则酸性:HNO3>H2CO3,故C正确;
D.H、N、O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NH4NO3,故D正确;
故选B。
2.C
【分析】已知R、X、Y、Z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其中R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为氢元素,Z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为氧元素,结合结构分析,X形成四个共价键,为碳,Y为氮,
【详解】A.原子半径:碳>氮>氧,A正确;
B.三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为甲烷,氨气和水,应为水和氨气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沸点较高,其沸点顺序为水>氨气>甲烷,B正确;
C.四种元素可以形成碳酸铵,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C错误;
D.四种元素可以形成氨基酸,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D正确;
故选C。
3.D
【详解】A.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A错误;
B.基态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价电子排布式为,B项错误;
C.的电子式为,C项错误;
D.磷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s轨道为3种空间运动状态,p轨道有6种空间运动状态,则磷原子核外电子有9种空间运动状态,D项正确;
答案选D 。
4.D
【详解】A.在离子化合物里,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例如NaOH中,A错误;
B.非极性键不一定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如Cl2)中,例如过氧化钠、双氧水中均含有非极性键,B错误;
C.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不一定只存在极性键,例如乙醇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中还存在非极性键,C错误;
D.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D正确,
答案选D。
5.C
【详解】A.每个含有36个电子,故A错误;
B.的摩尔质量为,故B错误;
C.含有共价键,全氮阴离子与阳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故C正确;
D.盐都是电解质,所以全氮阴离子盐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ΔH1<0,由NaCl(s)变为NaCl(g)吸收能量,若反应生成NaCl(g),则ΔH1变大,故A错误;
B.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一步完成和分步完成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则ΔH2+ΔH3+ΔH4+ΔH5+ΔH6+ΔH7=ΔH1,故B错误;
C.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则ΔH4的值数值上和Cl−Cl共价键的键能相等,故C正确;
D.氯化钠为离子晶体,同种物质的气态比固态能量高,则ΔH7<0,且该过程形成离子键,故D错误;
答案选C。
7.C
【分析】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为Na元素;83Y中化合价分别为+6、-2,Y为Se元素(第四周期),W为O元素;83Z中Z的化合价为+7,Z为Br元素;83Se放射性衰变时,减少1个中子,释放1个电子同时核内增加1个质子,得到83Br。综合以上分析,W为O,X为Na,Y为Se,Z为Br,据此分析结合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解答。
【详解】A.83Se、83Br的中子数分别为(83-34)=39、(83-35)=38,8.3g83Se比8.3g83Br的中子数多0.1NA,故A正确;
B.Na2SeO4和NaBrO4中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B正确;
C.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Y(Se)>Z(Br),故B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Br>Se,故D正确;
答案选C。
8.D
【详解】A.若X为IA族时,Y是第三周期VIA族元素,为S元素,二者不能形成XY或X2Y2形化合物,故A错误;
B.X与Y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X与Y可能是C、H、Z、W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可能是O、Na,可能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1:3:1的化合物为碳酸氢钠,故B错误;
C.Z、W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Z为第2周期的后半段元素,W为第3周期前半段的元素,或Z为第3周期的后半段元素,W为第4周期前半段的元素,根据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元素,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Z元素的离子半径一定大于W元素的离子半径,故C错误;
D.若X为IVA族的碳元素时,Y可能为钠元素,X、Y两元素可形成Na2C2,属于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9.C
【详解】A.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之间反应生成难溶物硫酸钡,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
B.铜离子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B项错误;
C.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Na+、K+、SO、CO之间不反应们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能够大量共存,C项正确;
D.使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与亚铁离子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C。
10.D
【详解】A.阴阳离子间相互作用即离子键,相互作用包含吸引力和排斥力,故A错误;
B.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如铵盐,故B错误;
C.ⅠA族元素与VIA族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含离子键,例如H2O等,故C错误;
D.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说明含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因此该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故D正确;
故选D。
11.
【详解】(1)K2O是离子化合物,由K+和O2-构成,K2O的电子式为;
(2)Na2O2是离子化合物,由Na+和O22-构成,Na2O2的电子式为;(3)NH4F是离子化合物,由NH4+离子和F-离子构成,NH4F的电子式为;(4)Ca(OH)2是离子化合物,由Ca2+离子和OH-离子构成,Ca(OH)2的电子式为;(5)CH4是共价化合物,C原子与4个H原子分别以一对共用电子对结合,电子式为;(6)H2O2是共价化合物,其结构式为H-O-OH,电子式为。
12.Na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钠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Cl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最外层上的1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钠离子和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强大的作用力使NaCl的熔融热很大。
【详解】Na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钠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Cl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最外层上的1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钠离子和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强大的作用力(静电作用)从而形成了氯化钠,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强大的作用力(静电作用)也使得NaCl的熔融热很大。
13. (CH3)3CC(CH3)3 4 9 ③ ④⑥ ① ②⑦ ⑤
【分析】同系物指结构相似、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官能团数目和种类相等;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组成和结构都相同的物质为同一物质,同一物质组成、结构、性质都相同,结构式的形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可能不同。
【详解】(1)某粒子有1个原子核,核中有17个质子、20个中子,质量数为17+20=37,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少1,所以该微粒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为阴离子,该粒子的化学符号是,故答案为:;
(2)N2分子中两个氮原子间形成叁键,电子式:;NH4I碘离子与铵根离子间以离子键结合,电子式:,故答案为:;;
(3)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一个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用电子式表示硫化钠的形成过程:Na2S:,故答案为:;
(4)1L烷烃A的蒸气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9L水蒸气,根据氢原子守恒,所以烷烃A分子中含18个氢原子,即2n+2=18,n=8,所以A的分子式为C8H18,则烷烃A含有6个甲基的结构简式(CH3)3CC(CH3)3;故答案为:(CH3)3CC(CH3)3;
(5)烷烃B在同温同压下蒸气密度是H2的50倍,烷烃的通式为:CnH2n+2,烷烃的相对分子量为:14n+2,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就等于相对分子量之比,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0×2=14n+2,解得n=7,所以B的分子式为C7H16,则烷烃B主链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共4种,故答案为:4;
(6)先定碳骨架:C4有两种碳骨架、;再定一个氯原子:氯原子的位置有、,后动另一个氯原子:(因两个取代基相同,需要防止重复)、、、,因此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2+3+0=9种;故答案为:9;
(7)①O2和O3是同种元素所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②H2 D2 T2都是氢元素组成的,是属于同种物质;③12C和14C中子数不同,是碳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④CH3CH2CH2CH3和(CH3)2CH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为碳链异构,互为同分异构体;⑤癸烷和十六烷结构相似,都属于烷烃,分子组成上相差6个CH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⑥CH3(CH2)5CH3和CH3CH2CH2CH(CH3)C2H5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为碳链异构,互为同分异构体; ⑦都是甲烷的二溴代物,属于同种物质。
互为同位素的是③(填序号,下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④⑥;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① ;为同一物质的是②⑦;互为同系物的是⑤,故答案为:③;④⑥;①;②⑦;⑤。
14. 阴离子 阳离子
【详解】原子相互作用时,可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间可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则离子键的成键微粒是阴离子和阳离子。
15. HCl Na2SO4 NaOH Ag+ + Cl- = AgCl↓ Cu2+ + 2OH- = Cu(OH)2↓ NO3- NaNO3=Na++NO3-
【详解】(1)溶液含有Ba2+、Cu2+、Ag+,应先加入HCl,生成AgCl沉淀,过滤后在加入Na2SO4,可得到BaSO4沉淀,最后加入NaOH,可得到Cu(OH)2沉淀,故答案为A.HCl B.Na2SO4 C.NaOH;
(2)沉淀1为Ag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沉淀3为Cu(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故答案为Ag++Cl-=AgCl↓;Cu2++2OH-=Cu(OH)2↓;
(3)溶液中存在Ba2+、Cu2+、Ag+等阳离子,一定存在某种阴离子,只能是NO3-,含有NO3-的物质,如硝酸钠,电离方程式为:NaNO3=Na++NO3-,故答案为NO3-; NaNO3=Na++NO3-。
16.错
【详解】固体NaHSO4只有Na+和HSO4—,1mol固体NaHSO4含有1mol Na+和1mol HSO4—,故错误。
17. 金刚石、石墨、石墨烯、C60、碳纳米管等 F C 离子 Cl2+2OH-=H2O+Cl-+ClO- ABD
【详解】(1)元素a是锂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元素b是碳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石墨烯、C60、碳纳米管等;
(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4)e单质是钠,钠着火,用于灭火的物质是干沙子,故选C;
(5)元素h是氯元素,i是钙元素,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氯化钙中化学键的类型是离子键。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H2O+Cl-+ClO-;故答案为:离子;Cl2+2OH-=H2O+Cl-+ClO-;
(6)自然界中,钠的储量比锂高;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a比e的半径小,金属性弱;锂电池电池质量轻,易携带。故选ABD。
18. BaSO4 3Cu+8H++2NO=3Cu2++2NO↑+4H2O
【详解】(1)钡餐为硫酸钡,化学式为BaSO4;
(2)Na2O2的电子式为;
(3)MgCl2为离子化合物,其形成过程;
(4)铜与稀硝酸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Cu2++2NO↑+4H2O。
19.(1)阴阳离子所带电荷量与NaCl相同,阴阳离子的半径远大于NaCl中阴阳离子的半径,离子键强度远小于NaCl。
(2) 1:2 1.6mol/L
【解析】(1)
阴阳离子的半径越大,或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量越小,离子键越弱,阴阳离子所带电荷量与NaCl相同,但是阴阳离子的半径远大于NaCl中阴阳离子的半径,故熔点远低于NaCl。
(2)
氨水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氨,若二氧化硫足量,则生成的亚硫酸氨还会与多余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氨,因此A、B溶液中存在亚硫酸氨和亚硫酸氢氨。A中加入足量的NaOH,NaOH与(NH4)2SO3和NH4HSO3反应均生成NH3,生成的气体先通过碱石灰吸收H2O,再通过无水氯化钙吸收氨气,装置C增重的6.8g为氨气的质量,为0.4mol。B中加入足量硫酸,硫酸与(NH4)2SO3和NH4HSO3反应生成SO2,生成的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吸收H2O,再通过碱石灰吸收SO2,故SO2质量为19.2g,为0.3mol。设原溶液中亚硫酸氨有xmol,亚硫酸氢氨有ymol,根据氮守恒可知,,解得x=0.2,y=0.4,故原溶液中亚硫酸铵与亚硫酸氢铵物质的量之比为1:2。吸收完二氧化硫的溶液中共有铵根离子0.8mol,根据氮守恒,用来吸收SO2的氨水浓度为0.8mol÷500mL=1.6mol/L。
20. CaSO4·2H2O SiO2+2C2CO↑+Si
【详解】(1)生石膏的化学式为CaSO4·2H2O,故答案为:CaSO4·2H2O;
(2) MgBr2为离子化合物,MgBr2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为,故答案为:;
(3)工业上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制粗硅,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2CO↑+Si,故答案为:SiO2+2C2CO↑+Si。
21.(1)离子化合物
(2) 三颈烧瓶 冷凝回流兼平衡气压
(3)
(4)AC
(5)bfdcge
(6) 5.0 90%
【分析】D阶段是将65gKOH固体溶解在无水乙醇中,E阶段是水合肼、KOH、亚硝酸异丙酯发生反应得到产品叠氮化钾KN3,F阶段是处理KN3溶液使其形成晶体析出,得到粗品后再次处理得到产品58.3g。
【详解】(1)是活泼金属钾与氮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故答案是离子化合物;
(2)仪器A的名称为三颈烧瓶;仪器B是冷凝管,作用是冷凝回流兼平衡气压;
(3)仪器A中发生反应时,与水合肼在碱性条件下,重新生成(异丙醇),并得到产品KN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D阶段是将65gKOH固体溶解在300-400mL无水乙醇中,需要称量固体和量取乙醇,故步骤D还需要的仪器是天平、500mL量筒,胶头滴管等,故选项A错误;
B.亚硝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易分解。故制备亚硝酸异丙酯时用冰盐浴的目的是防止反应过于剧烈,B项正确;
C.F阶段是处理KN3溶液使其形成晶体析出,故步骤F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将低溶解度,促进的析出,C项错误;
故答案是AC。
(5)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步骤是:称量→溶解→转移→洗涤烧杯并摇匀→加水至刻度1-2mL→定容→摇匀→贴标签。容量瓶使用前需要捡漏,故上述给出的正确顺序是a→b→f→d→g→c→g→e→h,故答案是b;f;d;c;g;e;
(6)已知图像是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分别加入5.0 mL(足量)溶液,摇匀后测量吸光度。故步骤②中取用标准液V=5.0mL;当摇匀后测得吸光度为0.6时,由图像知KN3的浓度是0.04mol·L-1,则100mL溶液中产品浓度也是0.04mol·L-1,则样品的质量分数为=90%;
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 芳香烃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 芳香烃当堂检测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三单元 共价键 共价晶体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三单元 共价键 共价晶体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课后测评,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