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化学平衡状态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12358/0-16976731500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2化学平衡状态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12358/0-16976731501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2化学平衡状态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12358/0-16976731501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课时练习,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2.2化学平衡状态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任意时刻,化学反应速率关系:3v(Y)正=2v(Z)正
B.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平衡状态时,通入惰性气体,反应速率增大
D.达到反应限度时,每消耗1molX同时生成3molY
2.CO合成甲醇的反应为:,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容器内进行,则可以作为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CO浓度与浓度相等
C.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D.
3.反应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能减慢反应速率 B.减小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C.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能加快反应速率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全部转化为
4.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事实有
①断裂1 mol H—I键同时断裂1 mol I—I键
②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③容器内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④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⑤断裂1 mol Cl—Cl键同时生成2 mol H—Cl键
⑥容器内HI、Cl2、HCl浓度之比保持不变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石墨烯和金刚石均含有NA个碳原子
B.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6 NA
C.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与足量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D.和所含的质子与中子均为9NA
6.实验室中模拟合成氨反应: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初始投入量相等的条件下,得到三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温度(℃)
浓度(mol/L)
0min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60min
1
300
2.00
1.70
1.50
1.36
1.25
1.20
1.20
2
300
2.00
1.50
1.28
1.20
1.20
1.20
1.20
3
300
2.00
1.60
1.39
1.29
1.27
1.27
1.2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比较实验1和2,说明实验2使用了更高效的催化剂
C.实验1中,0-10min内,
D.实验3中,40min时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He,则正反应速率v不变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g C2H4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为2NA
B.密闭容器中,0.1molN2和0.3molH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6.72L三氯甲烷中含分子数为0.3NA
D.1molFe粉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8. 工业合成氨,关乎到世界化工发展和粮食安全,对其研究意义重大。下列有关合成氨反应: kJ⋅mol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氨反应的J⋅K⋅mol,在较低温度下不能自发进行
B.氮气和氢气的反应活化能很大,需要外界提供能量才可能发生反应
C.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和3mol,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小于92.4kJ
D.温度升高,反应物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3mol H2和1mol N2充分反应生成NH3转移的电子数目等于6×6.02×1023
B.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度越快
C.室温下,Na在空气中反应生成Na2O2
D.沸点:H2O>H2S
1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g)+Y(g)2Z(g)+W(?),已知“?”代表W状态(未确定)。下列情况能表明该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压强不变 D.Z的消耗速率等于X的生成速率的2倍
二、填空题
11.将反应IO+5I-+6H+3I2+3H2O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1)开始时向甲烧杯中加入少量浓硫酸,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此时甲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工作过程中关于电流计的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编号)。
a.电流计读数逐渐减小 b.电流计读数有可能变为0
c.电流计读数一直不变 d.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增大
(2)如果在加浓硫酸前,甲、乙烧杯中都加入淀粉溶液,则溶液变蓝的烧杯是 (填“甲”、“乙”)。
(3)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再向甲烧杯滴入浓NaOH溶液,此时乙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流计指针向 (填“左”、“右”)偏转。
12.研究化学反应的原理,对掌握物质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Ⅰ.硅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精炼硅”反应历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1)工业上用,为原料制备粗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Ⅲ生成2mol Si(s)时, (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
(3)在2L密闭容器中投入过量Si(s)和3mol HCl(g)发生反应Ⅰ,经过t min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容器中HCl的平衡浓度为0.6。
①反应开始到t min,用HCl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反应Ⅰ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
A. B.硅的质量保持不变
C.HCl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D.保持不变
Ⅱ.用于检测酒驾的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4)电极X为 (填“正极”、“负极”)。
(5)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 (填“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迁移。
(6)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3.氢能是发展中的新能源,它的利用包括氢的制备、储存和应用三个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某储氢反应:MHx(s)+yH2(g)MHx+2y(s) ΔHv(吸氢)
(2)利用太阳能直接分解水制氢,是最具吸引力的制氢途径,其能量转化形式为 。
14.研究化学反应的快慢和化学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SO2(g) + O2(g)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逆反应的速率 ;使用催化剂V2O5,正反应的速率 (以上填“增加”、“不变”或“减小”)。
(2)常温下,实验室用100 mL 6.0 mol·L-1硫酸跟足量锌粉反应制取氢气。
①为降低反应进行的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 (填序号 )。
A.CH3COONa固体 B.KNO3固体
C.K2SO4溶液 D.KHSO4溶液
②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反应速率加快,原因是 。
(3)一定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有色气体N与无色气体M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下列说法中能够判定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
A.容器的压强不再变化 B.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C.每反应2 mol的N生成1 mol的M D.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15.在2 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体系中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s
0
1
2
3
4
5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图中,A点处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图中表示变化的曲线是 ;
(3)下列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b.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体系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e.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
(4)下列措施不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a.及时分离出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的浓度d.由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5)此反应在三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②③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16.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写下列空白:
(1)从开始至2 min,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1 min时,v(正) v(逆),2 min时,v(正) v(逆)。(填“>”或“<”或“”)。
(4)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中v(X)=9 mol/(L·min),乙中v(Y)=0.5 mol/(L·s),则 中反应更快。
(5)若X、Y、Z均为气体,在2 min时,向容器中通入氩气(容器体积不变),X的化学反应速率将 ,若加入适合的催化剂,Y的化学反应速率将 。(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6)若X、Y、Z均为气体(容器体积不变),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
a.X、Y、Z三种气体的浓度相等
b.气体混合物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d.反应速率v(X):v(Y)=3:1
e.单位时间内消耗X的物质的量:单位时间内消耗Z的物质的量=3:2
f.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g.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17.医用酒精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战役中发挥着杀菌消毒的作用,其主要成分是乙醇。工业用二氧化碳加氢可合成乙醇:2CO2(g)+6H2(g)C2H5OH(g)+3H2O(g)保持压强为5MPa,向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CO2和H2发生上述反应,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投料比m[]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投料比m=1,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反应是否达平衡依据的是 (填标号)。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b.容器内气体中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c.C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d.容器内不再变化
e.断裂3NA个H-H键的同时生成l.5NA个水分子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合成氨的反应对人类解决粮食问题贡献巨大,反应如下:N2+3H22NH3。
①合成氨的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N2和H2的混合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容器中N2、H2、NH3共存
b.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c.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d.N2、NH3浓度相等
(2)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化学键
H-H
O=O
H-O
键能(kJ/mol)
436
496
463
反应2H2(g)+O2(g)=2H2O(g)的ΔH= 。生成1mol H2O(g)可以放出热量是 kJ。
(3)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盐酸与烧碱溶液反应
b.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d.高温煅烧石灰石使其分解
e.铝和盐酸反应
19.Ⅰ.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2分钟时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图中数据,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建立,用气体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3)若反应容器体积可变,则充入氦气会使反应速率 (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Ⅱ.尿素[CO(NH2)2]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4)工业上尿素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在等温等容的容器中,其方程式如下:
2NH3(g)+CO2(g) CO(NH2)2(g)+H2O(g)
①时,CO2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达平衡时NH3的转化率为 ;
②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选项字母)。
A.反应中CO2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每断裂6 mol N-H键,同时断裂2 mol H-O键
20.某温度时,在0.5L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的A、B气体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求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前4分钟,A的速率为 ,平衡时A的转化率是
(3)第4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 v(逆);(填“>”、“<”或“=”)
(4)以下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恒温恒容充入He使压强增大B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C恒温恒压充入He D平衡后加入催化剂
(5)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 A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D相同时间内消耗2n molA的同时生成n mol B
三、实验题
21.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2液中需加入少量铁粉,其目的是 。
(2)甲组同学取2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l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 。
(4)丙组同学取10 mL0.1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 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 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呈紫色;
② 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 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Fe3+,由此可以证明该反应属于 。
22.I、已知锌与稀盐酸反应放热,某学生为了探究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所用稀盐酸浓度有 1.00 mol•L-1、2.00 mol•L-1 两种浓度,每次实验稀盐酸的用量为 25.00 mL,锌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用量为 6.50 g.实验温度为 298 K、308 K。
(1)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填写表格中空白项),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编号
T/K
锌规格
盐酸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①
298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盐酸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 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 探究锌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
298
粗颗粒
1.00
③
308
粗颗粒
2.00
④
298
细颗粒
2.00
(2)根据实验①过程绘制的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 V 与时间 t 的图象如图所示。在OA、AB、BC 三段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该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3)另一学生也做同样的实验,由于反应太快,测量氢气的体积时不好控制,他就事先在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 在不影响产生 H2气体总量的情况下,你认为他上述做法中可行的是 (填相应字母);
A.氨水 B.CuCl2 溶液 C.NaCl 溶液 D.KNO3溶液
II、在如图所示的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 X 和 2mol Y,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Y 状态未知):2X(?)+Y(?)⇌a Z(g)。起始时容器的体积为 V L,达到平衡时X、Y 、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2,且容器的体积仍然为 V L。
(1)a = ;
(2)X 的状态为 ,Y 的状态为 (填“气态”或“非气态”);
Ⅲ.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 混合气体的压强;② 混合气体的密度;③ 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 气体总物质的量;⑤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 C、D反应速率的比值
A. ②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⑥ D. ①③④⑤
23.探究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Ⅰ.某实验小组欲通过用酸性KMnO4和H2C2O4(草酸)反应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速率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酸化),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序号
A溶液
B溶液
①
20 mL 0.1 mol·L-1H2C2O4溶液
30 mL 0.01 mol·L-1KMnO4溶液
②
20 mL 0.2 mol·L-1H2C2O4溶液
30 mL 0.01 mol·L-1KMnO4溶液
(1)上述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 ,该实验探究的是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若实验①在2 min末收集了4.48 mL CO2(标准状况下),则在2 min末,c(MnO)= mol·L-1(假设混合溶液的体积为50 mL,反应前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3)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外,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 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4)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变化如图乙,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Ⅱ.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图:
(5)待实验①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②③④,目的是使实验①的反应达到 。
(6)实验④是实验③的 试验,目的是 。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反应速率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则任意时刻,化学反应速率关系:2v(Y)正=3v(Z)正,A错误;
B.反应前后容器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定值,所以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
C.达到平衡状态时,通入惰性气体,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
D.达到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每消耗1molX同时生成3molY,D正确;
答案选D。
2.C
【详解】A. 反应为恒温恒容,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故A不符;
B. CO浓度与浓度相等,不能说明各组分浓度不变,故B不符;
C. 反应各组分均为气体,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随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改变而改变,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说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故C符合;
D. ,说明,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D不符;
故选C。
3.C
【详解】A.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A错误;
B.减小浓度,即减小反应物浓度,能减慢反应速率,B错误;
C.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增大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由于是可逆反应,不能全部转化为,D错误;
答案选C。
4.C
【详解】①断裂2 mol H-I同时断裂1 mol I-I才是平衡状态,题中的说法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②反应中单质碘是固体,容器内气体的质量减少,体积不变,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③反应达平衡前,容器内气体的质量减少,物质的量不断减少,则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④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改变,表明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⑤断裂1 mol Cl-Cl同时生成2 mol H-Cl,反应进行方向相同,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⑥容器内HI、Cl2、HCl浓度之比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②③④⑥,故选C。
5.A
【详解】A.石墨烯和金刚石均为碳单质,12g石墨烯和12g金刚石均相当于12g碳原子,即=1molC原子,所含碳原子数目为NA,A项正确;
B.300mL2mol/L蔗糖溶液中所含蔗糖的物质的量是0.3L×2mol/L=0.6mol,蔗糖分子数为0.6NA,但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包括水分子,即大于0.6NA,B项错误;
C.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2 g H2与足量N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NA,C项错误;
D.1 mol OD-和17 g -OH所含的质子均为9NA,所含的中子分别为9NA和8NA,D项错误;
答案选A。
6.C
【详解】A.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同,在反应过程中体系的压强随着分子数的变化而变化,故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选项A正确;
B.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影响平衡移动。比较实验1和2,实验2更快达到了与实验1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说明实验2使用了更高效的催化剂,选项B正确;
C.实验1中,0-10min内,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3mol•L-1•min-1,NH3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0.02mol•L-1•min-1,但不是每个时刻为0.02mol•L-1•min-1,表达错误,选项C不正确;
D.恒容容器中通入氦气,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深度保持不变,故反应速率不变,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7.A
【详解】A.1个C2H4分子含有4个碳氢键,14g C2H4(即0.5mol)中含有的C-H键的数目为0.5×4NA =2NA,故A正确;
B.氮气和氢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密闭容器中,0.1molN2和0.3molH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0.2NA,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三氯甲烷是液体,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故C错误;
D.1molFe粉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转移电子数为3NA,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8.A
【详解】A.合成氨反应: kJ⋅mo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课后测评,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精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随堂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