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咸阳方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咸阳方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咸阳方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只具有一定体积而没有一定形状的是( )
A..玻璃 B.水 C.氧气 D.铁块
2.(2分)正在发烧的小明的体温可能是( )
A.18℃ B.35℃ C.39℃ D.55℃
3.(2分)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这种灭火器钢瓶里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提高温度 C.压缩体积 D.增大体积
4.(2分)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零下20℃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
主要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 )
A.凝华吸热 B.凝固放热 C.凝固吸热 D.凝华放热
5.(2分)松香是松树干流出的油经高温变软熔化成水状后冷却变成块状固体的。如图所示中能正确表示松香由液态变成固态过程的图象是( )
A. B.
C. D.
6.(2分)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盆里的两块砖头上搁一只装有剩饭、剩菜的篮子,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放在通风处可加快水液化
B.利用水的升华吸热保鲜饭菜
C.利用水的汽化吸热保鲜饭菜
D.水熔化吸热可使温度降低
7.(2分)《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如图所示,下列节气名与其有关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图1谷雨中“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图2白露中“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图3大雪中“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图4霜降中“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8.(2分)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珍惜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世界水日不得不说海水淡化。如图是海水淡化的简易装置( )
A.熔化、凝固 B.汽化、升华 C.汽化、液化 D.升华、凝华
9.(2分)如图所示,烧杯里装着酒精,试管中装着水,水的沸点100℃,给烧杯加热使杯中酒精沸腾,则( )
A.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B.试管中的水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试管中的水将沸腾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0.(2分)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是4℃,读数为96℃.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热水的温度,当它的读数是50℃时( )
A.46℃ B.48℃ C.50℃ D.5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计22分)
11.(3分)如图所示,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它的示数为 ℃,测量体温时,体温计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12.(3分)如图是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此过程要 热。有风吹来人会感到更冷,这是因为液体表面 越快,蒸发越快。
13.(4分)如图所示,是一款网红美食“液氮冰淇淋”,液氮的沸点为﹣196℃。制作冰淇淋时,再将牛奶等配料倒入液氮中,不断搅拌就可以得到一杯冒“仙气”的冰淇淋 (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周围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牛奶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但不建议直接吞食液氮,避免冻伤。
14.(3分)如图所示,造雪机将水注入专用喷嘴或喷枪接触高压空气,将水分割成微小的小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某学校后勤处进行撒盐除雪,如图所示 (填物态变化名称),撒盐是为了 (选填“升高”或“降低”)雪的熔点。
15.(3分)在海拔五千多米的某边防哨所,战士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使用压力锅做饭,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 (选填“高”或“低”),压力锅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锅内的气压,从而 (选填“提高”或“降低”)水的沸点。
16.(3分)将内部盛有少量碘颗粒的密闭玻璃容器放置在电吹风机的出风口处,如图所示。用电吹风机向玻璃容器吹热风,不久后观察到容器内的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 ,该过程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撤去电吹风机,过一会儿又观察到容器侧壁上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7.(3分)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22分)
18.(4分)小红同学在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
(1)如图甲中,她的做法存在的错误是 ;读数时,图乙中正确的方法是 。(选填“a”、“b”或“c”)
(2)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测得水的温度是 ℃。
(3)下面是小红同学在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步骤,请你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面的编号有序地排列出来。
A.观察温度计里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当液柱不再升高时,记下读数;
B.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C.估测液体的温度;
D.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放在稳妥的地方,整理好仪器;
E.此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19.(4分)物理老师带领同学们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她将等量的温水和热水分别倒入三个相同的锥形瓶中,又找来常温下3张完全相同的湿巾,将它们贴在三个锥形瓶的外壁,分别标记为1、2、3并将它们放在电子秤上(外界环境相同),电子秤示数如图1A、B、C所示。
(1)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2)通过B、C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 有关。
(3)实验中利用 判断液体蒸发的快慢。
(4)老师还想测定液体蒸发时吸放热的情况,将湿巾平铺在薄铁片上,用电子温度计实时监测图2中薄铁片底部的温度变化情况 。
20.(7分)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
(2)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的方法叫“水浴法”,这样做的好处是 ,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
(3)他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点为 ℃。
(4)由图乙可知,当温度升高到6℃时,试管中的“冰”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5)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但要继续 。
21.(7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顺序是 。
①温度计
②石棉网
③装水的烧杯
④酒精灯
A.④②③①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2)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 (选填“冷”或“热”)水。
(3)图乙是实验中某个时段气泡的变化图像,为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形。
(4)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观察到第4分钟水开始沸腾。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温/℃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①为了更直观地判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②由实验数据知实验时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③分析丙图的图像,可以得出结论:水沸腾过程中, 。
(5)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会儿,原因可能是 。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16分)
22.(8分)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①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②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③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
(1)请依次写出文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① 、② 、③ 。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选填序号“①”“②”或“③”)。
(3)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到云层中,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并从周围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降低导致降雨。
(4)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 。
23.(4分)夏天向手心吹气,手感觉凉,这是因为吹气时加快手心汗液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所以手感觉到凉;冬天向手心呵气,这是因为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的手 (填物态变化名称),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所以手感觉到暖和。
24.(4分)小明同学在网络微课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降温沸腾”的实验:在玻璃瓶内倒入半瓶水,在微波炉里加热,当瓶子里的水沸腾时,戴上隔热手套,取出瓶子并盖紧盖子后,又可以看到水重新沸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一下水停止沸腾又重新沸腾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只具有一定体积而没有一定形状的是( )
A..玻璃 B.水 C.氧气 D.铁块
【分析】(1)固态时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的体积,不易被压缩。
(2)液态时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液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但没有确定的形状。
(3)气态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几乎没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具有流动性易被压缩。
【解答】解:玻璃和铁板都是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的体积,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有一定的体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固体的性质:有一定的形状的体积。液体有体积没有形状,气体没有形状和体积。
2.(2分)正在发烧的小明的体温可能是( )
A.18℃ B.35℃ C.39℃ D.55℃
【分析】根据人的正常体温分析。
【解答】解: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变化不大,人的体温略高于正常的体温;而55℃远远高于了人的体温;综上所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的体温的大小,属于基础题。
3.(2分)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这种灭火器钢瓶里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提高温度 C.压缩体积 D.增大体积
【分析】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一是压缩体积;二是降低温度。
【解答】解:发生火灾时,常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液化的方法,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并能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4.(2分)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零下20℃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
主要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 )
A.凝华吸热 B.凝固放热 C.凝固吸热 D.凝华放热
【分析】解答本题要知道六种物态变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
【解答】解:本题中的“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属于液态的水凝固成固态的冰,凝固需要放热。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的了解,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5.(2分)松香是松树干流出的油经高温变软熔化成水状后冷却变成块状固体的。如图所示中能正确表示松香由液态变成固态过程的图象是( )
A. B.
C. D.
【分析】松香由液态变成固态过程为凝固,凝固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若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凝固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解答】解:松香是非晶体,没有凝固点,温度不断降低。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晶体、非晶体熔化或凝固图象的分析,首先根据温度的变化趋势判断出熔化或凝固图象,然后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判断。
6.(2分)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盆里的两块砖头上搁一只装有剩饭、剩菜的篮子,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放在通风处可加快水液化
B.利用水的升华吸热保鲜饭菜
C.利用水的汽化吸热保鲜饭菜
D.水熔化吸热可使温度降低
【分析】(1)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现象;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速度。
【解答】解:
A、放在通风的地方,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C、水汽化(蒸发)吸热,可以使食物的温度降低,故C正确;
BD、该做法中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故B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蒸发吸热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还涉及到熔化与汽化的区别,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
7.(2分)《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如图所示,下列节气名与其有关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图1谷雨中“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图2白露中“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图3大雪中“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图4霜降中“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解答】解:A、雨的形成是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水,故A错误;
B、露的形成是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小水珠,故B错误;
C、雪的形成是气态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故态的小冰晶,故C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8.(2分)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珍惜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世界水日不得不说海水淡化。如图是海水淡化的简易装置( )
A.熔化、凝固 B.汽化、升华 C.汽化、液化 D.升华、凝华
【分析】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
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
【解答】解:由图可知:海水先经过加热变成水蒸气,此过程为汽化,此过程为液化。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汽化及液化的概念,属于基础题型。
9.(2分)如图所示,烧杯里装着酒精,试管中装着水,水的沸点100℃,给烧杯加热使杯中酒精沸腾,则( )
A.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B.试管中的水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试管中的水将沸腾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分析】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存在温度差;
结合上面三个知识点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酒精沸腾后温度不变,当试管中的水温度升到的78℃后,水不能继续从酒精中吸收热量,水达不到自己的沸点。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液体沸腾的条件和温度特点还要掌握热传递发生的条件。
10.(2分)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是4℃,读数为96℃.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热水的温度,当它的读数是50℃时( )
A.46℃ B.48℃ C.50℃ D.54℃
【分析】(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而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4℃,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6℃,中间是92个小格,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2)温度计插入温水中显示温度是50℃,距离4℃有46个小格,求出46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4℃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水的实际温度。
【解答】解: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
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为50℃时,这种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可见此时所测的温度恰好与热水的实际温度一致,选项C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首先要明确这支不准的温度计一个小格所代表的真实温度值,再根据实际测量的值,写出表达式进行计算。这里值得注意的是,50℃时所测温度与实际温度恰好是吻合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计22分)
11.(3分)如图所示,图中 乙 (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它的示数为 36.8 ℃,测量体温时,体温计 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分析】根据甲乙温度计的构造可以判断,乙温度计有缩口为体温计;读数时先确定体温计的分度值,根据图示读数。
【解答】解:体温计的下方有一个细小的缩口,当它离开人体后,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故答案为:乙;36.8。
【点评】体温计是日常生活测量工具,应该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2.(3分)如图是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此过程要 吸 热。有风吹来人会感到更冷,这是因为液体表面 空气流动速度 越快,蒸发越快。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包括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以及空气流动速度的快慢。
【解答】解: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身体表面有较多的水,是蒸发现象,蒸发吸热;
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体表水分蒸发更快,人会感到更冷。
故答案为:汽化;吸;空气流动速度。
【点评】此题考查了汽化吸热和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应用,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
13.(4分)如图所示,是一款网红美食“液氮冰淇淋”,液氮的沸点为﹣196℃。制作冰淇淋时,再将牛奶等配料倒入液氮中,不断搅拌就可以得到一杯冒“仙气”的冰淇淋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吸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周围温度 降低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牛奶 凝固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但不建议直接吞食液氮,避免冻伤。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
【解答】解:由于液氮的沸点很低,在常温下很容易沸腾,不断搅拌,吸收热量,牛奶凝固成固态。
故答案为:汽化;吸热;凝固。
【点评】本题考查了几种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物质不同状态间的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解答的关键。
14.(3分)如图所示,造雪机将水注入专用喷嘴或喷枪接触高压空气,将水分割成微小的小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 凝固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某学校后勤处进行撒盐除雪,如图所示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撒盐是为了 降低 (选填“升高”或“降低”)雪的熔点。
【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水结成冰就是凝固现象;
(2)盐溶解于水所形成的溶液的熔点较纯水低,因此,加快雪的熔化。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人工造雪是将水注入专用喷嘴或喷枪接触高压空气,这些微小的粒子(小水滴)凝固成的小冰晶;
(2)盐与雪混合,降低了雪的熔点。
故答案为:凝固;熔化。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知道变化前后物质所处的状态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3分)在海拔五千多米的某边防哨所,战士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使用压力锅做饭,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 低 (选填“高”或“低”),压力锅可以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锅内的气压,从而 提高 (选填“提高”或“降低”)水的沸点。
【分析】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高,沸点高。
【解答】解:因为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高山上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原边防哨所的战士用压力锅煮饭。
故答案为:低;增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压与沸点的关系的认识,属于基础题。
16.(3分)将内部盛有少量碘颗粒的密闭玻璃容器放置在电吹风机的出风口处,如图所示。用电吹风机向玻璃容器吹热风,不久后观察到容器内的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 升华 ,该过程需要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撤去电吹风机,过一会儿又观察到容器侧壁上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用电吹风机向玻璃容器吹热风,不久后观察到容器内的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该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过一会儿又观察到容器侧壁上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
故答案为:升华;吸收。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7.(3分)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放出 很多热量,使 上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分析】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液化会放出很多热量。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高温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蒸笼盖,会变成水滴,是液化现象,要放出大量的热。
故答案为:液化;放出;上。
【点评】从蒸馒头的物理过程入手分析,明确物态变化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22分)
18.(4分)小红同学在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
(1)如图甲中,她的做法存在的错误是 温度计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 ;读数时,图乙中正确的方法是 b 。(选填“a”、“b”或“c”)
(2)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测得水的温度是 22 ℃。
(3)下面是小红同学在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步骤,请你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面的编号有序地排列出来。
A.观察温度计里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当液柱不再升高时,记下读数;
B.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C.估测液体的温度;
D.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放在稳妥的地方,整理好仪器;
E.此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CBEAD 。
【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①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操作存在的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所以正确的是b;
(2)由图丙可知,温度计分度值为1℃;
(3)“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步骤,正确的实验顺序为:
C.估测液体的温度;
B.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E.此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A.观察温度计里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当液柱不再升高时;
D.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放在稳妥的地方。
故答案为:(1)温度计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b;(2)22。
【点评】本题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考查了温度计的使用,属于基础题。
19.(4分)物理老师带领同学们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她将等量的温水和热水分别倒入三个相同的锥形瓶中,又找来常温下3张完全相同的湿巾,将它们贴在三个锥形瓶的外壁,分别标记为1、2、3并将它们放在电子秤上(外界环境相同),电子秤示数如图1A、B、C所示。
(1)通过 AB 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2)通过B、C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 表面积 有关。
(3)实验中利用 电子秤示数 判断液体蒸发的快慢。
(4)老师还想测定液体蒸发时吸放热的情况,将湿巾平铺在薄铁片上,用电子温度计实时监测图2中薄铁片底部的温度变化情况 A 。
【分析】(1)(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等,在进行探究时,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只控制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
(3)根据转换法分析;
(4)液体蒸发时会吸收热量。
【解答】解:
(1)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A与B水滴的表面积相同,温度不同、B两图进行对比。
(2)通过B、C两图的对比可知、表面上空气流动速度均相同,所以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3)实验中利用电子秤示数判断液体蒸发的快慢,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4)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温度计温度下降,受空气温度的影响,直到和周围温度示数相同时;A图象与事实相符合。
故答案为:(1)AB;(2)表面积;(4)A。
【点评】熟知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同时还要注意对质量这一物理量的控制,运用好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和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7分)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
(2)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的方法叫“水浴法”,这样做的好处是 使冰受热均匀 ,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
(3)他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点为 0 ℃。
(4)由图乙可知,当温度升高到6℃时,试管中的“冰”处于 液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5)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不变 ,但要继续 吸热 。
【分析】(1)实验室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受热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3)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晶体的熔点;
(4)晶体在熔化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共存态,熔化后为液态;
(5)晶体熔化特点是,吸热温度不变。
【解答】解:(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的方法叫“水浴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冰受热均匀,便于记录;
(3)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熔点为0℃;
(4)当冰全部熔化后,温度才会继续上升,试管中的“冰”处于液态;
(5)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2)使冰受热均匀;2;(4)液;吸热。
【点评】本题考查了“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重点需要掌握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以及晶体熔化的特点。
21.(7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顺序是 A 。
①温度计
②石棉网
③装水的烧杯
④酒精灯
A.④②③①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2)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 热 (选填“冷”或“热”)水。
(3)图乙是实验中某个时段气泡的变化图像,为 沸腾时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形。
(4)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观察到第4分钟水开始沸腾。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温/℃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①为了更直观地判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②由实验数据知实验时的大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③分析丙图的图像,可以得出结论:水沸腾过程中, 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
(5)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会儿,原因可能是 水仍能从烧杯或石棉网吸热 。
【分析】(1)实验仪器应自上而上的顺序安装;
(2)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以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3)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4)①应用描点法画图;
②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且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③液体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5)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知道水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而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
【解答】解:(1)为了保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应自下而上组装实验器材;
(2)提高水的初温,来减小加热时间。
(3)水沸腾时,杯底产生气泡并且上升变大,此时水应处于沸腾状态;
(4)①;;
②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点越低,所以气压小于一标准大气压,第4分钟水开始沸腾;
③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水沸腾时,继续吸热。
(5)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水继续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1)A;(2)热;(4)①如图所示:;②小于;③持续吸热;(5)水仍能从烧杯或石棉网吸热。
【点评】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常见题目。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16分)
22.(8分)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①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②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③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
(1)请依次写出文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① 液化 、② 凝华 、③ 熔化 。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③ (选填序号“①”“②”或“③”)。
(3)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到云层中,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升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并从周围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降低导致降雨。
(4)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用洗衣水冲厕所 、 用洗完米的水浇花 。
【分析】(1)利用题目中告诉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前后的两种状态,结合物体变化的定义,确定是哪种物态变化;
(2)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
(3)将第一问中的物态变化与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熔化、汽化、升华这三种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4)联系生活实际,得到节水措施。
【解答】解:(1)由水蒸气变为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由水蒸气凝成小冰晶;小冰晶变为小水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
(2)根据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可以确定,在液化、凝华这三个过程中;液化和凝华放热。
(3)常向空中云层抛洒干冰,干冰迅速变为气态。这一过程吸热;
(4)可以从一水多用或者是尽量防止水的无谓的损耗这两个角度来考虑如何节约用水。如用洗衣水冲厕所。
故答案为:(1)液化;凝华;(2)③;吸收;用洗完米的水浇花。
【点评】此题考查物态变化及节水的相关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是一道好题。
23.(4分)夏天向手心吹气,手感觉凉,这是因为吹气时加快手心汗液的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会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所以手感觉到凉;冬天向手心呵气,这是因为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的手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会 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所以手感觉到暖和。
【分析】(1)物体由液体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包括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蒸发属于汽化的一种方式,汽化要吸热;
(2)液化是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要放热。
【解答】解:对着手轻轻吹气,手感到凉,手反而感到暖和,汽化吸热从而使手温度下降而感觉凉,是因为哈出的水蒸气液化,使手的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汽化;吸收;放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让我们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这也就说明了物理是要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24.(4分)小明同学在网络微课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降温沸腾”的实验:在玻璃瓶内倒入半瓶水,在微波炉里加热,当瓶子里的水沸腾时,戴上隔热手套,取出瓶子并盖紧盖子后,又可以看到水重新沸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一下水停止沸腾又重新沸腾的原因。
【分析】沸腾的条件:到达沸点继续吸热;在瓶盖上放置冰块,会使瓶底内压强降低,从而使液体沸点降低,水会重新沸腾。
【解答】答:瓶子里沸腾的水,在关掉微波炉,水不再吸收热量;在瓶盖上放置冰块,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从而使液体沸点降低。
【点评】本题考查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关键是将课本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方圆学校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咸阳市方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咸阳方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