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物态变化(二) 试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物态变化(二)第1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物态变化(二)第2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物态变化(二)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物态变化(二)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物态变化(二),共6页。
    物态变化(二)【掌握汽化与液化】1. 加油站常年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C.灯丝用久了变细               D.路面上的水被太阳晒干3.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C.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了霜     D.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4.夏天游泳爬上岸后,会感觉冷,这是因为(  )A.水蒸发时从身体表面吸收了热量    B.岸上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吸热          D.空气吸收了身体的热量5.刚从开水中捞出的熟鸡蛋在手中不太烫,待鸡蛋表面的水分干了之后就很烫,这种现象是因为(  )A.鸡蛋的内部温度很高,有热逐渐散发      B.水的温度低,鸡蛋壳的温度高C.鸡蛋壳未干时,热水蒸发很快,吸收热量,使蛋壳温度不太高D.鸡蛋壳不善于传热,使手发烫要一段时间6.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如图中哪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A                  B                 C                   D7.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8.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温,也可能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9.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10.小明学习了汽化和液化后,对书本练习的第3题“用纸盒可以烧开水”感到疑问,于是他回家动手实验,发现水烧开了可纸盒却没有烧着。关于纸盒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     B.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C.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   D.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11.生活中常用的“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的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的止沸D.扬汤止沸能彻底的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12. 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开酒精灯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继续沸腾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停止沸腾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继续沸腾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停止沸腾,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②③               D.  ②④13.如图,烧杯甲和试管乙内都装有水,用酒精灯不断加热,则(   A.烧杯内的水先沸腾B.试管内的水先沸腾C.烧杯、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D.烧杯内的水沸腾,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  14.如图所示,玻璃瓶和导管内都装有水,试管通过玻璃瓶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玻璃瓶的水中,且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玻璃瓶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A.玻璃瓶内的水先沸腾B.试管内的水先沸腾C.玻璃瓶、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D.玻璃瓶内的水沸腾,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15.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c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Aa   Bb      Cc       Dd16.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B.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水珠C.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17.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  )A.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干冰升华使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D.干冰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18.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A.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冰棒周围空气遇冷液化;口中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19.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而更冷,这是因为(  )A哈气时,口中冷的水蒸气遇到了热的手液化放热形成B.吹气由于口中的吹出的空气温度较低形成C.吹气时由于空气流动速度快,手表面汗液的蒸发吸热加快形成D.吹气和哈气吹出的空气温度相差很大20.有关厨房里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化石油气是用降温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B.烧水做饭时,开水引起的烫伤往往比水蒸气烫伤更严重C.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D.食物油炸比水煮熟得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21.为了便于运输氧气,应使氧气液化,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A.降低温度  B.提高温度   C.压缩体积    D.增大体积22.如图,常温下AB两个烧杯中,分别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23.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  )A.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B.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C.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探究水的沸腾特点】24.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的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按照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3)读数时小明发现图甲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而按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4)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①由图象可知,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②若小明和小红所选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根据图象丙分析可知m1      m2(选填“>”、“<”或“=”)。25.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图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     图。(选填“A”“B”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           (选填可行不可行)。【掌握升华与凝华】26.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放在衣柜中的卫生球慢慢消失B.荷塘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C.泸沽湖上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D.玉龙雪山上冰雪消融的过程27.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A.初春,冰冻的河面开始融化       B.盛夏,盛冷饮的杯外壁出现水珠C.深秋,屋顶和地面出现了霜       D.寒冬,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28.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美丽的“人造雪景”。从烧瓶中取出树枝,“雪景”慢慢消失,消失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29.家住哈尔滨市里的小明同学发现当地气温持续在0℃以下,但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变小,是由于冰雕作品发什么了什么物态变化(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30.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凝华31.下列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华的是(   A.雾凇的形成                       B.屋檐下的冰锥的形成C.火山口周围形成一系列的矿物       D.黄山云海的形成3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冰雪消融      B.雾凇奇景C.薄雾缥缈      D.露水晶莹 

    相关试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物态变化(一):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物态变化(一),共5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物理期末复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物理期末复习,共8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