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山居秋暝 王 维获奖课件ppt
展开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这个意象往往具有枯竭衰败的悲秋含蕴。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零落露为霜。”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王维《山居秋暝》却挣脱了悲秋的传统审美视野,营造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清新雅洁、自由轻灵的慕秋意境,颇具创造性。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秋薄暮雨后初晴时的山村图景,当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此时已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的后期了。开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时期最后一个开明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等排挤罢官,朝政日趋昏暗,王维的政治热情冷却下来,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度。开元二十八年(740)后,他终南山构筑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此诗即作于这个时期。
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这首古诗介绍了什么内容?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句意: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诗歌第一句说“空山新雨后”,诗中明明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什么说它是空山?
因为山林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一般人自然不知道山中有人了,所以更显得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
在王维诗中“空”字出现频率之高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哭孟浩然》“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酬张少府》“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桃源行》
“空”理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所谓“空”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虚幻不实。王维受其母的影响,通过接触禅宗,对佛教有了深刻的理解。佛教讲究“四大皆空”,在诗人的眼里,一切胜景浮名都不过是一“空”而已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句意: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句意: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颈联的词序可以改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吗?这样改了好还是不改好?
改了不如原来的好一来是为押韵的需要。二来这样才符合生活的实际,因为浣女是隐在竹林中,渔舟被莲叶遮蔽,听到竹林内的喧闹声才知道浣女,看到莲动才看到渔舟,这样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三是可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增添情趣,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句意: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这一联点明了季节(秋天)、时间(晚上)、地点(空山)、天气(刚下过雨),可以说是围绕题目《山居秋暝》写的,故首联点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
“空山”,从自然的观点来看,山本不应为空,诗人这样写可以理解成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
“天气晚来秋”是作者当时年龄和经历的真实写照,人已到了“晚来秋”的时节,那是一种醒悟,也是一种感叹, “秋”字体现了一种归于平静和成熟的感受。
此句语言平淡,但给人产生一种凉爽、清新之感。这山中傍晚是洁净清新的,它为该诗定下了清新幽静的基调。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句写静景,侧重描绘山村月夜的清幽;后句写动景。视听结合,动静相衬,以泉水流过石板发出的潺潺声响,反衬山村月夜的宁静。虽然画面是清冷的,但又流动活泼。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洗衣女的喧声笑语和荷叶摇动的沙沙声响,反衬出山村月夜的宁静、清幽,使读者在喧闹与动感中,更加感受到山中的空寂。
这一联主要是写人的活动,与上联合璧,动静相协、视听互动,洋溢着一种“人在画中游”的艺术人生之感。
情景交融,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里反用了《楚辞.招隐士》的意思,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留。”“留”者“居”也,而“山居秋暝”之“居”不仅有自然的深情召唤,更是诗人心灵的驻足。
这两句由上面写景转入抒情。 “可留”二宇,明显暗示出诗人向往空寂山林的高洁情怀与乐于归隐的生活情趣。
这不以春光消逝为疑,竟以秋山空色为喜,山中自可留,正是一种远离官场的繁华,自养清高的思想表现。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颔联:月 林 泉—静
颈联:喧 动 归—动
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山居秋暝 王 维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2001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山居秋暝 王 维精品ppt课件</a>,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山居秋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静女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静女精品ppt课件,共1页。
【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二《爱情诗二首—我愿是急流》 (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二《爱情诗二首—我愿是急流》 (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赏析,《我愿意是急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