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静海区北师大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评估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静海区北师大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评估历史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北师大静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评估docx、北师大静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评估评分标准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静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评估历 史 试 题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共计60分):1.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B.王室衰微,诸侯竞相称霸C.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 D.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2.下图反映的是牧野之战,与商纣王在牧野展开大战的是(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商汤 D.盘庚3.“德圣孝祖”,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 )A.通过激烈的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B.通过禅让制,尧将首领位子传给他C.凭借家庭特殊地位、继承部落首领的位子D.通过治水建立功业、受到人民受戴,被推选为部落首领4.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5.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整理“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百家争鸣”、“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这些信息反映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民族关系的发展 D.大变革时代6.向阳中学七年级2的同学在学习完“商鞅变法”后,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其中下列情节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7.1899年,清末官员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后,中国学界形成了研究甲骨文的热潮。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这表明( )A.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湖到清朝B.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湖到商朝C.甲骨文是我国年代最早、体系较完备文字D.甲骨文对我国文字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8.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B.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C.是中国古代体系较完整的文字 D.是中国年代最早的文字9.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A.造船业 B.制瓷业 C.青铜制造业 D.造纸业10.李明同学在研究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态时,收集到了下面两幅原始居民的居住场所复原图。下列关于它们的相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出现在长江流域②主要的作用是通风、防潮③都体现了原始居民因地制宜的智慧④都对中国古代的建筑 产生了重要影响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1.北京人遗址是中国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历史遗存。其入选的理由是( )A.是已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B.北京人学会人工取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C.北京人最早学会种植水稻,建造房屋,进入农耕社会D.北京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进入了新石器时代12.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①农作物的出现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石器 ⑤城市的出现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13.“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夏、商、周三代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A.周文王一涿鹿之战,灭商建周 B.商纣任用贤臣,建立商朝C.周幽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 D.夏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14.《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 B.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C.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D.注重法治,稳定统治秩序15.“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以上记载赞美的是( )A.诸葛亮治蜀 B.灵渠的修建C.都江堰水利工程 D.秦统一六国16.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研学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示意图,其中(1)处最恰当的是( )A.诸侯争霸兼并不断 B.铁器牛耕土地私有C.私学兴起人才辈出 D.地主阶层壮大崛起17.“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春秋五霸之首。”“他”(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王嬴政18.“现代考古在战国时期的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在河南辉县发掘的1号魏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只有魏国懂得生铁铸造 B.铁农具得到发展C.必须有铁制农具陪葬 D.最早出现铁制农具19.1899年,北京的官员王懿荣得了病,在达仁堂买药,发现龙骨上刻着符号,认为这是古文字。该古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20.史学界一般称商朝为殷商,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武王伐纣 B.盘庚迁殷 C.商汤灭夏 D.平王东迁21.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出夏王朝( )A.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大一统国家的建立C.经济繁荣与对外开放 D.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2.中华民族同根同源。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人文初祖”。“人文初祖”是指( )A.黄帝 B.炎帝和黄帝 C.尧 D.禹23.“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该材料的大意是( )A.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B.交通便利是华夏民族形成的主因C.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华夏民族是由各族杂居交融而成24.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有关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其中炎帝和黄帝等是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下列最能为考证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A.北京人的头骨化石 B.河南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C.司母戊鼎 D.《史记》的描述25.大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总结教训,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到的精神有( )①爱国精神②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③敬业精神 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6.钱穆说:“各民族最先历史无不从追记而来,故其中断难脱离,传说,与带有,神话,之部分。若严格排斥传说,则古史即无从说起。”这说明( )A.传说就是真实史实 B.古代传说不可信C.传说具有一定史实成分 D.古代史都是从传说而来27.《万古江河》一书中讲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据此,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A.学会保留火种 B.原始农业的兴起C.群居生活的出现 D.打制石器的使用28.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 河姆渡遗址▪猪纹陶钵 仰韶遗址▪鱼鸟彩陶壶 马家窑遗址▪舞蹈纹彩陶盆A.会农业种植 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C.会制作陶器 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29.今天我们的餐桌上菜品丰富,米饭更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主食,这是勤劳的先民给我 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以下能发现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痕迹的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人遗址30.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这一结论的直接证据是( )A.神话传说 B.文献资料 C.文学作品 D.考古发现 北师大静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评估历 史 试 答 题 卡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共计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计40分):31.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1 春秋争霸形势图 图2 战国形势图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材料三 江水初荡涌,蜀人几为鱼。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石犀》(1) 春秋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其中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位于图1的 处(填序号)。在各国的变法中,影响最大,成效最大的变法位于图2中的 处(填序号)。从图1到图2反映出的变化有哪些?(6分) (2) 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涉及到哪些措施?(6分) (3) 材料三中的“李太守”指的是谁?因都江堰的修建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获得什么称号?(4分) 3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下面一组示意图材料二:(西周初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荀子•儒效》(1) 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4分) (2) 封国的统治者叫什么?(2分)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诸侯应向天子履行哪些义务?(2分) (4) 西周的这种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材料三: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1)根据材料一,分析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2分) (2)材料二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的这一时期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与哪些部落首领的传说有关?(8分) (3)材料三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志着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4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静海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静海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共5页。
这是一份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