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高一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第3.3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训练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高一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第3.3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训练 原卷版.docx
    • 解析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高一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第3.3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训练 解析版.docx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高一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第3.3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训练 原卷版第1页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高一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第3.3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训练 原卷版第2页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高一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第3.3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训练 原卷版第3页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高一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第3.3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训练 解析版第1页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高一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第3.3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训练 解析版第2页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高一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第3.3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训练 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三单元三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三单元三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33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训练原卷版docx、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33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3念奴娇·赤壁怀古阅读指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气魄宏伟,视野开阔,被誉为豪放词风的代表作。这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即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实际并非赤壁之战所在地,词人只是借游览此地抒发自己的感慨。这首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借助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同时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从而为下阕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周瑜渲染了环境气氛。下阕着重写人,描写周瑜风流儒雅、从容破敌的英姿,赞美周瑜的丰功伟绩,并通过自己与周瑜的对比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最后表达出思想解脱的豁达胸怀。词作将当前景物与古代人事进行融合,将豪迈的气概与超旷的情趣相融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与达观,具有鲜明的“豪放”特色。这首词描绘了赤壁附近雄奇壮阔的自然景象,缅怀和赞美了古代英雄豪杰,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和壮志未酬的激愤之情。一、基础知识应用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樯橹(qiáng)   酹(lèi)   羽扇纶巾(guān)B.赤鼻矶(jī)    蓑衣(suō)   料峭(qiāo)C.针砭(biǎn)   差别(chā)    创伤(chuāng)D.战栗(zhàn)    炽烈(chì)   对称(chè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萧瑟  桅杆  淘气  永葆生机B已而  凭吊  纶巾  繁冗拖沓C赤壁  风姿  樯橹  绘声绘色D故垒  酒樽  罗网  安份守己3,从修辞手法上着,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谈笑间,椅梅灰飞烟灭(正确答案)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D.人生如梦,一尊还醉江月4.下列句子中,关于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樯橹灰飞烟灭。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花白的头发。C.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比喻儒将诸葛亮。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B.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C.今年18岁的李林是应届中学生中我省层层选拔出的唯一人选的国家集训队的选手。D.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6.下列各项中,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用的抒情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A.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正确答案)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全称是“曲子词”别名“诗余”“长短句”。大部分词分两段,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B.词作为一种配乐歌唱的文学形式,最早出现于隋唐,在宋朝达到了高峰。分成了婉约、豪放两派。C.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D.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二、阅读训练(一)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8—16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8.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写景,用了“穿”、“拍”、“卷”这几个动词,非常形象生动,请说说理由。(1)穿:                                                                   (2)拍:                                                             (3)卷:                                                             9. 下列选项中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积淀出历史人物。B. 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们的传说中。C. 虚实结合。不仅写出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化具体为抽象,从对自然伟力的赞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D. 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10. 作者在词中是如何塑造周瑜这个英雄形象的?(用原文回答)                                                             11. 下列选项中对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手握羽扇,头戴纶巾,这种儒将装束显示出周瑜神情的从容娴雅。B. “强虏”指强大的敌人,“强虏灰飞烟灭”说的是赤壁之战中曹操水军大败的情况。C. “谈笑间”说的是曹操的水军不堪一击,因而使周瑜在谈笑之间就轻松取胜了。D. 此句隐含作者对英雄业绩的艳羡,以及因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1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对这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B.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C.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人们应该笑我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D.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笑自己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13. 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很多,作者为什么只写周瑜而不写其他人?  14.“遥想公瑾当年”句中“遥想”一词统领的内容是(   A.小乔初嫁了。B.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C.小乔......羽扇纶巾。D.小乔......樯橹灰飞烟灭15.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这首词便是明证。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D.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16.“遥想公瑾当年”和“雄姿英发”之间,特地加上“小乔初嫁了”,是以      衬英雄,表现      当年      的英雄气概。(二)阅读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完成17—21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①?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②。【注释】①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何日派遣冯唐持节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史记·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得过重。文帝就派冯唐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②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此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17.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1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9.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力,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20.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21.在词的上阕中,“黄”是指             ,“苍”是指             ,这里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三、口语交际训练22.李容是班上的语文科代表,因病住院。她的同桌好友张林星期天到医院探望她。李容请张林把自己写的作文转交给语文教师赵教师,并请张林代自己向赵教师表示迟交作文的歉意,希望赵教师能修改好,让张林后天来时带给她。第二天,张林把李容的作文交给赵教师时,对赵教师说:根据语境,写出张林的转述语,要简明连接得体,不超过45个字。   

    相关试卷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项链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项链精品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练习,综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第三单元一 祝福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语文第三单元一 祝福精品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寓意是,《祝福》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风景谈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风景谈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检测,阅读,语言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