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共3页。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课 型 |
| 单位 |
| 主备人 |
| |||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第62—66页。 |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2.能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现状。 3.了解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方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生产和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分析,理解可再生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通过对日常行为的分析,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节约和保护资源与自己密切相关。 情感、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 ||||||||
重点、难点: 1.举例区别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现状。 | ||||||||
教学准备: PPT课件和微课等。 | ||||||||
教学过程 | ||||||||
环节 | 教学内容 | 师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 教师提问:你知道自然界中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是不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都是自然资源? 图片展示部分自然资源。 |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 学生观看图片 |
| |||||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 探究学习一:自然资源的含义和分类
3.读图3.1和图3.2,回答:如何区分可再生资非可再生资源?
4.利用方式不同。对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 ,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而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更应当 。
探究学习二: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3.结合图3.4回答:面对中国资源短缺现状,为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 你有什么对策?
探究学习三:中学生应如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1.4月22日是“ ”,通过各种活动以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 ” 是近些年我国进行地球日宣传活动的主题。
| 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辅导 |
| |||||
同伴互助,展示交流 | 自主探究内容 | 1.小组合作,交流答案 2.同伴互助,解决难题 3.展示交流自学成果 4..疑难汇总 |
| |||||
精讲点拨,突破疑点
| 1.阅读图3.2完成教材 63页 “活动”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并说出理由。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是可再生资源。 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2.结合教材64页图 3.3提供的图文资料, 思考回答: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 你还能举出哪些事例?
当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超过了其再生速度,在一定条件下就成了“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对于可再生资源我们要科学合理的利用,并注意保护和培育,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有人说 “我国既是资源大国, 又是资源小国 ”你赞同吗?说出你的理由。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土地、水、水能、森林、矿产等等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居世界前列。所以说是 “资源大国”。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说又是“资源小国”。
4.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中能为节约资源做出哪些力所能及的贡献?结合教材66页“活动”回答。
|
学生先对各类自然资源分类
教师点拨
学生讨论
教师举多个事例说明
通过“数字地理”,用事实说话。
|
| |||||
总结提高 知识构建 |
| 师生共建知识框架 |
| |||||
学以致用 达标测试 | 见测试题 |
独立完成,展示纠错 |
| |||||
教学反思: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讨论,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概念解析,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2,展示表格,总结归纳,图文展示,知识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