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单元整合+能力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整合+能力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共44页。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 程 标 准学 习 要 点通过了解古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出现的文化认同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目录索引 培养•史学思维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其语言被视为欧洲语言的共同母语 1.种族起源(1)印欧人可能起源于 ,他们是游牧民,驯养了马匹。 (2)印欧人制造了马拉战车。2.迁徙 东欧平原 赫梯人 小亚细亚 伊朗高原 希腊文明 印度 印欧人的迁徙有利于当时先进社会制度的确立和扩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古代各文明地区的闭塞状态,古代印欧人在迁徙中所建立的国家,使古代世界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1.迁徙概况(1)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① 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 ② 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 (2)3—6世纪 ① 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 316年,内迁的匈奴贵族灭掉西晋 大月氏人 日耳曼人 匈奴人 ②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 。同时,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 ,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 的开发。 ③日耳曼人各支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 。 ④7世纪, 开始扩张,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民族大交融 南迁 江南地区 西罗马帝国 阿拉伯人 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2.迁徙影响(1)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 ,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 (2)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3)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政治格局 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交流。1.观察教材第一子目的“印欧人早期迁徙路线示意图(公元前3000—前1000年)”,思考:印欧人的早期迁徙有什么特点?拓宽教材提示 从迁徙方向看,印欧人主要向北、西、南三个方向迁徙;从持续时间上看,延续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情境再现印欧人迁徙推动了早期区域文化的产生。但也有学者认为,印欧人的迁徙也产生了文化浩劫。思考:两种结论相互矛盾吗?提示 不矛盾。印欧人的迁徙促进了文明的交流,推动了文明的新发展,影响到周边地区,推动了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但印欧人迁徙也会造成地区的动荡,产生文化浩劫。例如:赫梯人灭掉巴比伦,波斯人多次入侵希腊等。3.3—6世纪,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拓宽教材提示 民族成分复杂;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对东部地中海区域的民族构成产生了重要影响。4.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史料阅读”,概括日耳曼人的生活状况。 提示 北方战乱频繁。 2.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历史纵横”,海上民族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 处于军事民主阶段,好战,希望通过战争赢得荣誉和财产,有明显的迁徙和扩张倾向;日耳曼人的农业不够发达,尚未完全定居。 亚欧游牧民族迁徙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图解历史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主题一 印欧人迁徙的原因及影响视角1印欧人迁徙的原因材料 约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印欧语系各族分批地从他们的故乡地区向外迁徙,形成一个个规模巨大的、世界性的民族迁徙浪潮。为何迁徙?因为,当时印欧人正处于原始社会解体过程中,社会内部已发生了阶级分化,军事首领和贵族的地位及作用已逐渐加强①。对他们来说,进行掠夺是比劳动更容易、更荣誉地获取财富的途径,对财富的追求成了他们迁徙的主要动力②。在印欧人中,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是不平衡的③,黑海北岸地区开始较早,而其他地区则较晚,这也是形成多次迁徙高潮的内部原因。教你读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欧人迁徙的原因有哪些。提示 原始社会解体促使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为获取财富而进行掠夺;社会变革的程度不同。视角2印欧人早期迁徙的影响材料 到了公元前500年,亚欧范围内大规模的古印欧人各部落的迁徙浪潮终于渐渐平息,而此时的欧亚大平原已经被古印欧人的迁徙完全改变了面貌①,将那里带入了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②,并且融合当地风俗,创造了安纳托利亚文明、吠陀文明、古波斯文明、古希腊文明、古意大利文明、古日耳曼文明和凯尔特文明③,整个亚欧大陆从此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教你读史 思考:根据材料,归纳印欧人迁徙浪潮对欧亚大平原的影响。 提示 影响:改变了欧亚大平原的原有面貌,将欧亚大平原带入了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使欧亚大陆走出了蒙昧时代;融合当地风俗,形成了新的族群。 1.印欧人的迁徙 2.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1)使古代埃及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受到冲击,也使得古代文明之间进行了融合。(2)在不同地区产生了新的人群。如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等。(3)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出现了马拉战车。(4)提高了生产力,冶铁技术传播开来。(5)促进了新的文化区域的形成。1.印欧人带来的马和铁对亚欧大陆区域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2.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严重阻碍了亚欧大陆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 )3.印欧人的大迁徙所带来的文明冲击,使整个亚欧大陆在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为以后人类文明向现代文明的演化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 )提示 印欧人迁徙带来了民族文化的重构,推动了亚欧大陆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 √ √ 1.印欧人的迁徙推动了亚欧大陆中西部几个重要文明区域的形成和发展。2.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推动了国际格局的变化,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主题二 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及产生的影响视角1匈奴人的迁徙材料 约在1世纪,匈奴人开始迁徙,从而导致了一场延续数百年、波及亚欧大陆广大地域的民族大迁徙。这一迁徙的主要方向,一是西进,二是南下。在东方,迁徙促成了中国民族大交融和暂时的政治分裂,使封建制度得以调整和发展①;在西方,这一迁徙浪潮成为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促成了日耳曼诸国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产生与形成②。——摘编自《世界史纲》教你读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匈奴人西进、南下的影响。 提示 匈奴人西进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有利于日耳曼诸国建立和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匈奴人南下有利于民族交融,使封建制度得以调整和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区域的稳定。 视角2游牧民族迁徙的影响材料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①。……在大举冲击之后在农耕世界定居下来的游牧、半游牧部族,其发展的前景就更值得重视了②。……蒙古人建立的大帝国,在客观上促进了亚欧大陆东西之间的陆上交通③。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在某种程度上打破各民族间的闭关自守,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教你读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带来的“有积极意义的影响”。提示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推动游牧民族的进步;促进了亚欧大陆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联系。1.日耳曼民族大迁徙 2.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方文化发展的影响(1)对西欧①民族大迁徙使西欧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文化。昔日的罗马“公民文化”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②罗马文化、日耳曼文化与正在兴起的基督教文化一起,在古典文明的废墟上,形成了一种以基督教文化为载体的、包容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与东方各民族文化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文化,这种文化成为日后西方文化的渊源。(2)对中国:民族大迁徙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新发展。自汉朝以来,经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统一,所有内迁到中原的北方诸族,逐渐融入汉民族中,不仅为汉民族自身的发展融入了新的血液,也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贡献,进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新发展。1.日耳曼人大迁徙加速了西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灭亡,也促进了日耳曼人氏族制度的瓦解,并形成新的生产关系,进入封建社会。( )2.东汉末年以来,周边各民族纷纷涌入中原,其中以匈奴人人数最多,史称“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 )√ √ 1.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存在鲜明差异,这种差异在强大历史动力的作用下,必然寻求两者的统一和平衡,造成先进与落后的交流和渗透,然后形成一种新的历史平衡。2.亚欧游牧民族的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建立了新的国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大交融,不同地域的文化在碰撞、交流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培养•史学思维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古代游牧民族大迁徙对世界文明演进的影响材料 从公元7世纪到17世纪,整整十个世纪,亚欧大陆的霸主,并不是农耕民族,而是游牧民族。在冷兵器时代,谁拥有了优质的骏马和彪悍的骑兵,谁就左右了战场。不仅是军事实力,而且在精神气质上也是如此。来自草原的蛮族元气一旦来到黄河流域,与中原的轴心文明结合,就不是流亡到南方的中原王室与贵族所能对抗的。南方之强,在于精致的文化与开放的经济,而北方之强,在于来自草原的组织力与行动力。隋朝与唐朝的开国者们,都有鲜卑的血统,又经历了几代人的汉化,胡汉两族血脉与文化的相融,使北方军事实力、政治组织力都形成了远远高于南方的强势。——摘编自许纪霖《农耕、游牧与海洋文明视野中的南北文化》【理论升华】 世界性民族大迁徙的作用(1)改变了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历史格局,从宏观上讲是两大世界互相交融、互相影响的过程,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化。(2)民族大迁徙是造成亚欧大陆文明国家历史格局变化的重要原因,此后的东方诸国和西方国家的历史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因民族大迁徙的出现而起决定性影响。(3)民族大迁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4)大迁徙在某种程度上,短时期内会给被迁入地区带来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文化衰退等不利影响。1.西哥特人攻占罗马城后,首领最初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但因为桀骜不驯的哥特人从不遵守法律,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最终他希望通过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这一变化说明( )A.罗马帝国的法律体系完善 B.日耳曼文明落后于罗马文明C.人口迁徙带来了文化认同 D.罗马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西哥特人首领最初并未意识到农耕世界或者罗马文明的力量,希望用哥特风俗取代罗马制度,但后来发现罗马的制度、法律以及文化有利于他巩固对哥特人的统治,因此他转而选择接受罗马的文化,这是落后的征服者被先进的被征服者征服的典型例证,说明人口迁徙带来了文化认同,C项正确。C2.公元前12世纪,雅利安人将吐火罗人赶到了天山以东直至黄土高原一带。在“戎狄”的压力下,周人被迫南下东迁。由于紧密接触“蛮族”军事技术,同时也具有农耕文明的基础,周人得以比商人更迅速地、更彻底地完成了从步兵到车战的军事革命,灭了商朝。据此可知( )A.印欧人迁徙至中国并建立了农耕文明的周朝B.区域文化的融汇影响古代中国的政权更迭C.周与商之间的战争是游牧与农耕文明的对决D.华夏文明的产生打下了民族大迁徙的烙印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周人受到民族大迁徙的影响,学习了游牧民族的军事技术,同时也有农耕文明的基础,融汇了区域文化,最终打败了商朝,故选B项;周朝是周人建立的,并非印欧人,排除A项;周人也属于农耕民族,排除C项;华夏文明在商朝以前就有了,排除D项。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1.有学者指出,食物是古印欧人的第一生存目标,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只要发现有更为理想的地方,他们就载起所有行李,朝那里迁徙。材料旨在强调印欧人迁徙的( )A.武力优势 B.技术条件C.经济因素 D.路线方向解析 根据“食物是古印欧人的第一生存目标,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可知,印欧人迁徙的原因是获取食物,属于印欧人迁徙的经济因素,C项正确。C2.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马、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向亚欧大陆迁徙,这次大迁徙引发了( )A.基督教文化发展和传播 B.欧洲文化优势地位确立C.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 D.罗马帝国统治受到冲击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向亚欧大陆迁徙,本民族的文明传播到亚欧地区,促使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C项正确;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排除A项;欧洲文化优势地位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4世纪末,罗马帝国统治受到冲击,排除D项。C3.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大大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交流与发展”主要体现在( )A.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B.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C.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D.《荷马史诗》成为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波斯帝国将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统一起来,C项正确; 拜占庭文化起源于东罗马帝国时期,排除A项;波斯帝国并未侵占东南亚地区,排除B项;《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早期代表,波斯未能征服希腊,排除D项。C4.人口的迁徙影响政治格局。符合下表描述的人口迁徙浪潮的是( )A.印欧人的迁徙 B.亚欧游牧民族迁徙C.黑人奴隶贸易 D.蒙古西征解析 匈奴人西迁引发的亚欧游牧民族迁徙成为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促成了日耳曼诸国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产生与形成,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促成了中国民族大交融和暂时的政治分裂,使封建制度得以调整和发展,B项正确;印欧人迁徙、黑人奴隶贸易以及蒙古西征与罗马帝国灭亡无关,排除A、C、D三项。B5.有学者指出,如果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人,于公元1000年、1500年或1800年在欧洲复活,他将会为居住在这一古老帝国许多地区的日耳曼民族,为崭新奇特的生活方式而大吃一惊。这说明( )A.民族大迁徙对古典文化造成严重破坏B.日耳曼民族复兴了古罗马时期的文化C.西欧封建社会的建立得益于罗马文明D.罗马人惊叹于西欧中古时期繁荣的文明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日耳曼文化与罗马文化的巨大差异性,反映了民族大迁徙对古典文化造成严重破坏,使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人无法认知,故选A项;根据材料可知,日耳曼民族破坏了罗马文明,排除B项;西欧封建社会是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而不是得益于罗马文明,排除C项;公元1800年不属于西欧中古时期,排除D项。A6.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规模不一的人口迁徙始终没有停止过。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古代中国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 )A.由内地流向边疆B.由边疆流向内地C.由北方流向南方D.由南方流向北方解析 中国古代人口迁徙有两个特点:一是少数民族内迁,从游牧地区迁入农耕地区;二是中原人民因战乱影响生产生活被迫迁往政局相对稳定的江南地区。两者人口流动的趋势都是自北向南迁徙,故C项正确。C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课 程 标 准学 习 要 点通过了解古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出现的文化认同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目录索引 培养•史学思维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其语言被视为欧洲语言的共同母语 1.种族起源(1)印欧人可能起源于 ,他们是游牧民,驯养了马匹。 (2)印欧人制造了马拉战车。2.迁徙 东欧平原 赫梯人 小亚细亚 伊朗高原 希腊文明 印度 印欧人的迁徙有利于当时先进社会制度的确立和扩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古代各文明地区的闭塞状态,古代印欧人在迁徙中所建立的国家,使古代世界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1.迁徙概况(1)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① 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 ② 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 (2)3—6世纪 ① 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 316年,内迁的匈奴贵族灭掉西晋 大月氏人 日耳曼人 匈奴人 ②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 。同时,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 ,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 的开发。 ③日耳曼人各支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 。 ④7世纪, 开始扩张,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民族大交融 南迁 江南地区 西罗马帝国 阿拉伯人 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2.迁徙影响(1)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 ,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 (2)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3)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政治格局 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交流。1.观察教材第一子目的“印欧人早期迁徙路线示意图(公元前3000—前1000年)”,思考:印欧人的早期迁徙有什么特点?拓宽教材提示 从迁徙方向看,印欧人主要向北、西、南三个方向迁徙;从持续时间上看,延续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情境再现印欧人迁徙推动了早期区域文化的产生。但也有学者认为,印欧人的迁徙也产生了文化浩劫。思考:两种结论相互矛盾吗?提示 不矛盾。印欧人的迁徙促进了文明的交流,推动了文明的新发展,影响到周边地区,推动了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但印欧人迁徙也会造成地区的动荡,产生文化浩劫。例如:赫梯人灭掉巴比伦,波斯人多次入侵希腊等。3.3—6世纪,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拓宽教材提示 民族成分复杂;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对东部地中海区域的民族构成产生了重要影响。4.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史料阅读”,概括日耳曼人的生活状况。 提示 北方战乱频繁。 2.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历史纵横”,海上民族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 处于军事民主阶段,好战,希望通过战争赢得荣誉和财产,有明显的迁徙和扩张倾向;日耳曼人的农业不够发达,尚未完全定居。 亚欧游牧民族迁徙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图解历史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主题一 印欧人迁徙的原因及影响视角1印欧人迁徙的原因材料 约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印欧语系各族分批地从他们的故乡地区向外迁徙,形成一个个规模巨大的、世界性的民族迁徙浪潮。为何迁徙?因为,当时印欧人正处于原始社会解体过程中,社会内部已发生了阶级分化,军事首领和贵族的地位及作用已逐渐加强①。对他们来说,进行掠夺是比劳动更容易、更荣誉地获取财富的途径,对财富的追求成了他们迁徙的主要动力②。在印欧人中,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是不平衡的③,黑海北岸地区开始较早,而其他地区则较晚,这也是形成多次迁徙高潮的内部原因。教你读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欧人迁徙的原因有哪些。提示 原始社会解体促使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为获取财富而进行掠夺;社会变革的程度不同。视角2印欧人早期迁徙的影响材料 到了公元前500年,亚欧范围内大规模的古印欧人各部落的迁徙浪潮终于渐渐平息,而此时的欧亚大平原已经被古印欧人的迁徙完全改变了面貌①,将那里带入了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②,并且融合当地风俗,创造了安纳托利亚文明、吠陀文明、古波斯文明、古希腊文明、古意大利文明、古日耳曼文明和凯尔特文明③,整个亚欧大陆从此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教你读史 思考:根据材料,归纳印欧人迁徙浪潮对欧亚大平原的影响。 提示 影响:改变了欧亚大平原的原有面貌,将欧亚大平原带入了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使欧亚大陆走出了蒙昧时代;融合当地风俗,形成了新的族群。 1.印欧人的迁徙 2.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1)使古代埃及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受到冲击,也使得古代文明之间进行了融合。(2)在不同地区产生了新的人群。如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等。(3)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出现了马拉战车。(4)提高了生产力,冶铁技术传播开来。(5)促进了新的文化区域的形成。1.印欧人带来的马和铁对亚欧大陆区域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2.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严重阻碍了亚欧大陆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 )3.印欧人的大迁徙所带来的文明冲击,使整个亚欧大陆在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为以后人类文明向现代文明的演化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 )提示 印欧人迁徙带来了民族文化的重构,推动了亚欧大陆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 √ √ 1.印欧人的迁徙推动了亚欧大陆中西部几个重要文明区域的形成和发展。2.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推动了国际格局的变化,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主题二 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及产生的影响视角1匈奴人的迁徙材料 约在1世纪,匈奴人开始迁徙,从而导致了一场延续数百年、波及亚欧大陆广大地域的民族大迁徙。这一迁徙的主要方向,一是西进,二是南下。在东方,迁徙促成了中国民族大交融和暂时的政治分裂,使封建制度得以调整和发展①;在西方,这一迁徙浪潮成为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促成了日耳曼诸国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产生与形成②。——摘编自《世界史纲》教你读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匈奴人西进、南下的影响。 提示 匈奴人西进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有利于日耳曼诸国建立和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匈奴人南下有利于民族交融,使封建制度得以调整和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区域的稳定。 视角2游牧民族迁徙的影响材料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①。……在大举冲击之后在农耕世界定居下来的游牧、半游牧部族,其发展的前景就更值得重视了②。……蒙古人建立的大帝国,在客观上促进了亚欧大陆东西之间的陆上交通③。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在某种程度上打破各民族间的闭关自守,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教你读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带来的“有积极意义的影响”。提示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推动游牧民族的进步;促进了亚欧大陆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联系。1.日耳曼民族大迁徙 2.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方文化发展的影响(1)对西欧①民族大迁徙使西欧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文化。昔日的罗马“公民文化”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②罗马文化、日耳曼文化与正在兴起的基督教文化一起,在古典文明的废墟上,形成了一种以基督教文化为载体的、包容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与东方各民族文化的、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文化,这种文化成为日后西方文化的渊源。(2)对中国:民族大迁徙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新发展。自汉朝以来,经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统一,所有内迁到中原的北方诸族,逐渐融入汉民族中,不仅为汉民族自身的发展融入了新的血液,也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贡献,进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新发展。1.日耳曼人大迁徙加速了西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灭亡,也促进了日耳曼人氏族制度的瓦解,并形成新的生产关系,进入封建社会。( )2.东汉末年以来,周边各民族纷纷涌入中原,其中以匈奴人人数最多,史称“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 )√ √ 1.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存在鲜明差异,这种差异在强大历史动力的作用下,必然寻求两者的统一和平衡,造成先进与落后的交流和渗透,然后形成一种新的历史平衡。2.亚欧游牧民族的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建立了新的国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大交融,不同地域的文化在碰撞、交流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培养•史学思维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古代游牧民族大迁徙对世界文明演进的影响材料 从公元7世纪到17世纪,整整十个世纪,亚欧大陆的霸主,并不是农耕民族,而是游牧民族。在冷兵器时代,谁拥有了优质的骏马和彪悍的骑兵,谁就左右了战场。不仅是军事实力,而且在精神气质上也是如此。来自草原的蛮族元气一旦来到黄河流域,与中原的轴心文明结合,就不是流亡到南方的中原王室与贵族所能对抗的。南方之强,在于精致的文化与开放的经济,而北方之强,在于来自草原的组织力与行动力。隋朝与唐朝的开国者们,都有鲜卑的血统,又经历了几代人的汉化,胡汉两族血脉与文化的相融,使北方军事实力、政治组织力都形成了远远高于南方的强势。——摘编自许纪霖《农耕、游牧与海洋文明视野中的南北文化》【理论升华】 世界性民族大迁徙的作用(1)改变了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历史格局,从宏观上讲是两大世界互相交融、互相影响的过程,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化。(2)民族大迁徙是造成亚欧大陆文明国家历史格局变化的重要原因,此后的东方诸国和西方国家的历史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因民族大迁徙的出现而起决定性影响。(3)民族大迁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4)大迁徙在某种程度上,短时期内会给被迁入地区带来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文化衰退等不利影响。1.西哥特人攻占罗马城后,首领最初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但因为桀骜不驯的哥特人从不遵守法律,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最终他希望通过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这一变化说明( )A.罗马帝国的法律体系完善 B.日耳曼文明落后于罗马文明C.人口迁徙带来了文化认同 D.罗马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西哥特人首领最初并未意识到农耕世界或者罗马文明的力量,希望用哥特风俗取代罗马制度,但后来发现罗马的制度、法律以及文化有利于他巩固对哥特人的统治,因此他转而选择接受罗马的文化,这是落后的征服者被先进的被征服者征服的典型例证,说明人口迁徙带来了文化认同,C项正确。C2.公元前12世纪,雅利安人将吐火罗人赶到了天山以东直至黄土高原一带。在“戎狄”的压力下,周人被迫南下东迁。由于紧密接触“蛮族”军事技术,同时也具有农耕文明的基础,周人得以比商人更迅速地、更彻底地完成了从步兵到车战的军事革命,灭了商朝。据此可知( )A.印欧人迁徙至中国并建立了农耕文明的周朝B.区域文化的融汇影响古代中国的政权更迭C.周与商之间的战争是游牧与农耕文明的对决D.华夏文明的产生打下了民族大迁徙的烙印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周人受到民族大迁徙的影响,学习了游牧民族的军事技术,同时也有农耕文明的基础,融汇了区域文化,最终打败了商朝,故选B项;周朝是周人建立的,并非印欧人,排除A项;周人也属于农耕民族,排除C项;华夏文明在商朝以前就有了,排除D项。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1.有学者指出,食物是古印欧人的第一生存目标,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只要发现有更为理想的地方,他们就载起所有行李,朝那里迁徙。材料旨在强调印欧人迁徙的( )A.武力优势 B.技术条件C.经济因素 D.路线方向解析 根据“食物是古印欧人的第一生存目标,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可知,印欧人迁徙的原因是获取食物,属于印欧人迁徙的经济因素,C项正确。C2.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马、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向亚欧大陆迁徙,这次大迁徙引发了( )A.基督教文化发展和传播 B.欧洲文化优势地位确立C.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 D.罗马帝国统治受到冲击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向亚欧大陆迁徙,本民族的文明传播到亚欧地区,促使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C项正确;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排除A项;欧洲文化优势地位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4世纪末,罗马帝国统治受到冲击,排除D项。C3.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大大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交流与发展”主要体现在( )A.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B.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C.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D.《荷马史诗》成为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波斯帝国将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统一起来,C项正确; 拜占庭文化起源于东罗马帝国时期,排除A项;波斯帝国并未侵占东南亚地区,排除B项;《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早期代表,波斯未能征服希腊,排除D项。C4.人口的迁徙影响政治格局。符合下表描述的人口迁徙浪潮的是( )A.印欧人的迁徙 B.亚欧游牧民族迁徙C.黑人奴隶贸易 D.蒙古西征解析 匈奴人西迁引发的亚欧游牧民族迁徙成为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促成了日耳曼诸国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产生与形成,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促成了中国民族大交融和暂时的政治分裂,使封建制度得以调整和发展,B项正确;印欧人迁徙、黑人奴隶贸易以及蒙古西征与罗马帝国灭亡无关,排除A、C、D三项。B5.有学者指出,如果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人,于公元1000年、1500年或1800年在欧洲复活,他将会为居住在这一古老帝国许多地区的日耳曼民族,为崭新奇特的生活方式而大吃一惊。这说明( )A.民族大迁徙对古典文化造成严重破坏B.日耳曼民族复兴了古罗马时期的文化C.西欧封建社会的建立得益于罗马文明D.罗马人惊叹于西欧中古时期繁荣的文明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日耳曼文化与罗马文化的巨大差异性,反映了民族大迁徙对古典文化造成严重破坏,使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人无法认知,故选A项;根据材料可知,日耳曼民族破坏了罗马文明,排除B项;西欧封建社会是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而不是得益于罗马文明,排除C项;公元1800年不属于西欧中古时期,排除D项。A6.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规模不一的人口迁徙始终没有停止过。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古代中国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 )A.由内地流向边疆B.由边疆流向内地C.由北方流向南方D.由南方流向北方解析 中国古代人口迁徙有两个特点:一是少数民族内迁,从游牧地区迁入农耕地区;二是中原人民因战乱影响生产生活被迫迁往政局相对稳定的江南地区。两者人口流动的趋势都是自北向南迁徙,故C项正确。C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