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练习专题19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含解析)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练习专题19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含解析)第1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练习专题19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含解析)第2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练习专题19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练习专题19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练习专题19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9 地理过程类综合题 1.(2022·山东·临朐中学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鄱阳湖水位随季节变化明显,每年 4月至 9月为丰水期,10月至次年 3月为枯水期,但 2022821日受降水偏少及持续高温影响,长江流域出现罕见的旱情,鄱阳湖提前100多天进入低枯水期,刷新最早进入低枯水期记录,鄱阳湖水面面积较 6月已 缩小34。在鄱阳湖南昌进贤段水域出现了大地之树自然景观。材料二:鄱阳湖是数十万只候鸟的越冬天堂,在全球生态位中占据重要地位。碟形湖是鄱阳湖主湖区季节性干枯后,显露于洲滩中的季节性子湖泊,大大小小有 102个,是候鸟觅食的理想场所。(1)说明鄱阳湖汛期反枯的原因。(2)试分析大地之树景观的形成过程。(3)分析碟形湖主要的生态价值。【答案】(1)降水少;持续高温,蒸发旺盛。(2)高温干旱天气,导致鄱阳湖水位快速下落,提前进入枯水期,在湖泊湖床裸露的过程中,不均衡的流水侵蚀作用,在湖床上留下了类似大地之树的景观。(3)利于湿生和水生植物群落生长演替;为越冬候鸟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详解】(1)根据材料“2022821日受降水偏少及持续高温影响,长江流域出现罕见的旱情,鄱阳湖提前100多天进入低枯水期可知,鄱阳湖汛期反枯的原因是降水少,河流补给水量少即来水少;高温使得河水蒸发旺盛,去水多2)高温干旱天气使得湖底泥沙出露水面,由于泥沙存在高低起伏使得地势较低的区域,湖水流速更快,湖底泥沙被流水侵蚀,会使这一部分湖底比两边更低,从而使得流速更快,因而加剧了湖水下落时的侵蚀性,从而形成循环作用,最终形成了大地之树的景观。3)蝶形湖在枯水期时水域相对安静,利于湖底生物生长,为越冬的候鸟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环境。蝶形湖可提供充足水源,利于湖区及周边动植物生存,增强湖区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2022·福建泉州外国语学校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寒假,潍坊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贵州省西部的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为主题的考察活动。研学小组提前查阅了有关资料,并整理如下区域位置(如图)气候特征湖区冬季较暖、时间长,春秋相连无夏,多年平均降雨量951mm地形地质该地区石灰岩广泛发育,草海原先为古河流,15万年前,由于地壳的强烈运动,该地形成断陷盆地,后积水成湖(下图示意草海形成过程)。湖区概况草海水域面积4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米,湖水清澈,可观察到大量水生植物密布湖底,形成了极为壮观的水下草原景观(上左图)。湖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黑颈鹤等228种鸟类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上右图),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根据研学小组针对前期搜集的资料,说明草海的形成过程。(2)分析草海形成水下草原的自然条件。(3)分析草海成为众多鸟类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的有利条件。【答案】(1)由于地壳运动,古草海四周断块不断上升,该地相对下陷,形成断陷盆地;石灰岩广泛发育,流水侵蚀裂隙形成落水洞;落水洞周围受流水不断侵蚀,裂隙进一步扩大,岩石崩落堵塞落水洞;该地降水量较大,河流发育,经地表汇水,积水成湖。(2)湖水较浅,为水草生长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水水质清澈,透光性强,利于水草生长;鸟类及水生动物繁多,排泄的粪便为水草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3)湿地面积大,为鸟类越冬和迁徙中转提供广阔空间;水生生物量大,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该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温暖而长),利于鸟类越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分析】(1)根据材料,15万年前,由于地壳的强烈运动,该地形成断陷盆地,后积水成湖。由于地壳运动,古草海四周断块不断上升,该地相对下陷,形成断陷盆地,利于汇集径流;根据文字材料及草海形成过程图可知,该地区石灰岩广泛发育,加上温暖湿润的气候,流水溶蚀形成落水洞;落水洞周围受流水不断侵蚀形成裂隙。裂隙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进一步扩大,岩石崩落堵塞落水洞;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大,地表径流汇汇入后积水成湖。2)根据材料,草海水域面积4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米,说明水域面积广阔,湖水较浅,为水草生长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水水质清澈,透光性强,水中光照较强,利于水草生长;根据材料,草海是黑颈鹤等228种鸟类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鸟类及水生动物繁多,排泄的粪便为水草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形成极为壮观的水下草原景观。3)根据材料,草海水域面积46.5平方干米,平均水深2米,说明湿地面积大,为鸟类越冬和迁徙中转提供广阔空间;草海有着水下草原的美称,说明湿地水草繁茂,水生生物量大,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根据材料,湖区冬季较暖、时间长,春秋相连无夏,冬季温暖而长,利于鸟类越冬;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人类影响小,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3.(2022·广东广州·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河口地区,夏季因大量淡水注入会引起水体分层。乔治王岛南部的玛丽安湾东北部被冰川覆盖,冬季海面结冰。该处常年盛行偏北风,夏季降水形式为降雨,潮汐为半日潮。海区颗粒沉积输入呈季节性变化,颗粒沉积以陆源碎屑和生物碎屑沉积为主。据世宗站记录,1998年该地冬季低温长达49天,导致次年夏季颗粒沉积输入量剧增。由于大陆冰舌延伸到海底,夏季部分冰下融水从底部上泛,带动海湾的水体交换。(1)说明玛丽安湾沿岸表层海水盐度的季节性变化。(2)描述1999年夏季输入玛丽安湾的颗粒沉积物剧增的地理过程。(3)推测导致玛丽安湾夏季水体垂直交换增强的可能性因素。【答案】(1)夏半年,大量海冰融化和冰雪融水注入,使沿岸表层海水盐度下降;冬半年,海水中的淡水固化结冰,盐分保留在未结冰的海水里,使表层海水盐度升高。补充答案:夏季海水盐度下降,冬季海水盐度升高。(2)冬季异常低温导致海水大面积结冰,陆地积雪量增加,阻碍陆源碎屑物输入海洋而形成积累;夏季,海冰消融,大量冰雪融水携带陆源碎屑物注入海洋,在海水升温、陆源碎屑物输入增加的情况促使浮游生物繁殖,生物碎屑沉积增加。(3)夏季,当海湾处于大潮退潮期,上层海水流向湾外,底层海水形成上升流补充;偏北离岸风盛行时,表层离岸流加剧上升流的形成。补充答案:(当夏季气温较低)降雨量减少时,注入海湾的冰雪融水减少,表层海水的水体分层现象减弱【分析】(1)表层海水盐度的季节性变化主要涉及淡水输入、盐分物质、季节、结冰和融冰等因素。结合图文信息可知玛丽安湾夏半年气温较高,大量冰雪融水,夏季降水注入海湾,海冰融化都会使沿岸表层海水盐度下降;冬半年,海水中淡水固化结冰,盐分保留在未结冰的海水中,使得表层海水盐度升高。综上所述,玛丽安湾沿岸表层海水盐度的季节性变化是:夏季海水盐度下降,冬季海水盐度升高。2)根据材料可知1999年该地冬季低温长达49天,导致次年夏季颗粒沉积输入量剧增。冬季异常低温导致海水大面积结冰,陆地积雪量增加,阻碍陆源碎屑物输入海洋而形成积累;夏季,海冰消融,大量冰雪融水携带陆源碎屑物注入海洋,加之大陆冰舌延伸到海底,夏季部分冰下融水从底部上泛,带动海湾的水体交换;在海水升温、陆源碎屑物输入增加的情况促使浮游生物繁殖,生物碎屑沉积增加。因此夏季输入玛丽安湾的颗粒沉积物剧增。3)海水运动的动力主要来源是风力、天体引力能、密度差异等。玛丽安湾夏季时,当海湾发生潮汐的情况下,处于大潮退潮期,上层海水流向湾外,底层海水形成上升流补充;盛行风也会引起水体垂直交换增强,当偏北盛行时,对于海湾来说是离岸风,表层离岸流加剧上升流的形成;夏季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时,注入海湾的冰雪融化量减少,表层海水的水体分层现象减弱。4.(2022·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锂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受到各国高度关注。全球锂矿集中分布在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构成的锂三角地区。该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伴随安第斯山脉的隆起,该地区与海洋分离。锂三角周边山区富锂岩石分布广,锂资源主要蕴藏在盐湖中。该地区有190个盐湖,目前只有4个盐湖的锂矿资源得到开发。锂三角地区的锂资源主要通过晾晒、蒸发等工序提纯锂,生产工艺简单。智利因锂生产成本低,成为美国、中国等国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下图示意锂三角地区概况。(1)说明锂三角地区锂盐的富集过程。(2)从生产成本角度,分析智利吸引企业投资的条件。(3)说出智利矿区矿产运输到中国的主要交通方式,并简述其理由。【答案】(1)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活跃;含锂岩层断裂、出露,后在外力作用下风化破碎,并被搬运至湖泊中沉积下来;地下含锂液体不断注入盐湖;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锂盐在湖泊中不断富集。(2)该地区资源丰富,易于开发利用,开采成本低;未开发资源多,开发程度低,投资成本低;劳动力廉价,工资水平低;属发展中国家,环保成本低。(3)公路和海运  矿区修建公路难度小,成本低;矿产属于大宗货物,适宜廉价海运【分析】(1)通过材料该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伴随安第斯山脉的隆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地带,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使得含锂岩层断裂抬升出露,之后在外力作用下风化破碎,并被搬运到地势低洼的湖泊中沉积下来。通过图片可知该地区有盐沼,说明地下水水位高,地下含锂液体补给湖泊水;该地纬度低,气温高,受地形、大气环流等影响,降水少,蒸发旺盛,使得锂盐在湖泊中不断富集下来。2)根据材料““锂三角周边山区富锂岩石分布广,锂资源主要蕴藏在盐湖中可知该地区锂矿资源丰富,且易于开发,开采锂矿的成本较低;由材料该地区有190个盐湖,目前只有4个盐湖的锂矿资源得到开发可知当地未开发的锂矿资源较为丰富,开发程度较低;根据材料锂三角地区的锂资源主要通过晾晒、蒸发等工序提纯锂,生产工艺简单。智利因锂生产成本低,成为美国、中国等国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可知,当地开发锂矿生产成本较低,投资成本低;同时因该国是发展中国家,其劳动力较为廉价,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该国为了发展经济,环保法规较为宽松,投资锂矿生成环保成本较低。3)该国锂矿区位于西部内陆的安第斯山地,为了运输锂矿选择修建公路难度较小且成本较低;锂矿属于大宗货物,运量较大,而智利位于南美洲,西部为太平洋,距离我国较远,将锂矿出口到中国需先使用公路运输将锂矿运输到港口,再通过廉价的海运运输到中国。5.(2022·湖北·襄阳四中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梵净山,地处贵州省东北部,由坚硬的变质碎屑岩和变质泥质岩构成,形成于6500万年前的地壳运动中(形成过程如图a所示)。其山顶附近的九龙池,是一处常年云雾缭绕、面积较大的亚高山湿地,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成为珙桐、黔金丝猴、髭蟾等众多古老生物的避难所。2018年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图b示意梵净山地形分布。(1)根据图文材料,描述梵净山形成的地质过程。(2)分析九龙池成为古老生物避难所的原因。(3)说明梵净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对当地濒危物种保护的作用。【答案】(1)过程:地壳中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坚硬的变质岩(变质碎屑岩和变质泥质岩);受海水沉积作用,变质岩的上部生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地层露出海面,形成陆地;顶部和四周的石灰岩被流水侵蚀,剩下部分形成相对高大的山地。(2)原因:面积较大的亚高山湿地,水源充足,生存空间广;常年云雾缭绕,便于动物躲避天敌;纬度较低且山地阻挡冬季风,气候温暖,有利于植物生存;海拔高且地形封闭,人类干扰小。(3)作用:增强当地民众对濒危物种保护意识与责任感;促进当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改善生物栖息环境;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实施频危物种的迁地保护;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的完善和制定。【分析】(1)由材料梵净山,地处贵州省东北部,由坚硬的变质碎屑岩和变质泥质岩构成,形成于6500万年前的地壳运动中(形成过程如图a所示)并结合图示可知,梵净山形成的地质过程首先是地壳中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坚硬的变质岩(变质碎屑岩和变质泥质岩);然后受海水沉积作用,变质岩的上部生成石灰岩;地壳抬升过程中,海平面下降,地层露出海面,形成陆地;最后,变质碎屑岩和变质泥质岩顶部和四周的石灰岩被流水侵蚀,使变质碎屑岩和变质泥质岩出露,剩下部分形成相对高大的山地。2)由材料其山顶附近的九龙池,是一处常年云雾缭绕、面积较大的亚高山湿地,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成为珙桐、黔金丝猴、髭蟾等众多古老生物的避难所可知,面积较大的亚高山湿地,水源充足,生存空间广;常年云雾缭绕,便于动物躲避天敌;读图可知,九龙池所在的纬度大致为北纬27°54’附近,纬度较低且北部有高山分布,山地阻挡冬季风,气候温暖,有利于植物生存;海拔高且地形封闭,人类干扰小,古老生物保存的好。3)由材料“2018年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可知,通过把梵净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可以增强当地民众对濒危物种保护意识与责任感,减少人为对自然保护区物种的采集和狩猎,有利于对古老生物的的保护;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可以更多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促进当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可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通过适当科研旅游的开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改善生物栖息环境;可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实施频危物种的迁地保护;加入《自然世界遗产名录》也使当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获得法律支持,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的完善和制定。6.(2022·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黄山是皖南山区的最高山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m,处于我国最大丰水带内。在黄山154km2景区内,花岗岩体占107km2,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河流有36源和36峡谷。黄山花岗岩地貌的各种类型的形状和分布都有迹可循,且与演化过程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黄山花岗岩地貌的演化过程,图(a)为几千万年前的黄山地貌(第一阶段);黄山花岗岩体在第三纪后期出露地表,呈弯形山体,四周被围岩山地包围;图(b)为几百万年前的黄山地貌(第二阶段);上新世(距今500~250万年)呈穹形山体顶部和缓起伏,周边有明显切割并出现花岗岩山峰:图(c)为今日的黄山地貌(第三阶段);第四纪(距今250万年)开始古夷平面被分割,产生峡谷和高峰。(1)指出地质作用对第一阶段黄山花岗岩穹状山体形成的影响。(2)分析穹状山体周边花岗岩山峰发育的过程。(3)未来黄山独特的地貌将逐渐被外力侵蚀夷平,推断其是否有回春(花岗岩山峰地貌重新出现)的可能,并说明原因。【答案】(1)地壳运动导致黄山原有沉积岩层断层发育;伴随断层的运动,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花岗岩块体隆升,风化作用对上覆岩层的剥蚀加剧,花岗岩穹状山体出露。(2)穹状山体的出现使得黄山形成了放射状水系;放射状水系对穹状山体进行溯源侵蚀,边缘出现起伏和缓的花岗岩山峰;在河流侵蚀作用下,花岗岩山峰落差增大,穹状山体被切制,花岗岩山峰向中心发展。(3)若地壳快速抬升,致使新的花岗岩穹状山体出露地面,在河流溯源侵蚀作用下将再次出现原有地貌特征;若地壳保持稳定或下沉,则难以再次形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岩浆活动侵入岩层形成花岗岩;结合材料信息,先有沉积岩的沉积,后有岩浆从地下深处向上侵入岩层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经地壳运动抬升使黄山原有沉积岩层发生断裂,利于断层发育;伴随岩体的错位运动,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花岗岩块体隆起上升,外力风化作用使上覆岩层不断的被剥蚀,导致花岗岩穹状山体出露。2)穹状山体周边花岗岩山峰发育的过程要从流水侵蚀的角度分析。由材料信息黄山是皖南山区的最高山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m,处于我国最大丰水带内。在黄山154km2景区内,花岗岩体占107km2,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河流有36源和36峡谷可知,穹状山体的出现,导致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由中心向四周,放射状的流水对穹状山体不断地进行侵蚀,使花岗岩山峰边缘地带起伏和缓,而在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下,导致花岗岩山体落差增大,所以穹状山体被切割,引起花岗岩山峰向中心发展。3)结合前面的分析并推测可知,推断其是否有回春(花岗岩山峰地貌重新出现)的可能,要根据地壳运动进行分析,如果地壳快速抬升,新的花岗岩穹状山体会现次出露并凸出于地表,河流的溯源侵蚀不断地作用于花岗岩山体,使其再次出现原有地貌特征,有花岗岩山峰地貌重新出现的可能。如果地壳保持稳定或下沉,则不会再次形成现有的地貌,没有花岗岩山峰地貌重新出现的可能。7.(2022·云南·昆明一中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四川省甘洛县位于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到二级阶梯川西高原山地的过渡带上,属于深切割山区,全县山地面积约占90%左右。2019728日至729日,四川省甘洛县持续遭受强降雨,诱发多起山体滑坡,并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对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下图为甘洛县前进乡某测站点(图a2019728-29日降雨数据(图b)及山洪泥石流汇入主河道形成堰塞湖示意图(图c)。(1)读图b,指出该测站点728-29日的降水特征。(2)读图c,结合材料说明河流上游堰塞湖的形成过程。(3)指出此次山洪泥石流可能对当地居民造成的危害。(4)举例说明当地政府可采取的山洪泥石流防治措施。【答案】(1)降水总量大(约140mm);24小时出现两次暴雨,且雨量集中;暴雨历时短,强度大。(2)短时强降水,形成较大地表径流;地表坡度大,汇水快,携带碎屑物质,沿山沟流动,形成泥石流;泥石流汇入并阻塞山谷主河道,积水形成堰塞湖。(3)冲毁房屋、道路、桥梁等设施,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埋没农田,农作物受损减产甚至绝收;堰塞湖有溃决风险,威胁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4)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修建必要的工程措施,如拦沙坝、格栅坝和导流堤等工程;加强山洪泥石流监测预警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特征描述类问题。降水特征主要从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时间等方面描述。读图不超过24小时累计雨量超过140mm,降水总量大;2821:0024:00以及299:0011:00分别出现两次暴雨,雨量集中且强度大。2)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堰塞湖的形成可从物质条件、动力条件等角度进行分析。短时强降水形成较大地表径流,地表坡度大,使坡面物质不稳定,在重力作用下携带碎屑物质,沿山沟流动,形成泥石流,滑坡体和泥石流进入河道造成阻塞,河流上游来水多导致水位上升形成堰塞湖。3)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可结合泥石流特征进行说明,泥石流的速度很快,往往没有来得及准备,冲毁房屋、隔断道路、破坏桥梁等设施,埋没农田,影响农作物收成,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以及威胁下游地区的生命财产安全。4)泥石流的防治可从生物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恢复植被。工程措施:如拦沙坝、格栅坝和导流堤等、加强监测预警,这样可以更加快速的通知处于危险区的群众转移。对于经常发生地质灾害的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告知他们发生灾害时应如何避难,平常生活中应如何做好准备。8.(2022·黑龙江·哈师大附中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长白山天池,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南北长约4400米,东西宽约3370米,湖面的海拔高度为2189.1米,最深处为373米,平均204米,水面面积9.82平方千米,总蓄水量为20.4亿立方米。天池缺少河流水补给,但有三江之源的雅称,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附近温泉众多。是受季风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年均气温在-7℃3℃之间,年降水量在7001400毫米之间,6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左图为长白山天池景观、右图为火山口湖形成示意图。(1)据图描述火山口湖形态特征并叙述其形成过程。(2)从水量收支平衡角度解释湖水量巨大的原因。(3)分析长白山天池水体中鲜有生物生存的原因。【答案】(1)形态特征:多呈现为椭圆形;湖岸陡峭,湖水深。形成过程: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压力作用下大量喷出地面:喷射出的大量熔岩,形成火山锥;火山锥顶部崩破塌陷形成漏斗状火山口处形成盆状;积水成湖。(2)收入:大气降水:距海较近,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充足的地下水补给(地下涌泉);支出: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天池池水损失少。(3)缺少地表水(河流补给)汇入,有机物质汇入,水质纯净,氧气含量少;纬度较高,海拔高,气温低,水温低且冰封期长,浮游生物难以生长;周围山体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导致天池湖中缺乏有机物质,营养物质。【分析】(1)结合图,可知火山口湖外观表面多为椭圆形,整体像漏斗状;湖岸陡峭,湖水深;其形成过程: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大量喷出地表;喷射出的大量熔岩,形成火山锥;火山锥顶部崩破塌陷,形成漏斗状火山口,积水形成椭圆形火山口湖;其边缘陡峭,湖水深。2)结合所学知识:湖水量巨大的原因是水量收入多、支出少。结合材料,天池是受季风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年均气温在-7℃3℃之间,年降水量在7001400毫米之间,69月份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可知其水量收入多的原因有:距海较近,受地形抬升,大气降水丰富;天池缺少河流水补给,但有三江之源的雅称,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附近温泉众多可知其水量收入还有,地下涌泉提供充足的地下水补给。我国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长白山天池,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可知支出较少的原因有,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天池池水损失少。3)结合材料:我国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长白山天池,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年均气温在-7℃3℃之间,可知其水体中鲜有生物生存的原因有,纬度较高,海拔高,气温低,导致水温低,冰封期长,浮游生物难以生长;天池缺少河流水补给,可知,缺少河流水汇入,有机物质汇入少,水质纯净,氧气含量少;据左图可知周围山体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导致天池湖中缺乏有机物质,营养物质。9.(2022·广西柳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有色金属矿物是岩浆在冷却过程中矿物富集形成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要原料锂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其开采方式分为矿石提取和含锂卤水提取两种。智利的锂矿储量占世界一半以上,主要分布于阿塔卡马盐沼。开采过程需要将盐水从2040米深的地方抽取,注入蒸发池,蒸发数月后锂浓度上升,再通过一系列化工揉作得到碳酸锂。下图为智利阿塔卡马盐沼及周边地区略图。(1)从内力作用的角度描述智利有色金属资源形成的地质过程。(2)分析阿塔卡马盐沼锂矿开发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3)简析阿塔卡马盐沼锂矿开发的不利地理条件。(4)阿塔卡马盐沼锂矿开发边到当地环保人士的反对,推测他们反对的理由。【答案】(1)智利地处板块交界处,这里地壳运动活跃、岩石断裂发育,岩浆沿断裂通道上升侵入岩层或喷出地表,在冷却过程中有色金属矿物逐渐富集。(2)阿塔卡马盐沼附近有公路,数百公里外有太平洋沿岸海港,可以便捷地将产品运往世界市场。全球电动汽车需求旺盛,对锂矿需求量大。卤水提取的开采形式成本大大低于矿石提取,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3)气候干燥,淡水资源短缺;地形复杂、开发难度大;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本国技术落后,资金不足;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4)阿塔卡马盐沼地区全年基本无降水,生态环境脆弱。开采锂矿的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加剧当地生态危机。【分析】(1)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由材料可知,有色金属矿物是岩浆在冷却过程中矿物富集形成的。智利位于南美大陆西岸,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和地震现象。地震使得岩石断裂发育,地下岩浆沿断裂通道上升,侵入岩层或喷出地表,在冷却过程中有色金属矿物逐渐富集。2)分析阿塔卡马盐沼锂矿开发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可结合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从市场、交通、技术、劳动力及资金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图例、读图可知,阿塔卡马盐沼附近有公路,太平洋沿岸海港,水陆运输便利,便于将产品运往世界市场。由材料可知,锂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要原料,近年全球电动汽车需求旺盛,对锂矿需求量大,因而锂矿拥有广阔的市场。注入蒸发池,蒸发数月后锂浓度上升,再通过一系列化工揉作得到碳酸锂,说明阿塔卡玛盐沼卤水提取的开采形式使成本大大低于矿石提取,因而在市场中竞争力更强。3)开发阿塔卡马盐沼的锂资源时面临的不利条件可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技术、劳动力及资金等因素进行分析。阿塔卡玛盐沼位于阿塔卡玛沙漠之中,当地气候干燥,淡水资源短缺;由于气候条件恶劣,当地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由等高线可判断,阿塔卡玛盐沼附近地形复杂,不利于锂资源的开发;智利所在的南美大陆工业起步晚,经济欠发达,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技术落后,资金不足。4)解答时应注意题干信息---“环保人士的反对。因此本题应从锂矿开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来考虑。阿塔卡马盐沼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全年降水很少但蒸发旺盛,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锂矿开采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加剧当地生态危机。10.(2022·河南开封·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五大连池火山群地处大、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由不同时期喷发的14座火山组成。其中,老黑山和火烧山为新期火山(距今约300年),形成了面积约65km2的熔岩台地。该熔岩台地表面覆盖有火山灰,抗风化能力强,多发育裂隙、裂缝和岩坑,生长有56种草本植物,乔木发育少。下图示意老黑山和火烧山地理位置及熔岩台地景观。(1)说明老黑山和火烧山地区熔岩台地的形成过程。(2)分析老黑山和火烧山地区熔岩台地上乔木发育少的原因。(3)与结壳状熔岩表面相比,推测裂缝、岩坑处的植物物种丰富度特点并说明原因。(4)简述植物对熔岩台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答案】(1)岩浆在强大的内力作用下,沿岩浆通道或地壳裂隙喷出地表;流动性很强的玄武岩熔岩大量溢流,冷却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2)熔岩台地多发育裂隙、裂缝,降水渗流大,水分易流失;熔岩台地形成时间较短,土层浅薄,不利于乔木扎根生长;岩石抗风化能力强,成土母质形成条件差;熔岩台地演化时间短,对凋落物分解程度不够,提供的养分少,土壤贫瘠,难以发育乔木(或植被演替时间短,乔木发育较少)等。(3)裂缝、岩坑处的植物物种丰富度高。原因:该区域土壤贫瘠,水分缺乏,土壤和水分成为影响植物物种丰富度的主导因素;熔岩台地上的裂缝、岩坑这类微环境有利于土壤、水分和凋落物的聚集。(4)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熔岩台地内生态系统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促进土壤的形成;减弱熔岩台地的水土流失等。【分析】(1)老黑山和火烧山为新期火山(距今约300年),由地壳物质循环知识可知,岩浆在强大的内力作用下,会沿岩浆通道或地壳裂隙喷出地表,形成大规模熔岩流,流动性很强的玄武岩熔岩覆盖了流经地区的地面,冷却凝固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即熔岩台地。2)火山熔岩台地的生态环境条件恶劣,很多植物难以在此生存。老黑山和火烧山为新期火山,岩石抗风化能力强,成土母质形成条件差,因此岩石风化形成的土壤层较薄;新期火山在喷发过程中,对原生植被的破坏作用较强,原生植被被破坏,土壤的有机质较少,不利于森林植物的生长;还有熔岩台地多发育裂隙、裂缝、降水渗流大,水分易流失等原因也不利于乔木发育。3)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土壤贫瘠,水分缺乏,土壤和水分成为影响植物物种丰富度的主导因素。该熔岩台地表面覆盖有火山灰,多发育裂隙、裂缝和岩坑,这类微环境有利于土壤、水分和凋落物的聚集,生态环境条件比周围条件好,因此与结壳状熔岩表面相比,裂缝、岩坑处的植物物种丰富度高。4)从环境整体性分析,植物可以促进岩石风化,给土壤提供有机质,促进了土壤的形成;植物本身形成食物链,维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促进熔岩台地内生态系统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植物可以涵养水源,减弱熔岩台地的水土流失;还能调节气候等等。 
     

    相关试卷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练习专题23 推测说明类综合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练习专题23 推测说明类综合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练习专题22 探究发展类综合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练习专题22 探究发展类综合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练习专题21 区位评价类综合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练习专题21 区位评价类综合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