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37] 第16章第2讲 产业转移(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37] 第16章第2讲 产业转移(含解析)第1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37] 第16章第2讲 产业转移(含解析)第2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37] 第16章第2讲 产业转移(含解析)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37] 第16章第2讲 产业转移(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37] 第16章第2讲 产业转移(含解析),共7页。
    课时练习[37]2讲 产业转移一、单项选择题(2021·河北适应性测试)江西省景德镇老工业区在改造搬迁工作中,以文化渗透城市为导向,在老工业区建设陶瓷文化产业园,将主体厂房改为陶瓷工业博物馆和美术馆,在附属建筑中植入陶瓷创作、创意陶瓷售卖等新业态,将工业遗产、市民生活融为一体。据此完成12题。1.老工业区改造对提升城市功能作用突出的是( B )A.改善基础设施  B.增加游憩空间C.增加居住用地  D.减少交通拥堵2.改造搬迁后陶瓷产业的发展方向是( C )保留传统工艺 传承传统文化 退出传统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 满足个性化需求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A.老工业区②⑥  B.新工业区③④C.老工业区③⑤  D.新工业区①⑥[解析] 1题,由材料江西省景德镇老工业区在改造搬迁工作中,以文化渗透城市为导向,在老工业区建设陶瓷文化产业园,将主体厂房改为陶瓷工业博物馆和美术馆,在附属建筑中植入陶瓷创作、创意陶瓷售卖等新业态,将工业遗产、市民生活融为一体可知,老工业区改造对提升城市功能作用突出的是增加了市民的游憩空间;老工业区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善,改善基础设施不是老工业区改造对提升城市功能的突出作用,老工业区并非改造为住宅区,老工业区改造没有增加居住用地,老工业区改造后,增加了市民的游憩空间,该地游客会增多,交通拥堵现象不一定减少。第2题,由材料在老工业区建设陶瓷文化产业园,将主体厂房改为陶瓷工业博物馆和美术馆,在附属建筑中植入陶瓷创作、创意陶瓷售卖等新业态可知,老工业区传承传统文化,通过创意陶瓷售卖满足个性化需求,由陶瓷生产转为陶瓷创作、创意陶瓷售卖等为陶瓷生产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出现了转型升级(退出了传统产业);由题干改造搬迁后陶瓷产业的发展方向可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是老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发展方向,新工业区应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生产高端陶瓷,实现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不是退出传统产业。(2022·山东济宁模拟)作为对外投资的新方式,海外园区已成为探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海外园区建设一般采用共商共建模式,但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仍面临诸多困境,下图示意高水平海外园区具备的关键优势,据此完成35题。3.中国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 D )A.产业规划不合理  B.融资渠道不畅通C.人才培养不到位  D.政治经济风险大4.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 C )均摊投资建设成本 构建多方协调机制 降低投资外部风险 消除文化和制度差异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5.引导入园企业快速融入当地生产经营环境的关键优势是( C )A.政策协调机制  B.投资软硬环境C.信息和资源共享  D.集聚经济效应[解析] 3题,由图示信息可知,高水平海外园区的关键优势在于政策支持、良好的投资环境、共享信息和资源及集聚经济效应,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的是共商共建模式,产业规划合理,集聚经济效应明显,融资渠道畅通;我国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制造业水平高,人才培养不到位不可能是我国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东道国与我国(母国)存在制度和文化差异,制度和文化差异带来的政治经济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故我国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政治经济风险大。第4题,中国海外园区是中国在外国(东道国)投资建厂,中国出资,外国(东道国)提供优惠政策、便利设施和专业服务,故中国建设海外园区不可能与东道国均摊投资建设成本,东道国与我国(母国)存在的制度和文化差异不可能通过共商共建模式消除;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构建多方协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投资外部风险。第5题,由材料可知,园区建设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东道国与我国(母国)存在制度和文化差异,入园企业要想快速融入当地生产环境,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是关键性因素,政策协调机制无法减轻制度和文化上的差异;投资软硬环境无法引导企业快速融入当地的生产经营环境,集聚经济效益是指由于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主要作用于减少生产成本和促进生产分工合作,对入园企业快速融入当地生产经营环境无关。(2021·1月浙江地理)随着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高。下表为2019年中部四个省发展状况部分数据。完成67题。指标河南湖北江西山西人口(万人)9 6405 9274 6663 729人均(GDP)(万元/)5.67.75.34.6三次产业结构8.543.548.08.341.75008.344.247.54.843.851.46.中部地区承接的产业类型,主要为( D )资金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7.关于中部四个省承接产业转移比较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江西省经济水平高  B.湖北省第二产业产值高C.山西省农业基础好  D.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解析] 6题,在区域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部地区是产业转入地,主要是承接相对落后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第7题,湖北省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均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好;通过人口总数和人均GDP可计算得到GDP总量,再将GDP总量乘以第二产业比重,即可得出第二产业的产值,四省中河南第二产业产值最高;山西省第一产业比重低,无法获知农业基础好或差;河南省人口最多,劳动力资源最丰富。(2022·四川成都模拟)20201115日,东盟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 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 RCEP) ,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下图反映了2019年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贸易往来情况,读图完成89题。8.结合上图,推测2019年我国( B )A.对东盟各国存在明显的贸易顺差B.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量矿产品C.从新西兰进口大量光学医疗器械D.与文莱之间几乎无贸易往来9.自贸区的建设对该区域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C )A.优化各国进口结构,增加消费成本B.拓宽市场空间,提高产品附加值C.促进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增加就业D.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解析] 8题,由图示可知我国与东南亚大多数国家的贸易差额为负值,存在贸易逆差;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山上的国家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量铁矿石等矿产资源;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乳畜业发达,我国从新西兰大量进口乳制品。光学医疗器械制造日本、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技术水平先进,我国从日本、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进口光学医疗器械;图中显示我国与文莱贸易差额为零,但这不能表明我国与文莱没有贸易往来。第9题, 各国进口商品的结构是由各国实际需求决定的,且增加消费成本并不是对区域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自贸区的建设有利于各国拓展市场空间,但对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没有直接影响;图中贸易种类基本为传统产业,故自贸区的建设不能优化生态环境,区域自由贸易以区域内各国的产业优势为基础,分工合作,寻找区域内更大市场,增加出口,利于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2020·山东地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不断调整,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汽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最早的汽车集团之一。1994 2016年,上汽集团的扩张经历了 本地多样化——初步的市外扩张——以市外扩张为主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在上海市建成了完备的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第二、三阶段向江苏等地扩张。据此完成1011题。10.上汽集团本地多样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B )A.提高研发水平  B.满足生产需要C.带动当地就业  D.提高生产效率11.依据上汽集团的扩张历程判断,图中KNPV分别代表( A )A.研发、总部、制造、销售B.销售、总部、制造、研发C.总部、研发、销售、制造D.研发、总部、销售、制造[解析] 10题,上汽集团是我国最早的汽车集团之一,集团成立之初,国内的产业基础落后,配套企业不完善。上汽集团第一阶段在实施本地多样化战略,在上海市建成了完备的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故上汽集团本地多样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生产需要。第11题,据图可知三个阶段N全在上海市且在上汽集团可推知N为总部,K一直位于上海市且围绕着NK应为上汽集团不同阶段的研发环节,第二阶段时期中国汽车市场开始发展,P环节扩张到城市等级相对较低的南京市,故P为制造环节,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到第三阶段江苏省已成为汽车主要的销售市场,V为销售环节。二、综合题12(2020·1月浙江地理)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皖江城市带在长江经济带位置示意图。材料二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它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材料三 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将大大减少。皖江城市带是国家扩大内需、解决就业的重要载体。(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的三大航运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发展有哪些优势?(3)分析皖江城市带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有利条件。[解析] (1)题,长江经济带中,上海要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是长江下游的航运中心,长江中游最大城市是武汉,武汉是长江中游的航运中心,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城市,重庆是长江上游的航运中心。第(2)题,由图和材料可知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经济带地理位置更加临近,区域内长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水陆运输更便利;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受长三角辐射带动,经济发展快,产业基础比环鄱阳湖城市群好;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第(3)题,皖江城市带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承接产业的能力强;地价水平相对长三角较低,土地面积广,城市开发空间广;长三角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将大大减少,将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外迁,皖江城市带便于接纳长三角产业转型回流的劳动力;皖江城市带是国家扩大内需、解决就业的重要载体,有政策支持。[答案] (1)上海 武汉 重庆 (2)毗邻长三角;产业基础良好;交通条件优越;环境容量大。(3)承接产业的能力强;地价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开发空间广;便于接纳长三角产业转型回流的劳动力;政策支持。13(2022·山西太原模拟)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合肥市吸引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项目50多个,总投资超过500亿元,目前已投资300多亿元。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全市聚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近百家,涵盖整车制造、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施、智能化、网联化等领域。合肥市新能源汽车行业重点企业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 000余项,主导或参与相关标准31项,其中国家标准19项、行业标准12项。合肥市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在电驱动效率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纯电动客车使用环境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材料二 下图为安徽省合肥市位置示意图。(1)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合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条件。(2)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目的。(3)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合肥市的影响。[解析] 第(1)题,安徽邻近长三角,有利于吸引长三角产业的迁入;合肥是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科技、资金、交通、政策方面的优势明显,且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第(2)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目的,主要从成本缩减、效益提高、竞争力增强以及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作答。新能源汽车集聚便于共用基础设施,降低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集聚能够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益;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技术联系,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树立品牌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第(3)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合肥市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作答。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大,其发展增加了城市的就业机会,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加重,且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大,占地面积广,会加剧城市的用地矛盾。[答案] (1)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安徽省省会,服务范围广;邻近长三角,易吸引长三角人才、技术、资金等导向型产业的迁入;交通便利。(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产业集聚利于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规模效益;利于促进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加强技术上的交流与沟通,促进能源汽车行业标准的完善;利于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树立品牌优势;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3)有利影响: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不利影响: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占用大量的土地,加剧用地矛盾。  

    相关试卷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18] 第6章第2讲 人口迁移(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18] 第6章第2讲 人口迁移(含解析),共6页。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8] 第2章第3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8] 第2章第3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含解析),共8页。

    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34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34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