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45] 第20章环境保护(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15058/0-1697759182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45] 第20章环境保护(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15058/0-16977591826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45] 第20章环境保护(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15058/0-169775918272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 (含解析)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45] 第20章环境保护(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45] 第20章环境保护(含解析),共6页。
课时练习[45]第二十章 环境保护1.(2021·广东地理)热融湖是因热融作用引起地表塌陷形成的凹坑集水而成。近年来,我国青藏高原上的热融湖发展迅速,在一些地区形成了繁星一样的“星宿海”,冬季湖泊冰面可见一串串甲烷气泡冻结在冰层中。有些热融湖也会出现停止生长现象,湖盆会被水生植物、泥炭和沉积物充填。下图示意青藏高原热融湖景观。分析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 热融湖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从其对岩石、水圏、大气圏、土壤、植被等的影响回答。由材料可知,热融湖是因热融作用引起地表塌陷形成的凹坑集水而成,易成片出现,因为是热融作用,形成后会提升湖泊周边地温,导致周边冻土融化,破坏冻土层的稳定,进一步导致湖岸崩塌、地表塌陷,影响和改变地表形态;热融湖使土壤水分发生变化,水分对土壤的性质影响大,会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热融湖蓄水成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径流分布,改变当地的地表和地下径流状况;热融湖升温加速冻土融化,冻土层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甲烷等温室气体,释放土壤中储存的碳元素,加剧全球变暖,冻土融化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动植物栖息地,破坏生态系统。[答案] 热融湖易成片出现,会提升湖泊周边地温,加速周边冻土融化,破坏冻土层的稳定,导致湖岸崩塌、地表塌陷,改变地表形态;热融湖使土壤水分发生变化,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热融湖蓄水成湖,改变当地的地表和地下径流状况;热融湖升温加速冻土融化,冻土层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甲烷等温室气体,释放土壤中储存的碳元素,加剧全球变暖,冻土融化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动植物栖息地,破坏生态系统。2.(2021·河北地理)青藏高原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区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关键词”(下表)分析发现: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变化,不同阶段研究主题也相应调整。其中,1951~1992年以基础调查为主,摸清资源环境状况,关注高原隆起对环境的影响,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提供支撑。阶段主要“关键词”1951~1992年植被类型、冰川冻土、降水量、海拔、大气环流、高原隆起、东亚季风1993~2020年气候变化、人类活动、青藏铁路、三江源、物种多样性、珍稀动物保护归纳出1993~2020年青藏高原研究的两类主题,并分别指出其环境意义。[解析] 由表可知,1993~2020年,区域研究的关键词是“气候变化、人类活动、青藏铁路、三江源、物种多样性、珍稀动物保护”等,故1993~2020年青藏高原研究的主题是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及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研究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能最大限度减少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有利于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开发环境资源。通过研究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加强对三江源湿地的保护,保护野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区域生物的多样性。[答案] 研究主题: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研究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减少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开发环境资源。研究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加强对三江源湿地的保护,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3.(2022·四省八校模拟)近十几年来,洞庭湖区大面积种植经济林、围湖造田、沿湖开发等严重威胁洞庭湖生态安全。2017年7月底,中央环保督察组要求湖南省在2017年年底前全部清理到位。下图为洞庭湖沿岸某地区2016年和2017年土地利用情况示意图。简述洞庭湖沿岸地区绿地和湖面变化的特点及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解析] 由图可知,洞庭湖沿岸地区绿地和湖面有所增加。影响主要从绿地和湖面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分析。[答案] 特点:绿地和湖面面积增加。影响:湖泊对河流的调蓄能力增强;湖泊水质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对局地(湖岸地区)气候的调节能力增强,使城市空气湿度增加、温差变小;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少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美化环境。4.(2022·贵州贵阳模拟)2019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上海市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和湿垃圾”四类,建立“不分类、不收运,不分类、不处置”的双向监督机制,基本建成覆盖分类运输、分类中转至末端处置的全程信息化监管平台。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将面临处罚。目前,全国多地陆续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简述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解析] 现在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是填埋,这将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也不能完全无害化处理垃圾。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和湿垃圾”四类,“不分类、不收运,不分类、不处置”说明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便于回收利用、运输、处置。[答案] 利于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利用率;集中处理有害垃圾,减轻污染;促进公民素质提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城市环境改善。5.(2022·山西阳泉模拟)稳定塘是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通常是利用荒废的河道、沼泽地、峡谷、废弃的水库等,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在塘中种植水生植物如菱角、芦苇等,也可进行水产养殖,形成人工生态系统。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转化,使进入塘中污水里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和转化。下图为稳定塘的工作模式示意图。说明与相同规模常规污水处理厂相比,稳定塘净水处理系统的优势和不足。[解析] 由材料可知,稳定塘是利用荒废的河道、沼泽地等建设而成的,相比于常规污水处理厂,稳定塘能充分利用地形,建设费用低,同时没有复杂的机械设备和装置,维护费用低;根据“进行水产养殖”可知,相比于常规污水处理厂,稳定塘能够增加经济效益;根据“形成人工生态系统”可知其生态效益突出。其不足可从占地面积、处理时间及稳定性等方面思考。[答案] 优势:能充分利用地形,结构简单,建设费用低;稳定塘不需要复杂的机械设备和装置,维护费用低;进行水产养殖,可增加经济效益;稳定塘是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突出。不足:占地面积大;污水处理时间长,且污水净化存在季节差异,去污能力不稳定。6.(2022·河南郑州模拟)实心黏土砖又称红砖,是传统的墙体材料。红砖的生产需要大量黏土,其生产主要包括挖表层黏土、和泥、压制成型、干燥、高温烧制等工序。目前国家已经全面取缔红砖,同时大力推广以粉煤灰、煤矸石、石粉、炉渣、竹炭等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分析我国推广新型墙体材料替代红砖的主要原因。[解析] 以粉煤灰、煤矸石、石粉、炉渣、竹炭等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利于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利于保护耕地资源,减少生态破坏。红砖的生产需挖取表层黏土,且耗土量大,会破坏大量耕地资源;大量取土,破坏地表植被,易加剧水土流失、加重荒漠化程度,诱发地质灾害;高温烧制红砖会消耗大量煤炭,加剧大气污染;如果实心黏土砖产量继续增长,不仅会增加墙体材料的生产能耗,而且会导致新建建筑的采暖和制冷能耗大幅度增加,将严重加剧能源供需矛盾。[答案] 红砖的生产需要挖取表层黏土,且所需耗土量大,破坏大量耕地资源;大量取土,破坏地表植被,易加剧水土流失、加重荒漠化程度,诱发地质灾害;高温烧制消耗大量煤炭,加剧大气污染;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利于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利于保护耕地资源,减少生态破坏。7.(2021·湖北地理)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冬虫夏草对气候有强烈的依赖性,气温、降水、日照、冻土和植被等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其生存微环境发生相应改变。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至雪线附近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带,该区域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日照较为充足,利于冬虫夏草的生长。雨季是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的主要季节。图1、图2分別示意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内各气象站点1981~2015年期间雨季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1)说明1981~2015年西藏冬虫夏草产区雨季的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判断依据。(2)分析1981~2015年西藏冬虫夏草产区雨季的气候变化对产区位置和面积产生的影响。[解析] 第(1)题,图1、图2分别示意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内各气象站点1981~2015年期间雨季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由图1分析雨季的平均气温变化,由图2分析雨季的平均降水量变化。由图1可知,雨季各气象站点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判断依据是结合图1图例,各气象站点平均气温变化均为正数;由图2可知,大部分站点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部分站点降水量呈减小趋势,地区差异性较大,判断依据是结合图2图例,黑点是降水量变化为负值的站点,空心圆点为降水量变化为正数的站点,图中大部分站点是正数,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林芝西南少部分站点为负数,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故1981~2015年西藏冬虫夏草产区雨季的气候变化趋势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的暖湿化发展趋势。第(2)题,由材料“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至雪线附近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带,该区域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日照较为充足,利于冬虫夏草的生长”可知,冬虫夏草喜低温、喜光、喜昼夜温差大。西藏冬虫夏草产区1981~2015年气候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的暖湿化发展趋势,故未来适宜冬虫夏草生长的地区海拔下限升高,产区位置将向3 000米以上更高海拔方向移动,产区面积也将相应缩小。[答案] (1)西藏冬虫夏草产区雨季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暖湿化(气候变暖变湿)。其依据是雨季均温升高,大部分地区降水増加。 (2)冬虫夏草繁殖生长所需环境条件的变化,必将导致产区位置和面积的变化。西藏冬虫夏草产区1981~2015年期间,雨季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日照减少,原有海拔高度内适合冬虫夏草生长的微环境发生改变,导致西藏冬虫夏草产区位置向3 000米以上更高海拔方向移动(海拔下限直接抬升),产区面积相应缩小。8.(2022·河北石家庄模拟)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绿地建设进展迅速,但同时面临着枯枝落叶、杂草残花等园林绿化废弃物不断增多的困扰。上海市很早就开始了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系统利用的实践探索,处理技术主要是粉碎、沤堆加工成绿化介质,不过,好技术还没有结出丰硕果实。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上海全市产生各类园林绿化废弃物约70万吨,各类处置利用加工约20万吨。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置生产要求有较大场地,粉碎时噪声较大,沤堆易产生异味,生产的绿化介质每立方米成本在700元以上,销售价却不到400元。说明上海市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得知,上海市园林绿化废弃物总量大,而相关企业对废弃物的处理能力有限,且处理过程会产生噪声和空气污染,此外还存在无法覆盖成本问题。解决措施就可以从上述的问题出发,鼓励参与企业,找合适处置场所,找到费用和成本平衡点。[答案] 主要问题:园林绿化废弃物总量大而处置利用加工量较小,资源化利用比例偏低;处置场所占地面积较大且会产生噪声和空气污染,选址困难(中心城区难以找到符合条件的场地);废弃物资源化的产品销售价低于成本价,导致相关企业亏损。解决措施:采取税收优惠、投资补助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企业加入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事业;在城市外环林带内设置处置场所,集中处置园林绿化废弃物;向废弃物产生单位收取一定费用,补贴生产、经营成本。9.(2022·河南郑州模拟)每年4月,粉红椋鸟由南亚前往新疆繁殖。当天气转凉,粉红椋鸟返回南亚越冬。粉红椋鸟喜集群活动,以捕食蝗虫为生,一只粉红椋鸟每天的捕食量可超过自身体重。其偏好选择岩缝、石砖缝隙作为筑巢点。2018年6月,新疆伊犁218国道施工现场的碎石被粉红椋鸟“相中”筑巢,施工单位决定暂停施工。分析国道暂停施工的原因,并推测当地可能采取的保护措施。[解析] 由材料可知,当地地处粉红椋鸟的繁殖地,且该鸟类以捕食害虫为生,对农业生产具有较高价值。施工单位决定停工,体现了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保护措施可以从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等角度作答。[答案] 原因:粉红椋鸟对治理蝗灾、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较高价值;避免施工惊扰导致成年粉红椋鸟弃巢影响繁殖;人们的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主动减少对自然的干预。措施:在粉红椋鸟集中筑巢地周边设置围栏、警示牌;在进行工程施工前做好自然环境的调查工作,并制订相关的保护措施;加强椋鸟监测,必要时进行人工孵化繁殖后放归野外。10.(2022·广东韶关模拟)库布齐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北部、黄河南岸,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地势南高北低,大部分由流沙与半固定沙丘组成,流动性极强,北部边缘为河漫滩地,地下水埋藏浅。发育于高原北侧的多条洪水沟向北汇入黄河,夏汛冬枯,雨季山洪频发,成为黄河内蒙古段的主要产沙源。为了遏制沙漠化扩展,库布齐人经过数十年的治理,现已在沙漠北缘、黄河南岸建成了一条防沙锁边林。下图为库布齐沙漠北缘锁边林分布示意图。分析库布齐沙漠北缘能够建成锁边林的有利自然条件,并说明该锁边林在不同季节所起的主要环境作用。[解析] 由图文材料可知,库布齐沙漠北缘临近黄河,地下水埋藏较浅,水资源较丰富;多为河漫滩地,土层较深厚、土壤较肥沃,有利于森林生长。不同季节森林的作用不同,冬春季节,该区域盛行西(偏)北风,该锁边林位于库布齐沙漠的上风向,锁边林可降低风速,减少流沙流动,起防风固沙的作用;夏秋季节,该锁边林位于流经库布齐沙漠洪水沟的下游,可减少山洪带来的泥沙进入黄河。[答案] 自然条件:临近黄河,地下水埋藏较浅,水资源较丰富;多为河漫滩地,土层较深厚、土壤较肥沃。环境作用:冬春季节,该区域盛行西(偏)北风,该锁边林位于库布齐沙漠的上风向,锁边林可以降低风速,减少流沙流动,起防风固沙的作用;夏秋季节,该锁边林位于流经库布齐沙漠洪水沟的下游,可减少山洪带来的泥沙进入黄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环境保护 练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理——选修6,【地理选修6,【地理—选修6,【选修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9) 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矿业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8章 环境保护 课时作业(含详解),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