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分层作业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分层作业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分层作业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分层作业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分层作业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作业课件ppt
展开1.(2023江西宜春高二期中)西汉时出现了汗血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B.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C.中原与西域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D.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原与西域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西域的汗血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物产传入中原,中原的丝和丝织品以及炼铁、打井等技术通过这条道路西传,D项正确。
2.拜占庭帝国金币在中国的一些历史遗迹中被发现。下图是在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的金币。其可以用于佐证的历史现象是 ( )
A.南北朝时期欧亚丝绸之路发展B.拜占庭帝国与北魏有官方贸易C.南北朝时期民间商贸往来频繁D.丝和茶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解析 拜占庭帝国金币在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反映出南北朝时期欧亚丝绸之路有所发展,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是官方形式的贸易,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商贸往来是民间还是官方,也不能体现频繁,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丝和茶,排除D项。
3.下图为北宋某墓葬出土的景德镇窑青白釉胡人牵马俑。该图可用来佐证( )马膘肥体壮,昂首嘶鸣,尾巴上翘,背部配置鞍鞯。两侧各立一位胡人,深目,高鼻,翘须,发髻高挽,上身着窄袖长衫,衣摆撩起,脚蹬长靴。一人紧紧勒住马缰,迫使急于前行的马儿驻足等待。一人似在搬运货物,准备行装。A.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盛况B.中西不同文化的交融互鉴C.景德镇制瓷业的中心地位D.宋人崇尚理性的审美观念
解析 据材料“马膘肥体壮”“一人紧紧勒住马缰”“一人似在搬运货物”可知,胡人牵马俑反映了当时中外开展贸易的情况,这反映了古代丝绸之路贸易往来情况,A 项正确。
4.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沿海的汉墓群中,出土了1 000多件物品,一些物品来自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及波斯等地,其中的琥珀、玛瑙的产地主要是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由此可知,当时( )A.丝绸之路重心转移B.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发展C.朝贡贸易体系完备D.海上对外交往通道开辟
解析 根据材料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汉墓群中出现东南亚和欧洲的物品可知,当时我国的海上对外交往通道已经开辟,D项正确;汉代还是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在对外交往中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未说明中外贸易的形式,体现不出朝贡贸易体系完备,排除C项。
5.下列图片所示的有角神兽是我国北方和欧亚草原地区常见的一种装饰题材。有学者认为,这种“鸟兽合一”的虚幻动物与先秦文献记载的嬴秦飞廉族的风神形象相吻合。这可用于说明( )
A.秦国崛起的精神动力B.草原丝绸之路的文化影响C.不同物种的交流融合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北方和欧亚草原地区的有角神兽形象相似,这可能跟草原丝绸之路有关,B项正确。
6.丝绸之路不仅向西方输出丰富的物产,更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它使纸制品、印刷术、茶叶和瓷器等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得以传播。这表明( )A.外出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途径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人口迁移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D.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解析 根据材料“向西方输出丰富的物产,更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使纸制品、印刷术、茶叶和瓷器等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得以传播”可知,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D项正确。
7.历史上西亚和北非工匠曾大量仿制中国各类瓷器,尽管他们烧制出来的实际上只是施釉陶器,但器形、色彩、花纹都与中国瓷器类似。这反映出( )A.丝绸之路走向繁荣昌盛B.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C.当地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D.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西亚和北非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才会大量仿制中国各类瓷器,C项正确。
8.莫高窟的一幅壁画上描绘的日神、月神图像既有印度和中亚(粟特人)艺术的要素,又受到希腊、波斯艺术的影响。这说明( )A.异域艺术成为石窟艺术的主流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莫高窟是多元文明交流的见证D.中外审美趋于一致
解析 根据材料中信息可以得出,莫高窟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元素的风格,见证了多元文明交流的成果,C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了异域文化的元素,但无法看出其处于“主流”地位,排除A项;题干材料探讨的是中外文化的交融,并未展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排除B项;“中外审美趋于一致”的表述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
9.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中,在大夏(都城在今阿富汗北部巴尔赫)见到了邛竹杖、蜀布。大夏国人说,他们是从身毒国(古印度)购买来的。这一记述可以用来证明 ( )A.张骞正式开辟了丝绸之路B.大夏国和身毒国贸易关系密切C.“草原丝绸之路”早已开通D.中国与中亚的贸易关系早就存在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张骞在大夏见到了“邛竹杖、蜀布”,这都是我国四川地区的特产,这说明中国与中亚早就存在着贸易关系,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而不是“正式开辟了丝绸之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在大夏见到了从身毒国(古印度)购买来的邛竹杖、蜀布,而未强调二者贸易关系密切,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草原丝绸之路”,排除C项。
10.20世纪80年代,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陆续出土了大批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物。据下表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柴达木盆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B.自古以来柴达木盆地就是兵家必争之地C.道教受到南北朝至隋唐各民族热烈追捧D.唐朝实现了对青海地区全面有效的统治
解析 通过阅读表格内容可知,处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柴达木盆地,有中西方货币、特产、公章、道教符箓锦、藏文佛经等多种文物出土,反映了该地区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柴达木盆地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排除B项;仅有少量与道教文化相关的文物,不能说明道教受到南北朝至隋唐各民族热烈追捧,排除C项;唐朝时期,中央政权尚未实现对青海地区全面有效的统治,排除D项。
11.唐朝时,外来商人遍布长安东西二市;北宋都城东京城的商业空间较长安大为扩展,而外来商人的身影却大为减少。这一变化折射出( )A.商品经济规模萎缩B.传统陆上商路受阻C.市坊分离制度解体D.外交政策趋向保守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长安是国际大都市,有大量外来商人在此定居;宋朝时,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外商多聚居于泉州、广州等海港城市,B项正确。
12.下表是我国古代部分外来农作物的引进情况。这些古代农作物的引进,主要得益于( )A.对外贸易的不断深入发展B.人口猛增对优良作物的需求C.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D.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持续兴盛
解析 题表中所列引进的外来农作物都与对外贸易有直接关联,这说明对外贸易的不断深入发展,故A项正确;我国人口猛增主要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长期对外开放”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D项错在“持续兴盛”,排除。
13.在古代,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的人们使用;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从社会史研究视角看,这主要反映了丝绸之路( )A.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B.推动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格局C.体现不同文明间的激烈碰撞D.促进各地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解析 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可知从社会史研究视角看,丝绸之路促进各地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D项正确。
14.2 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他们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连通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把我国东部农耕文明集中发达地区与“西域”及其以西各国联系起来,也见证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材料表明丝绸之路( )A.是东西方丝绸交易的专用通道B.是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C.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唯一通道D.拓展了汉朝的统治区域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交通大动脉,具有非凡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战略意义,成为古代中国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B项正确;早期丝绸之路上交易的物资种类广泛,并不仅仅是丝绸交易的通道,排除A项;“唯一”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材料与“统治区域”无关,排除D项。
15.唐朝文献记载了许多来自异域的船只,如:蛮舶(《旧唐书》)、西域舶(《旧唐书》)、南海舶(《唐国史补》)、昆仑舶(《新唐书》)、波斯舶(《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等。由此可知,唐朝( )A.海外贸易居于主导地位B.统治疆域辽阔C.对外经济贸易交流广泛D.崇外社会风气盛行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唐朝与外国进行着广泛的经济贸易往来,C项正确;“主导地位”表述错误,唐朝小农经济占据主导,排除A项;材料不能得出疆域辽阔,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崇外的社会风气,排除D项。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 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之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材料二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概括“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参考答案 朝代:西汉。主要作用: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参考答案 特点: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
17.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贸易通道,围绕“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这一话题,两个研究小组的同学们展开了一次跨区域的交流。下表为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哪两个结论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同学们所使用涉及的史料哪些属于第一手史料?
参考答案 结论1、2。一手史料:《汉书·地理志》、南越王墓葬出土文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与衰落的原因。
参考答案 兴盛原因:国内商品经济繁荣;手工业品技艺高超,畅销海内外;北方战乱,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经济中心不断南移;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衰落原因:近代中国遭受西方侵略,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新航路开辟,新的贸易路线的建立;中国国力逐渐走向衰退。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通过以茶易马,即所谓的“茶马贸易”,中原地区获得了紧缺的马匹,西北少数民族茶叶依赖中原地区供给,从某种意义上,中央王朝因茶叶而掌握了“华夏边缘”地区的命脉。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茶马治边政策。唐肃宗率先开了政府茶马交易的先河。北宋则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等地置榷茶和买马司以管理茶马互市。明代厉行茶马治边政策,把这项政策作为统治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的重要手段。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
材料二 茶马古道源于中国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繁于明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最盛。公元7世纪,吐蕃在青藏高原崛起,并于唐初南下,在金沙江上架设铁桥,打通了滇藏往来的通道。宋元明清各朝政府在西南各地大力开辟驿路,设置驿站,且管理越来越严格细致。清末民初,茶商大增。抗日战争中后期,茶马古道成为抗战大后方的主要国际通道。……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它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道路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和附线,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最高、最险峻以及环境最为恶劣的古道,其全长近四千余千米,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历代政府重视茶马交易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主要原因:政治上,通过控制茶马交易,以加强对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财政上,能大大增加政府收入;商贸上,茶马交易强烈互补性的客观需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茶马古道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特点:历史悠久,绵延时间长;道路众多,覆盖面广;道路狭窄简陋,交通条件艰苦;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陆上交通及外贸的主要通道;受到官民双方的重视和保护。
高中历史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课文内容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学习,关键能力·课堂探究,随堂检测·强化落实,读史思辨·视野拓展,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河西走廊,漠北草原,游牧民族,关中平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素养,知识概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河西走廊,汗血马,阿拉伯,史料研读,论从史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