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含解析)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2 考点2 热力环流(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2 考点2 热力环流(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全国文综乙)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
2.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3.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
A.北高南低,梯度大 B.北高南低,梯度小
C.南高北低,梯度大 D.南高北低,梯度小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设问分析]
答案 1.C 2.D 3.B
解析 第1题,首先明确图中风向和风力大小的符号,风向杆方向表示风的来向。1千米之下气球先向北漂,说明近地面应该是南风;上升过程中逐渐转向西南,说明较高海拔处风向转为东北风,看图可知13时最符合,选C。第2题,海陆的相对方位可以根据海陆风风向判断。因陆风被丘陵干扰,已经不明显,故使用海风来判断。白天午后的海风最明显,图中近地面附近午后风向是东南风,说明海洋在陆地的东南方向,则陆地在海洋的西北方向,选D。第3题,本题问的是该市的气压差,即较大尺度背景风的气压场,而不是形成海陆风的小尺度气压场。海陆风是小尺度的热力环流,海陆风明显,则说明较大尺度的背景风相对较弱,即气压梯度小,排除A、C;海陆风是近地面的热力环流,高处越来越弱,风力发生明显改变的高度意味着不再是海陆风的空间尺度范围,再往高处的风向即代表较大尺度的背景风;图中显示,1 000 m高度上已经高过丘陵海拔,该高度的风即为该市较大尺度的背景风;图中显示,该市一天中较大尺度的背景风都是偏北风,且风力都偏小,最大风力为3级,故气压场是北高南低,梯度小,选B。
1.热力环流原理的形成及常见形式
(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①理清形成过程:两地冷热不均→产生气流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②抓住根本原因:两地冷热不均。
③明确垂直气压分布特点:垂直方向上,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
(2)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①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②山谷风:在山谷和盆地,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③城市热岛环流:一般将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业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④“穿堂风”:是在热力环流原理基础上形成、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有助于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和降低室内温度。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
2.图解影响风速的因素
3.风的影响
考向1 通过“影响风的因素和风的影响”考查“综合思维”
纳木错位于拉萨市区北偏西200多千米处,是西藏第二大湖泊。2007年8月,某科研小组在纳木错进行了为期12天的湖陆风观测(观测点位置如图a),但仅在12日、13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图b为“13日某时统计的风向随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该科研小组进行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不便 B.地质灾害多发
C.天气多变 D.牧业活动干扰
2.图b中风向随高度变化情况的大致时间可能是( )
A.2:00 B.8:00 C.14:00 D.17:00
3.纳木错湖区湖陆风环流的高、低空风过渡地带大致位于相对高度( )
A.1 000 m左右 B.2 000 m左右
C.3 000 m左右 D.4 000 m左右
答案 1.C 2.A 3.B
解析 第1题,“为期12天的湖陆风观测,但仅在12日、13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证明此区域湖陆风不够明显。西藏地区夏季为雨季,天气多变,温差减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湖陆风不明显,选C。第2题, 根据图示信息显示,近地面1 000 m以下风向角度为90°~180°之间,吹东南风,属于陆风,陆风一般发生的时间是在夜晚,选A。第3题,纳木错湖区的低空风是从陆地吹向湖泊(90°~180°),高空风是从湖泊吹向陆地(270°~360°),因此,高、低空风过渡地带大致位于相对高度2 000 m左右(180°~270°),B正确。
考向2 通过“热力环流原理及其应用”考查“区域认知”
(2022·广东省深圳诊断)莫高窟在山崖上开凿而成,三面与岩体相连,所有洞窟均为单侧开口。多数洞窟已安装窟门,窟门是窟内外空气交换的唯一途径,秋季较冷的空气缓慢进入有利于维持窟内稳定的温湿度环境。其中206号窟安装了稳定耐用但导热性较强的铝合金门,门上设有上、下两处可开启的百叶窗(图1),图2示意文保专家在秋季连续晴天对该窟内外不同部位温度测量结果。据此完成4~6题。
4.根据门内测点2的温度变化过程,推测该洞窟的窟门大致朝向( )
A.西侧 B.东侧
C.北侧 D.南侧
5.为维持窟内湿度的干燥和稳定,秋季百叶窗宜开启的时段及气流交换方式是( )
A.清晨至中午,下窗进上窗出
B.午后至晚间,下窗进上窗出
C.清晨至中午,上窗进下窗出
D.午后至晚间,上窗进下窗出
6.为维持窟内稳定的温湿度环境,更好地保护壁画,对206号窟门合适的改进措施是( )
A.换成导热更好的板材
B.扩大门上百叶窗面积
C.将窟门外面涂成浅色
D.换成透明的厚玻璃门
答案 4.B 5.A 6.C
解析 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测点2位于门内,从9点左右,温度开始升高,说明日出之后测点2的温度就开始升高,应该是朝向东侧,B正确;朝向西侧、北侧、南侧不会在日出之后温度就升高,A、C、D错误。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上午窟内温度高于窟外温度,应该在清晨至中午开启百叶窗,降低窟内温度;下午窟内外温差较小,不需要开启百叶窗,B、D错误。热空气上升,应该下窗进冷空气,促进热空气从上窗排出,A正确、C错误。第6题,换成导热更好的板材,会使得窟内温度的变化更显著,不利于维持窟内稳定的温湿度环境,A错误;根据材料信息“秋季较冷的空气缓慢进入有利于维持窟内稳定的温湿度环境”可知,扩大百叶窗面积,气流会变大,不利于维持窟内稳定的温湿度环境,B错误;将窟门外面涂成浅色,可以减少窟门吸收的热量,有利于维持窟内稳定的温湿度环境,C正确;换成透明的玻璃门,会增大太阳辐射进入窟内,不利于维持窟内稳定的温湿度环境,D错误。
考点练
(2022·吉林省长春市模拟)抚仙湖是云南省中部的高原深水湖,面积211平方千米。该湖四周群山环绕,南北两岸有较小的湖滨平原,东西两侧为高于湖面900米左右的山脉,山脉走向与湖岸线基本一致。湖陆风是湖区特有的一种气候现象,受大尺度环流影响较弱。如图为“抚仙湖地区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只受湖陆风影响,观测点A夏季午后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2.湖区周围的山脉可以使( )
A.白天湖风增强 B.夜晚湖风增强
C.白天陆风减弱 D.夜晚陆风减弱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题干湖陆风是湖区特有的一种气候现象,受大尺度环流影响较弱。只受湖陆风影响,夏季午后由于地表热力差异显著,湖泊表面形成高压,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位于湖泊西岸的A地吹东南风,故选D。第2题,在该地区内,既有湖陆风,也有山谷风,白天湖风和谷风的风向大致相同,相互叠加,使白天湖风增强;夜晚山地盛行山风,与陆风风向大致相同,相互叠加,陆风增强,故选A。
(2022·广东省四校联考)“冰川风”是指在冰川谷地中,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而形成的风。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中,“冰川风”最显著的地点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4.图中“冰川风”最显著地点的风向为( )
A.东 B.南 C.西 D.北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冰川风’是指在冰川谷地中,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而形成的风”可知,“冰川风”形成在冰川谷地中,且坡度越大,“冰川风”越显著。图中a位于山顶,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不易形成“冰川风”,A错误;b大致位于鞍部,不易形成“冰川风”,B错误;c和d均位于冰川谷地,c地地势较低,坡度较小,d地势较高,坡度较大,因此d地“冰川风”最显著,C错误,选D。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d地冰川风最显著,该地冰川谷地地势大致南高北低,冰面向北倾斜,风顺着冰面吹向山下,形成偏南风,故选B。
(2022·河南省百所名校联考)受人文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城区降水比郊区多,该现象称为“城市雨岛”。楚雄市地处云贵高原,城镇化速度快,雨岛效应显著。受此影响,不仅城区降水增多,下风向郊区降水也明显增多。下图示意楚雄市城区和郊区多个站点的海拔和年降水量(楚雄站点位于城区,其他站点位于郊区)。据此完成5~6题。
5.受雨岛效应影响,降水明显增多的郊区站点是( )
A.紫溪山 B.苍岭
C.富民 D.东华
6.楚雄市雨岛效应最显著的时间是( )
A.11月至次年4月 大尺度环流势力强时
B.5月至10月 小、中雨时
C.11月至次年4月 大尺度环流势力弱时
D.5月至10月 大、暴雨时
答案 5.B 6.B
解析 第5题,由材料可知,城市雨岛效应最显著的区域除去城区,还包括其下风向郊区;该区域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受此影响,热岛环流中心和尘埃物质等会向下风向偏移,因此位于下风向的苍岭雨岛效应也很显著。第6题,楚雄市受西南季风影响,5月至10月为雨季,小、中雨时,受小尺度的热岛弱环流影响较显著,大、暴雨时,大尺度环流势力较强,雨岛效应不显著。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无论大尺度环流势力强或弱,雨岛效应都不显著。
7.(2022·山东省潍坊市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张家口市崇礼区承担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部分室外雪上项目的比赛。为满足冬奥会气象观测需求,赛场设立了气象观测站。北京市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利用气象观测站资料(冬季小风日)对赛场风向和风速变化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发现,赛场风向和风速受山谷风影响大。下图示意赛场及周边等高线分布。
探究问题一 风向的变换
利用气象观测站的统计资料,活动小组绘制了每小时风向频率分布图。
(1)指出观测站昼夜风向,并分析白天风向的成因。(5分)
探究问题二 风速的变化
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实测风风速与理论山谷风风速不同。下图示意观测站实测风与理论山谷风每小时平均风速对比。
(2)指出观测站实测风风速与理论山谷风风速的差别,并分析其成因。(6分)
探究问题三 风向变换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活动小组通过观测,绘制了某天观测站每小时风向与温度变化曲线图。
(3)18时风向转换时气温变化剧烈,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 (1)白天为偏西风,夜间为偏东风。山谷整体呈东西走向,开口朝西,观测站位于谷口;白天受谷风(上谷风)影响,风从谷口吹向山坡,形成西风。
(2)白天实测风风速明显较理论山谷风偏大,而夜间接近或略小。
原因:观测站附近冬季风为偏西风,夜间山风为偏东风,与冬季风风向相反,使实测风风速偏小;白天谷风为偏西风,与冬季风风向一致,使实测风风速偏大。
(3)18时谷风转山风,冷空气由山坡不断向谷底堆积,快速取代山谷中原来的暖空气,使气温骤降。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文字信息
背靠丘陵
低矮的丘陵地形对近地面的海陆风有阻挡、削弱作用,对高空的背景风影响小
海陆风
明显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可以根据近地面的风向判断海陆方位
图像信息
风矢杆
由风向杆和风羽组成,风向杆指示风的来向,风羽用来表示风速
时间
海风显著的时间是午后;图中近地面午后的海风风向是东南风,可推知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西北方向
高空的
风向
代表的是该市因气压差形成的背景风;一天都是偏北风,风力不大,可知气压场北高南低,梯度小
第1题
对照图中风矢杆的风向,找与题干描述的风向一致的时刻
第2题
根据海陆风的风向反推海陆的相对位置
第3题
气压场是大尺度背景风的根源,在排除小尺度海陆风的影响下,根据背景风风向反推气压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2 考点2 热力环流,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2考点2热力环流教师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2考点2热力环流学生版docx、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2考点练2热力环流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3 考点2 河流(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为,5月份以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2 考点5 天气系统(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天气系统的判断,推测P点即将发生的天气变化,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