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考点4 地方性分异规律(含解析)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考点4 地方性分异规律(含解析)第1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考点4 地方性分异规律(含解析)第2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考点4 地方性分异规律(含解析)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考点4 地方性分异规律(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考点4 地方性分异规律(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甲、乙、丙、丁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该区域植被对冻土层的影响是,该区域永久冻土层最厚的是,自然带①和②分别是,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山东地理)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 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1~2题。
    1.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岩性
    2.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设问分析]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是小型山间盆地,空间尺度较小,海拔差异也不足50 m,热量、降水条件差异较小,A、B错误。该地地形有起伏,导致土壤中水分的空间差异较大,溪流处地势最低,土壤中水分最多,易发育水生草本植被;盆地边缘地势较高,地下水埋藏较深,易发育森林,由此产生了明显的植被分异,C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岩性的相关信息,D错误。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②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最厚,缺失淋溶层。丙处接近溪流位置,地下水丰富,形成湿生草甸植被,腐殖质层和枯枝落叶层较厚;且丙处地下水埋藏浅、水位高,没有足够空间形成淋溶层,故②土壤剖面位于丙处,C正确。
    1.地方性分异规律
    判断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地方性,应依据该自然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先按地带性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地方性。地方性分异表现可以总结成以下几个方面:
    2.地带性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关系
    (1)地方性因素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使地带性分异规律显得不很完整、不鲜明。
    (2)地带性因素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地方性因素的影响是局部的、特殊的。
    (3)在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形成了复杂的自然环境。地表各地的自然环境都具有所在地带的地带性特征,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受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具有地方性特征,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
    考向1 通过“非地带性植被”考查“区域认知”
    (2022·广东省肇庆市模拟)热带稀树草原中草本植物占据优势,乔木稀疏散生,具有“高草稀树”的特点。缅甸中部分布有热带稀树草原。下图示意缅甸热带稀树草原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缅甸中部分布有热带稀树草原的主要原因是( )
    A.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B.远离海洋,受海洋气流影响小
    C.土壤酸性强,乔木生长受限制
    D.山脉阻挡且地势平坦,降水少
    2.缅甸热带稀树草原的分布属于( )
    A.纬度地带性现象
    B.非地带性现象
    C.经度地带性现象
    D.垂直地带性现象
    3.缅甸热带稀树草原为发展农业提供的有利条件是( )
    A.开垦难度小,耕地集中连片
    B.土壤有机质积累多,肥力高
    C.涵养水源功能强,旱灾较少
    D.旱季植物落叶,光照条件好
    答案 1.D 2.B 3.B
    解析 第1题,缅甸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形成热带季雨林,A错;读图可知,南部热带稀树草原分布区临近安达曼海,B错;有些乔木可以适应酸性土壤,因此土壤酸性强对乔木生长限制性不强,C错;缅甸的地形格局是东、西、北部为山地高原,中部和南部为平原,夏季时,西部山脉阻挡西南季风,使中部地区降水较少,不利于乔木的生长,形成了热带稀树草原,D对。第2题,由上题结论可知,缅甸的热带稀树草原是受地形的影响而形成的,属于非地带性现象。B正确。第3题,开垦难度小,耕地集中连片,与地形有关,与植被无关,A错;雨季,缅甸热带稀树草原生机勃勃,为土壤提供丰富有机质;旱季,气候干燥,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提高土壤肥力,利于农业生产,B对;与热带季雨林相比,热带稀树草原涵养水源的能力较弱,C错。缅甸纬度低,光照强,且热带稀树草原植被对光照影响小,D错。
    考向2 通过“地方性因素”考查“综合思维”
    (2022·山东省日照市模拟)俄罗斯雅库茨克地区冻土发育广泛,植被类型丰富、覆盖度高。研究发现,植被因为反射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影响地表温度,从而影响冻土层厚度;通过截留积雪和降低风速影响气温,从而间接影响冻土层厚度。图1示意俄罗斯雅库茨克地理位置,图2示意雅库茨克中部植被分布。据此完成4~6题。
    4.甲、乙、丙、丁的植被类型依次为( )
    A.针叶林 阔叶林 草原 草甸
    B.阔叶林 针叶林 草甸 草原
    C.针叶林 阔叶林 草甸 草原
    D.阔叶林 针叶林 草原 草甸
    5.该区域植被对冻土层的影响是( )
    A.冬季森林截留积雪多,地表温度高
    B.冬季草地降低风速强,地表温度高
    C.夏季森林反射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低
    D.夏季草地反射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低
    6.该区域永久冻土层最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4.A 5.C 6.D
    解析 第4题,读图,自东南向西北,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海拔高处(甲)为针叶林;随着海拔降低,气温升高,乙植被为阔叶林;在森林草原的过渡区,林草混生现象明显,水分条件变差,在东南方向河流沿岸分布有水生植物,越靠近河岸水分条件越好,因此丁为草甸;远离河岸地势较高处,水分条件变差,丙为草原。因此甲、乙、丙、丁的植被类型依次为针叶林、阔叶林、草原、草甸,故选A。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冬季森林截留积雪多,地表积雪覆盖度低,地表温度低,A错误;冬季草地降低风速弱,地表温度低,B错误;夏季森林反射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低,C正确;夏季草地反射太阳辐射弱,地表温度高,D错误。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森林冠层能截留积雪和降低林下风速,直接影响林下积雪的累积和消融,④地由于森林冠层的存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导致林下气温低,地温低,且地温的季节变化小,永冻土上的季节性冻土更薄,永冻土的埋藏深度更浅,永久冻土层最厚,D正确。
    考点练
    (2022·安徽省芜湖市期末)土壤温度日较差是反映土壤水热关系的主要指标之一。由于水的热容量远大于土壤土体本身,土壤水分含量和状态成为影响土壤温度日较差的主要因素。下图示意山西省芦芽山南北坡林线土壤(10 cm深度)温度及其土壤温度日较差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芦芽山林线土壤温度日较差最小出现在土壤( )
    A.完全冻结季 B.完全解冻季
    C.冻融转换季 D.温度最低季
    2.芦芽山南北坡林线土壤的水热关系( )
    ①土壤温度年较差南坡大于北坡 ②夏季土壤含水量南坡大于北坡 ③南北坡均水热同季 ④春季土壤含水量最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芦芽山南北坡林线土壤的水热差异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 1.C 2.A 3.D
    解析 第1题,图中土壤温度日较差曲线最低值出现在4月,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该季节土壤正值冻融转换季(由冻结转为消融),C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南坡土壤温度最高值较北坡更高,最低值较北坡更低,土壤温度年较差南坡大于北坡;水的热容量大,升温慢降温慢,而夏季南坡土壤温度日较差更小,表明南坡土壤含水量更大;读图可知,南北坡土壤温度在夏季较高,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土壤水分在冬季冻结,4~5月前后逐渐消融,夏季土壤水分完全解冻,夏季土壤水分较多,而春季土壤含水量并非最大,土壤水热情况表现为南北坡均水热同季,①②③正确,④错。故选A。第3题,由于太阳辐射分配不均匀,一般该地南坡(阳坡)的温度高于北坡(阴坡),同时南坡土壤蒸发较大,南坡的土壤水分较北坡更少。读图可知,大致12月~次年2月,北坡的土壤温度较南坡更高,主要是北坡积雪更厚,雪被可以有效减缓土壤热量散失,保温作用明显;其次,整体而言南坡的土壤温度日较差较北坡低,表明南坡的土壤水分条件较北坡好,主要原因是南坡为迎风坡,降水更多,植被覆盖率更高,土壤水分含量相对更大。这种土壤的水热差异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D正确。
    (2022·福建泉州质量检测)青海云杉林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海拔2 900~3 300 m之间,是该区域最高的森林带。随着海拔的升高,云杉林群落内的幼苗高度结构、分布格局发生转变。在海拔3 000 m以下,幼苗表现为随机分布,海拔3 100 m以上,幼苗呈现集群分布。下图示意不同海拔青海云杉幼苗的高度结构。据此完成4~6题。
    4.各海拔幼苗分布的特点是( )
    A.海拔3 300 m各高度幼苗差异较小
    B.海拔越高,幼苗的植株数量越少
    C.高于105 cm的幼苗分布较为均匀
    D.海拔越高,低于25 cm的幼苗越多
    5.林带低海拔处幼苗表现为随机分布,说明与高海拔处相比,低海拔处( )
    A.降水总量更多 B.热量条件更优
    C.种内竞争更弱 D.灾害威胁更小
    6.推测海拔3 100 m以上幼苗呈现集群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云杉种间竞争较强
    B.植被覆盖度较低、光照强
    C.适宜生存区斑块化
    D.人类活动干扰较小
    答案 4.A 5.B 6.C
    解析 第4题,读图,据3 200 m幼苗的植株数量比对其他海拔幼苗的植株数量可知,B错;高度为85~105 cm的幼苗分布最均匀,C错;低于25 cm幼苗的分布并不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多,D错;3 300 m处的各高度幼苗数量差异较小,A正确。第5题,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决定树木能否生存分布的首要因素是热量(降水量差别不大),祁连山海拔2 900~3 300 m位置,与海平面理论温差约18 ℃,热量条件决定林木分布,林带低海拔处较高海拔处热量多,故幼苗分布更随机(易成活),B正确。第6题,海拔3 100 m以上,幼苗难以存活,只有在水热条件较好的沟谷、低地、避风位置才能使幼苗得以存活、生长,而这样的生长环境是局部的,即适宜生存区是斑块化分布,C正确;种间竞争强弱只影响其数量,不会导致其呈集群分布,A错;光照强、人类活动干扰较小更利于其广泛分布,而非呈集群分布,排除B、D项。
    (2022·四川乐山市模拟)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山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7~8题。
    7.自然带①和②分别是( )
    A.山地荒漠带 亚高山草甸带
    B.山地荒漠带 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草原带 亚高山草甸带
    D.山地草原带 山地针叶林带
    8.甲山2 000米南北坡植被差异体现出(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 7.D 8.B
    解析 第7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加上山地的阻挡作用,该地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山麓地带形成山地荒漠草原带,随着山体海拔升高,降水逐渐增多,依次出现山地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苔原带、冰雪带,①为山地草原带;乙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②位于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和亚高山岳桦林带之间,水分条件较好,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热量条件变差,应为山地针叶林带。故选D。第8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其北坡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南坡为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所以甲山2 000米南北两坡植被差异体现的是地方性分异规律,B正确。
    9.(2022·福建省漳州市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广西某天坑(24.5°N)宽度和深度均接近百米,底部植物群落大多由耐荫植物组成,坑口植物群落由喜阳、耐旱、耐贫瘠的物种组成。下图示意该天坑南北方向的地形剖面。
    (1)绘制冬至日正午时分天坑的入射太阳光线并标注度数。(3分)
    (2)说明坑底与坑口植物群落差异的成因。(8分)
    答案 (1)太阳光线自南向北,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约42°。绘图如下:
    (2)天坑底部光照较少,环境荫蔽;靠近地下河,环境潮湿;堆积物多,土层较厚,造成群落多由耐荫植物组成。天坑坑口光照充足,环境干旱,土层较薄,由喜阳、耐旱、耐贫瘠的物种组成。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文字信息
    黑龙江省
    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利于土壤腐殖质积累
    小型山间盆地
    空间尺度小,水平方向上的热量、降水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差异小,不会形成植被类型的显著分异
    图像信息
    剖面图中,各地点的海拔
    各地海拔高差不超过50 m,垂直变化小,水热条件不足以形成垂直差异,故降水、热量条件不足以引起植被的分异
    不同地点植被类型的差异
    从丘陵顶部到溪流沿岸海拔逐渐降低,依次分布着森林-灌木-草甸,明显受地形的影响较大
    第1题
    图示区域空间尺度很小,属于微观区域,影响小范围植被类型的因素也应该是小尺度的要素
    第2题
    ②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最厚,无淋溶层
    缺失
    由于海陆分布差异,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例如:南半球大陆上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是因为南半球同一纬度(56°S~65°S)的地方是海洋(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
    改变
    受地形、洋流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例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因受地形影响,处于西风的背风坡,形成荒漠带(影响因素是地形)
    约束
    自然带的延伸受地形的局限和约束。例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各自然带紧逼西海岸分布,其空间分布范围受到极大约束,而且与东部地区的自然带割断,这是科迪勒拉山系分布于美洲大陆西部沿海地区的结果
    块状
    本来应该是均一分布的地理事物,却呈现出块状或斑点状分布。例如:荒漠中呈现斑块状分布的绿洲,这是由于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所形成的

    相关试卷

    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考点4 地方性分异规律: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考点4 地方性分异规律,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5考点4地方性分异规律教师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5考点4地方性分异规律学生版docx、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5考点练4地方性分异规律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考点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考点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5考点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师版docx、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5考点练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考点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5 考点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山地自然带中,M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