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7 微专题13 传统文化(含解析)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7 微专题13 传统文化(含解析)第1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7 微专题13 传统文化(含解析)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7 微专题13 传统文化(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7 微专题13 传统文化(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传统服饰,饮食文化,传统民居,传统工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传统服饰(1)气温影响服饰的厚度、颜色、肥瘦例: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候严寒,人们在室外必须戴皮帽、穿皮衣或棉衣、戴皮手套、穿皮靴,喜欢穿吸热的深色衣服。炎热地区,为了散热,人们多穿浅色的宽松轻薄夏装,出门戴各种凉帽。(2)地形影响服饰的肥瘦例:地形崎岖的地方,为了方便生产生活,人们一般多着紧身服装。(3)经济活动影响服饰的材质、肥瘦例:我国东部农业地区盛产棉、麻、丝等,因此人们的衣料以棉、麻、丝织物为主。(4)文化影响服饰颜色、肥瘦等例:满族人民有尚白的习俗,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祥,男女老少都喜欢白色服饰。2饮食文化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1)南甜北咸:与物产和气候有关,南甜为解暑、北咸为驱寒。我国南方气候湿热,饮食上较淡,吃甜能生津止渴以解暑,加之南方产糖,故养成吃甜的习惯。而北方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冬季特别冷,饮食上必须吃些重口味的菜和很多蛋白质才能补充身体热量,加之蔬菜难以过冬,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食用,养成了吃咸的习惯。(2)东辣西酸:中国流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喜辣的食俗多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当地人的健康极为有利。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通过饮食易在体内形成结石,人们发现多食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疾病,从而养成了爱吃酸的习惯。3传统民居4传统工艺(1)中国传统工艺:传统工艺指采用天然材料制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种和技艺。一般具有百年以上历史以及完整工艺流程,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2)传统工艺的现状:现状比较复杂,有些技艺面临失传的境地,主要是工艺复杂,经济效益低下,后继无人等。(3)中国的十大传统手工艺:陶瓷、玉雕、中国结、琉璃、木雕、景泰蓝、髹漆、竹编、剪纸、刺绣。(4)保护和传承传统工艺的措施:政府要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上出台相关法律、各项优惠和鼓励政策;加强宣传,使全社会树立保护传统手工艺的意识;加强传统工艺继承人队伍建设;传统手工艺者自身要与时俱进,加大创新力度;延长传统工艺的产业链,使产品多样化;开拓多种筹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传统工艺的保护、开发和利用。(2022·湖南地理)舞龙、赛龙舟、武术等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经申报批准后,方可列入各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名录。龙常被先民视作雨水之神,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中龙元素体育非遗占到体育非遗总数的一半以上。下图示意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3题。1.对该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植被  C.河流  D.土壤2.长沙市成为体育非遗密集区之一的重要条件是(  )A.地形封闭   B.聚居民族多C.交通便利   D.经济实力强3.关于该文化圈中龙元素体育非遗比重大的地理背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农耕文化发展历史悠久 河流众多水量大,季节变化小 先民们的生活稳定安逸 受季风气候影响,多旱涝灾害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 1.C 2.D 3.C解析 1题,读图可知,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地大多临近河流,且龙元素体育非遗占到体育非遗总数的一半以上,表明水源条件对该文化圈体育非遗形成起到重要作用,C正确;湖南省湘江文化圈内气候、植被、土壤差别不大,排除ABD。第2题,材料信息表明,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经申报批准后,方可列入各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进入体育非遗名录除了存在有特色的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外,还需要有经济实力进行挖掘、保护、申报,与其他地区相比,长沙市经济实力强,对体育非遗挖掘、保护、申报能力强,这是长沙市成为体育非遗密集区之一的重要条件,D正确;长沙地形并不封闭,不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排除AB;长沙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活跃,有可能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留,排除C。第3题,当地农耕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以种植业为主,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季节变化大,多旱涝灾害。材料信息表明,龙常被先民视作雨水之神,因此当地先民祈求雨水之神,希望风调雨顺,这是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中龙元素体育非遗比重大的地理背景,①④正确,错误。当地旱涝灾害频发,因此当地先民们的生活并不稳定安逸,错误。故选C(2022·福建省漳州市模拟)中国拥有广阔的海域空间和悠久的海洋开发历史,在认识海洋、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先民较早地对海域空间进行命名,留下丰富的海域地名遗产。据此完成45题。4.浙江舟山岛、金塘岛、册子岛之间的横水洋,因潮涨自南而北,潮退则自北而南,舟将横渡得名,其命名依据是(  )A.地理方位   B.航海传说C.水文特征   D.海域地形5.南方沿海诸省的海域地名远多于北方,又以浙、闽、粤三省为最,说明南方(  )A.沿海水深较浅   B.岛礁数量较少C.近岸参照物少   D.航海需求较大答案 4.C 5.D解析 4题,根据潮涨自南而北,潮退则自北而南,舟将横渡得名可知,横水洋是根据水文特征命名,并没有体现海域地形,C正确,D错误;横水洋没有体现方位,A错误;题干中并没体现有关航海的传说,B错误。第5题,南方沿海诸省对航海需求较大,要确定航道,对不同海域进行命名,便于航行,D正确。(2022·安徽合肥模拟)地名反映了特定地域空间的自然环境,记录着人类的历史、民族的交融、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是中国民族成分最全的省级行政区之一。维吾尔族为农耕民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为游牧民族,其聚居地多以维吾尔语、蒙古语和哈萨克语命名。据此完成67题。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语地名和哈萨克语地名分别常见于(  )A.天山山麓绿洲、天山山麓绿洲B.天山及其以北山区、天山及其以北山区C.天山山麓绿洲、天山及其以北山区D.天山及其以北山区、天山山麓绿洲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蒙古语地名常以乌苏郭勒等命名,其命名依据是(  )A.道路  B.建筑  C.河流  D.土壤答案 6.C 7.C解析 6题,根据材料可知,维吾尔族为农耕民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为游牧民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疆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年降水量少,天山山麓地带冰雪融水较多,水源条件较好,以农耕为主。天山及其以北山区草场资源丰富,以畜牧业为主。C项正确。第7题,读材料可知,蒙古族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而新疆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年降水量少,只有地表水较多的地区农耕条件较好。所以蒙古语中乌苏郭勒等指的是河流,故C正确。 8(2022·江苏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材料一 道宁盆地是位于湖南西南部永州市境内的一座狭长山间盆地,地处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交界处,有近500个古村落密集分布于此。盆地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道宁盆地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材料二 道宁盆地先辈们在建造住宅时,选择了靠山而处,择水而居理念,民居多采用高屋脊、大进深、多天井的做法来适应当地的气候,是人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宝地。材料三 下面为道宁盆地位置及古村落分布图、古宅天井景观图。(1)分析道宁盆地古村落形成且保存相对较完整的原因。(6)(2)试从通风、排蓄水、采光方面分析古宅的天井如何调节局地小气候。(6)(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古村落的保护措施。(8)答案 (1)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河流众多;农耕发达。周围高山阻隔,对外交通不便,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2)天井与廊道构成环流系统,利于通风,改善空气质量;天井里排水沟、蓄水池利于排水且调节湿度,兼有防火功能;增加采光面积,改善采光条件。(3)完善古村落旅游基础设施,整治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古建筑的维护,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严禁过度开发;加大宣传推介,将重点传统古村落纳入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加强宣传,提高村民保护古村落的意识。

    相关试卷

    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7 微专题13 传统文化: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7 微专题13 传统文化,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7微专题13传统文化教师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7微专题13传统文化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微专题24 土地流转(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微专题24 土地流转(含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念,出现的原因,主要模式,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微专题25 围湖造田与填海造陆(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3 微专题25 围湖造田与填海造陆(含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围湖造田利弊分析,填海造陆利弊分析,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图中海域的岛屿,围海造陆选择在该海域,主要考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