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0 考点2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0 考点2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含解析)第1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0 考点2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含解析)第2页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0 考点2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含解析)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0 考点2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0 考点2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影响是,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全国文综Ⅰ)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
    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
    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
    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
    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
    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设问分析]
    答案 1.C 2.B 3.C
    解析 第1题,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是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其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A、B、D是淤地坝也具有的功能,排除,选C。第2题,抓住关键词“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结构、健全公共服务和提高耕地肥力不属于生产条件。由于治沟造地是“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不是单纯淤地坝的功能,还增加了“水、路、林、村”多项功能,尤其是铺设了道路、平整了土地,为农机具进地提供了便利条件,方便田间耕作,选B。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提示:复垦空废宅基地和易地移民搬迁,说明该地居住用地不紧张;精耕细作不是在该地区实施的农业生产模式;治沟造地属于生态修复,对生态环境脆弱、坡耕地比例大的区域效果明显,②③正确,选C。
    1.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3.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分析方法
    (1)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来控制、固定水土流失状况,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2)生物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
    (3)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4.遵循人地协调观提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
    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例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对策
    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例如,毁林开荒——退耕还林;围湖造田——退耕还湖;陡坡垦荒——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
    (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例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的荒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
    考向1 通过“水土流失的成因”考查“综合思维”
    (2022·湖南省株洲市质检)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有冲-切沟系统(下左图),也有勺状沟壑(呈勺状,头大、身宽、尾细,与其他沟谷没有明显的汇流关系),沟尾逐渐变细并消失于坡面(下右图)。完成1~2题。
    1.相比勺状沟壑,切沟( )
    A.形态上大下小 B.深度上深下浅
    C.下蚀作用较弱 D.泥沙搬运能力较强
    2.勺状沟壑未能发育成冲-切沟,可能是( )
    A.降雨强度小,持续时间短,黄土下渗弱
    B.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黄土下渗强
    C.降雨强度小,持续时间短,黄土下渗强
    D.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黄土下渗强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以推断勺状沟壑具有形态上大下小、深度上深下浅、下蚀作用较弱的特点,对比勺状沟壑与切沟发现,两种形态是相反的,切沟形成需要较强的坡面径流和强烈的下蚀作用,自上而下,形态上小下大,上浅下深,泥沙搬运能力强。故选D。第2题,根据勺状沟壑的特点,推断其发育的大致过程是降水在黄土地表形成一定径流后,带走部分可溶地表物质,形成陷穴;下渗形成的地下径流对陷穴周围的黄土有下蚀和侧蚀作用,从而导致陷穴扩大,陷穴承受不住上覆黄土重力而发生坍塌,导致径流落差变大;溯源侵蚀增强,陷穴不断后退成勺状。勺状沟壑形成的关键是下渗形成的地下径流量要大和溯源侵蚀要强,这就需要高强度且长时间的降水。故选D。
    考向2 通过“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考查“人地协调观”
    我国黄河流域某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化不大,下图示意该区域1998~2010年间各类土地利用结构及变化情况。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黄河的( )
    A.河源河段 B.上游河段
    C.中游河段 D.下游河段
    4.造成该区域1998~2010年间各类土地面积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调整种植结构
    C.退耕还林(草) D.退耕还湿
    5.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植被覆盖增加,地面辐射量减弱
    B.建筑用地明显增多,城镇建设推进快
    C.林地面积上升,木材产量潜力大
    D.草地破坏严重,畜牧业发展受困
    答案 3.C 4.C 5.A
    解析 第3题,从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看,该地区耕地、草地和林地面积都比较大,这与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区情况比较吻合,选C。第4题,从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来看,主要是耕地明显减少、林地明显增加,这与20世纪末期我国在黄河上中游开展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有关,十几年来,其实施效果已初步显现。选C。第5题,该区域最为明显的变化是林地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增强,该地区最高气温会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植被的遮阴效果好,可以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面辐射量减弱,A对。建筑用地增长比重较小,B错。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缓解水土流失,林地面积上升,但此林地的主要作用为生态保护而非作为经济用材林,因而木材产量潜力大说法不恰当,C错。草地面积变化较小,对畜牧业发展影响不大,D错。故选A。
    考点练
    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历史上种满柳树,称为“柳村”。柳村曾一度形成“柳村无柳、河比田高”的局面,故改名“河田”,下图为“河田镇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柳村一度形成“柳村无柳、河比田高”的原因是( )
    A.山体滑坡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土地盐碱化
    2.为缓解河田镇的生态问题,当地可采取的对策是( )
    A.将人口搬迁到河流沿岸
    B.禁止在坡地地区进行耕作
    C.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D.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柳村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土地压力过大,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出现“柳村无柳”的现象。由于该地位于季风区,夏季多暴雨,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势起伏较大,因此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出现“河比田高”,B正确。第2题,当地以低山丘陵为主,河流沿岸是仅有的高质量耕地集中区,盲目将人口搬迁到河流沿岸会占用大量耕地,使得当地人均耕地减少,为了增加耕地会促使人们开垦坡度较大的土地,水土流失会加剧,A错。在坡度较缓的坡地可以发展农业,B错。若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则粮食产量将会大幅下降,不利于社会稳定,C错。该地以低山丘陵为主,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提高经济效益,选D。
    中国是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平衡。我国某红壤山地丘陵区,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后,受流水强烈侵蚀后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象。下表为该地区某小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在不同海拔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3~5题。
    不同海拔下土壤侵蚀面积/km2
    3.该山地丘陵区最有可能位于( )
    A.山东丘陵 B.黄土高原
    C.河西走廊 D.浙闽丘陵
    4.根据材料信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着海拔的增加,微度侵蚀面积不断减小
    B.海拔小于300 m时土壤侵蚀面积最大,450~500 m的土壤侵蚀面积最小
    C.轻度以上土壤侵蚀面积随海拔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D.300~400 m的区域为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区域,应作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
    5.下列关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分配均匀
    B.土质疏松,直立性强,易被侵蚀
    C.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地表侵蚀强烈
    D.过度放牧,植被破坏严重
    答案 3.D 4.B 5.C
    解析 第3题,读题干可知,该地区是我国某红壤山地丘陵区;浙闽丘陵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土壤为红壤,且该地区降水量大,侵蚀作用强,D项正确。山东丘陵地带性土壤从东向西有规律地分布着棕壤(棕黄土)和褐土(黄土)两个类型,A项不符合题意;黄土高原的土壤类型是黄土,B项不符合题意;绿洲土是干旱地区主要耕作土壤,主要分布于新疆及河西走廊的绿洲地带,C项不符合题意。第4题,据表格可知,随着海拔的增加,微度侵蚀面积不断减小,A项不符合题意;在300~350 m处的土壤侵蚀面积最大,在>500 m处的土壤侵蚀面积最小,B项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轻度以上土壤的侵蚀,随着海拔的增加,土壤侵蚀面积先增大,后减小,C项不符合题意;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300~400 m区域,当地降水较多,地势起伏大,人类活动多,对植被的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D项不符合题意。第5题,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大,A项错误;该地的土壤为红壤,土壤黏重,B项错误;东南丘陵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植被破坏后,容易导致地表侵蚀强烈,C项正确;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小,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严重,但放牧较少,D项错误。
    (2022·湖南益阳市开学考试)某研究小组对黄土高原的黄土峁坡地进行大台田、隔坡梯田、大鱼鳞坑三种模式的改造试验。下图示意同一黄土峁坡地治理工程完成后第10天,不同模式表层土壤含水率的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所示大台田治理模式表层土壤含水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层厚度小,储水空间有限
    B.植被覆盖面积广,水分吸收多
    C.土层开挖面积大,水分蒸发快
    D.地形垂直坡面大,水分流失快
    7.一次降雨过后,不同模式表层土壤含水率最高的可能是( )
    A.原始黄土坡 B.大台田
    C.大鱼鳞坑 D.隔坡梯田
    答案 6.C 7.B
    解析 第6题,从图中可看出,大台田模式土层开挖面积大,水分蒸发快,是其表层土壤含水率低的主要原因,C正确;大台田土层厚度较大,A错误;植被覆盖面积不如鱼鳞坑模式大,B错误;没有改变地形的垂直坡面,D错误。第7题,从图中可看出,大台田模式土层开挖面积大,地面平整,降水后不易形成径流,利于水分下渗,故表层土壤含水率最高,故选B。
    8.(2022·山东省淄博市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甘肃省陇南市甘家沟小流域(下图)位于白龙江左岸,地处秦岭构造带,褶皱、断层发育,抬升强烈,山高谷深,沟谷坡度大,坡面碎屑物质多;流域内降水垂直差异显著,雨季降雨集中且多暴雨,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1997 年,甘家沟小流域被列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通过兴修梯田、植树造林(工程主要设置在海拔1 900 m 以上的源头区),在沟道内修建拦沙坝等综合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1)分析甘家沟小流域坡面碎屑物质多且沟谷坡度大的地质原因。(6分)
    (2)说明将植树造林工程重点设置在甘家沟源头区的原因。(4分)
    (3)说明建设拦沙坝在治理甘家沟水土流失中的主要作用。(6分)
    答案 (1)褶皱、断层活动强烈,岩石破碎(山体破碎);风化作用强;山体隆升强烈,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强。
    (2)源头区海拔高,降水量大,是甘家沟的主要(产流)汇流区;在该区域植树造林可大幅减小地表径流量(截留雨水效果显著/大幅减轻流水侵蚀作用/大幅减少产流量)。
    (3)拦蓄泥沙(或泥沙在坝内淤积);可减缓比降,降低流速(或展宽沟床,降低水深),减弱水流的侵蚀搬运能力;坡脚淤积,增加对滑坡体(或坡面)的支撑,稳定滑坡(或坡面)。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文字信息
    治沟造地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治沟造地模式既注重生态可持续发展,也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像信息
    治沟造地综合整治模式的具体措施
    治沟造地综合整治模式以土地整治为核心,主要目的是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支渠排水灌溉、沟道覆土造地、防洪坝系建设使沟道土地更加平整,水利设施更加完善,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方便田间耕作;坡面退耕还林、沟道覆土造地、调整农业结构、防洪坝系建设,说明生态环境脆弱,坡耕地比例大;易地移民搬迁、复垦空废宅基地,说明居住用地充裕
    第1题
    “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可知做题时要注意两种模式的比较,“治沟造地更加关注”,需要说明与传统模式相比,这种综合整治模式独有的特点
    第2题
    注意关键的限定词,“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区分“生产条件”与“生活条件”的区别
    第3题
    “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材料信息表明治沟造地分布在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
    土壤侵蚀类型
    高程/m
    500
    微度
    1 118.45
    1 060.87
    612.66
    378.83
    220.55
    210.44
    轻度
    52.35
    109.64
    19.18
    7.15
    2.77
    2.11
    中度
    46.67
    156.58
    46.22
    24.50
    11.05
    8.75
    强烈
    12.14
    93.50
    46.98
    26.94
    13.32
    8.07
    极强烈
    1.20
    27.73
    47.02
    42.77
    23.46
    13.65
    剧烈
    0.04
    2.63
    11.77
    17.19
    10.33
    8.15

    相关试卷

    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0 考点2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0 考点2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10考点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教师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10考点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学生版docx、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10考点练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3 考点2 河流(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3 考点2 河流(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为,5月份以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2 考点5 天气系统(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2 考点5 天气系统(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天气系统的判断,推测P点即将发生的天气变化,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