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含解析)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3讲 蛋白质和核酸(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3讲 蛋白质和核酸(含解析),共18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第3讲 蛋白质和核酸
考点一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特点及其种类
2.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与蛋白质的形成
(1)二肽的形成过程
①过程a:脱水缩合,物质b:二肽,结构c:肽键。
②H2O中H来源于氨基和羧基;O来源于羧基。
(2)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氨基酸
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四个原因和五种功能
[基础诊断]
1.高温处理过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必修1 P23与生活的联系)(×)
2.细胞中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是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多样性。(必修1 P23正文)(√)
3.我国科学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必修1 P24~P25科学史话)(√)
[深度拓展]
1.(必修1 P21与生活的联系)长期以玉米为主食的人容易因赖氨酸缺乏而导致疾病,请分析原因。
提示:赖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而玉米中缺少赖氨酸。
2.(必修1 P23与生活的联系)在鸡蛋清中加入食盐析出白色絮状物,兑水后絮状物消失,这一现象说明什么?相对于生鸡蛋,煮熟的鸡蛋更容易消化,这是为什么?
提示:盐析过程中蛋白质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鸡蛋煮熟过程中,高温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3.(必修1 P23图2-7)血红蛋白是一种含Fe元素的蛋白质,Fe元素存在于氨基酸上吗?胰岛素是一种含S元素的蛋白质,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上吗?
提示:不存在,生物体内没有含Fe元素的氨基酸,血红蛋白中的Fe元素是形成蛋白质时,肽链与Fe2+结合形成的。存在,甲硫氨酸等氨基酸是含S元素的氨基酸。
1.常考蛋白质的分布和功能
2.蛋白质相关的计算规律
(1)蛋白质中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的计算
①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②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2)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和失去水分子数的关系
①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不考虑形成二硫键)。
肽链
数目
氨基
酸数
肽键
数目
脱去水
分子数
多肽链相对
分子质量
氨基
数目
羧基
数目
1条
m
m-1
m-1
am-
18(m-1)
至少
1个
至少
1个
n条
m
m-n
m-n
am-
18(m-n)
至少
n个
至少
n个
注:假设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1.(2022·西安模拟)人体第21种氨基酸硒代半胱氨酸是蛋白质中硒的主要存在形式,体内硒含量很少,合成硒代半胱氨酸的原料需不断从食物中获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硒元素属于微量元素
B.硒代半胱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C.人体的蛋白质均含有硒
D.硒位于硒代半胱氨酸的R基中
C [由题意知:体内硒含量很少,硒元素属于微量元素,A正确;由题意知:合成硒代半胱氨酸的原料需不断从食物中获取,在体内合成,因此硒代半胱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B正确;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含有硒,C错误;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硒位于硒代半胱氨酸的R基中,D正确。]
2.(2022·银川模拟)下面是三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下列有关这三种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三种化合物可以用一个结构通式表示
B.三种化合物的共同点之一是都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
C.三种化合物都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三种化合物两两结合形成的物质的游离氨基数相同
B [三种物质都是构成生物体中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可用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表示,A正确;图中三种氨基酸共同点应为“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B错误;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是由于蛋白质中有肽键,氨基酸中无肽键,故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正确;三种化合物两两结合形成的物质中游离的氨基数分别是1、1、1,D正确。]
3.(2022·新疆模拟)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蛋白质直接参与的是( )
A.DNA进行半保留复制
B.内环境中O2进入线粒体
C.组织细胞识别生长激素
D.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
B [DNA进行半保留复制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错误;内环境中的O2进入线粒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也不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组织细胞识别生长激素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错误;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离不开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错误。]
4.(2022·山西模拟)用高浓度的尿素溶液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称为“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称为“复性”),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尿素与蛋白酶的作用效果相似
B.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过氧化氢酶经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后活性不变
D.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 [由题意分析可知,尿素处理蛋白质后,蛋白质还可以复性,但蛋白酶处理蛋白质后不能复性,A错误;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正确;过氧化氢酶经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后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称为“变性”),由于结构决定功能,其经过尿素处理后结构改变,因此其活性也发生改变,C错误;变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但其肽键没有断裂,因此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辨析蛋白质的盐析、变性和水解
5.如图为某肽的结构简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肽由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B.该肽中含1个游离的氨基、2个游离的羧基
C.该肽含有4个肽键、4种氨基酸
D.形成该肽时,脱去的水中的氧来自羧基,氢来自氨基
C [图中肽具有4个肽键(—CO—NH—),是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5个氨基酸的R基有4种,故有4种氨基酸,A错误,C正确;由图可知该肽中只含1个游离的氨基(—NH2)、1个游离的羧基(—COOH),B错误;脱去的水中的氧来自羧基,氢来自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D错误。]
6.(2022·长春模拟)如图所示,该蛋白质分子共由67个氨基酸构成,包括两条多肽链和一个环状肽。数字代表两条多肽链上氨基酸的起止数字,该蛋白质由二硫键(两个—SH形成—S—S—)相连,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蛋白质分子至少有2个游离的氨基和2个游离的羧基
B.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氧原子67个
C.该蛋白质分子含有肽键65个
D.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7a-1 174
B [环状肽可能没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所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和2个游离的羧基,A正确;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O原子的数量为(18-1+2)+(14-1+2)+35=69(个),B错误;该蛋白质共有肽键(32-2)+35=65(个),C正确;一个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32个氨基酸)和一个环状肽(35个氨基酸)组成,且它们之间由二硫键(两个—SH形成—S—S—)相连,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35)×a-[65×18+2×2]=67a-1 174,D正确。]
利用“原子守恒”解答蛋白质相关计算问题
考点二 核酸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1.比较DNA和RNA的差异
分类
脱氧核糖核酸(DNA)
核糖核酸(RNA)
组成单位
成
分
碱基
共有
A(腺嘌呤)、C(胞嘧啶)、G(鸟嘌呤)
特有
T(胸腺嘧啶)
U(尿嘧啶)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磷酸
磷酸
功能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携带和复制遗传信息,并决定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①对于RNA病毒: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
②mRNA:传递遗传信息;
③tRNA:运输氨基酸;
④rRNA:组成核糖体;
⑤极少数RNA可作为酶,具有催化功能
存在
①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
②原核生物:拟核、质粒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2.核酸的功能与分布
[基础诊断]
1.核苷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必修1 P26黑体字)(×)
2.真核细胞的DNA分布在细胞核中,原核细胞的DNA分布在细胞质中。(必修1 P27正文、旁栏思考)(×)
3.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中两个相邻碱基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相连。(必修1 P28图2-9)(×)
4.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必修1 P29正文)(×)
[深度拓展]
1.(必修1 P26问题探讨)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刑侦人员将从案发现场得到的血液、头发等样品中提取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进行比较,就有可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证据,请思考:
(1)为什么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2)你还能列举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提示:(1)DNA是人类的遗传物质,每个人的DNA分子都有其特异性,因此DNA可提供犯罪嫌疑人信息。
(2)DNA鉴定技术还可以运用在亲子鉴定上。在研究人类起源、不同类群生物的亲缘关系等方面,也可以利用DNA鉴定技术。
2.(必修1 P28正文)DNA分子和RNA分子都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链状结构吗?请举例说明。
提示:DNA不都是链状结构,有些DNA分子是环状,而非链状,如原核细胞的拟核、质粒等。
3.(必修1 P29正文)相比于DNA病毒,RNA病毒容易变异,不容易研制出相应的疫苗,这是为什么?
提示:DNA病毒的DNA为双链,结构稳定,而RNA病毒的RNA为单链,易发生变异,所以RNA病毒不容易研制出相应的疫苗。
1.归纳比较核酸与蛋白质的关系
项目
核酸
蛋白质
DNA
RNA
元素
C、H、O、N、P
C、H、O、N等
组成
单位
名称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种类
4种
4种
20种
形成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中复制产生
主要在细胞核中转录生成
核糖体
检测试剂
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DNA呈绿色、RNA呈红色
双缩脲试剂(紫色)
分子结构
一般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一般为单链结构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结构多样性
的决定因素
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
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2.归纳概括生物种类与核酸、核苷酸及碱基种类的关系
生物种类
核酸种类
碱基种类
核苷酸
种类
遗传物质
细胞生物
DNA
和RNA
5种
8种
DNA
病
毒
DNA
病毒
DNA
4种
4种
DNA
RNA
病毒
RNA
4种
4种
RNA
1.(2021·天津一模)目前科研人员研究表明,导致新型肺炎的元凶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该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5种碱基、2种五碳糖、一种磷酸
B.该病毒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时,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
C.由于该病毒的核酸为单链结构,所以更容易发生变异
D.可在含有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等营养全面的培养基上培养新型冠状病毒用于科学研究
C [新型冠状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RNA彻底水解后,可得到4种碱基(A、U、C、G)、1种五碳糖(核糖)、一种磷酸,A错误;RNA聚合酶催化转录过程,不能催化多肽链的形成,B错误;由于该病毒的核酸为单链结构,所以更容易发生变异,C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用宿主活细胞培养,D错误。]
2.(2022·石家庄模拟)下图中甲是组成乙或丙的基本单位(单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甲中的m是U,则甲一定是丙的基本单位
B.如果甲中的m是G,则甲一定是乙的基本单位
C.如果甲中的a是脱氧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如果甲中的a是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分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B [甲是核苷酸,是乙和丙的基本单位,乙是DNA,丙是tRNA。如果甲中的m是G,则甲可能是脱氧核苷酸,也可能是核糖核苷酸,是DNA或RNA的基本单位,B错误。]
判断DNA和RNA的三种方法
3.(2021·全国甲卷)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C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的衍生物、脂质等,只有蛋白质才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A错误;糖原是生物大分子,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且激素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B错误;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正确;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脂肪是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
4.(2021·九江二模)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时含有这两类物质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B.同一生物个体内不同形态的细胞中蛋白质不同,核酸相同
C.蛋白质的合成只发生在细胞质中,核酸的合成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核酸的参与,核酸的合成也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D [中心体中只含有蛋白质,没有核酸,A错误;由于细胞分化,同一生物个体内不同形态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同,形成的mRNA不同,合成的蛋白质不同,B错误;核酸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还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中,C错误;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核酸的参与,核酸的合成也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蛋白质的参与,D正确。]
考点三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
(1)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
(2)盐酸
2.实验步骤
[问题探究]
1.应选择口腔上皮细胞或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不能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为什么?
提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中含有色素,会干扰实验结果的观察。
2.不能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没有DNA。
3.水解之前,为何用酒精灯烘干载玻片?
提示:烘干可迅速杀死并固定细胞,否则细胞内的溶酶体会对核酸造成破坏。
1.归纳概括实验中各种处理的目的
处理
目的
取材前漱口
防止食物残渣的影响
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酒精灯烘干载玻片
快速杀死并固定细胞
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①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②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蒸馏水冲洗涂片
洗去盐酸,防止影响染色效果
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
使DNA和RNA着色
2.辨析实验中的三个易错点
(1)应选择口腔上皮细胞或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能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以防止颜色的干扰。
(2)吡罗红甲基绿染液:混合使用,且现用现配。
(3)DNA和RNA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只是量不同,故结构中强调“主要”,而不能说“只”存在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
1.碱性染料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且能把核仁染成红色。通过染色实验,可对细胞中的DNA和RNA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下列对于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吡罗红甲基绿的作用有选择性,只能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
B.吡罗红甲基绿的作用有选择性,只能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红色
C.核仁能被吡罗红甲基绿染成红色,说明核仁中含有RNA
D.代谢越旺盛的细胞中,核仁染色越浅
C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B错误;核仁能被吡罗红甲基绿染成红色,说明核仁中含有RNA,C正确;代谢越旺盛的细胞中核仁越大,染色越深,D错误。]
2.下图表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基本实验步骤,对该实验基本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制片,首先应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B.②表示水解,需要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烘干后的装片
C.③表示用缓水流冲洗,以免影响染色
D.④表示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标本先后进行染色
D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染色时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错误。]
1.(2018·全国Ⅱ卷)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C [抗原能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可见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A正确;肌肉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如肌动蛋白等)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B正确;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的运输,C错误;染色体是细胞核的结构之一,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
2.(2018·全国卷Ⅰ)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B [真核细胞的染色体和染色质都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A正确;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DNA裸露存在,不含染色体(质),但是其DNA会在相关酶的催化下发生复制,DNA分子复制时会出现DNA蛋白质复合物,B错误;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为DNA聚合酶,C正确;在DNA转录合成RNA时,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故该DNA蛋白质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D正确。]]
析个性
第1题直接考查蛋白质的功能,第2题综合考查核酸和蛋白质的功能
找共性
第1题选项D和第2题都考查了染色体的组成,即DNA和蛋白质具有组成细胞结构的功能,特别是第2题还综合考查了DNA和蛋白质共同发挥作用的各种实例
1.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关系图
2.常见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1.(2022·郑州模拟)核酸通常与蛋白质结合以“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形式存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T2噬菌体、HIV和烟草花叶病毒都可以看作是“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B.紫外线、酒精消杀病毒时,分别破坏复合体中的核酸和蛋白质
C.原核细胞中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就是核糖体“RNA蛋白质”复合体
D.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可出现核酸与相应的酶形成的复合体
C [T2噬菌体、HIV和烟草花叶病毒都可以看作是“核酸蛋白质”复合体,A正确;紫外线、酒精消杀病毒时,分别破坏复合体中的核酸和蛋白质,B正确;原核细胞中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不仅仅是核糖体“RNA蛋白质”复合体,如DNA复制时,DNA聚合酶与DNA结合形成“DNA蛋白质”复合体,C错误;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可出现核酸与相应的酶形成的复合体,D正确。]
2.如图为C、H、O、N、P等元素构成大分子物质甲~丙及结构丁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中物质甲能与碘液发生蓝色反应,则单体3为葡萄糖
B.若图中丁是一种细胞器,则单体1为氨基酸,单体2为核糖核苷酸
C.若图中丁能被碱性物质染成深色,则物质丙可控制物质乙的合成
D.物质甲、乙、丙为生物大分子,都有物种特异性
D [若物质甲能与碘液发生蓝色反应,则其为淀粉,单体3为淀粉的组成单位——葡萄糖,A正确;若图中丁是一种细胞器,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则其是核糖体,单体1为氨基酸,单体2为核糖核苷酸,B正确;若图中丁能被碱性物质染成深色,则丁为染色体(质),物质丙为DNA,物质乙为蛋白质,DNA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若物质甲是多糖,则没有物种特异性,D错误。]
3.(2018·全国卷Ⅲ)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
(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这一细胞器上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_______(填“胃蛋白酶”“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_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氨基酸是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胃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对来自内质网的分泌蛋白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2)蛋白质中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决定了其生物学功能;蛋白质变性是空间结构遭到了破坏,失去了生物活性。变性蛋白质的肽键暴露出来,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3)编码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替换,但其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改变,说明突变前后mRNA上相应密码子对应同一种氨基酸,即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
答案: (1)氨基酸 核糖体 胃蛋白酶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2)空间 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 (3)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
一、网络构建
二、要语必记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共同特点是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脱水缩合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的过程。
3.氨基酸分子以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肽键,由肽键连接氨基酸分子形成肽链,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5.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为五碳糖和含氮碱基(T和U)的不同。
6.一个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3单元 第7讲 酶(含解析),共20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1单元 第3讲 蛋白质和核酸(含解析),共23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35讲 基因工程(含解析),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