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期中质量训练试题(3)(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期中质量训练试题(3)( 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质量训练试题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1.在验证“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的解释时,需要让( )。A.地球模型自转B.手电筒绕着地球模型转C.地球模型绕着手电筒转2.下面两幅照片都是小明家上午11点的情形,第______幅是夏天拍的。 A.① B.②3.地球自转一周约需(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4.下列植物中,在秋季不会落叶的是( )。A.枫树 B.杨树 C.松树5.小琳将少许盐倒入水中,盐消失了,她用( )的方法发现盐并没有真正消失。A.B.C.6.在13世纪,( )根据格罗斯泰斯特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A.列文虎克 B.伽利略 C.培根7.为了观察新冠肺炎病毒,科学家可能选择的工具是( )。A.放大镜 B.普通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8.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罗伯特·虎克 B.列文·虎克 C.牛顿二、填空题9.不论动物和植物,其组织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10.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时,必须把物体制成(______)。11.随着____________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细菌和病毒。1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央__________、边缘__________。13.根据苍蝇眼睛的视觉原理,人们研制出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1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_)。三、判断题15.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______)16.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__)17.蝙蝠是在夜间活动的。(______)18.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________ 才能在显微镜观察清楚。19.放大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______)20.霍乱、肺结核、伤寒这些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______)四、简答题21.在地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北京和乌鲁木齐分别迎来几次黎明?这说明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22.列举几例你知道的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五、综合题23.下图是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在离书本同一高度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的放大镜又叫(______) 镜,它的特点是中间(______),边缘(______)。(2)图中放大倍数较大的是放大镜(______) ,视野较大的是放大镜(______)。(3)把两个放大镜上下组合起来,放大效果明显提高,这就是早期的(______)镜,它的发明进一步拓宽了人类的视野。(4)太阳光经过放大镜时会(______)光线(填“会聚”或“发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B 2.A 3.A 4.C 5.B 6.C 7.C 8.A 二、填空题9.细胞 10.玻片标本 11.显微镜 12.厚 薄 13.蝇眼照相机 蝇眼雷达 14.叶绿体 三、判断题15.√ 16.× 17.√ 18.玻片标本 19.× 20.√ 四、简答题21.在地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北京和乌鲁木齐分别迎来一次黎明,经过一次昼夜交替。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 22.昼行性动物:蝴蝶、喜鹊、麻蜥等。夜行性动物:猫头鹰、蝙蝠壁虎、鼠妇、潮虫、西瓜虫等。 五、综合题23.凸透 厚 薄 B A 显微 会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期中质量训练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期中质量训练试题(4)( 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期中质量训练试题(2)( 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