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916456/0-16977914347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916456/0-16977914347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916456/0-16977914347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教材&学情分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提示“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本单元皆为写景抒情的文言作品,《记承天寺夜游》是第11课《短文二篇》中的第二篇,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全文仅85个字,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描绘出一个空明、澄澈的艺术世界,传达出作者当时微妙而复杂的心境。
本文浅显易懂,学生在七年级一年学习的基础上,基本上能够自主读懂并把握课文内容,可以尝试文言结合的方法来让学生完成全文通译。对于“闲人”的理解,学生可能无法独立完成,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障碍,需要给予一定的提示和引导。
教学目标&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2.局部细读,赏析文章的景色描写。
3.多方研读,品味“闲人”的含义,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闲人”的含义及作者的心境
三、课前准备
一二组:收集苏轼的经典诗文(名句)
三四组:搜集本文的写作背景
五六组:收集有关苏轼的评价(正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PPT展示)
宋朝,有一位名人,他是文章宗师,诗歌大家,词坛盟主,书画高手。他一生历典八州(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登州、颖州、扬州、定州),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二)整体感知:
1.解题:你从题目当中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时间、地点、一篇游记、承天寺在黄州……
2.反复诵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下注释,通译全文。
(三)课堂研讨:
通读课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并依此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其内容。
要求:先自主学习,写在导学案上,举手回答。
板书:
叙事——寻伴赏月
写景——庭中月色
抒情——月下感慨
(四)课堂研讨:
细读课文: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色?作者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景色的特点?
提示:
1.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色?
2.庭院中到底有没有水?有没有藻荇?
(五)课堂研讨:
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你对想“闲人”这个词的理解。
1. 结合课前预习完成的表格内容分析苏轼当时的处境及赏月的细节。
“心情”一栏,课堂自然生成,要求学生言之有理。
学生:欣然、高兴、悠闲、郁闷、悲凉等。
2. 学生分享课前收集的写作背景。
明确:
元半二月七日,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于对王安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谤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后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张怀民:1083年被贬谪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超逸的人。
3.提示:
①苏轼是一个得罪了皇帝和权臣的罪臣。
②苏轼在黄州无权也无事。
4.根据表格细节,揣摩作者的心境(自由回答,言之有理)
明确:
漫步的休闲、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5.明确闲人的理解:
“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
(六)拓展延伸
1.分享课前收集的苏轼的作品及名句: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时的苏轼因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政见相左,所以自求外调知密州,官场失意的词人不道凄凉语,反说只要大家都健康地活着,虽然人隔千里,照耀我们的还是同一个月亮。
(2)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被贬杭州,苏轼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了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优美的湖光山色。”
(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苏轼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4)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被一贬再贬,最后远放海南,但他却说: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
2.由此可见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自由回答:乐观、豁达、开朗、洒脱、自在、胸襟开阔……
3.明确:
(七)课堂小结
苏轼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有痛苦欢乐,懂悲欢离合,只是他能把痛苦深藏在内心,以快乐面对苦难,这就是他的不平凡之处,也是他留给后人永恒的力量。愿同学们都能像苏轼一样笑对生活,笑对人生!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解析标题,朗读课文,赏读美景,悟读情怀,熟读成诵,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精读课文,学习小结.学生谈学习收获,师生配乐共读,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