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
展开2022级高二学年上学期10月份月考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D、E两点日出时间相同 B. C在昼半球
C. D、E两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 AB是晨线
2. 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
A. 120°E B. 100°W C. 20°W D. 60°E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着陆点中心地理坐标为(41°37'43”N,100°04'28”E)。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况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当日,与内蒙古相比,云南( )
A 自转角速度更小 B. 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C. 自转线速度更小 D. 白昼时间更长
4. 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着陆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
A. 2022年4月16日1:56 B. 2022年4月17日10:56
C. 2022年4月16日23:56 D. 2022年4月17日11:56
5. 三位航天员重返地面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 )
A. 小于1/3 B. 约为7/12 C. 约为3/4 D. 大于4/5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 )
A. B.
C. D.
7. 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上海明珠电视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
A. 先变大后变小 B. 先变小后变大 C. 持续不断变大 D. 始终保持不变
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左图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右图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观测当日( )
A. 甲地昼长夜短 B. 乙地昼短夜长
C. 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 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9. 甲地位于乙地( )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
1997年以来,宁夏闽宁镇从一片“干沙滩”逐步发展为“金沙滩”。2012年闽宁镇开始发展光伏大棚、光伏发电等光伏应用产业,未来将利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让光伏面板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光伏应用产业为闽宁镇提供绿色能源的同时,还能( )
A. 增加年降水量 B. 减少风沙威胁 C. 增大昼夜温差 D. 降低地下水位
11 若应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与6月1日相比,闽宁镇7月1日光伏面板( )
A. 正午影子长度较长 B. 跟踪调整时长较短 C. 仰角移动幅度较小 D. 水平转动角度较大
小强居住在哈尔滨某小区(127°E,45°N)高楼层,房屋四周无任何遮挡物,采光条件良好。下图为小强家房间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为了充分利用阳光在阳台晾晒衣物,最适合在生活阳台晾衣的时间是( )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12月22日前后 D. 全年
13. 一年中正午阳光照射进儿童房面积最大的时(季)节,该地( )
A. 昼短夜长 B. 昼夜平分 C. 昼长夜短 D. 出现极昼
成都(31°N,104°E)的王老师某月连续三日环湖跑步期间,北京时间18:30经过同一地点时,均看到太阳位于正前方。左图为“王老师所见的太阳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王老师跑步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月可能为(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15. 王老师观日时的位置为(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6. 这几日成都昼长约为( )
A. 10小时 B. 11小时 C. 12小时 D. 13小时
福建省的东山岛风动石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风动石是由于第四世纪海侵时期,海浪沿着花岗岩的纹理裂隙,剧烈冲刷,渐渐扩大两块岩石的距离,最后只剩很小的接触点支撑着,其余悬空而形成的,石危势险,摇摇欲坠。下面左图为风动石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与风动石一致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 风动石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
A. 固结成岩—海浪侵蚀—风力侵蚀—地壳抬升
B. 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C.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某地质研究员从丁地出发到乙地,沿途地表岩层新老关系的变化情况是( )
A. 由新变老 B. 先由老变新,再变老 C. 由老变新 D. 先由新变老,再变新
20. 若图示地区修建一条东西向隧道,适合修建隧道的地点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下图为世界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图中实线表示板块边界,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21. 甲、乙板块分别是六大板块中的( )
A. 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
C 欧亚板块、美洲板块
D.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22. 图中丙处附近的海底地形多是( )
A. 裂谷 B. 海岭 C. 海沟 D. 海岸山脉
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岩浆岩( )
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4. 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 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B. 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
C. 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 D. 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
A. 甲乙丁丙 B. 乙丙丁甲 C. 丙丁甲乙 D. 丁乙丙甲
26. 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7. 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A. 流水侵蚀 B. 岩层褶皱
C. 风沙侵蚀 D. 岩层断裂
28. 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 喷发物质差异 B. 冷凝环境差异
C. 外力侵蚀差异 D. 地壳运动差异
嘉陵江支流越溪河下游的低坑瀑布处广泛分布砂岩与泥岩,瀑布下方有一个深度超过3m的水潭。下图示意越溪河低坑段河流纵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低坑瀑布下方水潭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寒冻风蚀 B. 下切侵蚀 C. 溯源侵蚀 D. 侧向侵蚀
30. 低坑瀑布促使越溪河低坑段( )
A. 瀑缘向上游退缩 B. 砂岩硬度增大 C. 河床落差变小 D. 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第I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 地质构造差异抬升 B. 河流的阶段性下切
C. 原始河床地形差异 D. 滑坡、泥石流作用
32. 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
A. 淤积大于侵蚀 B. 侵蚀大于淤积 C. 侵蚀-淤积平衡 D. 持续不断侵蚀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 图示时期,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可能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4. 图示时刻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A 副极地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赤道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35. M地7月季风形成的原因是( )
A.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地形的影响 D. 沿海洋流运动的影响
二、综合题(共30分)
36. 甲图为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轨迹图,乙图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丙图为太阳光照图,丁图示意我国不同纬度的四个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丙图该日节气对应乙图中的____位置,直射点对应甲图中的____点。
(2)乙图中地球处于②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为____,公转速度____(填“较快”或“较慢”)
(3)丙图所示日期,丁图中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
(4)丙图中,M点所在的日期是12月22日,则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M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
37.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图1为海南岛简图,图中A为某季节西南季风影响下形成的局部洋流;海南岛本与大陆相连,大概在6500万年前因地质作用形成琼州海峡,才与大陆分离,成为我国第二大岛,图2为海南岛地质构造简图。
(1)海南岛中部山地广泛分布的流纹岩、玄武岩按照岩石成因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海岸边礁石形态各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____。
(2)据图2的信息判断琼州海峡的成因是
(3)图1中万泉河在入海口处形成了三角洲,简述该三角洲的形成过程。2022级高二学年上学期10月份月考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D、E两点日出时间相同 B. C在昼半球
C. D、E两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 AB是晨线
2. 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
A. 120°E B. 100°W C. 20°W D. 60°E
【答案】1. D 2. D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顺着自转方向,AB上的各地即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因此AB应为晨线,D正确。D、E两点此时均位于晨线上,都正值日出,但D点地方时为6点,E点地方时为10点,A错误。图中显示,C点在背向太阳光线的一面,处于夜半球,B错误;D、E两点自转角速度相同,但D点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E点纬度高于D点,线速度小于D点,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半球被经线平均分成6等份,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经度差为30°,即时差为2小时。图中D点为晨线与赤道交点,D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应为6时,180°经线位于D点所在经线以东2小时,即180°地方时为8时,由此推算0时应在180°以西120°,即60°E,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因经度不同的时刻是地方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地点早。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相差经度×4分钟。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着陆点中心地理坐标为(41°37'43”N,100°04'28”E)。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况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当日,与内蒙古相比,云南( )
A. 自转角速度更小 B. 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C. 自转线速度更小 D. 白昼时间更长
4. 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着陆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
A. 2022年4月16日1:56 B. 2022年4月17日10:56
C. 2022年4月16日23:56 D. 2022年4月17日11:56
5. 三位航天员重返地面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 )
A. 小于1/3 B. 约为7/12 C. 约为3/4 D. 大于4/5
【答案】3. B 4. A 5. B
【解析】
【3题详解】
地球自转角速度,在地球上除极点外,各地都相同,A错误;云南所处纬度比内蒙古低,4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云南距离太阳直射点更近,正午太阳高度更大,B正确;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云南比内蒙古线速度大,C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内蒙古昼更长,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国际标准时为0时区,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即东八区为4月16日09时56分,0时区位于东八区西侧且相差八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国际标准时间为2022年4月16日1:56,A正确。故选A。
【5题详解】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此时对应180度经线的地方时为4月16日09时56分+4小时=4月16日13时56分,则4月16日占全球的比例为13时56分/24小时,约为7/12。B正确。故选B。
【点睛】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时所在的经线。0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今天,0时所在的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昨天。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 )
A. B.
C. D.
7. 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上海明珠电视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
A. 先变大后变小 B. 先变小后变大 C. 持续不断变大 D. 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6. A 7. D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21年10月16日至2022年4月16日航空员驻留空间站,根据所学知识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因此在航天员驻留期间,10月16日至1月初,地球运动经过近日点,到达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达到最快,1月初后,公转速度开始变慢。因此地球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是先变快,然后减小,符合该规律的为A,BC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酒店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上海明珠电视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按照公式(H=90°-纬度差)进行计算,由于每天正午时两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一样,实际差值为两地纬度差,因此,驻留期间两者之间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始终保持不变,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又称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太阳高度角可以是任何时刻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强调是中午12点时的太阳高度角。
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左图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右图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观测当日( )
A. 甲地昼长夜短 B. 乙地昼短夜长
C. 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 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9 甲地位于乙地( )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
【答案】8. D 9. A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昼夜平分;甲地正午日影朝北,说明太阳直射点没有直射甲地。据此可知,该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甲乙两地昼夜等长。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此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甲地北京时间5:40日影朝正西,正值日出,因此可推知甲地位于125°E;乙地日影朝正北方向时为正午12:00,对应北京时间12:20,可知乙地位于115°E,因此甲地位于乙地偏东方。甲乙两地该日正午日影均朝北,说明两地位于北半球。甲地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说明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5°,而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0°,小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因此甲地纬度更低,位于乙地偏南方。综上所述,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1997年以来,宁夏闽宁镇从一片“干沙滩”逐步发展为“金沙滩”。2012年闽宁镇开始发展光伏大棚、光伏发电等光伏应用产业,未来将利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让光伏面板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光伏应用产业为闽宁镇提供绿色能源的同时,还能( )
A. 增加年降水量 B. 减少风沙威胁 C. 增大昼夜温差 D. 降低地下水位
11. 若应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与6月1日相比,闽宁镇7月1日光伏面板( )
A. 正午影子长度较长 B. 跟踪调整时长较短 C. 仰角移动幅度较小 D. 水平转动角度较大
【答案】10. B 11. D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光伏应用产业,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了,年降水量会减少,A错误;光伏大棚、光伏发电的设备可以起到沙障和风障的功能,可减少风沙威胁,B正确;光伏应用产业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了,地面辐射减弱了,白天气温降低了,昼夜温差减小了,C错误;光伏应用产业,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地下水位会上升,D错误。所以选B。
【11题详解】
与6月1日相比,闽宁镇7月1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光伏面板正午影子长度较短,A错误;7月1日比6月1日的白昼时间更长,跟踪调整时长较长,B错误;7月1日比6月1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日出日落太阳高度为零,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更大,仰角移动幅度较大,C错误;7月1日比6月1日的白昼时间更长,从日出到日落太阳转过的水平角度更大,光伏面板水平转动角度较大,D正确。所以选D。
【点睛】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的最大值,北半球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越接近6月22日,昼越长,越接近二分日,越接近昼夜平分。
小强居住在哈尔滨某小区(127°E,45°N)高楼层,房屋四周无任何遮挡物,采光条件良好。下图为小强家房间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为了充分利用阳光在阳台晾晒衣物,最适合在生活阳台晾衣的时间是( )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12月22日前后 D. 全年
13. 一年中正午阳光照射进儿童房面积最大的时(季)节,该地( )
A. 昼短夜长 B. 昼夜平分 C. 昼长夜短 D. 出现极昼
【答案】12. B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通过观察可知,生活阳台位于东北侧,日出东北方向时最适合在生活阳台晾衣,夏至日前后日出东北,B正确;12月22日前后东南日出,西南日落;3月21日前后正东日出,正西日落,依据日出日落方位,并非全年皆可,也不是全年无太阳照射,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儿童房位于南侧,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照射进儿童房面积最大,冬至日昼短夜长,C正确,AB错误;哈尔滨不会出现极昼极夜,D错误。故本题选C。
【点睛】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成都(31°N,104°E)的王老师某月连续三日环湖跑步期间,北京时间18:30经过同一地点时,均看到太阳位于正前方。左图为“王老师所见的太阳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王老师跑步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月可能为(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15. 王老师观日时的位置为(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6. 这几日成都昼长约为( )
A. 10小时 B. 11小时 C. 12小时 D. 13小时
【答案】14. D 15. A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北京时间为120°E时间,成都位于104°E,北京时间18:30,成都时间应为17:26,此时接近日落,成都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为北半球冬半年。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日落时间逐渐提前,太阳直射点应向南运动,所以此时应位于北半球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10月符合,D正确;1月、4月、7月不符合,ABC错误。所以选D。
15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成都日落方位为西南,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朝向西南,A正确;乙丙丁都不朝向西南,BCD错误。所以选A。
【16题详解】
根据第一题分析可知,此时日落时间为17:26左右,则昼长为(17:26—12:00)×2=10小时52分,接近11小时,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福建省的东山岛风动石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风动石是由于第四世纪海侵时期,海浪沿着花岗岩的纹理裂隙,剧烈冲刷,渐渐扩大两块岩石的距离,最后只剩很小的接触点支撑着,其余悬空而形成的,石危势险,摇摇欲坠。下面左图为风动石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与风动石一致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 风动石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
A. 固结成岩—海浪侵蚀—风力侵蚀—地壳抬升
B. 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C.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答案】17 B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风动石为花岗岩,花岗岩属侵入型岩浆岩。读图可知,④由碎屑物形成,应为沉积岩,②③④均指向①,表明①为岩浆;②由岩浆形成,属于岩浆岩,所以③为变质岩。由此分析可知,与风动石一致的岩石类型应为②,故ACD项错误,选B。
【18题详解】
风动石为花岗岩,是由岩浆侵入形成,所以最先发生的地质过程是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岩石;之后受地壳抬升至地表,再受海浪等外力的侵蚀作用形成图示景观,所以风动石的形成过程依次是岩浆侵入一冷却凝固一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故ABD项错误,选C。
【点睛】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某地质研究员从丁地出发到乙地,沿途地表岩层新老关系的变化情况是( )
A. 由新变老 B. 先由老变新,再变老 C. 由老变新 D. 先由新变老,再变新
20. 若图示地区修建一条东西向隧道,适合修建隧道的地点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答案】19. D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背斜岩层中部老,两翼新;向斜中部新,两翼老。从丁地出发到乙地,是从背斜的一侧经过背斜谷地,到达背斜另一侧,再到达向斜山顶部,甲处岩层最老,因此沿途岩层先由新变老,再变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题详解】
甲地为背斜,岩层呈天然的拱形,图中剖面为南北走向,故甲地适合修建东西方向的隧道,A正确;乙地为向斜,丙地为断层,不适合修建隧道,BC错误;丁地受地壳水平挤压形成,为背斜的一部分,地壳不稳定,D错误,故选A。
【点睛】背斜岩层中部老,两翼新;向斜中部新,两翼老;背斜适合修建隧道,向斜适合修建水库。
下图为世界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图中实线表示板块边界,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21. 甲、乙板块分别是六大板块中的( )
A. 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
C. 欧亚板块、美洲板块
D.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22. 图中丙处附近的海底地形多是( )
A. 裂谷 B. 海岭 C. 海沟 D. 海岸山脉
【答案】21. A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板块的分布,从图中位置可以判断,甲、乙板块分别是六大板块中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A正确。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海底地形。读图可知,图中丙处位于大洋中部,其附近位于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区,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地下岩浆有可能沿着薄弱地带上涌,上涌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大洋中脊,因此该地附近的海底地形多是海岭,B正确。故选B。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若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则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若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在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岩浆岩( )
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4. 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 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B. 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
C. 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 D. 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
【答案】23. A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岩浆岩位于断层F中,说明岩浆沿断层F侵入,形成岩浆岩,①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岩层两翼新中间老,为背斜,岩浆岩切穿背斜轴部,②正确,③错误;岩浆岩将寒武纪岩层切断,说明岩浆岩形成晚于寒武纪,④错误。所以选A。
【24题详解】
该地先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各种岩石,然后水平岩层受到挤压,弯曲变形,在进一步受到挤压作用的情况下,岩层断裂形成断层,发生岩浆活动,所以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原始水平岩层原理:原始的沉积均为水平或近于水平岩层。岩层叠置原理:下老上新。切割律又称穿插关系,就侵入岩与围岩的关系来说,总是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这就是切割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
A. 甲乙丁丙 B. 乙丙丁甲 C. 丙丁甲乙 D. 丁乙丙甲
26. 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5. D 26. C
【解析】
【分析】
【25题详解】
花岗岩是地下岩浆向上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花岗岩之上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变质形成变质岩,花岗岩形成于地下,丁图花岗岩位于地下,甲乙丙图花岗岩出露地表,说明丁图最早出现,ABC错误。因地壳抬升,花岗岩之上的变质岩被外力侵蚀,其厚度逐渐变薄,部分区域花岗岩出露地表接受外力侵蚀,花岗岩表面变的起伏不平,因此丁图之后应该是乙图,再以后是丙图;甲图中出现断层,使原来的花岗岩、变质岩发生断裂错位,相对下沉的部分接受沉积,出现松散沉积物,因此正确的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丁乙丙甲,D正确。故选D。
【26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图中,①是花岗岩,形成最早;②④是变质岩,形成晚于①花岗岩;③是松散沉积物,形成于断层下降岩块上,因此是先有断层使原来的变质岩发生断裂形成②④两块变质岩,其中④是下降岩块,之后在④之上沉积形成松散沉积物,因此形成最晚的是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解题注意甲乙丙丁四图中花岗岩最早形成于地下,在岩浆高温、高压作用下岩石变质形成变质岩,松散沉积物要在低洼地形成,④是断层下降岩块。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7. 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A. 流水侵蚀 B. 岩层褶皱
C. 风沙侵蚀 D. 岩层断裂
28. 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 喷发物质差异 B. 冷凝环境差异
C. 外力侵蚀差异 D. 地壳运动差异
【答案】27. D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图中显示X区和Y区岩层性质相同,只是位置有高低,岩层中有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应为内力作用所致,故D正确、A、C错误。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形变,因此不属于褶皱,故B错误。
【28题详解】
图中X区和Y区地下岩层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接近相同,说明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相似,因此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厚度应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Y区海拔高于X区,再加上Y区地表起伏大于X区,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故C 正确。X区和Y区均为玄武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因此两区喷发物质、冷凝环境差异、地壳运动差异应相似或相同。故A、B、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难度较小。
嘉陵江支流越溪河下游的低坑瀑布处广泛分布砂岩与泥岩,瀑布下方有一个深度超过3m的水潭。下图示意越溪河低坑段河流纵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低坑瀑布下方水潭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寒冻风蚀 B. 下切侵蚀 C. 溯源侵蚀 D. 侧向侵蚀
30. 低坑瀑布促使越溪河低坑段( )
A. 瀑缘向上游退缩 B. 砂岩硬度增大 C. 河床落差变小 D. 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答案】29. B 30. A
【解析】
【29题详解】
根据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水流从瀑布顶部跌落后,由于瀑布垂直高差较大,因此在此阶段河流速度较快,在水流到达瀑布下方后,对下方较软的泥岩进行下切侵蚀之后逐渐形成深度超过3m的水潭,B正确;嘉陵江由于位于亚热带地区,纬度较低,寒冻风蚀并不是主要的侵蚀类型,A错误;溯源侵蚀主要发生在瀑布顶端或河流源头处,C错误;侧蚀一般发生在河流中下游流速缓慢区,D错误;故选B。
【30题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泥岩岩性较软,河流对其侵蚀速度快于对上方砂岩的侵蚀速度,最终会造成上方砂岩坍塌跌落,而且河流也会对上方的砂岩进行侵蚀,两者共同作用,均会导致瀑缘向上游退缩,A正确;砂岩硬度不会因侵蚀作用而发生岩性的变化,B错误;河床落差由瀑布上下方河床决定,低坑瀑布的侵蚀并不会造成河床落差发生明显变化,C错误;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由当地气候决定,D错误;故选A。
【点睛】溯源侵蚀,亦称向源侵蚀。是指地表径流使侵蚀沟向水流相反方向延伸,并逐步趋近分水岭的过程。河流或沟谷发育过程中,因水流冲刷作用加剧,下切侵蚀不仅加深河床或沟床,并使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剥蚀分离向上游源头后退。
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第I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 地质构造差异抬升 B. 河流的阶段性下切
C. 原始河床地形差异 D. 滑坡、泥石流作用
32. 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
A. 淤积大于侵蚀 B. 侵蚀大于淤积 C. 侵蚀-淤积平衡 D. 持续不断侵蚀
【答案】31. D 32. A
【解析】
【31题详解】
该河段的地质构造情况应该相差不大,A错误;河流的阶段性下切会加深河床,但不会使河床抬升,B错误;由图可知:推测的原始河床纵剖面变化较为均匀,地形差异不大,C错误;该河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势落差大,且受到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为丰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由材料可知:该河段近几十年来,有湖泊发育,推断应当为滑坡、泥石流搬运的物质堵塞河道形成的多个堰塞湖,堰塞湖的存在导致不同河段河床泥沙淤积变多,河床抬升,形成阶梯状的形态,D正确。故选D。
【32题详解】
由图可知: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河床的海拔不断升高,河床不断变浅,说明从2007年到未来,河床泥沙淤积的速度大于河床被侵蚀的速度,导致河床堆积物变多,河床变浅,A正确;侵蚀大于淤积,会导致河床加深,B错误;侵蚀-淤积平衡河床的深度应该维持不变,C错误;持续不断侵蚀会导致河床加深,D错误。故选A。
【点睛】特别提醒:河流横剖面和纵剖面的区别:河流纵断面是沿着河流的延伸方向中心线方向平距为横轴,河床底高程为纵轴,按一定比例尺绘制成的剖面图。河流横断面是在河流流向的某一个地点,按一定比例尺横着切一条剖面,原理与剖面图原理一样,具体图面要素有河流的宽,深等。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 图示时期,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可能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4. 图示时刻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A. 副极地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赤道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35. M地7月季风形成的原因是( )
A.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地形的影响 D. 沿海洋流运动的影响
【答案】33. B 34. A 35. B
【解析】
【33题详解】
据图可知,此时大陆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可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故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也跟着南移,B正确。根据气压带对应的纬度关系可判断,A气压带北移,A错误;C风带的风向错误,C错误;D不发生移动,D错误,故选B。
【34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图示时刻为1月份,亚欧大陆为高压,因此被切断为副极地低气压带,A正确;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低气压切断,而此刻为1月份,B错误;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附近陆地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因此,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不容易被陆地切断,CD错误;故选A。
【35题详解】
M位于亚欧大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7月份,M吹东南季风,主要是由于陆地升温快而呈现低压状态,而海洋升温较慢,气温较陆地偏低而呈现高压,风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形成东南季风,B正确;南亚的西南季风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而M地为1月份东亚,A错误;地形、沿海洋流运动不会导致M地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CD错误。故选B。
【点睛】季风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二、综合题(共30分)
36. 甲图为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轨迹图,乙图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丙图为太阳光照图,丁图示意我国不同纬度的四个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丙图该日节气对应乙图中的____位置,直射点对应甲图中的____点。
(2)乙图中地球处于②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为____,公转速度____(填“较快”或“较慢”)
(3)丙图所示日期,丁图中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
(4)丙图中,M点所在的日期是12月22日,则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M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
【答案】(1) ①. ④ ②. D
(2) ①.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 较慢
(3) ①. 海口 ②. 哈尔滨
(4) ①. 12月22日17:00 ②. 0°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轨迹图、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太阳光照图、我国不同纬度的四个城市分布为背景材料,涉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丙图显示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故该日节气为冬至日,对应乙图中的④位置,此时直射南回归线,故直射点对应甲图中的D点。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乙图中地球处于②位置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变化规律为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靠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丙图所示日期是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低昼越长,故丁图中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海口,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故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哈尔滨。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丙图中,M点所在的日期是12月22日,处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为6点,经度为45°W,与北京时间相差11小时,北京在东侧,加11小时,则此时北京时间是12月22日17:00;M点位于晨线上,故太阳高度为0°。
37.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图1为海南岛简图,图中A为某季节西南季风影响下形成的局部洋流;海南岛本与大陆相连,大概在6500万年前因地质作用形成琼州海峡,才与大陆分离,成为我国第二大岛,图2为海南岛地质构造简图。
(1)海南岛中部山地广泛分布的流纹岩、玄武岩按照岩石成因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海岸边礁石形态各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____。
(2)据图2的信息判断琼州海峡的成因是
(3)图1中万泉河在入海口处形成了三角洲,简述该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答案】(1) ①. 岩浆岩(喷出岩) ②. 海浪(水)侵蚀
(2)地壳运动,岩层断裂下陷;海水淹没而成。
(3)河流从上游携带大量泥沙到河口处,由于地势平坦(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在河口处,形成三角洲。
【解析】
【分析】本题以海南岛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三大类岩石、外力作用、内力作用、河流堆积地貌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流纹岩、玄武岩按照岩石成因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岩浆岩;根据材料海岸边礁石形态各异,判断其主要是岩石海岸,为海蚀柱等,所以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海浪侵蚀作用。
【小问2详解】
据图2的信息可知,琼州海峡的成因是主要受内力作用,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垂直运动,形成断层和地堑,随着海平面不断抬升,逐渐淹没地堑,最终形成琼州海峡。
【小问3详解】
万泉河在入海口处形成了三角洲,简述该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主要从流水沉积和海浪顶托等方面分析。河流上游落差大,上游侵蚀作用显著,河流从上游携带大量泥沙到河口处,由于河口处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再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使河流流速减慢,其携带的泥沙易在河口沉积,逐渐形成三角洲地形。
2024泰安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泰安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Ⅰ卷共20题,每小题2, 崖壁上倒钱洞的主要成因是, 图示砂层钙板的形成反映了, 尼科西亚气候特征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天津静海区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天津静海区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地理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改错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