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题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918196/0-16978564167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题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918196/0-16978564167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题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918196/0-1697856416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题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题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题练习
为了更好的迎接考试,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编辑老师为同学们整理了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题练习,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图形:①角;②直角三角形;③等边三角形;④等腰梯形;⑤等腰三角形.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40,则B=( )
A. 70 B. 40
C. 40或70 D. 40或100或70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B. 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C. 开方开不尽的带根号数是无理数
D. 是无理数,故无理数也可能是有限小数
4.已知△ABC中,BAC=110,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BC于E,F,则EAF的度数( )
A. 20 B. 40 C. 50 D. 60
5.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 )
A. 25 B. 30 C. 45 D. 60
6.下列说法:
①任何数都有算术平方根;
②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
③a2的算术平方根是a;
④(﹣4)2的算术平方根是
⑤算术平方根不可能是负数,
其中,不正确的有( )
A. 2 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7.如图所示,AB=BC=CD=DE=1,ABBC,ACCD,ADDE,则AE=( )
A. 1 B. C. D. 2
8.若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则比这个数大3的正数的平方根是( )
A. B. C. D.
9.如图,△MNP中,P=60,MN=NP,MQPN,垂足为Q,延长MN至G,取NG=NQ,若△MNP的周长为12,MQ=a,则△MGQ周长是( )
A. 8+2a B. 8+a C. 6+a D. 6+2a
10.如图(1),在Rt△ABC中,ACB=90,D是斜边AB的中点,动点P从B点出发,沿BCA运动,设S△DPB=y,点P运动的路程为x,若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BC的面积为( )
A. 4 B. 6 C. 12 D. 14
二、填空题(每题2分)
11.按要求取近似数:0.43万(精确到千位) ; 的平方根是 .
12.直线l1:y=k1x+b与直线l2:y=k2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k2xk1x﹣b的解集为 .
13.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6cm,腰长10cm,则面积是 .
14.直角三角形中有两条边分别为5和12,则第三条边的长是 .
15.已知 +|x+y﹣2|=0,求x﹣y= .
16.下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AC=6,BC=5,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如图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 .
17.若 ,则y= .
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1)若4(x﹣1)2=25,则x= ;
(2)若9(x2+1)=10,则x= .
19.若a0,则4a2 的算术平方根是 .
20.一个数x的平方根等于m+1和m﹣3,则m= ,x= .
三、解答题
21.计算:
(1) ;
(2)|﹣2|+( )﹣1﹣ )0﹣ +(﹣1)2.
22.作图: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的点.
23.如图,ABAC,AD平分BAC,且CD=BD.试说明B与C的大小关系?
24.我们给出如下定义:若一个四边形中存在相邻两边的平方和等于一条对角线的平方,则称这个四边形为勾股四边形,这两条相邻的边称为这个四边形的勾股边.
(1)写出你所知道的四边形中是勾股四边形的两种图形的名称 , ;
(2)如图,将△ABC绕顶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后得到△DBE,连接AD、DC,若DCB=30,试证明;DC2+BC2=AC2.(即四边形ABCD是勾股四边形)
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B的坐标为(4,0).
(1)求A、C的坐标及直 线BC解析式.
(2)△ABC是直角三角形吗?说明理由.
(3)点P在直线y=2x+2上,且△ABP为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26.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将△ABE沿AE折叠后得到△AFE,点F在矩形ABCD内部,延长AF交CD于点G.
(1)猜想线段GF与GC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AB=3,AD=4,求线段GC的长.
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OB=OC=6,过点A的直线AD交BC于点D,交y轴与点G,△ABD的面积为△ABC面积的 .
(1)求点D的坐标;
(2)过点C作CEAD,交AB交于F,垂足为E.
①求证:OF=OG;
②求点F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使△CF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图形:①角;②直角三角形;③等边三角形;④等腰梯形;⑤等腰三角形.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考点: 轴对称图形.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后即可得解.
解答: 解:①角是轴对称图形;
②直角三角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④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⑤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40 ,则B=( )
A. 70 B. 40
C. 40或70 D. 40或100或70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 本题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由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没有明确,因此要分类讨论.
解答: 解:本题可分三种情况:
①A为顶角,则B=(180﹣A)2=70
②A为底角,B为顶角,则B=180﹣240=100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B. 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C. 开方开不尽的带根号数是无理数
D. 是无理数,故无理数也可能是有限小数
考点: 无理数.
专题: 存在型.
分析: 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 解:A、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故本选项错误;
B、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故本选项错误;
C、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故本选项正确;
4.已知△ABC中,BAC=110,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BC于E,F,则EAF的度数( )
A. 20 B. 40 C. 50 D. 60
考点: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求出C,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E=BE,AF=CF,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得BAE=B,CAF=C,然后求解即可.
解答: 解:∵BAC=110,
C=180﹣110=70,
∵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E、F,
AE=BE,AF=CF,
5.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 )
A. 25 B. 30 C. 45 D. 60
考点: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先根据图形折叠的性质得出BC=CE,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出CE=AE=BE,进而可判断出△BEC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补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ABC沿CD折叠B与E重合,
则BC=CE,
∵E为AB中点,△ABC是直角三角形,
C E=BE=AE,
6.下列说法:
①任何数都有算术平方根;
②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
③a2的算术平方根是a;
④(﹣4)2的算术平方根是
⑤算术平方根不可能是负数,
其中,不正确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考点: 算术平方根.
分析: ①②③④⑤分别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即可判断.
解答: 解:根据平方根概念可知:
①负数没有平方根,故此选项错误;
②反例:0的算术平方根是0,故此选项错误;
③当a0时,a2的算术平方根是﹣a,故此选项错误;
④(﹣4)2的算术平方根是4﹣,故此选项错误;
⑤算术平方根不可能是负数,故此选项正确.
7.如图所示,AB=BC=CD=DE=1,ABBC,ACCD,ADDE,则AE=( )
A. 1 B. C. D. 2
考点: 勾股定理.
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进行逐一计算即可.
解答: 解:∵AB=BC=CD=DE=1,ABBC,ACCD,ADDE,
8.若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则比这个数大3的正数的平方根是( )
A. B. C. D.
考点: 算术平方根;平方根.
分析: 由于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由此得到这个正数为a2,比这个正数大3的数是a2+3,然后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得其平方根.
解答: 解:∵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
9.如图,△MNP中,P=60,MN=NP,MQPN,垂足为Q,延长MN至G,取NG=NQ,若△MNP的周长为12,MQ=a,则△MGQ周长是( )
A. 8+2a B. 8+a C. 6+a D. 6+2a
考点: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专题:计算题.
分析: △MNP中,P=60,MN=NP,MQPN,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解答: 解:∵△MNP中,P=60,MN=NP
△MNP是等边三角形.
又∵MQPN,垂足为Q,
PM=PN=MN=4,NQ=NG=2,MQ=a,QMN=30,PNM=60,
∵NG=NQ,
QMN,
QG=MQ=a,
∵△MNP的周长为12,
10.如图(1),在Rt△ABC中,ACB=90,D是斜边AB的中点,动点P从B点出发,沿BCA运动,设S△DPB=y,点P运动的路程为x,若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BC的面积为( )
A. 4 B. 6 C. 12 D. 14
考点: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专题: 压轴题;动点型.
分析: 根据函数的图象知BC=4,AC=3,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即可求得其面积.
解答: 解:∵D是斜边AB的中点,
根据函数的图象知BC=4,AC=3,
二、填空题(每题2分)
11.按要求取近似数:0.43万(精确到千位) 0.4万 ; 的平方根是 3 .
考点: 平方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分析: 根据四舍五入法,可得近似数;
根据开方运算,可得算术平方根,再开方运算,可得平方根.
解答: 解:0.43万(精确到千位) 0.4万; 的平方根是3,
12.直线l1:y=k1x+b与直线l2:y=k2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k2xk1x﹣b的解集为 x﹣1 .
考点: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 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 x﹣1时,函数y=k2x都在函数y=k1x+b的图象上方,从而可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k2xk1x﹣b的解集.
解答: 解:当x﹣1时,k2xk1x+b,
13.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6cm,腰长10cm,则面积是 48cm2 .
考点: 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 等腰三角形ABC,AB=AC,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先作出BC边上的高AD,则在Rt△ADB中,利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高AD,就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解答: 解:作ADBC于D,
∵AB=AC,
BD=BC=8cm,
14.直角三角形中有两条边分别为5和12,则第三条边的长是 13或 .
考点: 勾股定理.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因为不确定哪一条边是斜边,故需要讨论:①当12为斜边时,②当12是直角边时,根据勾股定理,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就可以求出第三边.
解答: 解:①当12为斜边时,则第三边= = ;
15.已知 +|x+y﹣2|=0,求x﹣y= 0 .
考点: 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x﹣1=0,x+y﹣2=0,
解得x=1,y=1,
所以x﹣y=1﹣1=0.
故答案为:0.
点评 :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非负数,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每一个算式都等于0列式是解题的关键.
16.下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AC=6,BC=5,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如图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 76 .
考点: 勾股定理.
分析: 通过勾股定理可将数学风车的斜边求出,然后可求出风车外围的周长.
解答: 解:设将AC延长到点D,连接BD,
根据题意,得CD=62=12,BC=5.
∵BCD=90
BC2+CD2=BD2,即52+122=BD2
BD=13
17.若 ,则y= .
考点: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就可以求解.
解答: 解:由题意得:x﹣20190,2019﹣x0,x0,
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1)若4(x﹣1)2=25,则x= 3.5或﹣1.5 ;
(2)若9(x2+1)=10,则x= .
考点: 平方根.
分析: (1)两边开方,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2)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开方即可.
解答: 解:(1)4(x﹣1)2=25,
开方得:2(x﹣1)=5,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解得:x=3.5或﹣1.5
故答案为:3.5或﹣1.5;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题练习就分享到这里,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秋)(初中)八年级上册-青岛版数学-期中检测题(二),共4页。
这是一份(2023秋)(初中)八年级上册-青岛版数学-期中检测题(一),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