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八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它是目前发展的最完善的一门学科,许多其它领域的研究都是基于数学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练习八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9八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那么第三边可能是( )
A.2 B.4 C.6 D.8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C.三角形的高、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D.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2 B.15 C.12或15 D.18
4.若从一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画2 014条对角线,则它是( )
A.2 017边形 B.2 016边形 C.2 015边形 D.2 004边形
5.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72°,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5 B.6 C.7 D.8
6.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0°,则∠2的度数为( )
A.125° B.120° C.140° D.130°
7.如图,点O是△ABC内一点,∠A=80°,∠1=15°,∠2=40°,则∠BOC等于( )
A.95° B.120° C.135° D.无法确定
8.如图,∠CBD,∠ADE为△ABD的两个外角,∠CBD=70°,∠ADE=149°,则∠A的度数是( )
A.28° B.31° C.39° D.42°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9.如图,在△ABC中,∠A=80°,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ACD=150°,则
∠B=______.
10.如图所示,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点A,点B,AM⊥ b,垂足为点M,若∠1=58°,则∠2=______.
11.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BE=CE,则由“SSS”可以直接判定( )
A.△ABD≌△ACD B.△BDE≌△CDE C.△ABE≌△ACE D.以上都不对
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45°.直线l与边AB,AD分别相交于点M,N,则∠1+∠2=_________.
13.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08°,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
14.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点C在EF上,AC经过点D.已知∠A=∠EDF=90°,A B=AC.∠E=30°,∠BCE=40°,则∠CDF=___ ____.
三、解答题(共60分)
15.(6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求证:∠B=∠D.
16.(8分) 如图,在△ABC中,AD,AE分别是边BC上的中线和高,AE=3 cm,S△ABC=12 cm2.求BC和DC 的长.
17.(8分) 某工程队准备开挖一条隧道,为了缩短工期,必须在山的两侧同时开挖,为了确保两侧开挖的隧道在同一条直线上,测量人员在如图所示的同一高度定出了两个开挖点P和Q,然后在左边定出开挖的方向线AP,为了准确定出右边开挖的方向线B Q,测量人员取一个可以同时看到点A,P,Q的点O,测得∠A=28°,∠AO C=100°,那么∠QBO应等于多少度才能确保BQ与AP在同一条直线上?
18.(8分)如图,∠B= 45°,∠A+15°=∠1,∠ACD=60°.求证AB∥CD.
1 7.(8分)如图,已知AB=DC,DB=AC.
求证:∠B=∠C
19.(10分)(1)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 一边等于6 cm,一边等于7 cm,求它的周长;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 cm,周长为20 cm,求其他的边长.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20.(12分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与∠C互补,BE平分∠ABC,DF 平分∠ADC.若BE∥DF,求证△DCF为直角三角形.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数学(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正八边形的每个外角等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考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