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 高中语文小说答题模版与训练(打印版)
展开微训练 高中语文小说答题模版与例析(打印版)
一、环境:【情节+人物+主题+读者】
1.小说第一段【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环境上: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描写了……景象,渲染……气氛。
(2)情节上:引起下文,为下文……人物的出场或……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埋伏笔)。
(3)人物上:暗示了人物……命运、性格、特点
(4)主题上:与下文……相照应,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5)读者上: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小说第六段【中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环境上:描写了……景象,渲染……气氛。
(2)人物上:塑造(烘托)了人物……心情、性格、特点
(3)主题上:揭示了小说……主题
(4)情节上:承接上文……情节,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
3.小说结尾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环境上:描写了……景象,渲染……气氛。
(2)人物上:丰富了人物……形象特点
(3)主题上:深化了小说……主题
(4)情节上:总结全文,与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
(5)读者上: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文中画线句子景物描写的手法)
(1)指出手法(2)简析运用(3)分析作用
知识补充(描写手法)
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绘形、绘声、绘色、视听结合、声色结合;
手法: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白描、细描、点面结合、对比映衬、简笔勾勒、精笔细描
视角: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二、情节【情节+人物+主题+读者】
1.小说第一段【开头】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内容上:概括该段大意
(2)情节上:为下文……人物的出场,或……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埋伏笔)。
(3)人物上:塑造了人物……形象特点。
(4)主题上:与下文……相照应,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5)读者上: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小说第六段【中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内容上:概括该段大意。
(2)人物上:塑造了人物……形象特点。
(3)主题上:揭示了小说……主题。
(4)情节上:承接上文……情节,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
3.小说结尾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内容上:概括该段大意。
(2)情节上:总结全文,与开头……相呼应,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3)人物上:丰富了人物……形象。
(4)主题上:深化了小说……主题 。
(5)读者上:指出类型,并点明好处。
知识补充(结尾方式)
1.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2.以景结情式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3.留白式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4.悲剧结尾: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深化主题,令读者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5.喜剧式结尾: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凸显出的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4 .小说的最后一段能否删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不能删掉,因为:
(1)人物上:最后一段丰富了A的形象特点,侧面烘托出A的品格,加深了人们对A的认识。
(2)情节上:最后一段与开头……相照应,形成首尾呼应,拓展了小说的空间,使小说的情节更为完整、严谨。
(3)主题上:卒章显志,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4)读者上: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三、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读者】
1.A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1)概括①+分析 (2)概括②+分析(3)概括③+分析 (4)概括④+分析
知识补充(人物形象的特征)
外在:身份、地位、职业、经历、教养、技能、行为习惯
内在:性格、品质、精神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②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③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④从环境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
⑤从作者评价中分析人物形象;
近年高考试卷中人物形象题关键词
寡言少语、平凡、朴实、性情质朴、憨厚老实、纯真、吃苦耐劳、善良、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谨慎、正直、郁郁寡欢、洒脱、循规蹈矩、狡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有上进心、有理想、有追求、生命力顽强、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踏实、谦虚、勤俭、谦卑、固执、敬业、诚实、执著、年老体衰、年轻貌美、孤苦无依、势利……
2.你认为A是小说的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的作用,并分析他在文中的作用。
(1)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2)推动情节发展;
(3)对比或衬托主要人物
(4)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和主要人物一起揭示或凸显小说的主题
3. 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A还是B?请结合小说阐述理由。
答:小说的主人公是A。因为:
(1)从情节看:A贯穿故事的始终,是小说主要描写的对象。
(2)从人物看:作者写B的目的是对比或反衬或烘托A,使A的形象更加丰满、鲜明。
(3)从主题看:小说塑造A的形象,更能揭示小说的主题。
4.事物形象的作用
(1)人物上:突出人物性格。
(2)情节上: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使文章结构能更加严谨。
(3)主题上:揭示或深化主题。
(4)环境上:暗示或衬托社会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5.小说是怎样塑造小王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1)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外貌、神态)、细节
(2)侧面描写:对比、烘托、衬托、欲扬先抑
四、主题【情节+环境+人物+读者】
主题的常见表现形式
(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即从下面两方面概括:
人生:(1)人生道理 (2)表达某种情感,赞扬某种精神
社会:(1)讽刺、批判、揭露某种想象 (2)歌颂、赞扬、弘扬某种精神
五、小说标题的作用【情节+人物+主题+读者】
1.小说的标题的含义或寓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表层:【本义】(2)深层:【比喻义】【双关义】
(3)深层:【象征义】结合人物、主题分析
2.小说的标题有什么妙处(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表层:【本义】(2)深层:【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结合人物、主题分析
(3)手法:线索、修辞、双关、象征
知识补充(标题的常见作用)
1.交代主要人物形象。《面包》 2.概括小说主要情节。《武松打虎》
3.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 情基调。《一朵午荷》
4.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 5.具有象征意义。《魔盒》
6.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 7.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寄托作者情感。《铁齿铜牙纪晓岚》
8.展开情节,前后呼应。《祝福》 9.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猫和老鼠》
10.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冲动。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饶有兴趣地看下去。 引发读者思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知识补充(线索作用)【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1.贯穿全文情节,使情节更紧凑 2.塑造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6.揭示文章的主题
7.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六、语言特色
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1.从语言的个性化和特色性角度赏析。
(1)地域特色:某地方言、农村、城市
(2)时代特色:符合时代特点
(3)生活特色:职业、身份、生活环境、个人性格等
2.从语言的语体来角度赏析
(1)口语:通俗易懂、质朴平实、生动活泼
(2)书面语:庄重典雅、准确精当
(3)文言和白话
3.从语言的句式来角度赏析:整散结合、长短交错、倒装句式
4.从语言的修辞来角度赏析
善用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比、衬托、象征】
好处:生动形象、言简义丰、含蓄隽永、诙谐幽默、辛辣讽刺、清新华丽、婉约明快
5.从词语的角度赏析 :叠词、拟声词、动词、形容词、语气词
知识补充(常见的语言风格)
善用叠词、整散结合、长短交错、富有地方特色、善用口语、文白夹杂、含蓄深沉、幽默风趣、简洁明快、寓庄于谐、清新华丽、质朴平实、善用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比、衬托、象征】
七、构思选材
1.小说在构思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倒叙开头,设置悬念 (2)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3)善设伏笔,环环相扣 (4)线索贯穿,结构严谨
(5)首尾呼应,结构紧凑,戛然而止,(留白、以景结情等)结尾
5.小说在构思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叙述顺序上: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及好处
(2)叙述人称上:采用人称+好处
(3)描写方法上:文中大量运用( )描写,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6.小说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材料来源(日常生活等)(2)选材角度(典型、真实、新颖等)
(3)材料和中心的关系 (4)使用材料的方法(详略、重点分明等)
知识补充(叙述顺序)
顺叙: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如插补的是书信、档案、小时的事等往往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
平叙: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小圆圆媳妇之死
一
我玩的时候,除了在后花园里,有祖父陪着,其余的玩法,就只有我自己了。
我自己在房檐下搭了个小布棚,玩着玩着就睡在那布棚里了。
我家的窗子是可以摘下来的,摘下来直立着是立不住的,就靠着墙斜立着,正好立出一个小斜坡来,我称这小斜坡叫“小屋”,我也常常睡到这小屋里边去了。
我家满院子是蒿草,蒿草上飞着许多蜻蜓,那蜻蜓是为着红蓼花而来的。可是我偏偏喜欢捉它,捉累了就躺在蒿草里边睡着了。
蒿草里边长着一丛一丛的天星星,好像山葡萄似的,是很好吃的。
我在蒿草里边搜索着吃,吃困了,就睡在天星星秧子的旁边了。
蒿草是很厚的,我躺在上边好像是我的褥子,蒿草是很高的,它给我遮着荫凉。
有一天,我就正在蒿草里边做着梦,那是下午晚饭之前,太阳偏西的时候。大概我睡得不太着实,我似乎是听到了什么地方有不少的人讲着话,说说笑笑,似乎是很热闹。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却听不清,只觉得在西南角上,或者是院里,或者是院外。到底是院里院外,那就不大清楚了。反正是有几个人在一起嚷嚷着。
我似睡非睡地听了一会就又听不见了。大概我已经睡着了。
等我睡醒了,回到屋里去,老厨子第一个就告诉我:
“老胡家的团圆媳妇来啦,你还不知道,快吃了饭去看吧!”
老厨子今天特别忙,手里端着一盘黄瓜菜往屋里走,因为跟我指手划脚地一讲话,差一点没把菜碟子掉在地上,只把黄瓜丝打翻了。
我一走进祖父的屋去,只有祖父一个人坐在饭桌前面,桌子上边的饭菜都摆好了,却没有人吃,母亲和父亲都没有来吃饭,有二伯也没有来吃饭。祖父一看见我,祖父就问我:
“那团圆媳妇好不好?”
大概祖父以为我是去看团圆媳妇回来的。我说我不知道,我在草棵里边吃天星星来的。
祖父说:
“你妈他们都去看团圆媳妇去了,就是那个跳大神的老胡家。”
祖父说着就招呼老厨子,让他把黄瓜菜快点拿来。
醋拌黄瓜丝,上边浇着辣椒油,红的红,绿的绿,一定是那老厨子又重切了一盘的,那盘我眼看着撒在地上了。
祖父一看黄瓜菜也来了,祖父说:
“快吃吧,吃了饭好看团圆媳妇去。”
老厨子站在旁边,用围裙在擦着他满脸的汗珠,他每一说话就乍巴眼睛,从嘴里往外喷着唾沫星。他说:
“那看团圆媳妇的人才多呢!粮米铺的二老婆,带着孩子也去了。后院的小麻子也去了,西院老杨家也来了不少的人,都是从墙头上跳过来的。”
他说他在井沿上打水看见的。
经他这一喧惑,我说:
“爷爷,我不吃饭了,我要看团圆媳妇去。”
祖父一定让我吃饭,他说吃了饭他带我去。我急得一顿饭也没有吃好。
我从来没有看过团圆媳妇,我以为团圆媳妇不知道多么好看呢!越想越觉得一定是很好看的,越着急也越觉得是非特别好看不可。不然,为什么大家都去看呢。不然,为什么母亲也不回来吃饭呢。
越想越着急,一定是很好看的节目都看过。若现在就去,还多少看得见一点,若再去晚了,怕是就来不及了。我就催促着祖父。
“快吃,快吃,爷爷快吃吧。”
那老厨子还在旁边乱讲乱说,祖父间或问他一两句。
我看那老厨子打扰祖父吃饭,我就不让那老厨子说话。那老厨子不听,还是笑嘻嘻地说。我就下地把老厨子硬推出去了。
祖父还没有吃完,老周家的周三奶又来了,是她说她的公鸡总是往我这边跑,她是来捉公鸡的。公鸡已经捉到了,她还不走,她还扒着玻璃窗子跟祖父讲话,她说:
“老胡家那小团圆媳妇过来,你老爷子还没去看看吗?那看的人才多呢,我还没去呢,吃了饭就去。”
祖父也说吃了饭就去,可是祖父的饭总也吃不完。一会要点辣椒油,一会要点咸盐面的。我看不但我着急,就是那老厨子也急得不得了了。头上直冒着汗,眼睛直眨巴。
祖父一放下饭碗,连点一袋烟我也不让他点,拉着他就往西南墙角那边走。
一边走,一边心里后悔,眼看着一些看热闹的人都回来了。为什么一定要等祖父呢?不会一个人早就跑着来吗?何况又觉得我躺在草棵子里就已经听见这边有了动静了。真是越想越后悔,这事情都闹了一个下半天了,一定是好看的都过去了,一定是来晚了。白来了,什么也看不见了,在草棵子听到了这边说笑,为什么不就立刻跑来看呢?越想越后悔。
自己和自己生气,等到了老胡家的窗前,一听,果然连一点声音也没有了。差一点没有气哭了。
等真的进屋一看,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母亲,周三奶奶,还有些个不认的人,都在那里,与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没有什么好看的,团圆媳妇在那儿?我也看不见,经人家指指点点的,我才看见了。不是什么媳妇,而是一个小姑娘。
我一看就没有兴趣了,拉着爷爷就向外边走,说:
“爷爷回家吧。”
等第二天早晨她出来倒洗脸水的时候,我看见她了。
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忽忽的,笑呵呵的。
院子里的人,看过老胡家的团圆媳妇之后,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不过都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了。
周三奶奶说:
“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
隔院的杨老太太说:
“那才不怕羞呢!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
周三奶奶又说:
“哟哟!我可没见过,别说还是一个团圆媳妇,就说一进门就姓了人家的姓,也得头两天看看人家的脸色。哟哟!那么大的姑娘。她今年十几岁啦?”
“听说十四岁么!”
“十四岁会长得那么高,一定是瞒岁数。”
“可别说呀!也有早长的。”
“可是他们家可怎么睡呢?”
“可不是,老少三辈,就三铺小炕……”
这是杨老太太扒在墙头上和周三奶奶讲的。
至于我家里,母亲也说那团圆媳妇不像个团圆媳妇。
老厨子说:
“没见过,大模大样的,两个眼睛骨碌骨碌地转。”
有二伯说:
“介(这)年头是啥年头呢,团圆媳妇也不像个团圆媳妇了。”
只是祖父什么也不说,我问祖父:
“那团圆媳妇好不好?”
祖父说:
“怪好的。”
于是我也觉得怪好的。
她天天牵马到井边上去饮水,我看见她好几回,中间没有什么人介绍,她看看我就笑了,我看看她也笑了。我问她十几岁?她说:
“十二岁。”
我说不对。
“你十四岁的,人家都说你十四岁。”
她说:
“他们看我长得高,说十二岁怕人家笑话,让我说十四岁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长得高还让人家笑话,我问她:
“你到我们草棵子里去玩好吧!”
她说:
“我不去,他们不让。”
二
过了没有几天,那家就打起团圆媳妇来了,打得特别厉害,那叫声无管多远都可以听得见的。
这全院子都是没有小孩子的人家,从没有听到过谁家在哭叫。
邻居左右因此又都议论起来,说早就该打的,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
她的婆婆在井边上饮马,和周三奶奶说:
“给她一个下马威。你听着吧,我回去我还得打她呢,这小团圆媳妇才厉害呢!没见过,你拧她大腿,她咬你;再不然,她就说她回家。”
从此以后,我家的院子里,天天有哭声,哭声很大,一边哭,一边叫。
祖父到老胡家去说了几回,让他们不要打她了;说小孩子,知道什么,有点差错教导教导也就行了。
后来越打越厉害了,不分昼夜,我睡到半夜醒来和祖父念诗的时候,念着念着就听西南角上哭叫起来了。
我问祖父:
“是不是那小团圆媳妇哭?”
祖父怕我害怕,说:
“不是,是院外的人家。”
我问祖父:
“半夜哭什么?”
祖父说:
“别管那个,念诗吧。”
清早醒了,正在念“春眠不觉晓”的时候,那西南角上的哭声又来了。
一直哭了很久,到了冬天,这哭声才算没有了。
三
虽然不哭了,那西南角上又夜夜跳起大神来,打着鼓,叮噹叮噹地响;大神唱一句,二神唱一句,因为是夜里,听得特别清晰,一句半句的我都记住了。
什么“小灵花呀”,甚么“胡家让她去出马呀”。
差不多每天大神都唱些个这个。
早晨起来,我就模拟着唱:
“小灵花呀,胡家让她去出马呀……”
而且叮叮噹,叮叮噹的,用声音模拟着打打鼓。
“小灵花”就是小姑娘;“胡家”就是胡仙;“胡仙”就是狐狸精;“出马”就是当跳大神的。
大神差不多跳了一个冬天,把那小团圆媳妇就跳出毛病来了。
那小团圆媳妇,有点黄,没有夏天她刚一来的时候,那么黑了。不过还是笑呵呵的。
祖父带着我到那家去串门,那小团圆媳妇还过来给祖父装了一袋烟。
她看见我,也还偷着笑,大概她怕她婆婆看见,所以没和我说话。
她的辫子还是很大的。她的婆婆说她有病了,跳神给她赶鬼。
等祖父临出来的时候,她的婆婆跟出来了,小声跟祖父说:
“这团圆媳妇,怕是要不好,是个胡仙旁边的,胡仙要她去出马……”
祖父想要让他们搬家。但呼兰河这地方有个规矩,春天是二月搬家,秋天是八月搬家。一过了二八月就不是搬家的时候了。
我们每当半夜让跳神惊醒的时候,祖父就说:
“明年二月就让他们搬了。”
我听祖父说了好几次这样的话。
当我模拟着大神喝喝咧咧地唱着“小灵花”的时候,祖父也说那同样的话,明年二月让他们搬家。
四
可是在这期间,院子的西南角上就越闹越厉害。请一个大神,请好几个二神,鼓声连天地响。
说那小团圆媳妇若再去让她出马,她的命就难保了。所以请了不少的二神来,设法从大神那里把她要回来。
(于是有许多人给他家出了主意,人哪能够见死不救呢?
于是凡有善心的人都帮起忙来。他说他有一个偏方,她说她有一个邪令。
(有的主张给她扎一个谷草人,到南大坑去烧了。
(有的主张到扎彩铺去扎一个纸人,叫做“替身”,把它烧了或者可以替了她。
(有的主张给她画上花脸,把大神请到家里,让那大神看了,嫌她太丑,也许就不捉她当弟子了,就可以不必出马了。
(周三奶奶则主张给她吃一个全毛的鸡,连毛带腿地吃下去,选一个星星出全的夜,吃了用被子把人蒙起来,让她出一身大汗。蒙到第二天早晨鸡叫,再把她从被子放出来。她吃了鸡,她又出了汗,她的魂灵里边因此就永远有一个鸡存在着,神鬼和胡仙黄仙就都不敢上她的身了。传说鬼是怕鸡的。
(据周三奶奶说,她的曾祖母就是被胡仙抓住过的,闹了整整三年,差一点没死,最后就是用这个方法治好的。因此一生不再闹别的病了。她半夜里正做一个噩梦,她正吓得要命,她魂灵里边的那个鸡,就帮了她的忙,只叫了一声,噩梦就醒了。她一辈子没生过病。说也奇怪,就是到死,也死得不凡,她死那年已经是八十二岁了。八十二岁还能够拿着花线绣花,正给她小孙子绣花兜肚嘴。绣着绣着,就有点困了,她坐在木凳上,背靠着门扇就打一个盹。这一打盹就死了。
(别人就问周三奶奶:
“你看见了吗?”
(她说:
“可不是……你听我说呀,死了三天三夜按都按不倒。后来没有办法,给她打着一口棺材也是坐着的,把她放在棺材里,那脸色是红朴朴的,还和活着的一样……”
(别人问她:
“你看见了吗?”
(她说:
“哟哟!你这问的可怪,传话传话,一辈子谁能看见多少,不都是传话传的吗!”
(她有点不大高兴了。
(再说西院的杨老太太,她也有个偏方,她说黄连二两,猪肉半斤,把黄连和猪肉都切碎了,用瓦片来焙,焙好了,压成面,用红纸包分成五包包起来。每次吃一包,专治惊风,掉魂。
(这个方法,倒也简单。虽然团圆媳妇害的病可不是惊风,掉魂,似乎有点药不对症。但也无妨试一试,好在只是二两黄连,半斤猪肉。何况呼兰河这个地方,又常有卖便宜猪肉的。虽说那猪肉怕是瘟猪,有点靠不住。但那是治病,也不是吃,又有甚么关系。
“去,买上半斤来,给她治一治。”
(旁边有着赞成的说:
“反正治不好也治不坏。”
(她的婆婆也说:
“反正死马当活马治吧!”
(于是团圆媳妇先吃了半斤猪肉加二两黄连。
(这药是婆婆亲手给她焙的。可是切猪肉是他家的大孙子媳妇给切的。那猪肉虽然是连紫带青的,但中间毕竟有一块是很红的,大孙子媳妇就偷着把这块给留下来了,因为她想,奶奶婆婆不是四五个月没有买到一点晕腥了吗?于是她就给奶奶婆婆偷着下了一碗面疙瘩汤吃了。
(奶奶婆婆问:
“可哪儿来的肉?”
(大孙子媳妇说:
“你老人家吃就吃吧,反正是孙子媳妇给你做的。”
(那团圆媳妇的婆婆是在灶坑里边搭起瓦来给她焙药。一边焙着,一边说:
“这可是半斤猪肉,一条不缺……”
(越焙,那猪肉的味越香,有一匹小猫嗅到了香味而来了,想要在那已经焙好了的肉干上攫一爪,它刚一伸爪,团圆媳妇的婆婆一边用手打着那猫,一边说:
“这也是你动得爪的吗!你这馋嘴巴,人家这是治病呵,是半斤猪肉,你也想要吃一口?你若吃了这口,人家的病可治不好了。一个人活活地要死在你身上,你这不知好歹的。这是整整半斤肉,不多不少。”
(药焙好了,压碎了就冲着水给团圆媳妇吃了。
(一天吃两包,才吃了一天,第二天早晨,药还没有再吃,还有三包压在灶王爷板上,那些传偏方的人就又来了。
(有的说,黄连可怎么能够吃得?黄连是大凉药,出虚汗像她这样的人,一吃黄连就要泄了元气,一个人要泄了元气那还得了吗?
(又一个人说:
“那可吃不得呀!吃了过不去两天就要一命归阴的。”
(团圆媳妇的婆婆说:
“那可怎么办呢?”
(那个人就慌忙的问:
“吃了没有呢?”
(团圆媳妇的婆婆刚一开口,就被他家的聪明的大孙子媳妇给遮过去了,说:
“没吃,没吃,还没吃。”
(那个人说:
“既然没吃就不要紧,真是你老胡家有天福,吉星高照,你家差点没有摊了人命。”
(于是他又给出了个偏方,这偏方,据他说已经不算是偏方了,就是东二道街上“李永春”药铺的先生也常常用这个方单,是一用就好的,百试,百灵。无管男、女、老、幼,一吃一个好。也无管什么病,头痛、脚痛、肚子痛、五脏六腑痛,跌、打、刀伤,生疮、生疗、生疖子……
(无管什么病,药到病除。
(这究竟是什么药呢?人们越听这药的效力大,就越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药。
(他说:
“年老的人吃了,眼花缭乱,又恢复到了青春。”
“年轻的人吃了,力气之大,可以搬动泰山。”
“妇女吃了,不用胭脂粉,就可以面如桃花。”
“小孩子吃了,八岁可以拉弓,九岁可以射箭,十二岁可以考状元。”
(开初,老胡家的全家,都为之惊动,到后来怎么越听越远了。本来老胡家一向是赶车拴马的人家,一向没有考状元。
(大孙子媳妇,就让一些围观的闪开一点,她到梳头匣子里拿出一根画眉的柳条炭来。
她说:
“快请把药方开给我们吧,好到药铺去赶早去抓药。”
(这个出药方的人,本是“李永春”药铺的厨子。三年前就离开了“李永春”那里了。三年前他和一个妇人吊膀子,那妇人背弃了他,还带走了他半生所积下的那点钱财,因此一气而成了个半疯。虽然是个半疯了,但他在“李永春”那里所记住的药名字还没有全然忘记。
(他是不会写字的,他就用嘴说:
“车前子二钱,当归二钱,生地二钱,藏红花二钱。川贝母二钱,白术二钱,远志二钱,紫河车二钱……”
(他说着说着似乎就想不起来了,急得头顶一冒汗,张口就说红糖二斤,就算完了。
(说完了,他就和人家讨酒喝。
“有酒没有,给两盅喝喝。”
(这半疯,全呼兰河的人都晓得,只有老胡家不知道。因为老胡家是外来户,所以受了他的骗了。家里没有酒,就给了他两吊钱的酒钱。那个药方是根本不能够用的,是他随意胡说了一阵的结果。)
团圆媳妇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据他家里的人说,夜里睡觉,她要忽然坐起来的。看了人她会害怕的。她的眼睛里边老是充满了眼泪。这团圆媳妇大概非出马不可了。若不让她出马,大概人要好不了的。
(这种传说,一传出来,东邻西邻的,又都去建了议,都说哪能够见死不救呢?
(有的说,让她出马就算了。有的说,还是不出马的好。
年轻轻的就出马,这一辈子可得什么才能够到个头。
(她的婆婆则是绝对不赞成出马的,她说:
“大家可不要错猜了,以为我订这媳妇的时候花了几个钱,我不让她出马,好像我舍不得这几个钱似的。我也是那么想,一个小小的人出了马,这一辈子可什么时候才到个头。”
(于是大家就都主张不出马的好,想偏方的,请大神的,各种人才齐聚,东说东的好,西说西的好。于是来了一个“抽帖儿的”。
(他说他不远千里而来,他是从乡下赶到的。他听城里的老胡家有一个团圆媳妇新接来不久就病了。经过多少名医,经过多少仙家也治不好,他特地赶来看看,万一要用得着,救一个人命也是好的。
(这样一说,十分使人感激。于是让到屋里,坐在奶奶婆婆的炕沿上。给他倒一杯水,给他装一袋烟。
(大孙子媳妇先过来说:
“我家的弟妹,年本十二岁,因为她长得太高,就说她十四岁。又说又笑,百病皆无。自接到我们家里就一天一天的黄瘦。到近来就水不想喝,饭不想吃,睡觉的时候睁着眼睛,一惊一乍的。什么偏方都吃过了,什么香火也都烧过了。就是百般地不好……”
(大孙子媳妇还没有说完,大娘婆婆就接着说:
“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一个下马威。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哪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我也是不愿意狠打她的,打得连喊带叫的,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打得是着点狠了,打昏过去了。可是只昏了一袋烟的工夫,就用冷水把她浇过来了。是打狠了一点,全身也都打青了,也还出了点血。可是立刻就打了鸡蛋青子给她擦上了。也没有肿得怎样高,也就是十天半月地就好了。这孩子,嘴也是特别硬,我一打她,她就说她要回家。
我就问她:“哪儿是你的家?这儿不就是你的家吗?”她可就偏不这样说。她说回她的家。我一听就更生气。人在气头上还管得了这个那个,因此我也用烧红过的烙铁烙过她的脚心。
谁知道来,也许是我把她打掉了魂啦,也许是我把她吓掉了魂啦,她一说她要回家,我不用打她,我就说看你回家,我用索练子把你锁起来。她就吓得直叫。大仙家也看过了,说是要她出马。一个团圆媳妇的花费也不少呢,你看她八岁我订下她的,一订就是八两银子,年年又是头绳钱,鞋面钱的,到如今又用火车把她从辽阳接来,这一路的盘费。到了这儿,就是今天请神,明天看香火,几天吃偏方。若是越吃越好,那还罢了。可是百般地不见好,将来谁知道来……到结果……”
(不远千里而来的这位抽帖儿的,端庄严肃,风尘仆仆,穿的是蓝袍大衫,罩着棉袄。头上戴的是长耳四喜帽。使人一见了就要尊之为师。
(所以奶奶婆婆也说:
“快给我二孙子媳妇抽一个帖吧,看看她的命理如何。”
(那抽帖儿的一看,这家人家真是诚心诚意,于是他就把皮耳帽子从头上摘下来了。
(一摘下帽子来,别人都看得见,这人头顶上梳着发卷,戴着道帽。一看就知道他可不是市井上一般的平凡的人。别人正想要问,还不等开口,他就说他是某山上的道人,他下山来是为的奔向山东的泰山去,谁知路出波折,缺少盘程,就流落在这呼兰河的左右,已经不下半年之久了。
(人家问他,既是道人,为什么不穿道人的衣裳。他回答说:
“你们哪里晓得,世间三百六十行,各有各的苦。这地方的警察特别厉害,他一看穿了道人的衣裳,他就说三问四。他们那些叛道的人,无理可讲,说抓就抓,说拿就拿。”
(他还有一个别号,叫云游真人,他说一提云游真人,远近皆知。无管什么病痛或是吉凶,若一抽了他的帖儿,则生死存亡就算定了。他说他的帖法,是张天师所传。
(他的帖儿并不多,只有四个,他从衣裳的口袋里一个一个地往外摸,摸出一帖来是用红纸包着,再一帖还是红纸包着,摸到第四帖也都是红纸包着。
(他说帖下也没有字,也没有影。里边只包着一包药面,一包红,一包绿,一包蓝,一包黄。抽着黄的就是黄金富贵,抽着红的就是红颜不老。抽到绿的就不大好了,绿色的是鬼火。抽到蓝的也不大好,蓝的就是铁脸蓝青,张天师说过,铁脸蓝青,不死也得见阎王。
(那抽帖的人念完了一套,就让病人的亲人伸出手来抽。
(团圆媳妇的婆婆想,这倒也简单、容易,她想赶快抽一帖出来看看,命定是死是活,多半也可以看出来个大概。不曾想,刚一伸出手去,那云游真人就说:
“每帖十吊钱,抽着蓝的,若嫌不好,还可以再抽,每帖十吊……”
(团圆媳妇的婆婆一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可不是白抽的,十吊钱一张可不是玩的,一吊钱捡豆腐可以捡二十块。
三天捡一块豆腐,二十块,二三得六,六十天都有豆腐吃。若是隔十天捡一块,一个月捡三块,那就半年都不缺豆腐吃了。
她又想,三天一块豆腐,哪有这么浪费的人家。依着她一个月捡一块大家尝尝也就是了,那么办,二十块豆腐,每月一块,可以吃二十个月,这二十个月,就是一年半还多两个月。
(若不是买豆腐,若养一口小肥猪,经心地喂着它,喂得胖胖的,喂到五六个月,那就是多少钱哪!喂到一年,那就是千八百吊了……
(再说就是不买猪,买鸡也好,十吊钱的鸡,就是十来个,一年的鸡,第二年就可以下蛋,一个蛋,多少钱!就说不卖鸡蛋,就说拿鸡蛋换青菜吧,一个鸡蛋换来的青菜,够老少三辈吃一天的了……何况鸡会生蛋,蛋还会生鸡,永远这样循环地生下去,岂不有无数的鸡,无数的蛋了吗?岂不发了财吗?
(但她可并不是这么想,她想够吃也就算了,够穿也就算了。一辈子俭俭朴朴,多多少少积储了一点也就够了。她虽然是爱钱,若说让她发财,她可绝对的不敢。
(那是多么多呀!数也数不过来了。记也记不住了。假若是鸡生了蛋,蛋生了鸡,来回地不断的生,这将成个什么局面,鸡岂不和蚂蚁一样多了吗?看了就要眼花,眼花就要头痛。
(这团圆媳妇的婆婆,从前也养过鸡,就是养了十吊钱的。
她也不多养,她也不少养。十吊钱的就是她最理想的。十吊钱买了十二个小鸡仔,她想:这就正好了,再多怕丢了,再少又不够十吊钱的。
(在她一买这刚出蛋壳的小鸡子的时候,她就挨着个看,这样的不要,那样的不要。黑爪的不要,花膀的不要,脑门上带点的又不要。她说她亲娘就是会看鸡,那真是养了一辈子鸡呀!年年养,可也不多养。可是一辈子针啦,线啦,没有缺过,一年到头麻花过钱,都是拿鸡蛋换的。人家那眼睛真是认货,什么样的鸡短命,什么样的鸡长寿,一看就跑不了她老人家的眼睛的。就说这样的鸡下蛋大,那样的鸡下蛋小,她都一看就在心里了。
(她一边买着鸡,她就一边怨恨着自己没有用,想当年为什么不跟母亲好好学学呢!唉!年青的人哪里会虑后事。她一边买着,就一边感叹。她虽然对这小鸡仔的选择上边,也下了万分的心思,可以说是选无可选了。那卖鸡子的人一共有二百多小鸡,她通通地选过了,但究竟她所选了的,是否都是顶优秀的,这一点,她自己也始终把握不定。
(她养鸡,是养得很经心的,她怕猫吃了,怕耗子咬了。
她一看那小鸡,白天一打盹,她就给驱着苍蝇,怕苍蝇把小鸡咬醒了,她让它多睡一会,她怕小鸡睡眠不足,小鸡的腿上,若让蚊子咬了一块疤,她一发现了,她就立刻泡了艾蒿水来给小鸡来擦。她说若不及早的擦呀,那将来是公鸡,就要长不大,是母鸡就要下小蛋。小鸡蛋一个换两块豆腐,大鸡蛋换三块豆腐。
(这是母鸡。再说公鸡,公鸡是一刀菜,谁家杀鸡不想杀胖的。小公鸡是不好卖的。
(等她的小鸡,略微长大了一点,能够出了屋了,能够在院子里自己去找食吃去的时候,她就把它们给染了六匹红的,六匹绿的。都是在脑门上。
(至于把颜色染在什么地方,那就先得看邻居家的都染在什么地方,而后才能够决定。邻居家的小鸡把色染在膀梢上,那她就染在脑门上。邻居家的若染在了脑门上,那她就要染在肚囊上。大家切不要都染在一个地方,染在一个地方可怎么能够识别呢?你家的跑到我家来,我家的跑到你家去,那么岂不又要混乱了吗?
(小鸡上染了颜色是十分好看的,红脑门的,绿脑门的,好像它们都戴了花帽子。好像不是养的小鸡,好像养的是小孩似的。
(这团圆媳妇的婆婆从前她养鸡的时候就说过:
“养鸡可比养小孩更娇贵,谁家的孩子还不就是扔在旁边他自己长大的,蚊子咬咬,臭虫咬咬,那怕什么的,哪家的孩子的身上没有个疤拉疖子的。没有疤拉疖子的孩子都不好养活,都要短命的。”
(据她说,她一辈子的孩子并不多,就是这一个儿子,虽然说是稀少,可是也没有娇养过。到如今那身上的疤也有二十多块。
(她说:
“不信,脱了衣裳给大家伙看看……那孩子那身上的疤拉,真是多大的都有,碗口大的也有一块。真不是说,我对孩子真没有娇养过。除了他自个儿跌的摔的不说,就说我用劈柴棒子打的也落了好几个疤。养活孩子可不是养活鸡鸭的呀!养活小鸡,你不好好养它,它不下蛋。一个蛋,大的换三块豆腐,小的换两块豆腐,是闹玩的吗?可不是闹着玩的。”
(有一次,她的儿子踏死了一个小鸡仔,她打了她儿子三天三夜,她说:
“我为什么不打他呢?一个鸡子就是三块豆腐,鸡仔是鸡蛋变的呀!要想变一个鸡仔,就非一个鸡蛋不行,半个鸡蛋能行吗?不但半个鸡蛋不行,就是差一点也不行,坏鸡蛋不行,陈鸡蛋不行。一个鸡要一个鸡蛋,那么一个鸡不就是三块豆腐是什么呢?眼睁睁地把三块豆腐放在脚底踩了,这该多大的罪,不打他,哪儿能够不打呢?我越想越生气,我想起来就打,无管黑夜白日,我打了他三天。后来打出一场病来,半夜三更的,睡得好好的说哭就哭。可是我也没有当他是一回子事,我就拿饭勺子敲着门框,给他叫了叫魂。没理他也就好了。”
(她这有多少年没养鸡了,自从订了这团圆媳妇,把积存下的那点针头线脑的钱都花上了。这还不说,还得每年头绳钱啦,腿带钱的托人捎去,一年一个空,这几年来就紧得不得了。想养几个鸡,都狠心没有养。
(现在这抽帖的云游真人坐在她的眼前,一帖又是十吊钱。若是先不提钱,先让她把帖抽了,哪管抽完了再要钱呢,那也总算是没有花钱就抽了帖的。可是偏偏不先,那抽帖的人,帖还没让抽,就是提到了十吊钱。
(所以那团圆媳妇的婆婆觉得,一伸手,十吊钱,一张口,十吊钱。这不是眼看着钱往外飞吗?
(这不是飞,这是干什么,一点声响也没有,一点影子也看不见。还不比过河,往河里扔钱,往河里扔钱,还听一个响呢,还打起一个水泡呢。这是什么代价也没有的,好比自己发了昏,把钱丢了,好比遇了强盗,活活地把钱抢去了。
(团圆媳妇的婆婆,差一点没因为心内的激愤而流了眼泪。她一想十吊钱一帖,这哪里是抽帖,这是抽钱。
(于是她把伸出去的手缩回来了。她赶快跑到脸盆那里去,把手洗了,这可不是闹笑话的,这是十吊钱哪!她洗完了手又跪在灶王爷那里祷告了一翻。祷告完了才能够抽帖的。
(她第一帖就抽了个绿的,绿的不大好,绿的就是鬼火。
她再抽一抽,这一帖就更坏了,原来就是那最坏的,不死也得见阎王的里边包着蓝色药粉的那张帖。
(团圆媳妇的婆婆一见两帖都坏,本该抱头大哭,但是她没有那么的。自从团圆媳妇病重了,说长的、道短的、说死的、说活的,样样都有。又加上已经左次右番的请胡仙、跳大神、闹神闹鬼,已经使她见过不少的世面了。说话虽然高兴,说去见阎王也不怎样悲哀,似乎一时也总像见不了的样子。
(于是她就问那云游真人,两帖抽的都不好。是否可以想一个方法可以破一破?云游真人就说了:
“拿笔拿墨来。”
(她家本也没有笔,大孙子媳妇就跑到大门洞子旁边那粮米铺去借去了。
(粮米铺的山东女老板,就用山东腔问她:
“你家做啥?”
(大孙子媳妇说:
“给弟妹画病。”
(女老板又说:
“你家的弟妹,这一病就可不浅,到如今好了点没?”
(大孙子媳妇本想端着砚台,拿着笔就跑,可是人家关心,怎好不答,于是去了好几袋烟的工夫,还不见回来。
(等她抱了砚台回来的时候,那云游真人,已经把红纸都撕好了。于是拿起笔来,在他撕好的四块红纸上,一块上边写了一个大字,那红纸条也不过半寸宽,一寸长。他写的那字大得都要从红纸的四边飞出来了。
(这四个字,他家本没有识字的人,灶王爷上的对联还是求人写的。一模一样,好像一母所生,也许写的就是一个字。
大孙子媳妇看看不认识,奶奶婆婆看看也不认识。虽然不认识,大概这个字一定也坏不了,不然,就用这个字怎么能破开一个人不见阎王呢?于是都一齐点头称好。
(那云游真人又命拿浆糊来。她们家终年不用浆糊,浆糊多么贵,白面十多吊钱一斤。都是用黄米饭粒来黏鞋面的。
(大孙子媳妇到锅里去铲了一块黄黏米饭来。云游真人,就用饭粒贴在红纸上了。于是掀开团圆媳妇蒙在头上的破棉袄,让她拿出手来,一个手心上给她贴一张。又让她脱了袜子,一只脚心上给她贴上一张。
(云游真人一见,脚心上有一大片白色的疤痕,他一想就是方才她婆婆所说的用烙铁给她烙的。可是他假装不知,问说:
“这脚心可是生过什么病症吗?”
(团圆媳妇的婆婆连忙就接过来说:
“我方才不是说过吗,是我用烙铁给她烙的。哪里会见过的呢?走道像飞似的,打她,她记不住,我就给她烙一烙。好在也没什么,小孩子肉皮活,也就是十天半月的下不来地,过后也就好了。”
(那云游真人想了一想,好像要吓唬她一下,就说这脚心的疤,虽然是贴了红帖,也怕贴不住,阎王爷是什么都看得见的,这疤怕是就给了阎王爷以特殊的记号,有点不大好办。
(云游真人说完了,看一看她们怕不怕,好像是不怎样怕。
于是他就说得严重一些:
“这疤不掉,阎王爷在三天之内就能够找到她,一找到她,就要把她活捉了去的。刚才的那帖是再准也没有的了,这红帖也绝没有用处。”
(他如此的吓唬着她们,似乎她们从奶奶婆婆到孙子媳妇都不大怕。那云游真人,连想也没有想,于是开口就说:
“阎王爷不但要捉团圆媳妇去,还要捉了团圆媳妇的婆婆去,现世现报,拿烙铁烙脚心,这不是虐待,这是什么,婆婆虐待媳妇,做婆婆的死了下油锅,老胡家的婆婆虐待媳妇……”
(他就越说越声大,似乎要喊了起来,好像他是专打抱不平的好汉,而变了他原来的态度了。
(一说到这里,老胡家的老少三辈都害怕了,毛骨悚然,以为她家里又是撞进来了什么恶魔。而最害怕的是团圆媳妇的婆婆,吓得乱哆嗦,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事情,虐待媳妇世界上能有这样的事情吗?
(于是团圆媳妇的婆婆赶快跪下了,面向着那云游真人,眼泪一对一双地往下落:
“这都是我一辈子没有积德,有孽遭到儿女的身上,我哀告真人,请真人诚心的给我化散化散,借了真人的灵法,让我的媳妇死里逃生吧。”
(那云游真人立刻就不说见阎王了,说她的媳妇一定见不了阎王,因为他还有一个办法一办就好的;说来这法子也简单得很,就是让团圆媳妇把袜子再脱下来,用笔在那疤痕上一画,阎王爷就看不见了。当场就脱下袜子来在脚心上画了。
一边画着还嘴里嘟嘟地念着咒语。这一画不知费了多大力气,旁边看着的人倒觉十分地容易,可是那云游真人却冒了满头的汗,他故意的咬牙切齿,皱面瞪眼。这一画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好像他在上刀山似的。
(画完了,把钱一算,抽了两帖二十吊。写了四个红纸贴在脚心手心上,每帖五吊是半价出售的,一共是四五等于二十吊。外加这一画,这一画本来是十吊钱,现在就给打个对折吧,就算五吊钱一只脚心,一共画了两只脚心,又是十吊。
(二十吊加二十吊,再加十吊。一共是五十吊。
(云游真人拿了这五十吊钱乐乐呵呵地走了。
(团圆媳妇的婆婆,在她刚要抽帖的时候,一听每帖十吊钱,她就心痛得了不得,又要想用这钱养鸡,又要想用这钱养猪。等到现在五十吊钱拿出去了,她反而也不想鸡了,也不想养猪了。因为她想,来到临头,不给也是不行了。帖也抽了,字也写了,要想不给人家钱也是不可能的了。事到临头,还有什么办法呢?别说五十吊,就是一百吊钱也得算着吗?不给还行吗?
(于是她心安理得地把五十吊钱给了人家了。这五十吊钱,是她秋天出城去在豆田里拾黄豆粒,一共拾了二升豆子卖了几十吊钱。在田上拾黄豆粒也不容易,一片大田,经过主人家的收割,还能够剩下多少豆粒呢?而况穷人聚了那么大的一群,孩子、女人、老太太……你抢我夺的,你争我打的。为了二升豆子就得在田上爬了半月二十天的,爬得腰酸腿疼。唉,为着这点豆子,那团圆媳妇的婆婆还到“李永春”药铺,去买过二两红花的。那就是因为在土上爬豆子的时候,有一棵豆秧刺了她的手指甲一下。她也没有在乎,把刺拔出来也就去他的了。该拾豆子还是拾豆子。就因此那指甲可就不知怎么样,睡了一夜那指甲就肿起来了,肿得和茄子似的。
(这肿一肿又算什么呢?又不是皇上娘娘,说起来可真娇惯了,哪有一个人吃天靠天,而不生点天灾的?
(闹了好几天,夜里痛得火喇喇地不能睡觉了。这才去买了二两红花来。
(说起买红花来,是早就该买的,奶奶婆婆劝她买,她不买。大孙子媳妇劝她买,她也不买。她的儿子想用孝顺来征服他的母亲,他强硬地要去给她买,因此还挨了他妈的一烟袋锅子,这一烟袋锅子就把儿子的脑袋给打了鸡蛋大的一个包。
“你这小子,你不是败家吗?你妈还没死,你就作了主了。
小兔崽子,我看着你再说买红花的!大兔崽子我看着你的。”
(就这一边骂着,一边烟袋锅子就打下来了。
(后来也到底还是买了,大概是惊动了东邻西舍,这家说说,那家讲讲的,若再不买点红花来,也太不好看了,让人家说老胡家的大儿媳妇,一年到头,就能够寻寻觅觅的积钱,钱一到她的手里,就好像掉了地缝了,一个钱也再不用想从她的手里拿出来。假若这样地说开去,也是不太好听,何况这拣来的豆子能卖好几十吊呢,花个三吊两吊的就花了吧。一咬牙,去买上二两红花来擦擦。
(想虽然是这样想过了,但到底还没有决定,延持了好几天还没有“一咬牙”。
(最后也毕竟是买了,她选择了一个顶严重的日子,就是她的手,不但一个指头,而是整个的手都肿起来了。那原来肿得像茄子的指头,现在更大了,已经和一个小东瓜似的了。
而且连手掌也无限度地胖了起来,胖得和张大簸箕似的。她多少年来,就嫌自己太瘦,她总说,太瘦的人没有福分。尤其是瘦手瘦脚的,一看就不带福相。尤其是精瘦的两只手,一伸出来和鸡爪似的,真是轻薄的样子。
(现在她的手是胖了,但这样胖法,是不大舒服的。同时她也发了点热,她觉得眼睛和嘴都干,脸也发烧,身上也时冷时热,她就说:
“这手是要闹点事吗?这手……”
(一清早起,她就这样地念了好几遍。那胖得和小簸箕似的手,是一动也不能动了,好像一匹大猫或者一个小孩的头似的,她把它放在枕头上和她一齐地躺着。
“这手是要闹点事的吧!”
(当她的儿子来到她旁边的时候,她就这样说。
(她的儿子一听她母亲的口气,就有些了解了。大概这回她是要买红花的了。
(于是她的儿子跑到奶奶的面前,去商量着要给她母亲去买红花,她们家住的是南北对面的炕,那商量的话声,虽然不甚大,但是他的母亲是听到的了。听到了,也假装没有听到,好表示这买红花可到底不是她的意思,可并不是她的主使,她可没有让他们去买红花。
(在北炕上,祖孙二人商量了一会,孙子说向她妈去要钱去。祖母说:
“拿你奶奶的钱先去买吧,你妈好了再还我。”
(祖母故意把这句说得声音大一点,似乎故意让她的大儿媳妇听见。
(大儿媳妇是不但这句话,就是全部的话也都瞭然在心了,不过装着不动就是了。
(红花买回来了,儿子坐到母亲的旁边,儿子说:
“妈,你把红花酒擦上吧。”
(母亲从枕头上转过脸儿来,似乎买红花这件事情,事先一点也不晓得,说:
“哟!这小鬼羔子,到底买了红花来……”
(这回可并没有用烟袋锅子打,倒是安安静静地把手伸出来,让那浸了红花的酒,把一只胖手完全染上了。
(这红花到底是二吊钱的,还有三吊钱的,若是二吊钱的倒给的不算少,若是三吊钱的,那可贵了一点。若是让她自己去买,她可绝对地不能买这么多,也不就是红花吗!红花就是红的就是了,治病不治病,谁晓得?也不过就是解解心疑就是了。
(她想着想着,因为手上涂了酒觉得凉爽,就要睡一觉,又加上烧酒的气味香扑扑的,红花的气味药忽忽的。她觉得实在是舒服了不少。于是她一闭眼睛就做了一个梦。
(这梦做的是她买了两块豆腐,这豆腐又白又大。是用什么钱买的呢?就是用买红花剩来的钱买的。因为在梦里边她梦见是她自己去买的红花。她自己也不买三吊钱的,也不买两吊钱的,是买了一吊钱的。在梦里边她还算着,不但今天有两块豆腐吃,哪天一高兴还有两块吃的!三吊钱才买了一吊钱的红花呀!
(现在她一遭就拿了五十吊钱给了云游真人。若照她的想法来说,这五十吊钱可该买多少豆腐了呢?
(但是她没有想,一方面因为团圆媳妇的病也实在病得缠绵,在她身上花钱也花得大手大脚的了。另一方面就是那云游真人的来势也过于猛了点,竟打起抱不平来,说她虐待团圆媳妇。还是赶快地给了他钱,让他滚蛋吧。
(真是家里有病人是什么气都受得呵。团圆媳妇的婆婆左思右想,越想越是自己遭了无妄之灾,满心的冤屈,想骂又没有对象,想哭又哭不出来,想打也无处下手了。
(那小团圆媳妇再打也就受不住了。
(若是那小团圆媳妇刚来的时候,那就非先抓过她来打一顿再说。做婆婆的打了一只饭碗,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丢了一根针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跌了一个筋斗,把单裤膝盖的地方跌了一个洞,她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总之,她一不顺心,她就觉得她的手就想要打人。她打谁呢!谁能够让她打呢?于是就轮到小团圆媳妇了。
(有娘的,她不能够打。她自己的儿子也舍不得打。打猫,她怕把猫打丢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猪,怕猪掉了斤两。打鸡,怕鸡不下蛋。
(惟独打这小团圆媳妇是一点毛病没有,她又不能跑掉,她又不能丢了。她又不会下蛋,反正也不是猪,打掉了一些斤两也不要紧,反正也不过秤。
(可是这小团圆媳妇,一打也就吃不下饭去。吃不下饭去不要紧,多喝一点饭米汤好啦,反正饭米汤剩下也是要喂猪的。
(可是这都成了已往的她的光荣的日子了,那种自由的日子恐怕一时不会再来了。现在她不用说打,就连骂也不大骂她了。
(现在她别的都不怕,她就怕她死,她心里总有一个阴影,她的小团圆媳妇可不要死了呵。
(于是她碰到了多少的困难,她都克服了下去,她咬着牙根,她忍住眼泪,她要骂不能骂,她要打不能打。她要哭,她又止住了。无限的伤心,无限的悲哀,常常一齐会来到她的心中的。她想,也许是前生没有做了好事,此生找到她了。不然为什么连一个团圆媳妇的命都没有。她想一想,她一生没有做过恶事,面软、心慈,凡事都是自己吃亏,让着别人。虽然没有吃斋念佛,但是初一十五的素口也自幼就吃着。虽然不怎样拜庙烧香,但四月十八的庙会,也没有拉下过。娘娘庙前一把香,老爷庙前三个头。哪一年也都是烧香磕头的没有拉过“过场”。虽然是自小没有读过诗文,不认识字,但是“金刚经”“灶王经”也会念上两套。虽然说不曾做过舍善的事情,没有补过路,没有修过桥,但是逢年过节,对那些讨饭的人,也常常给过他们剩汤剩饭的。虽然过日子不怎样俭省,但也没有多吃过一块豆腐。拍拍良心,对天对得起,对地也对得住。那为什么老天爷明明白白的却把祸根种在她身上?
(她越想,她越心烦意乱。
“都是前生没有做了好事,今生才找到了。”
(她一想到这里,她也就不再想了,反正事到临头,瞎想一阵又能怎样呢?于是她自己劝着自己就又忍着眼泪,咬着牙根,把她那兢兢业业的,养猪喂狗所积下来的那点钱,又一吊一吊的,一五一十的,往外拿着。
(东家说看着个香火,西家说吃个偏方。偏方、野药、大神、赶鬼、看香、扶乩,样样都已经试过。钱也不知花了多少,但是都不怎样见效。
(那小团圆媳妇夜里说梦话,白天发烧。一说起梦话来,总是说她要回家。
(“回家”这两个字,她的婆婆觉得最不祥,就怕她是阴间的花姐,阎王奶奶要把她叫了回去。于是就请了一个圆梦的。那圆梦的一圆,果然不错,“回家”就是回阴间地狱的意思。
(所以那小团圆媳妇,做梦的时候,一梦到她的婆婆打她,或者是用梢子绳把她吊在房梁上了,或是梦见婆婆用烙铁烙她的脚心,或是梦见婆婆用针刺她的手指尖。一梦到这些,她就大哭大叫,而且嚷她要“回家”。
(婆婆一听她嚷回家,就伸出手去在大腿上拧着她。日子久了,拧来,拧去,那小团圆媳妇的大腿被拧得像一个梅花鹿似的青一块、紫一块的了。
(她是一份善心,怕是真的她回了阴间地狱,赶快地把她叫醒来。
(可是小团圆媳妇睡得朦里朦胧的,她以为她的婆婆可又真的在打她了,于是她大叫着,从炕上翻身起来,就跳下地去,拉也拉不住她,按也按不住她。
(她的力气大得惊人,她的声音喊得怕人。她的婆婆于是觉得更是见鬼了、着魔了。
(不但她的婆婆,全家的人也都相信这孩子的身上一定有鬼。
(谁听了能够不相信呢?半夜三更的喊着回家,一招呼醒了,她就跳下地去,瞪着眼睛,张着嘴,连哭带叫的,那力气比牛还大,那声音好像杀猪似的。
(谁能够不相信呢?又加上她婆婆的渲染,说她眼珠子是绿的,好像两点鬼火似的,说她的喊声,是直声拉气的,不是人声。
(所以一传出去,东邻西舍的,没有不相信的。
(于是一些善人们,就觉得这小女孩子也实在让鬼给捉弄得可怜了。哪个孩儿是没有娘的,哪个人不是肉生肉长的。谁家不都是养老育小,……于是大动恻隐之心。东家二姨,西家三姑,她说她有奇方,她说她有妙法。
(于是就又跳神赶鬼、看香、扶乩,老胡家闹得非常热闹。
传为一时之盛。若有不去看跳神赶鬼的,竟被指为落伍。
(因为老胡家跳神跳得花样翻新,是自古也没有这样跳的,打破了跳神的纪录了,给跳神开了一个新纪元。若不去看看,耳目因此是会闭塞了的。
(当地没有报纸,不能记录这桩盛事。若是患了半身不遂的人,患了瘫病的人,或是大病卧床不起的人,那真是一生的不幸,大家也都为他惋惜,怕是他此生也要孤陋寡闻,因为这样的隆重的盛举,他究竟不能够参加。
(呼兰河这地方,到底是太闭塞,文化是不大有的。虽然当地的官、绅,认为已经满意了,而且请了一位满清的翰林,作了一首歌,歌曰:
溯呼兰天然森林,自古多奇材。
(这首歌还配上了从东洋流来的乐谱,使当地的小学都唱着。这歌不止这两句这么短,不过只唱这两句就已经够好的了。所好的是使人听了能够引起一种自负的感情来,尤其当清明植树节的时候,几个小学堂的学生都排起队来在大街上游行,并唱着这首歌。使老百姓听了,也觉得呼兰河是个了不起的地方,一开口说话就“我们呼兰河”;那在街道上捡粪蛋的孩子,手里提着粪耙子,他还说“我们呼兰河!”可不知道呼兰河给了他什么好处。也许那粪耙子就是呼兰河给了他的。
(呼兰河这地方,尽管奇才很多,但到底太闭塞,竟不会办一张报纸。以至于把当地的奇闻妙事都没有记载,任它风散了。
(老胡家跳大神,就实在跳得奇。用大缸给团圆媳妇洗澡,而且是当众就洗的。
(这种奇闻盛举一经传了出来,大家都想去开开眼界,就是那些患了半身不遂的,患了瘫病的人,人们觉得他们瘫了倒没有什么,只是不能够前来看老胡家团圆媳妇大规模地洗澡,真是一生的不幸。)
五
天一黄昏,老胡家就打起鼓来了。大缸,开水,公鸡,都预备好了。
公鸡抓来了,开水烧滚了,大缸摆好了。
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地来看。我和祖父也来了。
小团圆媳妇躺在炕上,黑忽忽的,笑呵呵的。我给她一个玻璃球,又给她一片碗碟,她说这碗碟很好看,她拿在眼睛前照一照。她说这玻璃球也很好玩,她用手指甲弹着。她看一看她的婆婆不在旁边,她就起来了,她想要坐起来在炕上弹这玻璃球。
还没有弹,她的婆婆就来了,就说:
“小不知好歹的,你又起来风什么?”
说着走近来,就用破棉袄把她蒙起来了,蒙得没头没脑的,连脸也露不出来。
我问祖父她为什么不让她玩?
祖父说:
“她有病。”
我说:
“她没有病,她好好的。”
于是我上去把棉袄给她掀开了。
掀开一看,她的眼睛早就睁着。她问我,她的婆婆走了没有,我说走了,于是她又起来了。
她一起来,她的婆婆又来了。又把她给蒙了起来说:
“也不怕人家笑话,病得跳神赶鬼的,哪有的事情,说起来,就起来。”
这是她婆婆向她小声说的,等婆婆回过头去向着众人,就又那么说:
“她是一点也着不得凉的,一着凉就犯病。”
屋里屋外,越张罗越热闹了,小团圆媳妇跟我说:
“等一会你看吧,就要洗澡了。”
她说着的时候,好像说着别人地一样。
果然,不一会工夫就洗起澡来了,洗得吱哇乱叫。
大神打着鼓,命令她当众脱了衣裳。衣裳她是不肯脱的,她的婆婆抱住了她,还请了几个帮忙的人,就一齐上来,把她的衣裳撕掉了。
她本来是十二岁,却长得十五六岁那么高,所以一时看热闹的姑娘媳妇们,看了她。都难为情起来。
很快地小团圆媳妇就被抬进大缸里去。大缸里满是热水,是滚熟的热水。
她在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她的旁边站着三四个人从缸里搅起热水来往她的头上浇。不一会,浇得满脸通红,她再也不能够挣扎了,她安稳地在大缸里边站着,她再不往外边跳了,大概她觉得跳也跳不出来了。
那大缸是很大的,她站在里边仅仅露着一个头。
我看了半天,到后来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满脸的汗珠,满脸通红,红得像一张红纸。
我跟祖父说:
“小团圆媳妇不叫了。”
我再往大缸里一看,小团圆媳妇没有了。她倒在大缸里了。
这时候,看热闹的人们,一声狂喊,都以为小团圆媳妇是死了,大家都跑过去拯救她,竟有心慈的人,流下眼泪来。
(小团圆媳妇还活着的时候,她像要逃命似的。前一刻她还求救于人的时候,并没有一个人上前去帮忙她,把她从热水里解救出来。)
(现在她是什么也不知道了,什么也不要求了。可是一些人,偏要去救她。)
(把她从大缸里抬出来,给她浇一点冷水。这小团圆媳妇一昏过去,可把那些看热闹的人可怜得不得了,就是前一刻她还主张着“用热水浇哇!用热水浇哇!”的人,现在也心痛起来。怎能够不心痛呢,活蹦乱跳的孩子,一会工夫就死了。)
小团圆媳妇摆在炕上,浑身像火炭那般热,东家的婶子,伸出一只手来,到她身上去摸一摸,西家大娘也伸出手来到她身上去摸一摸。
都说:
“哟哟,热得和火炭似的。”
有的说,水太热了一点,有的说,不应该往头上浇,大热的水,一浇哪有不昏的。
大家正在谈说之间,她的婆婆过来,赶快拉了一张破棉袄给她盖上了,说:
“赤身裸体羞不羞!”
(小团圆媳妇怕羞不肯脱下衣裳来,她婆婆喊着号令给她撕下来了。现在她什么也不知道了,她没有感觉了,婆婆反而替她着想了。)
(大神打了几阵鼓,二神向大神对了几阵话。看热闹的人,你望望他,他望望你。虽然不知道下文如何,这小团圆媳妇到底是死是活。但却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总算是不无所得的。)
有的竟觉得困了,问着别人,三道鼓是否加了横锣,说他要回家睡觉去了。
(大神一看这场面不大好,怕是看热闹的人都要走了,就卖一点力气叫一叫座,于是痛打了一阵鼓,喷了几口酒在团圆媳妇的脸上,从腰里拿出银针来,刺着小团圆媳妇的手指尖。)
不一会,小团圆媳妇就活转来了。
大神说,洗澡必得连洗三次,还有两次要洗的。
(于是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这来看热闹的,不下三十人,个个眼睛发亮,人人精神百倍。看吧,洗一次就昏过去了,洗两次又该怎样呢?洗上三次,那可就不堪想象了。所以看热闹的人的心里,都满怀奥秘。
(果然的,小团圆媳妇一被抬到大缸里去,被热水一烫,就又大声地怪叫了起来,一边叫着一边还伸出手来把着缸沿想要跳出来。这时候,浇水的浇水,按头的按头,总算让大家压服又把她昏倒在缸底里了。)
这次她被抬出来的时候,她的嘴里还往外吐着水。
(于是一些善心的人,是没有不可怜这小女孩子的。)东家的二姨,西家的三婶,就都一齐围拢过去,都去设法施救去了。
她们围拢过去,看看有没有死?(若还有气,那就不用救。
若是死了,那就赶快浇凉水。)
(若是有气,她自己就会活转来的。若是断了气,那就赶快施救,不然,怕她真的死了。)
六
小团圆媳妇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烫一次,昏一次。
(闹到三更天才散了场。大神回家去睡觉去了。看热闹的人也都回家去睡觉去了。
(星星月亮,出满了一天,冰天雪地正是个冬天。雪扫着墙根,风刮着窗棂。鸡在架里边睡觉,狗在窝里边睡觉,猪在栏里边睡觉,全呼兰河都睡着了。
(只有远远的狗叫,那或许是从白旗屯传来的,或者是从呼兰河的南岸那柳条林子里的野狗的叫唤。总之,那声音是来得很远,那已经是呼兰河城以外的事情了。而呼兰河全城,就都一齐睡着了。
(前半夜那跳神打鼓的事情一点也没有留下痕迹。那连哭带叫的小团圆媳妇,好像在这世界上她也并未曾哭过叫过,因为一点痕迹也并未留下。家家户户都是黑洞洞的,家家户户都睡得沉实实的。
(团圆媳妇的婆婆也睡得打呼了。
(因为三更已经过了,就要来到四更天了。)
七
(第二天小团圆媳妇昏昏沉沉地睡了一天,第三天,第四天,也都是昏昏沉沉地睡着,眼睛似睁非睁的,留着一条小缝,从小缝里边露着白眼珠。
(家里的人,看了她那样子,都说,这孩子经过一番操持,怕是真魂就要附体了,真魂一附了体,病就好了。不但她的家里人这样说,就是邻人也都这样说。所以对于她这种不饮不食,似睡非睡的状态,不但不引以为忧,反而觉得应该庆幸。她昏睡了四五天,她家的人就快乐了四五天,她睡了六七天,她家的人就快乐了六七天。在这期间,绝对的没有使用偏方,也绝对的没有采用野药。
(但是过了六七天,她还是不饮不食地昏睡,要好起来的现象一点也没有。
(于是又找了大神来,大神这次不给她治了,说这团圆媳妇非出马当大神不可。
(于是又采用了正式的赶鬼的方法,到扎彩铺去,扎了一个纸人,而后给纸人缝起布衣来穿上,——穿布衣裳为的是绝对的像真人——擦脂抹粉,手里提着花手巾,很是好看,穿了满身花洋布的衣裳,打扮成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用人抬着,抬到南河沿旁边那大土坑去烧了。
(这叫做烧“替身”,据说把这“替身”一烧了,她可以替代真人,真人就可以不死。
(烧“替身”的那天,团圆媳妇的婆婆为着表示虔诚,她还特意地请了几个吹鼓手,前边用人举着那扎彩人,后边跟着几个吹鼓手,呜哇噹、呜哇噹地向着南大土坑走去了。
(那景况说热闹也很热闹,喇叭曲子吹的是句句双。说凄凉也很凄凉,前边一个扎彩人,后边三五个吹鼓手,出丧不像出丧,报庙不像报庙。
(跑到大街上来看这热闹的人也不很多,因为天太冷了,探头探脑地跑出来的人一看,觉得没有什么可看的,就关上大门回去了。
(所以就孤孤单单的,凄凄凉凉在大土坑那里把那扎彩人烧了。
(团圆媳妇的婆婆一边烧着还一边后悔,若早知道没有什么看热闹的人,那又何必给这扎彩人穿上真衣裳。她想要从火堆中把衣裳抢出来,但又来不及了,就眼看着让它烧去了。
这一套衣裳,一共花了一百多吊钱。于是她看着那衣裳的烧去,就像眼看着烧去了一百多吊钱。
(她心里是又悔又恨,她简直忘了这是她的团圆媳妇烧替身,她本来打算念一套祷神告鬼的词句。她回来的时候,走在路上才想起来。但想起来也晚了,于是她自己感到大概要白白的烧了个替身,灵不灵谁晓得呢!)
八
后来又听说那团圆媳妇的大辫子,睡了一夜觉就掉下来了。
就掉在枕头旁边,这可不知是怎么回事。
她的婆婆说这团圆媳妇一定是妖怪。
把那掉下来的辫子留着,谁来给谁看。
看那样子一定是什么人用剪刀给她剪下来的。但是她的婆婆偏说不是,就说,睡了一夜觉就自己掉下来了。
(于是这奇闻又远近地传开去了。不但她的家人不愿意和妖怪在一起,就是同院住的人也都觉得太不好。)
(夜里关门关窗户的,一边关着于是就都说:
“老胡家那小团圆媳妇一定是个小妖怪。”)
我家的老厨子是个多嘴的人,他和祖父讲老胡家的团圆媳妇又怎样怎样了。又出了新花头,辫子也掉了。
我说:
“不是的,是用剪刀剪的。”
老厨子看我小,他欺侮我,他用手指住了我的嘴。他说:
“你知道什么,那小团圆媳妇是个妖怪呀!”
我说:
“她不是妖怪,我偷着问她,她头发是怎么掉了的,她还跟我笑呢!她说她不知道。”
祖父说:“好好的孩子快让他们捉弄死了。”
过了些日子,老厨子又说:
“老胡家要‘休妻’了,要‘休’了那小妖怪。”
祖父以为老胡家那人家不大好。
祖父说:“二月让他搬家。把人家的孩子快捉弄死了,又不要了。”
九还没有到二月,那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就死了。是一个大清早晨,老胡家的大儿子,那个黄脸大眼睛的车老板子就来了。一见了祖父,他就双手举在胸前作了一个揖。
祖父问他什么事?
他说:
“请老太爷施舍一块地方,好把小团圆媳妇埋上……”
祖父问他:
“什么时候死的?”
他说:
“我赶着车,天亮才到家。听说半夜就死了。”
祖父答应了他,让他埋在城外的地边上。并且招呼有二伯来,让有二伯领着他们去。
有二伯临走的时候,老厨子也跟去了。
我说,我也要去,我也跟去看看,祖父百般地不肯。祖父说:
“咱们在家下压拍子打小雀吃……”
我于是就没有去。虽然没有去,但心里边总惦着有一回事。等有二伯也不回来,等那老厨子也不回来。等他们回来,我好听一听那情形到底怎样?
一点多钟,他们两个在人家喝了酒,吃了饭才回来的。前边走着老厨子,后边走着有二伯。好像两个胖鸭子似的,走也走不动了,又慢又得意。
走在前边的老厨子,眼珠通红,嘴唇发光。走在后边的有二伯,面红耳热,一直红到他脖子下边的那条大筋。
进到祖父屋来,一个说:
“酒菜真不错……”
一个说:
“……鸡蛋汤打得也热乎。”
关于埋葬团圆媳妇的经过,却先一字未提。好像他们两个是过年回来的,充满了欢天喜地的气象。
我问有二伯、那小团圆媳妇怎么死的,埋葬的情形如何。
有二伯说:
“你问这个干什么,人死还不如一只鸡……一伸腿就算完事……”
我问:
“有二伯,你多昝死呢?”
他说:
“你二伯死不了的……那家有万贯的,那活着享福的,越想长寿,就越活不长……上庙烧香,上山拜佛的也活不长。像你有二伯这条穷命,越老越结实。好比个石头疙瘩似的,哪儿死啦!俗语说得好,‘有钱三尺寿,穷命活不够’。像二伯就是这穷命,穷命鬼阎王爷也看不上眼儿来的。”
到晚饭,老胡家又把有二伯他们二位请去了。又在那里喝的酒。因为他们帮了人家的忙,人家要酬谢他们。
十
老胡家的团圆媳妇死了不久,他家的大孙子媳妇就跟人跑了。
奶奶婆婆后来也死了。
他家的两个儿媳妇,一个为着那团圆媳妇瞎了一只眼睛。
因为她天天哭,哭她那花在团圆媳妇身上的倾家荡产的五千多吊钱。
另外的一个因为她的儿媳妇跟着人家跑了,要把她羞辱死了,一天到晚的,不梳头,不洗脸地坐在锅台上抽着烟袋,有人从她旁边过去,她高兴的时候,她向人说:
“你家里的孩子、大人都好哇?”
她不高兴的时候,她就向着人脸,吐一口痰。
她变成一个半疯了。
老胡家从此不大被人记得了。
十一
我家的背后有一个龙王庙,庙的东角上有一座大桥。人们管这桥叫“东大桥”。
那桥下有些冤魂枉鬼,每当阴天下雨,从那桥上经过的人,往往听到鬼哭的声音。
据说,那团圆媳妇的灵魂,也来到了东大桥下。说她变了一只很大的白兔,隔三差五的就到桥下来哭。
有人问她哭什么?
她说她要回家。
那人若说:
“明天,我送你回去……”
那白兔子一听,拉过自己的大耳朵来,擦擦眼泪,就不见了。
若没有人理她,她就一哭,哭到鸡叫天明。
题目一: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小团圆媳妇还是呼兰河人的群像?
答:(1)小团圆媳妇。
①情节上,小团圆媳妇贯穿全文,其悲惨遭遇是全文的线索。
②人物塑造上,作者对小团圆媳妇进行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诸多方面的刻画,笔墨较多。
③主旨上,作者通过小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揭示了旧社会底层女性所受到的戕害,表达了对小团圆媳妇的深切同情,控诉了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的罪恶。
(2)呼兰河人群像。
①情节上,推动情节发展,他们看小团圆媳妇洗澡,“救”小团圆媳妇,推动着下文情节的发展。
②人物上,作者使用大量笔墨,写出了这些人愚昧、麻木、冷漠、无知、残忍、伪善的复杂形象。
③主旨上,通过这些病态的人,揭示出社会的病态与国民劣根性,引起读者的深思。
题目二:文中括号的使用好不好?
答:好。
①情节上,对相关情节进行解说,使得故事情节更清晰。
②主旨上,通过括号部分内容对读者进行提示,引导读者思考,揭示人们的残忍、伪善、病态,从而使“社会的病态”更显豁。
③艺术效果上,点明读者容易忽略的地方,使作品更好地起到启蒙的作用。
题目三:萧红与鲁迅先生的作品,在诸多方面有着相似性,请以本文和《祝福》为例具体分析。
答:
①情节上,都以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为主线,揭示封建文化吃人的全过程。
②人物上,都以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底层劳动妇女为主人公,展示她们所遭受的痛苦。同时都安排了一个次要人物“我”,作为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讲述者。
③主旨上,都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揭露了愚昧、麻木、看、冷漠、残忍、伪善的民国劣根性,表达了对底层劳动妇女的同情。
④艺术手法上,都善于通过人物外貌的变化,写出人物所遭受的戕害,行文洗练而震撼人心;都善于运用讽刺的手法,“柳妈是个善女人,不杀生”“于是一些善人们,就觉得这小女孩子也实在让鬼给捉弄得可怜了”;善用热闹喜庆的环境描写反衬人物孤独无援的处境。
题目四:萧红与鲁迅作品中有哪些警策之语?试举例并分析。
答:《小团圆媳妇之死》中的“回家”,《狂人日记》中“救救孩子”“从来如此,便对么?”“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题目五:结尾有什么好处?
答:
①情节上,呼应文章开头的“回家”。
②人物上,符合小团圆媳妇天真的少女形象。
③主旨上,小团圆媳妇生前不能回家,死后变成兔子还哭着要回家,体现了旧时代女性寻求出路,寻求“家”的强烈渴望,以及作者对小团圆媳妇的深切理解和同情。
题目六:文章是怎样塑造小团圆媳妇的形象的?
答:
①正面,外貌、神态,写出小团圆媳妇从最初的茁壮、天真,到最后奄奄一息,直至死亡。
②侧面,通过自然环境烘托小团圆媳妇命如草芥,整个呼兰河都睡了,寒冷寂静的呼兰河,没有人关心小团圆媳妇的苦难和生死。
③用人们冷漠麻木愚昧伪善衬托小团圆媳妇的孤独无助、孤立无援,写出小团圆媳妇必然走向死亡的悲惨命运。
题目七:小说是怎样体现呼兰河的地域特色的?
答:
① 自然环境:写出北方小城呼兰河的寒冷、寂静。
②生活习俗:火炕、棉袄等。
③文化宗教:萨满教与封建迷信左右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
④方言的使用:“洗得吱哇乱叫”体现了东北地域特色。
题目八:小说采用了什么视角?
答:
① 女性视角,作为女性作家,作者采用女性视角,对小团圆媳妇的不幸遭遇报以深切的同情, 并发出“回家”的呐喊,其间蕴含着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对没有压迫与摧残的,平等自由的新世界的向往。
②儿童视角 小说中的“我”是与小团圆媳妇年龄相仿的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将小团圆媳妇的不幸遭遇与自己进行对比,揭示出小团圆媳妇不幸的原因之一,是低下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同时,以孩子的童真视角观察呼兰河的人们,更有利于揭示出这个群像的伪善、麻木,并以孩子的童真,喊出“她没有病”“她不是妖怪”,揭示小团圆媳妇受到的无端迫害,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
题目九:如何理解“我要回家”的深刻意蕴?
答:
①“家”对于任何一个人,尤其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温暖的港湾,是提供安全、庇护的地方。
②小团圆媳妇因为“家”的贫穷与低下的政治地位,被迫离开了“家”,失去了“家”的庇护。作者借此提出一个社会问题:只有实现人与人在经济、政治上的平等,才会让每个孩子拥有安全温暖的“家”。
③这里的“家”,更是一个为广大女性提供平等、自由、尊严的社会环境,体现了作为女性作家、启蒙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平等、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向往。
题目十:你知道吗?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呵,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 ——萧红 《萧红自述》 结合这段文字,探讨文中流露的女性意识。
答:
①对女性命运的关注。选取一个受戕害的底层女性作为主要描写对象,详细叙述了一个健康、茁壮、天真活泼的女孩如何为家庭而牺牲,继而遭受迫害并走向死亡的故事。
①对女性命运的关注。选取一个受戕害的底层女性作为主要描写对象,详细叙述了一个健康、茁壮、天真活泼的女孩如何为家庭而牺牲,继而遭受迫害并走向死亡的故事。
①对女性命运的关注。选取一个受戕害的底层女性作为主要描写对象,详细叙述了一个健康、茁壮、天真活泼的女孩如何为家庭而牺牲,继而遭受迫害并走向死亡的故事。
①对女性命运的关注。选取一个受戕害的底层女性作为主要描写对象,详细叙述了一个健康、茁壮、天真活泼的女孩如何为家庭而牺牲,继而遭受迫害并走向死亡的故事。
高中语文小说答题模版与例析(文字版)
一、环境:【情节+人物+主题+读者】
1.小说第一段【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环境上: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描写了……景象,渲染……气氛。
(2)情节上:引起下文,为下文……人物的出场或……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埋伏笔)。
(3)人物上:暗示了人物……命运、性格、特点
(4)主题上:与下文……相照应,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5)读者上: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小说第六段【中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环境上:描写了……景象,渲染……气氛。
(2)人物上:塑造(烘托)了人物……心情、性格、特点
(3)主题上:揭示了小说……主题
(4)情节上:承接上文……情节,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
3.小说结尾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环境上:描写了……景象,渲染……气氛。
(2)人物上:丰富了人物……形象特点
(3)主题上:深化了小说……主题
(4)情节上:总结全文,与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
(5)读者上: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文中画线句子景物描写的手法)
(1)指出手法(2)简析运用(3)分析作用
知识补充(描写手法)
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绘形、绘声、绘色、视听结合、声色结合;
手法: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白描、细描、点面结合、对比映衬、简笔勾勒、精笔细描
视角: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二、情节【情节+人物+主题+读者】
1.小说第一段【开头】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内容上:概括该段大意
(2)情节上:为下文……人物的出场,或……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埋伏笔)。
(3)人物上:塑造了人物……形象特点。
(4)主题上:与下文……相照应,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5)读者上: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小说第六段【中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内容上:概括该段大意。
(2)人物上:塑造了人物……形象特点。
(3)主题上:揭示了小说……主题。
(4)情节上:承接上文……情节,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
3.小说结尾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内容上:概括该段大意。
(2)情节上:总结全文,与开头……相呼应,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3)人物上:丰富了人物……形象。
(4)主题上:深化了小说……主题 。
(5)读者上:指出类型,并点明好处。
知识补充(结尾方式)
1.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2.以景结情式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3.留白式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4.悲剧结尾: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深化主题,令读者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5.喜剧式结尾: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凸显出的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4 .小说的最后一段能否删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不能删掉,因为:
(1)人物上:最后一段丰富了A的形象特点,侧面烘托出A的品格,加深了人们对A的认识。
(2)情节上:最后一段与开头……相照应,形成首尾呼应,拓展了小说的空间,使小说的情节更为完整、严谨。
(3)主题上:卒章显志,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4)读者上: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三、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读者】
1.A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1)概括①+分析 (2)概括②+分析(3)概括③+分析 (4)概括④+分析
知识补充(人物形象的特征)
外在:身份、地位、职业、经历、教养、技能、行为习惯
内在:性格、品质、精神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②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③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④从环境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
⑤从作者评价中分析人物形象;
近年高考试卷中人物形象题关键词
寡言少语、平凡、朴实、性情质朴、憨厚老实、纯真、吃苦耐劳、善良、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谨慎、正直、郁郁寡欢、洒脱、循规蹈矩、狡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有上进心、有理想、有追求、生命力顽强、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踏实、谦虚、勤俭、谦卑、固执、敬业、诚实、执著、年老体衰、年轻貌美、孤苦无依、势利……
2.你认为A是小说的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的作用,并分析他在文中的作用。
(1)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2)推动情节发展;
(3)对比或衬托主要人物
(4)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和主要人物一起揭示或凸显小说的主题
3. 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A还是B?请结合小说阐述理由。
答:小说的主人公是A。因为:
(1)从情节看:A贯穿故事的始终,是小说主要描写的对象。
(2)从人物看:作者写B的目的是对比或反衬或烘托A,使A的形象更加丰满、鲜明。
(3)从主题看:小说塑造A的形象,更能揭示小说的主题。
4.事物形象的作用
(1)人物上:突出人物性格。
(2)情节上: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使文章结构能更加严谨。
(3)主题上:揭示或深化主题。
(4)环境上:暗示或衬托社会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5.小说是怎样塑造小王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1)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外貌、神态)、细节
(2)侧面描写:对比、烘托、衬托、欲扬先抑
四、主题【情节+环境+人物+读者】
主题的常见表现形式
(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即从下面两方面概括:
人生:(1)人生道理 (2)表达某种情感,赞扬某种精神
社会:(1)讽刺、批判、揭露某种想象 (2)歌颂、赞扬、弘扬某种精神
五、小说标题的作用【情节+人物+主题+读者】
1.小说的标题的含义或寓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表层:【本义】(2)深层:【比喻义】【双关义】
(3)深层:【象征义】结合人物、主题分析
2.小说的标题有什么妙处(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表层:【本义】(2)深层:【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结合人物、主题分析
(3)手法:线索、修辞、双关、象征
知识补充(标题的常见作用)
1.交代主要人物形象。《面包》 2.概括小说主要情节。《武松打虎》
3.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 情基调。《一朵午荷》
4.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 5.具有象征意义。《魔盒》
6.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 7.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寄托作者情感。《铁齿铜牙纪晓岚》
8.展开情节,前后呼应。《祝福》 9.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猫和老鼠》
10.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冲动。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饶有兴趣地看下去。 引发读者思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知识补充(线索作用)【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1.贯穿全文情节,使情节更紧凑 2.塑造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6.揭示文章的主题
7.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六、语言特色
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1.从语言的个性化和特色性角度赏析。
(1)地域特色:某地方言、农村、城市
(2)时代特色:符合时代特点
(3)生活特色:职业、身份、生活环境、个人性格等
2.从语言的语体来角度赏析
(1)口语:通俗易懂、质朴平实、生动活泼
(2)书面语:庄重典雅、准确精当
(3)文言和白话
3.从语言的句式来角度赏析:整散结合、长短交错、倒装句式
4.从语言的修辞来角度赏析
善用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比、衬托、象征】
好处:生动形象、言简义丰、含蓄隽永、诙谐幽默、辛辣讽刺、清新华丽、婉约明快
5.从词语的角度赏析 :叠词、拟声词、动词、形容词、语气词
知识补充(常见的语言风格)
善用叠词、整散结合、长短交错、富有地方特色、善用口语、文白夹杂、含蓄深沉、幽默风趣、简洁明快、寓庄于谐、清新华丽、质朴平实、善用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比、衬托、象征】
七、构思选材
1.小说在构思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倒叙开头,设置悬念 (2)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3)善设伏笔,环环相扣 (4)线索贯穿,结构严谨
(5)首尾呼应,结构紧凑,戛然而止,(留白、以景结情等)结尾
5.小说在构思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叙述顺序上: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及好处
(2)叙述人称上:采用人称+好处
(3)描写方法上:文中大量运用( )描写,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6.小说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材料来源(日常生活等)(2)选材角度(典型、真实、新颖等)
(3)材料和中心的关系 (4)使用材料的方法(详略、重点分明等)
知识补充(叙述顺序)
顺叙: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如插补的是书信、档案、小时的事等往往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
平叙: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小圆圆媳妇之死
那么一个活泼生动的小团圆媳妇死了,看热闹的人散了,施毒手的人睡了,都心安理得着,都问心无愧着。
小团圆媳妇,通俗来讲就是童养媳。人们说,老胡家的团圆媳妇不像个团圆媳妇,她刚进了夫家门,也没羞没臊的,吃饭吃三碗,见人咧嘴笑,坐在那里,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飞快,像什么样子,尽惹人发笑。
不像个样子,那该像个什么样子,鲁迅先生总结的精辟:“屏息低头,毫不敢轻举妄动。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出死相,说笑就是放肆。”
生活在一堆神经病中间,唯一的正常人终于被群起而攻之,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就是首恶,她在作恶,她不觉得这是恶,没有人觉得这是恶,愚民专制下的傀儡,咬牙切齿地培育小傀儡,正是大功一件。
小团圆媳妇不像个样子,那就千刀万剐把她雕琢成个样子,骨头太硬,便敲碎了连骨髓也吸得一干二净。杀人总会见血,吃人总会吐骨头,没人看见,看见了也不说,那就是和和气气什么都没有发生。
小团圆媳妇的第一道坎儿就是三不五时的打骂,没什么具体的理由,打她和吃喝拉撒一样平常,没什么特定的工具,抓到了趁手的东西即可,没什么规定的时间,觉得该打了即刻动手就是。
小团圆媳妇还真把自己当个人了,打她还敢咬人,她若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平静的日子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她偏不,像个人一样知道高兴了就笑,知道悲伤了就哭,知道打疼了就咬,知道没辙了就喊,喊什么,她要回家,简直是千古奇谈,嫁出去的女儿,除了夫家之外想去哪儿?
小团圆媳妇太不成体统,可不得教训她,给她点苦头吃。婆婆并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她无辜地为自己申辩,仿佛做了光荣的事情,仿佛受了莫大的委屈。
哪家的团圆媳妇不挨打,不都是一贯如此,她才打了一个多月,吊在房上松松筋骨而已,哪就那么金贵?是这个理儿没错,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街坊四邻认可了的。
若因为这一点事情,冤枉小团圆媳妇的婆婆重男轻女或是暴虐成性,可真是要六月飞霜。在农家,无论是一颗菜,一头畜,都比人值钱,这个人,可真是众生平等的贱,一文不值。
小团圆媳妇的婆婆一只手肿成了猪蹄,仍舍不得钱买点红花擦上。婆婆的亲生儿子无意踩死了小鸡崽,做娘的连着打了儿子三天,想起惨死的小鸡崽就心痛,心痛了就要叫罪魁祸首的儿子皮肉更痛。对自己狠得下心,对儿子狠得下手,婆婆收拾起小团圆媳妇,那叫一个得心应手。
你说她心狠手辣,她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买回的小鸡崽,她精心照顾着,怕猫吃了,怕耗子咬了,怕睡眠不足,给它们驱苍蝇,怕有了疤,给它们防蚊子……方方面面,有这么体贴周到的人么,对爹妈都没这么上心,放在古代是要写进二十四孝呢。
活人与蔬菜、与牲畜究竟差在哪里,怎么就这么憋屈?说到底是卖不了个好价钱,猪大爷的肉能卖钱,鸡祖宗的蛋能卖钱,你对它们不好,掉了肉,不下蛋岂不愁死人。反观人,长了张嘴要吃要喝的,全得仰仗着庄稼收成和牲畜交易,可不得敬重着些。
所以啊,论资排辈,人只能是孙子,不是也得装着。
小团圆媳妇的婆婆虔诚地想着,不狠哪能规矩出一个好人来。她吊着小团圆媳妇在房梁上,用皮鞭子也抽了几回,才晕了一袋烟的功夫,就用冷水泼醒了,也没见血,肿起来的地方也很快用鸡蛋清抹了,十天半个月就缓过劲来了,多么的仁至义尽,还要她怎样?
这孩子也太不识好歹,嘴硬得横冲直撞的气人,人气急了也就不管不顾,拿着烧红的烙铁烫了她的脚心……多么的轻描淡写,也许是把孩子吓掉了魂,就是不肯承认孩子是被打坏的,当然,也没有人揭穿她。
吊起来、抽皮鞭、泼冷水、用烙铁……再加个老虎凳、拔指甲不就更完善了?这些东西,叫做“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的确,她一心为着小团圆媳妇着想,后来,为了给小团圆媳妇治病,更是不遗余力。
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又开始不走寻常路,治病难道不该是求医问药么?非也,吓掉了魂,自然是要向天招魂,一次又一次的跳大神,旁人纷涌而至来看热闹,赶集一样,呼朋引伴,奔走相告。热闹完了,是满地的鸡零狗碎,小团圆媳妇的病没有丝毫的起色,看着竟有愈演愈烈之势。
婆婆急了,她花了大价钱订来的小团圆媳妇,活儿没干,饭吃了不少,儿子也没享用……不过,她不会傻到承认自己的私心,明面儿上,她做的是救人一命的大善事。
邻居们也纷纷出力献计,偏方秘方层出不穷,似乎这方子听着有多骇人听闻,效果就有多妙不可言。
大小骗子闻讯而来,也不是多高明的骗术,连个炫目的出场都没有,凭着一通胡说八道就赚足了钱财,凭借的是什么,大约是一个动听的大话:包好。是否真能妙手回春,没人说得清,可钱财流水一样地进了骗子腰包。
每掏一次钱,婆婆心里都要掀起滔天巨浪,那都是一个汗珠子摔八瓣攒下的血汗钱,她仔细盘算着那笔钱能有多广阔的用途,最终,她也没有吝啬,没不舍得给小团圆媳妇治病。她真的是个坏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坏人么?令人疑惑。
几乎是所有人都对小团圆媳妇有病这件事深信不疑,唯独“我”以天真无邪的儿童视角看得清楚,她没病。“我”却不是《皇帝的新装》里那个在大庭广众之下惊呼出声的孩子,只是偷偷说给祖父听,童话的光芒照不进混沌的现实,“我”到底只比那些装聋作哑到信以为真的大人强了一点。
跳大神的鼓点又响了起来,这回可是要给众人见个大世面,他们要给小团圆媳妇当众洗澡,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地赶来。
小团圆媳妇终于含羞带怯了,她不肯脱衣服,只能三四个人用蛮力给她帮点忙。水烧开了,在大缸里滚熟地冒着惨淡白气,小团圆媳妇洗得又喊又叫,一张脸鲜红欲滴,竟是晕了过去,不知死活。
有那心慈的人,流下了眼泪,浑然不知刚才叫嚣着用热水浇的人是谁。几口冷酒,一根尖针,小团圆媳妇悠悠醒转,大神说,洗澡必得连洗三次,还有两次要洗的。
人群再一次沸腾,个个精神百倍,人人眼冒亮光,那晚,小团圆媳妇洗了三次澡,烫一次,昏一次。闹到三更天,真叫人尽兴,散了,天地万物黑乎乎一片真安静,那连哭带叫的小团圆媳妇,好像在这世界上她也并未曾哭过叫过。
患了病的人是谁,该添药的人又是谁?是死无对证的那一个,都随意吧,没什么是非黑白。只有东大桥下的白兔红着眼哭泣,一哭哭到鸡叫天明,据说,那是小团圆媳妇的灵魂所化。
题目一: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小团圆媳妇还是呼兰河人的群像?
答:(1)小团圆媳妇。
①情节上,小团圆媳妇贯穿全文,其悲惨遭遇是全文的线索。
②人物塑造上,作者对小团圆媳妇进行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诸多方面的刻画,笔墨较多。
③主旨上,作者通过小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揭示了旧社会底层女性所受到的戕害,表达了对小团圆媳妇的深切同情,控诉了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的罪恶。
(2)呼兰河人群像。
①情节上,推动情节发展,他们看小团圆媳妇洗澡,“救”小团圆媳妇,推动着下文情节的发展。
②人物上,作者使用大量笔墨,写出了这些人愚昧、麻木、冷漠、无知、残忍、伪善的复杂形象。
③主旨上,通过这些病态的人,揭示出社会的病态与国民劣根性,引起读者的深思。
题目二:文中括号的使用好不好?
答:好。
①情节上,对相关情节进行解说,使得故事情节更清晰。
②主旨上,通过括号部分内容对读者进行提示,引导读者思考,揭示人们的残忍、伪善、病态,从而使“社会的病态”更显豁。
③艺术效果上,点明读者容易忽略的地方,使作品更好地起到启蒙的作用。
题目三:萧红与鲁迅先生的作品,在诸多方面有着相似性,请以本文和《祝福》为例具体分析。
答:
①情节上,都以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为主线,揭示封建文化吃人的全过程。
②人物上,都以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底层劳动妇女为主人公,展示她们所遭受的痛苦。同时都安排了一个次要人物“我”,作为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讲述者。
③主旨上,都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揭露了愚昧、麻木、看、冷漠、残忍、伪善的民国劣根性,表达了对底层劳动妇女的同情。
④艺术手法上,都善于通过人物外貌的变化,写出人物所遭受的戕害,行文洗练而震撼人心;都善于运用讽刺的手法,“柳妈是个善女人,不杀生”“于是一些善人们,就觉得这小女孩子也实在让鬼给捉弄得可怜了”;善用热闹喜庆的环境描写反衬人物孤独无援的处境。
⑤社会环境上,都塑造了一群愚昧、麻木、看、冷漠、残忍、伪善的看客,尤其指出,那些与主人公处于类似地位的人,也将主人公推向死亡之路。如《祝福》中的柳妈、卫老婆子、冷漠的长工,《小团圆媳妇之死》中的姑娘媳妇们,她们本来也是受到侮辱与损害的人,却被环境同化、吞噬,为虎作伥,抽刀向更弱者。表达了对病态社会中病态的人的揭露和反思。
题目四:萧红与鲁迅作品中有哪些警策之语?试举例并分析。
答:《小团圆媳妇之死》中的“回家”,《狂人日记》中“救救孩子”“从来如此,便对么?”“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题目五:结尾有什么好处?
答:
①情节上,呼应文章开头的“回家”。
②人物上,符合小团圆媳妇天真的少女形象。
③主旨上,小团圆媳妇生前不能回家,死后变成兔子还哭着要回家,体现了旧时代女性寻求出路,寻求“家”的强烈渴望,以及作者对小团圆媳妇的深切理解和同情。
④艺术效果上,为小团圆媳妇苦难的一生安上一个具有童话色彩的尾巴,让小说具有了童话色彩,同时也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性。
题目六:文章是怎样塑造小团圆媳妇的形象的?
答:
①正面,外貌、神态,写出小团圆媳妇从最初的茁壮、天真,到最后奄奄一息,直至死亡。
②侧面,通过自然环境烘托小团圆媳妇命如草芥,整个呼兰河都睡了,寒冷寂静的呼兰河,没有人关心小团圆媳妇的苦难和生死。
③用人们冷漠麻木愚昧伪善衬托小团圆媳妇的孤独无助、孤立无援,写出小团圆媳妇必然走向死亡的悲惨命运。
题目七:小说是怎样体现呼兰河的地域特色的?
答:
① 自然环境:写出北方小城呼兰河的寒冷、寂静。
②生活习俗:火炕、棉袄等。
③文化宗教:萨满教与封建迷信左右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
④方言的使用:“洗得吱哇乱叫”体现了东北地域特色。
题目八:小说采用了什么视角?
答:
① 女性视角,作为女性作家,作者采用女性视角,对小团圆媳妇的不幸遭遇报以深切的同情, 并发出“回家”的呐喊,其间蕴含着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对没有压迫与摧残的,平等自由的新世界的向往。
②儿童视角 小说中的“我”是与小团圆媳妇年龄相仿的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将小团圆媳妇的不幸遭遇与自己进行对比,揭示出小团圆媳妇不幸的原因之一,是低下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同时,以孩子的童真视角观察呼兰河的人们,更有利于揭示出这个群像的伪善、麻木,并以孩子的童真,喊出“她没有病”“她不是妖怪”,揭示小团圆媳妇受到的无端迫害,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
题目九:如何理解“我要回家”的深刻意蕴?
答:
①“家”对于任何一个人,尤其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温暖的港湾,是提供安全、庇护的地方。
②小团圆媳妇因为“家”的贫穷与低下的政治地位,被迫离开了“家”,失去了“家”的庇护。作者借此提出一个社会问题:只有实现人与人在经济、政治上的平等,才会让每个孩子拥有安全温暖的“家”。
③这里的“家”,更是一个为广大女性提供平等、自由、尊严的社会环境,体现了作为女性作家、启蒙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平等、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向往。
题目十:你知道吗?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呵,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 ——萧红 《萧红自述》 结合这段文字,探讨文中流露的女性意识。
答:
①对女性命运的关注。选取一个受戕害的底层女性作为主要描写对象,详细叙述了一个健康、茁壮、天真活泼的女孩如何为家庭而牺牲,继而遭受迫害并走向死亡的故事。
②对女性所遭受的压迫、摧残及其悲剧命运的不平、痛苦和深切同情。
③对女性前途的思考和探索,体现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却苦难重重的困惑迷茫。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思路大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思路大全,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说情节概括,小说结构特点,小说结构技巧,小说开头段的作用,小说中间段的作用,小说结尾段的作用,小说标题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说阅读主观题答题模版02:分析小说的叙事特征-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主观题答题模版讲与练(全国通用)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说阅读主观题答题模版02:分析小说的叙事特征-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主观题答题模版讲与练(全国通用)课件PPT,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常见叙事方式,叙事顺序,点拨关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复习--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专题训练(打印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专题训练(打印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客观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