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第一高级中学附属学校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9月份)(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919488/0-169789999899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第一高级中学附属学校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9月份)(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919488/0-16978999990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第一高级中学附属学校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9月份)(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919488/0-169789999903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第一高级中学附属学校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9月份)(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第一高级中学附属学校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9月份)(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第一高级中学附属学校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9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读下面的A、B、C、D四幅经纬网图,哪幅图中的M点位置同时符合①西半球②南半球③低纬度三个条件?( )
A. B. C. D.
2.某点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 纬度0°,东经20° B. 纬度0°,经度180°
C. 纬度0°,东经160° D. 纬度0°,经度0°
3.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公转周期是一天 B. 自西向东公转
C. 地轴不停地旋转 D. 公转使地球上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读经纬网图,完成各小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点在中纬度地区 B. ②点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分界线
C. ③点位于①点的西南方 D. ③点位于④点的西南方
5.④点的地理坐标是( )
A. (50°N,30°E) B. (60°N,30°E) C. (30°S,30°W) D. (50°S,30°W)
如图为极地略图,(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完成各小题。
6.②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 (135°E,80°N) B. (135°E,80°S)
C. (135°W,80°N) D. (135°W,80°S)
7.②地位于①地的( )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8.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所示。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四季的更替
C. 昼夜的更替
D. 温度带的形成
9.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地球要“流浪”,首先就要停止自转和公转,假如真是这样,现在地球上的哪些现象将不复存在( )
①日月星辰每天的东升西落②昼夜现象③正午旗杆的影长变化④四季的变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在下列比例尺中,能更详细地显示地理事物的是( )
A. 1:1000000 B.
C.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米 D.
2022年11月29日晚23时08分,我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11.飞船成功发射时,地球运行到上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在美华人收看央视直播的时间是中午,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
C. 季节的变化 D. 地面获得的光热不同
2022年2月4日20日,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开幕式当日(2月4日)恰逢立春,为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创意性地将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倒计时。如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各小题。
13.二十四节气更替主要是由于( )
A. 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大小 C. 地球的形状 D. 地球的公转
14.冬奥会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是( )
A. 昼短夜长,昼变长 B. 昼短夜长,昼变短 C. 昼长夜短,昼变长 D. 昼长夜短,昼变短
暑假,小明计划从自贡前往北京游览世界园艺博览园,需要提前做好旅游攻略。如图为“北京世界园艺博览园导览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5.小明选择乘坐火车去北京,他要查阅乘车路线相关信息,选择合理的地图是( )
A. 四川铁路分布图 B. 中国铁路分布图 C. 中国地形图 D. 世界政区图
16.由于所示导览图“三要素”不全,导致小明无法做到( )
A. 辨别场馆方位 B. 区分场馆与道路
C. 估算场馆之间的距离 D. 确定各个场馆的主题
17.从4号门进入,先后游览国际馆、中国馆、植物馆,总体大致方向是( )
A. 向西北方向走 B. 向正西方向走 C. 向东南方向走 D. 向西南方向走
读图,完成各小题。
18.图中是北斗导航系统开发的车载导航界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所代表的汽车行进方向是( )
A. 正南向正北 B. 西南向东北 C. 东南向西北 D. 东北向西南
19.如果在导航仪上按右下角“+”号图标,地图的比例尺将会变大,地图中的信息将( )
A. 变详细 B. 变简单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0.“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选自《恪遵宪度抄本》)。结合如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9~11题。
“日北至”时,太阳光线直射( )
A. 北极圈 B. 南极圈 C. 北回归线 D. 南回归线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图甲)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 ______ ,该点一年中有 ______ 次太阳直射现象。
(2)B点在A点的 ______ 方向,B点位于五带中的 ______ 带。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示意图上的 ______ 处。此时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出现 ______ (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4)地球由公转轨道的①处向②处运动过程中,北京市(116°E,40°N)的白昼将变 ______ (填“长”或“短”)。
(5)在乙图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当地球公转到④位置时,南半球处于 ______ 季。
(6)我国国庆节时,此时地球公转到的位置最接近图乙中的 ______ (填序号)处。
22.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7th CISM Military World Games),简称“武汉军运会“,于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在中国武汉举行,共设置射击、游泳、田径等27个大项、329个小项。来自100多个国家的近万名现役军人同台竞技。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______ 。
(2)家住沧州青县的小明观看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开幕式当天,地球运动到图中的 ______ 和 ______ 之间,当天沧州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______ ,此时沧州最有可能的景象是 ______ 。
A、红桃绿柳垂檐向
B、映日荷花别样红
C、霜叶红于二月花
D、千树万树梨花开
(3)10月27日比赛结束后,地球逐渐向丙处运动,当运动到丙地(如图2)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 ______ ,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______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 ______ (极昼/极夜)现象。
(4)观察图2,图中A、B、C三地最早能看到日出的是 ______ 地,C地的居民最适宜进行的活动是 ______ (工作/睡觉/看日出)。
23.读“2022年我国四大传统节日日期表”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如表
节日
日期
春节
2月1日(农历正月初一)
清明节
4月5日(农历三月初五)
端午节
6月3日(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
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
(1)地球公转周期大约为 ______ 。
(2)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______ ;公转到D位置,日期为 ______ 前后;清明节这一天,地球公转到图中ABCD四个位置中的 ______ 之间。
(3)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看,2022年四大传统节日中,与夏至日最接近的是 ______ 节。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 ______ 线(重要纬线)上, ______ 内出现极夜现象。2022年四大传统节日中, ______ 节这一天与秋分日最接近。秋分日这一天,南通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______ 。
(4)北京天安门广场每日随日出而升旗。国庆节期间(10月1日~10月7日),升旗时间逐日 ______ (提早/推迟),每日正午旗杆的影子也将逐渐变 ______ 。(长/短)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M(10°S,110°W)符合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故符合题意。
B.M(10°S,110°E)符合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故不符合题意。
C.M(20°N,5°E)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故不符合题意。
D.M(20°N,110°E)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地球上的五带及范围:热带:23.5°S~23.5°N;南温带:23.5°S~66.5°S;北温带:23.5°N~66.5°N;南寒带:66.5°S~90°S;北寒带:66.5°N~90°N.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及范围: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此题是针对半球划分知识点考查的典型题例,逐步分析,运用排除法可得出答案.
2.【答案】C
【解析】解: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的点位于160°E经线上;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位于0°纬线上。由此可判定,该地的地理坐标是纬度0°,东经160°.
故选:C。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认真审题,把握半球的划分,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3.【答案】B
【解析】解:A.公转周期是一年。故不符合题意。
B.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故符合题意。
C.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转动,叫地球自转。故不符合题意。
D.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难易适中.
4~5.【答案】C、C
【解析】解:纬度区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图中①点位于60°N~90°N之间,应为高纬度地区,A错误。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判定,②点(30°E)位于东半球,B错误。
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③点位于①点的西南方,C正确。
依据经纬网判定方向,可判定,③点位于④点的西北方向,D错误。
故选:C。
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经度确定东西半球,可利用纬度确定低、中、高纬度;可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的判读方法、半球和纬度区的划分、方向的判定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图中④点的经纬度是30°S,30°W。
故选:C。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掌握判读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6~7.【答案】B、B
【解析】解:图中所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该图中心点是南极点。图中相邻两条经线所跨的度数是45°,②点的经纬度是135°E,80°S。
故选:B。
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依据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南北纬度。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中经纬度的判读,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解:图中所示的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图,其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图中②地位于①地的东北方向。
故选:B。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8.【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知,该图演示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转动,为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间差异。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属于基础题。
9.【答案】B
【解析】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假如地球停止自转和公转,那么将不会有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旗杆的影长随季节变化而不同和四季的变化。
故选:B。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牢记即可。
10.【答案】B
【解析】解:比例尺大小比较时,比例尺不是数字式的应先化成数字式再比较大小.四个比例尺为:A是1/1000000,B是1/500,C是1/10000,D是1/6000,数字式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则越大.比较选项中的比例尺得知,1/500比例尺最大.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因此四个选项中能更详细地显示地理事物的是B.
故选:B.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比较及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11~12.【答案】C、A
【解析】解:飞船成功发射时为2022年11月29日晚23时08分,此时地球公转轨道位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位置之间,即③段。
故选:C。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据图中不同序号的位置解答。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造成题干中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引起的,自转导致地球上经度位置不同的地区地方时不同。
故选:A。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周期是一天,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日月星城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进行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公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高度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本题考查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13~14.【答案】D、A
【解析】解:一年中二十四节气更替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其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故选:D。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牢记即可。
解:冬奥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此时的北京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故选:A。
2月4日至2月20日冬奥会期间,地球公转运动处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对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并熟记基础知识,认真分析解答。
15~17.【答案】B、C、D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四川铁路分布图能准确的判断四川省的铁路分布情况,不能确定去北京的乘车路线,故A错误;小明选择乘火车去北京确定乘车路线应选择中国铁路分布图,故B正确;通过中国地形图可以获取中国的主要地形区,以及各个地形区的分布位置,故C错误;通过世界政区图可以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情况,故D错误。
故选:B。
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地图的作用解答。
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有指向标,可辨别场馆方位,故A不符合题意;图中有图例和注记,可区分场馆与道路,确定各个场馆的主题,故B、D不符合题意;图中没有比例尺,不能估算场馆之间的距离,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地图上的一般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星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本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掌握其三要素,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图示有指向标。依据指向标指示北方,可判定,从4号门进入,先后游览国际馆、中国馆、植物馆,其总体大致方向是自东北向西南方向走。
故选:D。
(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
(3)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本题考查方向的判定,在把握利用指向标判定方向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8~19.【答案】B、A
【解析】解: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确定方向,图中箭头所代表的汽车行进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方向。
故选:B。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使用这种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在图上方向的判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读图解答即可。
解:相同图幅的地图,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如果在导航仪上按右下角“+”号图标,地图的比例尺将会变大,地图中的信息将变详细。
故选:A。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C
【解析】解:地球公转运动③位置指的是夏至日,时间是6月22日前后。这一天“日北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也是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线。
故选:C。
图中的②是春分日,时间是3月21日前后;③指的是夏至日,时间是6月22日前后;④指的是秋分日,时间是9月23日前后;①指的是冬至日,时间是12月22日前后。“日北至”指的是夏至日。
考查地球的公转运动,掌握不同节气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解答即可。
21.【答案】90°E,23.5°N 1 东南 热 ② 极昼 长 夏 ③
【解析】解:(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A点的经纬度是(90°E,23.5°N),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2)在经纬网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B点位于赤道,纬度低,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3)读图分析,当太阳直射A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示意图上的②处;此时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出现极昼现象。
(4)地球由公转轨道的①处向②处即由春分日向夏至日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北京市的白昼将变得越来越长。
(5)在乙图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当地球公转到④位置时,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处于夏季。
(6)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日期分别是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我国国庆节是10月1日,此时地球公转到的位置最接近图乙中的③处。
故答案为:(1)90°E,23.5°N;1;(2)东南;热;(3)②;极昼;(4)长;(5)夏;(6)③。
(1)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据图甲和图乙中的信息解答。
本题以某区域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六道小题,涉及经纬度判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变化情况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2.【答案】自西向东 乙 丙 昼短夜长 C 南回归线 冬至 极夜 B 工作
【解析】解:(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10月18日地球运动到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即图中的乙和丙之间,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沧州昼夜长短状况是昼短夜长,此时该地区为秋天,最有可能的景象是霜叶红于二月花。
(3)10月27日比赛结束后,地球逐渐向丙处运动;图2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4)图丙中A、B、C三地最早能看到日出的是位于最东边的B地;C地此时为白天,所以C地的居民最适宜进行的活动是工作。
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
(2)乙;丙;昼短夜长;C;
(3)南回归线;冬至;极夜;
(4)B;工作。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2)10月18日地球运动到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3)图2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4)图2中最东边的B地,C地此时为白天,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及经纬网图的判读,此题综合性强,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3.【答案】一年 春分 12月22 日 A与B 端午 北回归 南极圈 中秋 昼夜平分 推迟 长
【解析】解:(1)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2)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日期为3月21日前后,节气是春分;公转到D位置,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节气为冬至日;清明节(4月5日),地球公转到图中A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与B(6月22日前后)之间。
(3)2022年四大传统节日中,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最接近的是端午节(6月3日)。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中秋节(9月10日)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最接近。秋分日这一天,地处北半球的我国南通地区昼夜平分。
(4)国庆节期间(10月1日—10月7日),升旗时间逐日推迟,每日正午旗杆的影子也将逐渐变长。
故答案为:(1)一年;(2)春分;12月22日;A与B;(3)端午;北回归;南极圈;中秋;昼夜平分;(4)推迟;长。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等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附属学校集团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6,2°N,102°E)D, 图中作品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小明此时位于左图中的, 此次地震发生地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附属学校集团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附属学校集团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