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海南省海口十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919493/0-1697900012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海南省海口十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919493/0-16979000123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海南省海口十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919493/0-16979000123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海南省海口十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海南省海口十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海南省海口十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共70分)
1.下列动物的身体全部呈辐射对称的一组是( )
A. 蚯蚓、日本血吸虫 B. 海葵、水螅 C. 蛔虫、蝗虫 D. 水螅、鱼
2.涡虫比水螅更能适应复杂的水生环境,这是由于( )
A. 涡虫有口 B. 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C. 涡虫有肛门 D. 涡虫营寄生生活
3.下列动物的体壁是由两个胚层构成的是( )
A. 涡虫 B. 血吸虫 C. 珊瑚虫 D. 华枝睾吸虫
4.人若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就很可能被感染血吸虫病。那么血吸虫、钉螺所属的动物类群分别是( )
A. 腔肠动物、环节动物 B. 扁形动物、节肢动物
C. 线形动物、扁形动物 D. 扁形动物、软体动物
5.下列关于几种无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软体动物用足运动,大多具有贝壳
B. 环节动物身体分节,比线形动物运动更灵活
C. 比较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结构特点,推测前者可能由后者进化而来
D. 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可从各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因而比扁形动物更高等
6.在观察蚯蚓时,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目的是( )
A. 有利于观察蚯蚓的运动 B. 有利于观察蚯蚓的环状体节
C. 有利于蚯蚓进行呼吸 D. 有利于观察清楚蚯蚓的刚毛
7.下面所列四种动物的特征或结构,与其生命活动不匹配的是( )
组号
动物名称
特征或结构
生命活动
A
涡虫
感觉器官集中
使身体定向运动
B
蛔虫
体表有角质层
寄生肠道生活
C
蚯蚓
刚毛
能起保护作用
D
河蚌
斧足
能缓慢运动
A. A B. B C. C D. D
8.下列动物与其结构、功能、特点匹配正确的有( )
①水螅——身体辐射对称、有刺细胞;
②涡虫——辐射对称的身体,靠可伸缩的管状的咽捕食;
③蛔虫——寄生、体表有角质层、无运动器官;
④蚯蚓——属节肢动物,靠环带区分头尾;
⑤河蚌——有外套膜、靠鳃呼吸;
⑥蝗虫——有外骨骼、靠气管呼吸、腹部有气门,胸部有足。
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⑥ D. ①③④
9.白玉蜗牛、细指海葵、金线蛭、猪肉绦虫、蛔虫、中华大凤蝶它们分别属于( )
A.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
B. 环节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C. 软体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
D. 软体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10.下列动物中体表有外骨骼的是( )
A. 水母 B. 蜜蜂 C. 蚯蚓 D. 蜗牛
11.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
A. 鳄鱼、石鳖、娃娃鱼 B. 鲨鱼、乌龟、鲍鱼
C. 河蚌、鲸鱼、蝗虫 D. 海马、青鱼、缢蛏
12.“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与此观点不符的是( )
A. 河蚌具有两片坚硬的贝壳能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
B. 蝉体表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C. 鲫鱼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呼吸
D. 家兔具有发达的犬齿,与其食性相适应
13.学习了动物类群的知识后,你会惊讶地发现有些动物“名不符实”。例如,“蜗牛不是牛”“海马不是马”“壁虎不是虎”“鲸鱼不是鱼”,它们分别属于( )
A. 软体动物、鱼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B. 节肢动物、哺乳动物、两栖类、鱼类
C. 爬行动物、鱼类、两栖类、哺乳动物 D. 软体动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鱼类
14.小龙虾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材,很多人喜爱吃小龙虾,不管是油焖还是清蒸,肉质都非常鲜美好吃。下列关于小龙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节肢动物 B.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C. 有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 D.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5.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相对应的一组是( )
①草履虫——表膜
②蚯蚓——体壁
③缢蛏——鳃
④鲫鱼——鳃
⑤青蛙——肺和皮肤
⑥蝗虫——肺
⑦家鸽——肺和气囊
A. ①②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⑦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⑥⑦
16.“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面是肉外是骨”这句顺口溜所描述的是下列哪类生物的主要特征( )
A. 昆虫 B. 软体动物 C. 虾、蟹 D. 节肢动物
17.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脊椎动物类群是( )
A. 环节动物 B. 软体动物 C. 节肢动物 D. 鱼类
18.下列关于脊柱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多块脊椎骨组成 B. 是脊椎动物共有的结构
C. 有保护脊髓的作用 D. 脊柱不参与身体的运动
19.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成鲸、麻雀、袋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他可能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
①体温是否恒定 ②是否有脊椎骨 ③卵生还是胎生 ④水生还是陆生.
A. ①或② B. ②或③ C. ③或④ D. ①或④
20.下列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 虾 B. 鲫鱼 C. 蜗牛 D. 乌贼
21.下列动物中,与其它动物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 海葵 B. 海马 C. 鲸鱼 D. 海豹
22.蓝鲸与鲨鱼在分类上属于不同的类群,但与海豚是相近的类群,主要的判断依据是( )
A. 具有脊柱 B. 胎生哺乳 C. 生活在水中 D. 体表不被毛
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蜥蜴肺的功能比青蛙更强,不再依靠皮肤辅助呼吸
B. 龟和青蛙一样,都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所以它们都属于两栖动物
C. 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更适于在陆地生活
D. 与青蛙的卵相比,蜥蜴的卵外面有硬的卵壳,更适于陆地生活
24.蝾螈四肢短小,有时也会爬到陆地上来,人们常常会误以为是蜥蜴,那么与蜥蜴相比,以下哪个选项是蝾螈的特征( )
①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②体表裸露
③在陆地上产卵
④在水里产卵
⑤皮肤可辅助呼吸
⑥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25.鸟类有许多适应飞行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鸟类体温恒定,所以能够飞行
B. 鸟类的气囊能贮存空气,与肺一样能进行气体交换
C. 鸟类的骨骼轻、薄,有的骨内部中空,可以减轻体重
D. 鸟类的翼(翅膀)的肌肉最发达,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26.有关如图所示几种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山雀体温恒定,飞行时利用气囊辅助呼吸
B. 水螅的身体具有三个胚层,运动能力弱
C. 蝗虫体表有外套膜,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D. 海龟能在水中和陆地上活动,属于两栖动物
27.如图为家鸽的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气囊,②是肺
B. ①和②之间是不相通的
C. ①和②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D. ②可辅助①进行呼吸
28.十二生肖是华夏先民图腾崇拜和早期天文学的结晶,让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属相,代表着全中国所有人的精神风貌。下列哪项是丑牛、巳蛇、酉鸡的共同特征?( )
A. 体温恒定 B. 用肺呼吸 C. 胎生哺乳 D. 心脏四腔
29.下列哪一组是鸟类特有的特征( )
①体表有羽毛
②用肺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⑤前肢覆羽成翼
⑥善于飞行
A. ①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⑤⑥
30.“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关于鸟类适应飞行功能的形态结构特点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身体流线型--减小飞行阻力 B. 体内有许多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C. 骨中空或愈合-骨骼既轻便又牢固 D. 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31.下列关于动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蜥蜴体表有鳞片,适于维持恒定的体温 B. 青蛙肺发达,适应陆地生活
C. 家兔胎生、哺乳、提高了产仔率 D. 狼的犬齿发达,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
32.与鲨鱼不同,鲸虽然外表像鱼但并不是鱼,而是一类哺乳动物。鲸和鲨鱼的共同特征是( )
A. 身体呈流线型 B. 体表覆盖鳞片 C. 要在水面换气 D. 具有恒定体温
33.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
A. 用肺呼吸 B. 体腔内有膈 C. 胎生哺乳 D. 体温不恒定
34.如图是三种动物特征比较的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图中A、B、C、D四个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脊柱
B. 卵生
C. 用鳃呼吸
D. 恒温
35.下列动物和人类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青蛙捕食农业害虫保护庄稼 B. 虾蟹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
C. 果蝇使水果腐烂,没有利用价值 D. 蝗虫是农业害虫,造成粮食减产
二、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1分)
36.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清,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如图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①涡虫、②蚯蚓、③鲤鱼、④青蛙、⑤喜鹊、⑥家兔、⑦水螅、⑧鳄鱼),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1)将上述动物①②⑦分为一类,③④⑤⑥⑧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身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 ______ 。
(2)上述动物有口无肛门的是 ______ (填序号)。
(3)③和⑤的身体呈 ______ ,有利于减少运动时产生的阻力。
(4)④的成体生活在水中和潮湿的陆地上,用 ______ 呼吸,兼用 ______ 辅助呼吸。
(5)⑥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______ ,保证了⑥比其他生物的后代有较高的 ______ 。
(6)恒定的体温可以减少动物对环境的依赖,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生活范围。图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______ (填序号)。
37.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颂扬万物的诗句,在我国古代的一些诗词歌赋中,很多文人墨客借对动植物特征习性的概括,抒发情怀,讴歌大自然。如: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C.古道西风瘦马;
D.一行白鹭上青天;
E.清风半夜鸣蝉;
F.海阔凭鱼跃;
G.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H.听取蛙声一片;
请根据生物学知识和文学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部分动植物分类图,写出图中①②③对应生物的诗句字母依次是 ______ 。(填诗句的字母,顺序错误不给分)
(2)C诗句中动物的牙齿分为 ______ 和 ______ 。
(3)D诗句中动物的前肢特化为 ______ ,以适应飞行。
(4)诗句 ______ 中描述的动物体温恒定。(填诗句的字母)
(5)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上述八种生物中,与水杉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______ 。(填分类图中序号或字母)
38.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将l8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表一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组号
溶氧量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
第一次统计
第二次统计
第三次统计
甲
4mg/L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
乙
6mg/L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
丙
8mg/L
隔夜自来水
58
59
60
(1)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______条,该实验探究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______。
(2)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如图一所示结果,图一中X的数值为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增加每组的统计次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实验的______。
(4)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高金鱼浮头次数会越______。
(5)鱼类身体两侧具有感知水流方向的结构是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9分)
39.如图是家兔和狼的牙齿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两种动物的牙齿均具有明显的分化,据此判断,它们均属于陆生脊椎动物中的 ______ 动物。
(2)请填出牙齿的名称:④ ______ ,⑤ ______ 。
(3)甲图是 ______ 的牙齿,此牙齿的结构与它的草食生活相适应的。
(4)狼的牙齿有③ ______ 、④和⑤的分化,这样既能提高它们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 ______ 能力。
(5)因为 ______ 类和哺乳动物在正常情况下能维持恒定的体温,所以都是 ______ 动物。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日本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左右对称,不合题意;
B、海葵、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符合题意;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吗,不合题意;
D、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但是鱼不是腔肠动物,不合题意。
故选:B。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为基础题目.
2.【答案】B
【解析】解:A、涡虫和水螅都有口,不合题意;
B、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相比于辐射对称,两侧对称的体型使得动物的运动更准确、迅速,利于捕食和防御,更能适应复杂的水生环境。符合题意;
C、涡虫和水螅都没有肛门,不合题意;
D、涡虫营自由生活,不合题意;
故选:B。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动物的特征.
3.【答案】C
【解析】解:A、B、D都属于扁形动物,A、B、D错误;
C、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C正确;
故选:C
腔肠动物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有网状神经系统。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腔肠动物的特征。
4.【答案】D
【解析】解:血吸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钉螺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是血吸虫幼虫的唯一中间寄主,属于软体动物。
故选:D。
(1)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2)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3)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4)节肢动物的特征为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5)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
理解动物各个类群的主要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是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大多数软体动物具有坚硬的贝壳,如河蚌;有的贝壳退化,如鱿鱼,A正确。
B、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以使环节动物运动更灵敏,转向更灵活,B正确。
C、比较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结构特点可知,节肢动物的结构更复杂、更高等,故推测前者可能由后者进化而来,C正确。
D、自然界中的生物是不断进化的,两侧对称的动物较辐射对称的动物在进化上更为高等。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故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更高等,D错误。
故选:D。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解题关键是明确各种动物类群的的主要特征。
6.【答案】C
【解析】解: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故选:C。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用刚毛协助肌肉运动,用温湿的体壁呼吸。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湿润的体壁完成的。
7.【答案】C
【解析】解:A、涡虫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能够最先感知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A正确;
B、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不易被消化,能适应寄生生活,B正确。
C、在蚯蚓的腹面处有小突起,这是蚯蚓的刚毛,可以协助运动,C错误;
D、河蚌属于软体动物,靠斧足缓慢运动,D正确。
故选:C。
(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如涡虫、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
(2)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如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蚯蚓、蛭、沙蚕。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如蝗虫、蜜蜂、蝴蝶、虾、蜈蚣、蜘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类群的特征。
8.【答案】A
【解析】解:①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有刺细胞,正确。
②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错误。
③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寄生、体表有角质层、无专门的运动器官,正确。
④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靠环带区分头尾,错误。
⑤河蚌属于软体动物,有外套膜、靠鳃呼吸,正确。
⑥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有外骨骼、靠气管呼吸、胸部有三对足,正确
故选:A。
(1)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
(3)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细长,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
(4)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如水蛭、沙蚕、蚯蚓。
(5)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
(6)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掌握各种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的分类,解题关键是熟知常见动物属于哪种类群。
【解答】
白玉蜗牛身体柔软,用鳃呼吸,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
细指海葵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有口无肛门,身体辐射对称,属于腔肠动物;
金线蛭身体由许多环状的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
猪肉绦虫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蛔虫身体呈线型,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
中华大凤蝶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解答】
A、水母属于腔肠动物,体表没有外骨骼;
B、蜜蜂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体表没有外骨骼;
D、蜗牛属于软体动物,体表有贝壳,没有外骨骼;
故选:B。
【分析】
考查了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熟记节肢动物的种类特点。
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
11.【答案】D
【解析】解:A、鳄鱼和石鳖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娃娃鱼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A不符合题意;
B、鲨鱼属于鱼类,用鳃进行呼吸;乌龟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鲍鱼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B不符合题意;
C、河蚌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鲤鱼是鱼类,用鳃呼吸;蝗虫属于昆虫,靠气管呼吸,C不符合题意;
D、海马、青鱼属于鱼类都用鳃呼吸;缢蛏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D符合题意。
故选:D。
鱼类和软体动物靠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进行呼吸;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呼吸器官是肺;两栖动物,肺不发达,靠皮肤辅助呼吸。
正确把握各种动物的呼吸器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
(1)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
(2)节肢动物体表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3)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4)家兔是草食性动物,兔的犬齿退化、盲肠发达与其植食性相适应,据此答题
【解答】
A、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贝壳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A正确;
B、蝉是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B正确;
C、鱼的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鱼鳃内含有丰富的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C正确;
D、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臼齿,盲肠发达,与其吃植物的习性相适应,没有犬齿,D错误。
故选D。
13.【答案】A
【解析】解: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具有贝壳。海马虽然形状不像鱼,但有鱼的特征,有鳍,用鳃呼吸,靠鳍摆动前进,终生生活在水中,属于鱼类。壁虎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属于爬行动物。鲸鱼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个部分;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14.【答案】C
【解析】解:ABD、小龙虾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ABD正确。
C、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的甲壳纲,没有翅,具有2对触角,昆虫具有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C错误。
故选:C。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节,有许多体节构成,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据此答题。
掌握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C
【解析】解:①草履虫靠表膜呼吸。正确;
②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正确;
③缢蛏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正确;
④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正确;
⑤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正确;
⑥蝗虫生活在陆地上,用气管呼吸。错误。
⑦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而气囊中不进行气体交换。错误;
故选:C。
不同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不同的,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用肺或气管呼吸;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一般用鳃呼吸。
此题考查动物的呼吸器官。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
16.【答案】A
【解析】解: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和单复眼,其中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即题干中的头上两根感觉须;一般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即里面是肉外是骨,所以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是昆虫的主要特征。
故选:A。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一对触角,体表有外骨骼.
昆虫是动物界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其特征应重点掌握.
17.【答案】D
【解析】解:选项中“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而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多的一个类群,包括海水鱼和淡水鱼共有25000~30000种。
故选:D。
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鱼类的主要特征、注意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18.【答案】D
【解析】解:A、脊柱是由多块椎骨通过半活动骨连结而成,A正确。
B、有由脊椎骨组成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所以脊柱是脊椎动物共有的结构,B正确。
C、脊柱的椎管内容纳着脊髓,所以脊柱有保护脊髓的作用,C正确。
D、脊柱属于半活动骨连结,参与身体的运动,如脊柱左右倾斜,D错误。
故选:D。
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脊柱的概念。
19.【答案】A
【解析】解:根据动物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蟹、蝴蝶、乌贼、蚱蜢背部没有脊柱为无脊椎动物,而鲸、麻雀、袋鼠有脊柱为脊椎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还可以分成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鲸、麻雀、袋鼠都是体温恒定的动物,蟹、蝴蝶、乌贼、蚱蜢都属于变温动物;鲸、麻雀、袋鼠中鲸和袋鼠属于胎生,麻雀是卵生,所以卵生还是胎生不是分类的依据;鲸、麻雀、袋鼠中鲸属于水生,麻雀和袋鼠属于陆生,所以水生还是陆生不是分类的依据。
故选:A。
本题考查根据动物的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并会分类。
20.【答案】B
【解析】解: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鲫鱼的体内有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虾、蜗牛、乌贼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故选:B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据此解答.
解答此点评: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动物的主要特征,灵活的对动物进行分类.
21.【答案】A
【解析】解:动物的进化: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选项中:海葵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海马、鲸鱼、海豹都属于脊椎动物,其中海马属于鱼类,鲸鱼、海豹属于哺乳动物,故海葵与其它动物亲缘关系最远。
故选:A。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
关键是记住动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
22.【答案】B
【解析】解: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主要包括头、颈、躯干、四肢等部分,身体表面有毛,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一般胎生,哺乳。
鱼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一般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所以蓝鲸与海豚是相近的类群,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
故选:B。
蓝鲸和海豚属于哺乳动物。鲨鱼属于鱼类。
了解各类动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两栖类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答】
A.蜥蜴是爬行动物,肺的功能比青蛙更强,不再依靠皮肤辅助呼吸,A正确;
B.龟用肺呼吸,陆上产卵,属于爬行动物,不是两栖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B不正确;
C.蜥蜴是爬行动物,体表覆盖着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更适于在陆地生活,C正确;
D.与青蛙的卵相比,蜥蜴的卵外面有硬的卵壳,更适于陆地生活,D正确。
故选B。
24.【答案】D
【解析】解:蝾螈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所以蝾螈②体表裸露、④在水里产卵、⑤皮肤可辅助呼吸
故选:D。
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动物类群的特征。
25.【答案】C
【解析】解:A、鸟类体温恒定,与飞行无关,A错误;
B、鸟类呼吸作用旺盛,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肺,气囊暂时储存气体,辅助呼吸,不能进行气体交换,B错误;
C、鸟类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减轻体重,利于飞行,C正确;
D、鸟类的胸肌最发达,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D错误。
故选:C。
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理解和掌握。
26.【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各种动物的特征。解题关键是掌握各种动物的特征。
【解答】
A.山雀属于鸟类,体温恒定。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有利于飞行生活,A正确;
B.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由体壁围成的空腔叫作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吃进去的食物就在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B错误;
C.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具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C错误;
D.海龟属于爬行动物,完全用肺呼吸,虽然能在水中和陆地上活动,也不属于两栖动物,D错误。
故选A。
27.【答案】D
【解析】解:A、图中所示的结构①是肺;②是气囊,A错误。
BC、②气囊于①肺之间是相通的,①肺能够进行气体交换,②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BC错误。
D、图中②是气囊,家鸽进行呼吸时能辅助呼吸,①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D正确。
故选:D。
当鸟的翼向上扇动时,新鲜空气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当鸟的翼下垂时,气囊中所贮存的气体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再经由气囊、气管而排出,为双重呼吸。
关键知道鸟完成双重呼吸的各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28.【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特征,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特征。
【解答】
丑牛、巳蛇、酉鸡分别属于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着。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因此不属于鸟类和哺乳类共同特征的是牙齿分化。因此用肺呼吸是丑牛、巳蛇、酉鸡的共同特征,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9.【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鸟类的主要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鸟类的主要特征,了解鸟类特有的特点,结合题意即可答题。
【解答】
鸟类的主要特征有: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心脏四腔,用肺呼吸,用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体温恒定;体内受精,卵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有发达的神经系统,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有的骨很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等。由分析可知鸟类的主要特征中,有的是其它动物也具有的特点,如心脏四腔、体温恒定、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等,有发达的神经系统等也是哺乳动物具有的特点;两栖动物、爬行类等也是卵生,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都用肺呼吸,昆虫也善于飞行。因此,鸟类所特有的特征是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30.【答案】B
【解析】解:A、家鸽身体流线型,能减少飞行阻力,适于空中飞行,A正确;
B、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不能进行气体交换,B错误;
C、骨中空或愈合,骨骼既轻便又牢固,适于空中飞行,C正确;
D、在鸟的龙骨突地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胸肌,胸肌发达,才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适于空中飞行,D正确。
故选:B。
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等。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31.【答案】D
【解析】解:A、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A错误;
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靠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B错误;
C.家兔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成活率,C错误;
D.狼属于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犬齿,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D正确。
故选:D。
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心脏两心房,一心室,血液为混合血,不完全的双循环。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依赖于湿润的的环境,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陆生爬行,少数种类后生入水或穴居;体被表皮形成的鳞片或真皮形成的骨板,缺乏皮肤腺体;四肢强大,趾端具爪,适于爬行;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地繁殖;体温不稳定。
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解答此题要掌握动物分类的相关知识。
32.【答案】A
【解析】解:A、鲸与鲨鱼都在水中生活,身体都呈流线型,二者有相似的体型,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符合题意。
B、鲨鱼体表覆盖鳞片,而鲸体表光滑,无鳞片,不合题意。
C、鲨鱼属于鱼类,用鳃呼吸,可呼吸水中的氧气,不需要在水面换气;鲸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肺不能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要在水面换气。不合题意。
D、鲸属于哺乳动物,具有恒定的体温,而鲨鱼属于鱼类,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不合题意。
故选:A。
(1)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体呈流线型;大多数体表有鳞片能分泌黏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等。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哺乳、胎生。
记住鱼类和哺乳类的特征及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3.【答案】D
【解析】解:哺乳动物的特征,即: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大熊猫为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为恒温动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考查哺乳动物的特征,即: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据此答题。
解题的关键知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4.【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鱼类、哺乳类和鸟类的主要特征,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鱼类、哺乳类和鸟类的主要特征。
(1)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卵生,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其中有鳍,用鳃呼吸是鱼类的主要特征。如图示中的金鱼。
(2)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如图示中的白鲸。
(3)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如图示中的家鸽。
(4)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解答】
A、金鱼、家鸽和白鲸都属于脊椎动物,体内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A正确;
B、金鱼和家鸽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B正确;
C、金鱼用鳃呼吸,而白鲸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C错误;
D、家鸽属于鸟类、白鲸属于哺乳动物,它们都属于恒温动物,D正确。
故选:C。
35.【答案】C
【解析】解;A、青蛙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对人类益处多,如果没有青蛙,农作物受害,减少产量,人类生存也会受到影响。
B、虾蟹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
C、果蝇虽然使水果腐烂,但能维持生态平衡,有利用价值。
D、蝗虫是农业害虫,造成粮食减产。
故选:C
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
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36.【答案】脊柱 ①⑦ 流线型 肺 皮肤 胎生哺乳 成活率 ⑤⑥
【解析】解:(1)①涡虫属于扁形动物,②蚯蚓属于环节动物,⑦水螅属于腔肠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③鱼类,④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⑤鸟类,⑥家兔属于哺乳动物,⑧蜥蜴属于爬行动物,均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分类的依据是身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2)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①涡虫属于扁形动物,⑦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均是有口无肛门。
(3)③鱼类,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减少游泳时的阻力,⑤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运动时产生的阻力。因此,③鱼类和⑤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运动时产生的阻力。
(4)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因此,④青蛙的成体生活在水中和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5)⑥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和哺乳,保证了⑥家兔比其他生物的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6)⑤鸟类和⑥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恒定的体温可以减少动物对环境的依赖,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生活范围。
故答案为:
(1)脊柱。
(2)①⑦。
(3)流线型
(4)肺;皮肤。
(5)胎生哺乳;成活率。
(6)⑤⑥。
观图可知:①涡虫属于扁形动物、②蚯蚓属于环节动物、③鲤鱼属于鱼类、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⑤喜鹊属于鸟类、⑥家兔属于哺乳动物、⑦水螅属于腔肠动物、⑧鳄鱼属于爬行动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各类动物的特征。
37.【答案】BEC 门齿 臼齿 翼 CD ①
【解析】解:(1)①种子裸露,应该是裸子植物,B中的青松属于裸子植物;②体内没有脊柱,所给出的动物中只有E蝉属于无脊椎动物;③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特征,只有C马是哺乳动物。
(2)C诗句中马是食草性动物,牙齿与兔的牙齿一样,只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这与其食性相适应。
诗句F中鱼终生生活在水中,其适应生活环境的两个重要特点是: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用鳃呼吸。
(3)D诗句中白鹭属于鸟类,前肢特化为翼,以适应飞行。
(4)诗句EFGH中描述的蝉、鱼、龟、蛙,都属于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CD描述的马、鹭都属于恒温动物。
(5)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上述八种生物中,只有①青松与水杉同属裸子植物,因此二者亲缘关系最近。
故答案为:
(1)BEC。
(2)门齿;臼齿
(3)翼
(4)CD
(5)①
A、红豆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B、松的种子是裸露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
C、马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
D、白鹭属于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成翼,双重呼吸;
E、蝉属于昆虫,昆虫的发育分为两种: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F、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体温不恒定;
G、龟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H、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要了解常见动植物所属的类群及其特征,较为基础。
38.【答案】6 溶氧量 76 偶然性 少 侧线
【解析】解:(1)该小组将l8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表一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平均分成三组,所以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6条,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所以该实验探究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溶氧量。
(2)在实验过程中,取平均值,所以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图中X=(76+78+74)÷3=76,数值为76。
(3)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增加每组的统计次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4)实验结果显示:溶氧对金鱼的呼吸次数影响明显,在一定的溶氧浓度范围内,溶氧升高,水中的溶氧量越高金鱼浮头次数会越少。反之,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金鱼浮头次数会越高。
(5)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身体两侧具有侧线,具有感知水流方向和测定水流速度的作用。
故答案为:(1)6;溶氧量
(2)76
(3)偶然性
(4)少
(5)侧线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控制单一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探究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在实验数据的处理以及实验注意事项。
39.【答案】哺乳 犬齿 臼齿 草食性动物 门齿 消化 鸟 恒温
【解析】解:(1)因为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图中两种动物的牙齿均具有明显的分化,据此判断,它们均属于陆生脊椎动物中的哺乳动物。
(2)据图可知,甲图为食草性动物的牙齿,①门齿,②臼齿,乙为肉食性动物的牙齿,③门齿,④犬齿,⑤臼齿。
(3)图甲表示的是哺乳类草食性动物的牙齿,其牙齿的特点是具有①门齿和②臼齿,没有犬齿,适于食草生活,此牙齿的结构与它的草食生活相适应的。
(4)狼属于肉食性动物,有③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犬齿发达,适于撕裂食物,这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所以哺乳类动物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其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5)因为鸟类和哺乳动物在正常情况下能维持恒定的体温,所以都是恒温动物。
故答案为:
(1)哺乳;
(2)犬齿;臼齿;
(3)草食性动物;
(4)门齿;消化;
(5)鸟;恒温。
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其中门齿适于切断食物,犬齿适于撕裂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哺乳动物中食草性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没有犬齿;而哺乳动物中肉食性动物有发达的犬齿,适于撕裂食物。
解答此题要掌握哺乳动物牙齿的特点及恒温动物的特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海口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卷(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海南省海口十四中集团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十四中集团中考三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