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19740/1-169793127592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19740/1-16979312759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19740/1-16979312759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19740/0-16979312702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19740/0-16979312703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19740/0-169793127035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六安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3六安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六安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Ba:137。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变化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爆竹爆炸 B. 木炭燃烧
C. 钢水浇铸 D. 电解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
【详解】A.爆竹爆炸是爆竹里面的炸药(有易燃固体如樟脑、硫黄等)、易燃液体(如树脂类黏结剂的溶剂,如酒精)、还有自燃物质等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木炭燃烧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CO2或CO,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钢水浇铸是钢液(又称钢水)经盛钢桶(又称钢包)注入铸凝固成钢锭的过程,只有状态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C选;
D.电解水生成电离氢气和氧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2. 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
A.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得到的无色溶液
B. 向碘水溶液中滴加四氯化碳充分振荡后,静置后的下层液体
C. 向沸水中滴入饱和的FeCl3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
D. 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分散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是稳定体系,不选A;
B、碘溶于四氯化碳中形成溶液,是稳定体系,不选B;
C、沸水中加入氯化铁饱和溶液形成氢氧化铁胶体,是介稳体系,不选C;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是浊液,最不稳定,选D。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与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与溶液反应,可置换出单质
③在常温下容易被氧化
④可作供氧剂,而不行
⑤向石蕊溶液中加入粉末,溶液先变蓝后褪色,并有气泡生成
⑥与浓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中含和
⑦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A. ③④⑤⑥ B. ③④⑤ C. ④⑤⑥ D. ②⑤⑥⑦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相应的碱,或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且化合价不变,Na2O与水反应:Na2O+H2O=2NaOH,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Na2O2与H2O反应:2Na2O2+2H2O=4NaOH+O2↑,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①错误;
②Na是活泼金属,与盐反应时,一般金属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与盐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故②错误;
③金属钠为活泼金属,常温下容易被氧气氧化成Na2O,故③正确;
④Na2O2与H2O、CO2反应生成O2,可以作供氧剂,Na2O与H2O、CO2反应不生成O2,Na2O不可以作供氧剂,故④正确;
⑤Na2O2与水反应: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NaOH能使石蕊变蓝,H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有色物质漂白,因此现象是溶液先变蓝后褪色,且有气泡冒出,故⑤正确;
⑥Na是活泼金属,与盐反应时,一般金属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与盐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反应放热,+OH-NH3↑+H2O,故⑥正确;
⑦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微粒直径大小,故⑦错误;
综上所述,③④⑤⑥正确;答案为A。
4. 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共存的是
A. 含有大量的溶液:加入
B. 滴加酚酞变红溶液:加入
C. 能使石蕊显红色溶液:加入
D. 常温下,加入铁粉能生成的溶液:加入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各离子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A选;
B.滴加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 Cu2+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
C.能使石蕊显红色溶液为酸性, 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
D.常温下,加入铁粉能生成H2的溶液显酸性,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A。
5.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通过仪器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Y段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弱,是因为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
B. a时刻,混合溶液中Ba(OH)2与H2SO4,恰好完全反应
C. 向一定体积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测得的曲线形状是一样的
D. 该实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Ba2++2OH-=BaSO4↓+2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XY段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弱,是因为Ba(OH)2溶液与稀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A正确;
B.a时刻,导电能力最弱,说明混合溶液中Ba(OH)2与H2SO4恰好完全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水,溶液中几乎没有离子,B正确;
C.AgN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AgCl沉淀和HNO3,恰好完全反应时由于HNO3能电离出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是为0,与该曲线不符,C错误;
D.该实验是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Ba2++2OH-=BaSO4↓+2H2O,D正确;
故选C。
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B. 将铜片插入到稀溶液中:
C. 酸性溶液中滴加溶液:
D. 和溶液反应至恰好沉淀: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应该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A错误;
B.铜与稀硫酸不反应,B错误;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不可能生成氢氧根,C错误;
D.和溶液反应至恰好沉淀,二者反应比例是1:1,离子反应为,D正确;
故选D。
7. 亚磷酸 (H3PO3)是一种弱酸,其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B. 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被氧化,又作还原剂被还原
C. 亚磷酸受热分解的过程中,被氧化的亚磷酸和被还原的亚磷酸分子个数比为1∶3
D. 每生成一个分子,转移6个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亚磷酸 (H3PO3)是一种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A错误;
B.在反应中;磷元素化合价有升有降,既作氧化剂被还原,又作还原剂被氧化,B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亚磷酸受热分解的过程中,由3个亚磷酸中磷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由1个亚磷酸中磷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被氧化的亚磷酸和被还原的亚磷酸分子个数比为3:1,C错误;
D.中磷元素化合价由+3变为-3,故每生成一个分子,转移6个电子,D正确;
故选D。
8. 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
②;
③。
若某溶液中有和共存,要除去而不影响,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三个氧化还原反应可知,氧化性:KMnO4>Cl2>FeCl3>I2。
【详解】A.由于氧化性:Cl2>FeCl3>I2,所以Cl2既能将I-氧化,也能将Fe2+氧化,故A不选;
B.由于氧化性:FeCl3>I2,FeCl3只能将I-氧化,不能氧化Fe2+,故B选;
C.HCl不能氧化I-,故C不选;
D.由于氧化性:KMnO4>Cl2>FeCl3>I2,所以KMnO4既能将I-氧化,也能将Fe2+氧化,故D不选;
故选B。
9. PbO2、KMnO4、Cl2、FeCl3、CuCl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Cu+2Fe3+=Cu2++2Fe2+ B. 10Cl-+2MnO+16H+=2Mn2++5Cl2↑+8H2O
C. 2Fe2++Cl2=2Fe3++2Cl- D. 5Pb2++2MnO+2H2O=5PbO2+2Mn2++4H+
【答案】D
【解析】
【分析】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详解】A.Fe3+是氧化剂,Cu2+是氧化产物,符合氧化还原规律,不符题意;
B.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符合氧化还原规律,不符题意;
C.Cl2是氧化剂,Fe3+是氧化产物,符合氧化还原规律,不符题意;
D.是氧化剂,PbO2是氧化产物,但不符合题目所给氧化性规律,事实上反应不能发生,符合题意;
综上,本题选D。
10. 实验室中可用如下反应制取氯气:,此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个数比为
A. 1∶6 B. 3∶1 C. 6∶1 D. 14∶1
【答案】B
【解析】
【详解】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该反应中铬元素化合价降低,K2Cr2O7显氧化性是氧化剂,1molK2Cr2O7中被还原的铬原子有2mol;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有14molHCl参加反应的时候,其中6mol显还原性,被氧化的氯原子有6mol;所以此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个数比为6:2=3:1,故选项B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B。
11. 某溶液中含有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数目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溶液中钠离子数目增多,反应生成的与溶液中的反应生成和,溶液中数目减少,数目增多,溶液中数目基本不变,答案选A。
12. 如图所示,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粉末与熔化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 B. 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
C. 上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D. 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Cu2+=2Na++Cu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熔化的钠与无水CuSO4粉末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钠和铜,钠做还原剂,硫酸铜做氧化剂,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故B正确;
C.由题意可知,Na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时瞬间会产生耀眼的火花,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时放出热量,故C正确;
D.该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不能写离子方程式,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下列选择题可能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16分。答不全面得2分,答错或者多答不得分)
13.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中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说明水银发生了氧化反应
B. 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 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D. 根据①可知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防止中毒
【答案】AD
【解析】
【详解】A.①中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说明水银又变为了HgS,则Hg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反应,故A正确;
B.②中反应是铁置换出铜,其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故B错误;
C.Hg的金属活动性弱于铜,所以Hg不能将铜从曾青中置换出来,故C错误;
D.根据①可知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生成HgS,防止Hg蒸气中毒,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D。
14. 下列关于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和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B. 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水
C. 常温常压下,是白色固体,是淡黄色固体
D. 和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均为2∶1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相应的碱,或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且化合价不变,Na2O与水反应:Na2O+H2O=2NaOH,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Na2O2与H2O反应:2Na2O2+2H2O=4NaOH+O2↑,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
B.Na2O2与H2O反应,先生成NaOH和H2O2:Na2O2+2H2O=2NaOH+H2O2,H2O2再分解为H2O和氧气:2H2O2=2H2O+O2↑,第一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发生在第二步,在H2O2分解反应中,H2O2中的O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所以H2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H2O2中的O来自Na2O2,所以在Na2O2和水的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B错误;
C.Na2O 是白色固体,Na2O2是淡黄色固体,故C正确;
D.Na2O2 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是过氧根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为2:1, Na2O 中的阳离子也是钠离子,阴离子是氧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也为2∶1,故D正确;
故选CD。
15. 碱式氯化铜 []制备需要的可用作催化剂得到,其催化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转化过程中与个数比1∶1
B. 图中M、N分别为
C. a、b、c之间的关系式为:
D. N参加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CD
【解析】
【详解】A.根据整个过程中电子守恒得:2n(Cu2+)=4n(O2),故 Cu2+ 与 O2 个数比2:1,故A不正确;
B.根据图示氧气做氧化剂,故N为二价铁离子,M为三价铁离子,故B不正确;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 2a=b+c ,故C正确;
D.根据原子、电子守恒判断氧气和二价铁离子的反应方程式为: 4Fe2++O2+4H+=4Fe3++2H2O,故D正确;
故选答案CD。
16. 将一定量的钠投入下列稀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既有气体生成又产生沉淀的是
A. 硫酸铜溶液 B. 氯化钠溶液 C. 氯化铁溶液 D. 硫酸氢钠溶液
【答案】AC
【解析】
【详解】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A符合;
B.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溶液不反应,不会产生沉淀,故B不符合;
C.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故C符合;
D.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沉淀生成,故D不符合;
故选:AC。
三、非选择题(共48分)
17. 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钠,②纯醋酸,③,④,⑤,⑥氨水,⑦稀盐酸,⑧,⑨碳酸氢钠,⑩乙醇
(1)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填序号)
(2)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⑧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4)少量⑨和足量⑤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 ①. ①⑥⑦ ②. ②④⑤⑧⑨ ③. ③⑩
(2)
(3)
(4)
【解析】
【分析】电解质是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导电需要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可以是电子,也可以是离子。
【小问1详解】
①Na是单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够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纯醋酸由分子构成,无自由移动微粒,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③CO2由分子构成,无自由移动的微粒,不能导电;本身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④H2SO4由分子构成,无自由移动的微粒,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⑤Ba(OH)2由离子构成,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⑥氨水中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但氨水属于混合物,因此氨水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稀盐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微粒,能够导电;但是盐酸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NaHSO4是盐,由离子构成,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⑨碳酸氢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但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而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⑩乙醇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故上述物质中能够导电的是①⑥⑦;属于电解质的有②④⑤⑧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③⑩;
【小问2详解】
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则为强酸(或NaHSO4)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碱只有Ba(OH)2,而NaHSO4、硫酸与Ba(OH)2反应还会生成硫酸钡沉淀,醋酸为弱酸不能写成氢离子的形式,因此两种物质为氢氧化钡和稀盐酸,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小问3详解】
NaHSO4在水中完全电离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 。
【小问4详解】
少量碳酸氢钠和足量Ba(OH)2反应,生成碳酸钡、氢氧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OH-+ +Ba2+=H2O+BaCO3↓。
18. 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与反应:_______。
(2)与反应:_______。
(3)与水的反应:_______。
(4)已知氧化性,将少量通入到溶液中:_______。
【答案】(1)
(2)
(3)
(4)
【解析】
【小问1详解】
NH3⋅H2O 与HCl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H2O+H+=+H2O;
【小问2详解】
MgCO3 与H2SO4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镁、二氧化碳和水,MgCO3微溶于水,固体时不能写成离子,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Mg2++H2O+CO2↑;
【小问3详解】
Na 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小问4详解】
已知氧化性 Cl2>Br2>Fe3+ ,则还原性:Cl-<Br-<Fe2+,将少量 Cl2 通入到 FeBr2 溶液中,Cl2只能将Fe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
19. Ⅰ.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和一种未知物质X。
(1)已知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
(2)已知2个在反应中得到10个电子生成一个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_。
A. 氧化性: B. 氧化性:
C. 还原性: D. 还原性:
(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
Ⅱ.是一种有毒气体,实验室常用溶液来处理尾气。已知通入的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未配平):,。
(5)反应完成后测得溶液中与的数目之比为5∶2,则该溶液中与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
【答案】(1)
(2) (3)AC
(4) (5)15∶2
【解析】
【小问1详解】
KBrO3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所含元素Br的化合价降低,则在反应中As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即反应物是AsH3,生成H3AsO4,所以AsH3是还原剂。
【小问2详解】
2个 KBrO3 在反应中得到10个电子生成一个X,则1个 KBrO3 在反应中得到5个电子,Br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0价,则X的化学式为Br2。
【小问3详解】
在反应中,KBrO3做氧化剂,AsH3做还原剂,Br2是还原产物,H3AsO4是氧化产物,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氧化性:KBrO3>H3AsO4,还原性:AsH3>Br2,故选AC。
【小问4详解】
在反应中,氧化剂KBrO3中Br的化合价为+5价,反应后为0价,Br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0价,1molKBrO3参加反应,得到5mol电子,还原剂AsH3中As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后为+5价,1molAsH3参加反应失去8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
【小问5详解】
Cl2 通入70℃的NaOH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NaOH+Cl2→NaCl+NaClO+H2O ,NaOH+Cl2→NaCl+NaClO3+H2O,反应完成后测得溶液中 NaClO 与 NaClO3 的数目之比为5∶2,设生成的NaClO为5mol,则生成的NaClO3为2mol。在反应中,Cl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和+5价,共失去5mol+5×2mol=15mol电子,则Cl也得到15mol电子,Cl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则生成NaCl 15mol,则该溶液中 NaCl 与 NaClO3 的数目之比为15:2。
20. 实验题:
Ⅰ.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是否需要与水接触。
【装置分析】
(1)已知盐酸具有挥发性。装置②中的试剂是饱和溶液,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
(2)装置③中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_______。
【进行实验】
步骤1:打开弹簧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如图所示处。
步骤2:打开弹簧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如图所示处。
(3)步骤1和步骤2中,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无明显现象、带火星木条复燃。这说明_______
(4)请写出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_______。
【答案】(1)除去挥发的
(2)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3)与反应时要与接触
(4)
【解析】
【分析】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然后分两路:一路是直接和Na2O2反应,另一路是先干燥后再和Na2O2反应,以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是否需要与水接触,和Na2O2反应后,通过碱石灰后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小问1详解】
HCl能和NaHCO3反应,而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
【小问2详解】
浓硫酸能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小问3详解】
步骤1中的二氧化碳经过浓硫酸干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步骤2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干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了,说明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需要与水接触。
【小问4详解】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在反应中,过氧化钠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1molNa2O2转移1mol电子,用双线桥表示反应中的电子转移为: 。
21. 某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现进行以下实验:
ⅰ.将部分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溶液呈无色,充分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ⅱ.取部分ⅰ中悬浊液,过滤,向得到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体产生。
已知:遇到稀硝酸会有气泡产生且沉淀不消失。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可知: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无_______(填化学式)
(2)查阅资料可知:(未配平)。
①请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②每生成2个,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之比为_______(化成最简比)。
(3)由实验ⅱ和第(2)问可知: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
【答案】(1)
(2) ①. ②. 2∶3
(3) ①. 、、 ②. 、
【解析】
【分析】某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BaCl2、Na2CO3、K2SO3、CuSO4,现进行以下实验:i.由于CuSO4的水溶液显蓝色,将部分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溶液呈无色,说明白色固体中不含CuSO4;充分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由于BaCl2与Na2CO3、K2SO3会反应产生BaCO3沉淀、BaSO3沉淀,则说明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BaCl2,在Na2CO3、K2SO3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
ii.由于BaSO3遇到稀硝酸会有气泡产生且沉淀不消失。取部分i中悬浊液,过滤,向得到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白色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体产生,说明原沉淀中含有BaCO3、BaSO3沉淀,加入稀HNO3时,BaCO3反应转化为可溶性Ba(NO3)2并产生CO2气体,而BaSO3沉淀被氧化为BaSO4沉淀,同时反应产生NO气体,故证明原固体中含有Na2CO3、K2SO3。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BaCl2、Na2CO3、K2SO3,一定不含有CuSO4。
【小问1详解】
由于CuSO4的水溶液显蓝色,该白色固体溶于水,水溶液显无色,说明其中一定不含有CuSO4;
【小问2详解】
①在反应BaSO3+HNO3→BaSO4+NO↑+H2O中,S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BaSO3中的+4价变为反应后BaSO4中的+6价,化合价升高2价;N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HNO3中的+5价变为反应后NO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3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是6,所以BaSO3、BaSO4的系数是3,HNO3、NO的系数是2,最后根据原子守恒,可知H2O的系数是1,则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3BaSO3+2HNO3=3BaSO4+2NO↑+H2O;
②硝酸是氧化剂,亚硫酸钡是还原剂,所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2:3;
【小问3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Cl2、Na2CO3、K2SO3,Na2CO3与HNO3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CO2气体,BaSO3与稀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NO气体,故产生的气体化学式为CO2、N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六安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六安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六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