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滚动检测 (含解析)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单元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案例分析( 能力提升练)(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单元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案例分析( 能力提升练)(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选题,每个小题3分,共15分,非选择题,4个大题,共4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单元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案例分析B卷 能力提升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D
D
B
D
C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D
D
D
ACD
BCD
AC
ACD
BD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罗非鱼被认为是未来动物性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某水库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表示放养的初始数量,其数量大小对环境影响容纳量影响较大
B.a-b段接近指数增长,其增长速率保持不变
C.c-e段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水库中引入了某罗非鱼的天敌
D.K3最接近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答案】C
【解析】A、最初的放养量(一定范围内)对环境容纳量没有影响,环境容纳量由环境决定,A错误;B、a-b段接近S型增长增长,其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C、c点比e点的K值大,引入天敌可使罗非鱼的死亡率增大,数量下降,因此c-e段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水库中引入了某罗非鱼的天敌,C正确;
D、K2最接近环境容纳量,D错误。故答案为:C。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C.某一营养级一年内的未利用量部分就是该营养级的生物量
D.稳定的生态系统不需要外界的物质和能量输入就可以维持平衡
【答案】A
【解析】A、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A正确;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不能实现循环,但是可以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传递,B错误;C、某一营养级的生物量指该营养级所容纳的有机物的总干重,而不是一年内的未利用量部分,C错误;D、稳定的生态系统可以不需要外界物质的输入,但是需要外界能量的输入,D错误。故选A。
3.当种群长久处于人类过度捕猎或栖息地被破坏等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造成种群衰落甚至灭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生率低且成熟晚的生物不易出现种群衰落
B.人类捕猎比野生生物的栖息地被破坏更能引起种群的衰落
C.当种群数量过低时会因近亲繁殖而使生育力和生活力衰退
D.不管种群数量降到多低,只要采取有力措施,必然能使其恢复重建
【答案】C
【解析】A、出生率低、生长慢、成熟晚的生物,最易出现种群衰落,A错误;B、种群衰落不仅是由于人类过度捕杀,更严重的是破坏野生生物的栖息地,从而剥夺了物种生存的条件,造成种内斗争加剧,个体生存机会减少,B错误;C、种群数量过低,种群小,由于难以找到配偶,因近亲繁殖,变异类型少,会使种群的生育力和生活力衰退,死亡率增加,遇到不良环境容易被淘汰,C正确;D、物种种群的持续生存,不仅需要有保护良好的栖息环境,还要有足够数量的最低种群密度,若种群数量降到最低种群密度,即使采取有力措施也未能使其恢复而灭绝,D错误。故答案为:C。
4.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则图中表示种群数量、个体重量、种群总重量的曲线分别是()
A.甲、丙、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变化,甲曲线先增加后减少,乙曲线呈S形变化,丙曲线下降趋势。由题意可知,在池塘中投放一批鱼苗,且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鱼苗由于不适应环境以及种内竞争等因素而死亡,种群数量下降;而存活的个体由于种内竞争减少等原因重量增加,则种群总重量则先增加后由于捕捞而减少,即表示种群数量、个体重量、种群总重量的曲线分别是丙、乙、甲,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5.下图表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生物的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模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地蝗虫的数量呈现Q曲线状态,则防治期应为K/2值时
B.在自然环境中种群的数量变动中,不会出现P增长模式
C.环境容纳量也称K值是指一定空间中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不会超过K值
D.培养瓶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出现Q增长,达到K值后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关
【答案】D
【解析】A、某地蝗虫的数量呈现S形曲线状态,由于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则防治期应在K/2值之前,A错误;B、在自然环境中种群的数量变动中,会出现P增长模式,外来物种(如某岛屿环颈雉)在一定时期内的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符合J形,B错误;C、环境容纳量也称K值,是指一定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可能会超过K值,C错误;D、培养瓶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出现Q增长,达到K值后由于营养物质缺乏和有害物质积累会导致数量下降,故在K值的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关,D正确。故答案为:D。
6.杂草与作物竞争光照、空间、土壤养分和水分等资源,可导致作物减产及降低农产品品质。杂草防除不及时或防除方法不当会使农田的杂草演替加快。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保持农田生态系统一定程度的杂草多样性,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杂草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杂草成为弃耕农田的优势种取决于杂草的植株高度
C.干旱条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叶片角质化杂草的演替速度
D.不同农作物间作可有效占用土壤空间形成作物优势群体从而抑制杂草过度生长
【答案】B
【解析】A、保持农田生态系统中一定程度的杂草多样性,物种数目更多,抵抗力稳定性更强,可有效控制虫害,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B、杂草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杂草成为弃耕农田的优势种可能与杂草的适应能力强有关,不一定是取决于杂草的植株高度,B错误;C、干旱条件抑制了农作物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叶片角质化杂草的演替速度,C正确;D、不同农作物间作可有效占用土壤空间形成作物优势群体,抑制杂草过度生长,D正确。故答案为:B。
7.青海沙蜥是一种小型爬行动物,它们的种群数量和洞穴数量成正比,可以通过计数青海沙蜥洞穴的数量来估计其种群密度。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样方法调查若尔盖草原荒漠中两块各105m2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密度的差异,以下四种调查方案中最合理的事( )
A.在每块样地中各设置1个105m2的大样方,将整个样地中的青海沙蜥洞穴都清点一遍,然后比较两者的差异
B.在每块样地中各设置1个50m×50m的样方,比较2个样方中的青海沙蜥洞穴数量差异以代表两块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差异
C.在每块样地中各设置2个25m×25m的样方,分别求出每块样地中2个样方里的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平均数,从而比较两块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差异
D.在每块样地中各设置5个25m×25m的样方,分别求出每块样地中5个样方里的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平均数,从而比较两块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差异
【答案】D
【解析】A、105m2的大样方太大,将整个样地中的青海沙蜥洞穴都清点一遍,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A错误;B、比较2个样方中的青海沙蜥洞穴数量差异不能代表两块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差异,样方需要多一点,且样方取平均值后才能代表数量差异,B错误;C、2个样方太少,使得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C错误;D、在每块样地中各设置5个25m×25m的样方,样方数量较多,且取平均值后可以比较两块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差异,方案较合理,D正确。故答案为:D。
8.水、旱灾相间发生是导致蝗灾的主要原因,某年一场罕见的蝗灾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毁坏大量草场、农田,对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科学工作者在某草场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发现草场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下列叙述中各错误的是( )
A.相同种群密度的不同种蝗虫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有所不同
B.“牧草补偿量"实质是牧草的净初级生产量,“蝗虫取食量”中部分流向分解者
C.草场牧草会因蝗虫捕食压力的减小而引起其产量的增加
D.据导致蝗灾的主要原因分析,草场蝗虫的数量呈非周期性波动
【答案】C
【解析】A、图中横坐标为蝗虫密度,各曲线为不同蝗虫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合图示可知,相同种群密度的不同种蝗虫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有所不同,A正确;B、“牧草补偿量"实质是牧草的净初级生产量,也是牧草的有机物的积累量,“蝗虫取食量”中部分流向分解者,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部分暂未利用,部分被呼吸消耗,B正确;C、图中当蝗虫密度小于5只/m2时,随着蝗虫密度的减小,牧草产量也减少,因此,草场牧草不一定会因蝗虫捕食压力的减小而引起其产量的增加,C错误;D、蝗虫数量波动主要受气候影响,气候波动是非周期性的,因此草场蝗虫的数量呈非周期性波动,D正确。故答案为:C。
9.生殖对策指生物繁衍后代时所面临的各种抉择。r-对策是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以更多的能量用于高生殖率来适应环境的生物的对策。K-对策是处于较稳定环境、以较少的能量用于生殖,而用较多的能量用于自身个体生长的生物的对策。下图是两类不同生殖对策的物种在群落演替中的消长情况统计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的过程
B.在群落中相对比例出现差异的原因是r-对策生物的出生率越来越低造成的
C.根据生殖情况,银杏和大熊猫均属于K-对策的生物类群
D.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答案】B
【解析】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B、由题意知,r-对策繁殖力较大,所以生物在群落中相对比例出现差异的原因不是r-对策生物的出生率越来越低,B错误;C、银杏和大熊猫生殖率较低,所以根据生殖情况,银杏和大熊猫均属于K-对策的生物类群,C正确;D、顶级群落即群落演替达到了一个成熟阶段,该阶段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对稳定,从而使生态系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D正确。故答案为:B。
10.种群密度是进行农林害虫监测、确定渔业捕捞强度等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可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由此可确定渔业捕捞的强度
B.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的间隔时间越长统计结果越准确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若先滴培养液后盖盖玻片会使种群密度偏小
D.在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或濒危物种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逐个计数法
【答案】D
【解析】A、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最重要依据,A错误;B、两次捕捉时间间隔长短对调查结果有影响,如时间太长导致部分标记物脱落等,导致调查结果不准确,B错误;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盖盖玻片,后滴培养液,而先滴加培养液后盖盖玻片,可能会导致所得数值偏大,C错误;D、种群密度调查时,若调查对象为濒危物种,由于存活数量较少,或者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则可以采用逐个计数的方式,D正确。故答案为:D。
11.下表生物学知识中的“差异性”和“主要原因”的叙述,对应错误的一项是选项( )
选项
差异性
主要原因
A
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中蛋白质种类不同
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B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与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不同
生态系统中的组分不同,营养结构复杂程度不同
C
肉的价格与粮食的价格不同
相同质量的肉与粮食蕴含的能量不同
D
神经细胞膜内外K+和Na+的浓度不同
细胞膜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答案】C
【解析】A、胰岛B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的是胰高血糖素,由于细胞的功能不同,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遗传信息表达的情况不同,A正确;B、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其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比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两者的抵抗力稳定性不同,B正确;C、由于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营养级高的肉食动物获得与植物相同质量所要消耗的能量越多,这样导致肉的价格一般比粮食贵,C错误;D、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不同的离子吸收情况不同,因而神经细胞膜内外K+和Na+的浓度不同,D正确。故答案为:C。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数量的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0mL培养液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培养,接种后不再更换或添加培养液,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种群的K值随着培养时间先增大后减小
B.可通过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获得本实验中酵母菌的真实的种群数量
C.培养初期,酵母菌因种内斗争较为剧烈而增长缓慢
D.0-8h醇母菌在该容器中的数量增长呈“S”形曲线
【答案】D
【解析】A、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用K值表示,酵母菌种群的K值随着培养时间先不变后减小,A错误;B、可通过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获得本实验中酵母菌的估算的种群数量,并非真实值,B错误;C、培养初期,酵母菌在适应期增长缓慢,此时食物、空间相对充足,种内斗争较弱,C错误;D、分析曲线可知,0-8h醇母菌在该容器中的数量增长呈“S”形曲线,D正确。故答案为:D。
13.沙漠蝗虫常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荒漠地区,飞行能力强大,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聚集成庞大的群体。为治理蝗灾,科学家研究了沙漠蝗虫的产卵量与环境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蝗虫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特点
B.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产卵数量的变化体现了沙漠蝗虫种群特征中的年龄结构
C.沙漠蝗虫数量较多聚集时,检测发现蝗虫体内大量产生化学物质5-羟色胺并释放到环境中,体现了内分泌调节
D.当湿度高时,沙漠蝗虫的产卵量反而减少,可能是蝗虫天敌数量增多,通过捕食可抑制沙漠蝗虫的种群数量
【答案】D
【解析】A、图中表示蝗虫产卵数量随相对湿度的变化(先增加后降低最后为0),没有体现出周期性变化特点,A错误;B、分析图可知,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产卵数量先增加后降低,反映的是蝗虫种群特征中的种群密度的变化,B错误;C、蝗虫体内大量产生化学物质5-羟色胺并释放到环境中,该分泌物不进入血液而是由导管流出到外环境中,不属于内分泌调节,C错误;D、当湿度高时,蛙、鸟等天敌多,捕食可抑制沙漠蝗的种群数量,另外真菌、丝虫等寄生生物大量繁殖抑制沙漠蝗的种群数量,因此沙漠蝗虫的产卵数量随着湿度增大而减少,D正确。故答案为:D。
14.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E表示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①~⑨表示能量,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情况,不考虑营养级中未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生产者,流入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是②
B.D代表无机环境,图中的次级生产者有B、C
C.③与⑤的差值可表示C的次级生产量,C粪便中的能量属于⑧
D.若用此图表示碳循环过程,则应去掉太阳能,补充D→A箭头
【答案】D
【解析】A、图中A代表生产者,②表示其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能量,A错误;B、图中D代表无机环境,图中的次级生产者有B、C、E,B错误;C、C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没有同化的能量,属于②或⑦,都是不属于⑧,C错误;D、若用此图表示碳循环过程,则太阳能是多余的,且缺少无机环境指向生产者的箭头,即应去掉太阳能,补充D→A箭头,D正确。故答案为:D。
15.某森林中,高密度的某昆虫幼虫取食落叶松,影响松树的生长,最大松针长度减小,来年幼虫的食物质量变差,导致该昆虫密度下降,使松树得到恢复。反过来随着食物质量的提高,幼虫数量又有所增加。幼虫的密度(虚线)与落叶松的最大松针长度(实线)变化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昆虫幼虫的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
B.食物是该昆虫幼虫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
C.该昆虫幼虫与落叶松处于同一捕食食物链中的不同环节
D.该昆虫幼虫环境容纳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落叶松的种群数量
【答案】D
【解析】A.昆虫幼虫的种群数量会随着落叶松的长势呈周期性波动,A说法正确;B.食物的增减会影响昆虫幼虫种群数量,所以食物时昆虫数量变化的外因,B说法正确;C.昆虫的幼虫捕食落叶松,所以两者处于同一捕食食物链中的不同环节,C说法正确;D.落叶松的针长会受到昆虫取食的影响,而昆虫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未受到落叶松的种群数量,D说法错误。故答案为:D。
二、多选题,每个小题3分,共15分。少选得1分,多选、错选0分。
16.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群落中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2600m以上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海拔呈现负相关
B.2600m以下海拔高度木本植物丰富度大于草本植物的丰富度
C.海拔3100m以上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增加可能是光照条件改变引起的
D.温度是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答案】ACD
【解析】A、结合图示可知,2600m以上,随着海拔的增高,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下降,因此与海拔呈现负相关,A正确;B、2600m以下海拔高度木本植物丰富度小于或大于草本植物的丰富度,B错误;C、海拔3100m以上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增加可能是光照条件改变引起的,海拔较高,光照变弱,而草本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较少,C正确;D、图中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增高先下降后上升,不同的海拔高度温度有差异,因此温度是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D正确。故答案为:ACD。
17.下图是某岩底潮间带群落中一些重要的生物种类及其食物联系,海星以藤壶、贻贝、石鳖等为食。科学家在一个8米长,2米宽的试验样地中进行生态模拟实验,每年把所有海星去除掉,几个月后,样地中藤壶成了优势种,以后藤壶又被贻贝所排挤,贻贝成为稳定的优势种,样地变成了“单种养殖”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岩底潮间带群落,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共同构成小型生态系统
B.荔枝螺与海星之间为捕食和竞争关系,藤壶和贻贝之间是竞争关系
C.本试验证明了捕食对形成群落的作用,顶级食肉动物成为决定该群落结构的关键种
D.海星的存在有利于石鳖、帽贝等生物的生存,有利于维持群落物种多样性
【答案】BCD
【解析】A、群落指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的集合,图中所有生物是一些重要的生物种类,不能构成岩底潮间带群落,A错误;B、荔枝螺与海星之间为捕食(海星捕食荔枝螺)和竞争关系(都捕食藤壶),藤壶和贻贝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C、每年把所有海星去除掉,几个月后,样地中藤壶成了优势种,以后藤壶又被贻贝所排挤,贻贝成为稳定的优势种,样地变成了“单种养殖”地,说明顶级食肉动物成为决定该群落结构的关键种,C正确;D、每年把所有海星去除掉,几个月后,样地变成了“单种养殖”地,因此海星的存在有利于石鳖、帽贝等生物的生存,有利于维持群落物种多样性,D正确。故答案为:BCD。
18.2020年初,非洲蝗灾骤然而起,数量多达4000亿只。飞蝗产卵最适合的含水量范围为10%~18%。我国也曾饱受蝗灾危害,在我国生态学家的努力下,1950—1997年间中国累积净改造蝗区约367.8万公顷,使蝗区面积比建国时减少了70.6%,蝗灾在中国基本实现了可防可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蝗虫聚集时会分泌苯乙腈,其特殊的气味会对鸟类发出警告,苯乙腈属于化学信息
B.蝗虫的卵、幼蝗、成虫分布呈现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可通过拦洪蓄水、控制水位、耕垦湖滩荒地等改造蝗虫发生地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蝗灾
D.在蝗虫灾害大面积爆发时,通过无人机喷洒农药、性信息素干扰蝗虫的交配等化学防治方法是控制蝗灾的有效措施
【答案】AC
【解析】A、苯乙腈是一种化学物质,因此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B、蝗虫的卵、幼蝗、成虫属于一个种群,因此蝗虫的卵、幼蝗、成虫分布呈现分层现象,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C、飞蝗产卵最适合的含水量范围为10%~18%,因此可通过拦洪蓄水、控制水位、耕垦湖滩荒地等改造蝗虫发生地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蝗灾,C正确;D、性信息素干扰蝗虫的交配不属于化学防治方法,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故答案为:AC。
19.下图是一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结构特征不仅表现在垂直方向上,也表现在水平方向上
B.水深15m处冬季、夏季的含氧量分别约为12Kl.L-1、15kL.L-1
C.夏季水深5m内,温度变化不大,之后随着水深增加,温度逐渐降低
D.决定水生生物群落层次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光的穿透性
【答案】ACD
【解析】A、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B、看懂图示的含义,列代表水深,上边的行代表温 度,下边的行代表氧气含量,水深15m处冬季、夏季的含氧量分别约为12μl.L -1、0μl.L -1,B错误;C、夏季水深0〜5m内,温度变化不大,之后随着水深增加,温度逐渐降低,C正确;D、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取决于光的穿透性、温度、氧气的垂直分布不同,D正确。故答案为:ACD。
20.为了推进乡村报兴,江苏科技人员在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引进的赤松茸,是该系统中的生产者之一
B.该模式沿袭了“无废弃农业”的传统,菌糠和秸秆由废弃物变为了生产原料
C.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该模式既让土地休养生息,又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答案】BD
【解析】A、 赤松茸是分解者,A错误; B、之前会被废弃的秸秆用来发酵,作为分解者的分解原理;稻糠最终还田成为有机肥,B正确; C、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不会提高,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C错误; D、“ 稻菇轮作”既可以让土地有休养期,休养期同时接种赤松茸进行秸秆的分解,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提升,D正确。 故答案为:B、D
三、非选择题,4个大题,共40分。
21.(10分)荔枝是广东特色农产品,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果农关注的问题。荔枝园A采用常规管理,果农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进行管理,林下几乎没有植被,荔枝产量高;荔枝园B与荔枝园A面积相近,但不进行人工管理,林下植被丰富,荔枝产量低。研究者调查了这两个荔枝园中的节肢动物种类、个体数量及其中害虫、天敌的比例,结果见下表。
荔枝园
种类(种)
个体数量(头)
害虫比例(%)
天敌比例(%)
A
523
103278
36.67
14.10
B
568
104118
40.8
20.40
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样方法,研究者还利用一些昆虫有 性,采用了灯光诱捕法进行取样。
(2)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 ,可能的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供了 ,有利于其生存。
(3)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 ,根据其管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 。
(4)使用除草剂清除荔枝园A的杂草是为了避免杂草竞争土壤养分,但形成了单层群落结构,使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降低。试根据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原理,设计一个生态荔枝园简单种植方案(要求:不用氮肥和除草剂、少用杀虫剂,具有复层群落结构),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
【答案】(1)趋光
(2)高;食物和栖息空间
(3)低;荔枝园A使用杀虫剂,可降低害虫数量,同时因食物来源少,导致害虫天敌数量也低
(4)林下种植大豆等固氮作物,通过竞争关系可减少杂草的数量,同时为果树提供氮肥;通过种植良性杂草或牧草,繁殖天敌来治虫,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解析】(1)由于一些昆虫具有趋光性,在捕捉时利用灯光诱捕法进行。
故答案为:趋光。
(2)由表可知,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的种类数多,即荔枝园B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高,可能的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利于其生存。
故答案为:高;食物和栖息空间。
(3)由表可知,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节肢动物总数量以及害虫和天敌的比例均较低,根据其管理方式分析,原因可能是荔枝园A使用杀虫剂,降低了害虫的数量,同时因食物来源少,导致害虫天敌数量也低。
故答案为:低;荔枝园A使用杀虫剂,可降低害虫数量,同时因食物来源少,导致害虫天敌数量也低。
(4)按照题意要求,根据群落结构和种间关系原理,设计一个生态荔枝园并且不用氮肥和除草剂、少用杀虫剂,具有复层群落结构,可以在荔枝林下种植大豆等固氮作物,可以为果树提供氮肥,并通过竞争关系减少杂草的数量,避免使用除草剂;同时通过种植良性杂草或牧草,繁殖天敌来治虫,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故答案为:林下种植大豆等固氮作物,通过竞争关系可减少杂草的数量,同时为果树提供氮肥;通过种植良性杂草或牧草,繁殖天敌来治虫,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22.(10分)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它介于水陆之间,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某研究小组开展了对湿地污染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湿地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相关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生物组成
千克重鱼污染物含量/mg
汞
某种杀虫剂
A
鱼(甲)
鱼(乙)
78
96
B
河蚌
水蚤、小球藻
25
57
C
小球藻
3
5
D
鱼(乙)
水蚤
10
31
E
水蚤
小球藻
5
15
(1)湿地具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净化污水、提供休闲环境等功能,这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某种昆虫严重啃食湿地中的挺水植物,破坏湿地景观,为降低该昆虫的种群密度,研究小组用录音机模拟雄虫的鸣叫声,捕杀吸引而来的雌虫,这属于 防治。
(2)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河蚌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 ,另一部分用于河蚌生长、发育、繁殖。
(3)通常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体个数远远少于第二营养级,主要原因是 。
(4)若C中的能量不变,将B的食物比例由C:E=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 倍(用分数表示)
(5)由表可知,该湿地正在遭受汞污染,某植物能大量吸收汞,需对其定期收割并无害处理,原因是 。
【答案】(1)直接价值和间接;生物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有机污染物中的化学能;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
(3)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越少,种群数量也就越少
(4)11/8
(5)避免死亡后遗体被分解后,汞再度返回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解析】(1)“湿地具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净化污水”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提供休闲环境”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用录音机模拟雄虫的鸣叫声,捕杀吸引而来的雌虫,该过程中利用了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来防治害虫,属于生物防治。
(2)由题干可知,该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污染,因此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有机污染物中的化学能。同化量包括两个方面,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的能量和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能量。
(3)因为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种群数量也就越少,因此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体个数远远少于第二营养级。
(4)设B的食物比例为C:E=1:1时,B获得的能量是x,B的食物比例为C:E=2:1时,B获得的能量是y,则消耗的生产者C的量是1/2x÷10%+1/2x÷10%÷10%=55x=2/3y÷10%+1/3y÷10%÷10%=40y,y/x=11/8,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11/8倍。
(5)因为植物吸收了大量的汞,为了避免死亡后遗体被分解后,汞再度返回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23.(10分)在连续多年过度放牧干扰下,内蒙古高原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发生退化,冷蒿种群不断扩展,逐渐形成冷蒿草原。请回答下列问题:
(1)群落中的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间存在 关系。研究发现在过度放牧胁迫下,冷蒿依靠生根分蘖萌发能力强等特性,抵抗放牧干扰,挤占草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
(2)有研究表明冷蒿可向环境释放具有化感作用(指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特定的次生物质从而对邻近其它植物生长发育产生的有益或有害的影响)的代谢产物,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研究者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处理3种伴生植物幼苗,实验结果见下图。
据图分析,冷蒿释放的化感物质对糙隐子草和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的影响是 。
(3)绵羊对牧草的喜食程度为糙隐子草>羊草>冷蒿>克氏针茅。但在持续过度放牧(绵羊)的干扰下,克氏针茅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被冷蒿替代,糙隐子草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
①综合上述研究,对此现象的解释:冷蒿通过 繁殖抵抗放牧干扰,通过释放的化感物质 克氏针茅幼苗生长,挤占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同时,化感物质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有 作用,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冷蒿草原较好生长。
②研究结果还表明,人为干扰改变草原生态系统的 结构,使群落朝着与自然发展不同的方向 。
(4)目前退化草场恢复治理的主要措施中,草种补播改良是一项既“快”又“省”的重要方法。为使补播的草种能良好地萌发、定植和生长发育,草场更好地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在选用草种时应注意什么? (答出一个方面)。
【答案】(1)竞争
(2)化感物质对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在浓度低时有促进作用,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有抑制作用
(3)无性;抑制;(有一定的)促进;营养;演替
(4)能抵抗(或耐受)环境中的化感物质、能适应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当地放牧牲畜喜食(或补种本地物种)
【解析】(1)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均为植物,根据“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发生退化后,冷蒿种群不断扩展,逐渐形成冷蒿草原”,说明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间存在竞争关系。
(2)由图可知,随着化感物质浓度的增加,克氏针茅的抑制率逐渐增加,糙隐子草的抑制率在低浓度时为负数即促进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幅度越来越小直到开始抑制生长,且抑制作用逐渐增加。即化感物质对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在浓度低时有促进作用,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有抑制作用。
(3)①无性繁殖的速度快,可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在持续过度放牧(绵羊)干扰下,克氏针茅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被冷蒿替代,可推测冷蒿采用无性繁殖抵抗放牧干扰;由(2)分析可知化感物质对克氏针茅为抑制作用;在低浓度时能促进糙隐子草生长,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冷蒿草原较好生长。②由于过度放牧导致了草原生态系统的优势种发生了变化,草原的营养结构改变,使群落朝向与自然发展不同的方向演替。
(4)由题意可知,冷蒿可向环境释放具有化感作用的代谢产物,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所以在退化草场恢复治理的过程中,应选用能抵抗(或耐受)环境中的化感物质、能适应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当地放牧牲畜喜食的草种。
24.(10分)海洋细菌B可裂解DMSP(海水中的一种含硫有机物)产生生物毒性物质丙烯酸,用以抵御纤毛虫(一种单细胞动物)等捕食者,研究人员对此开展研究。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划分,纤毛虫属于 。
(2)研究发现。海洋细菌B的菌体表面存在一种可裂解DMSP的酶DL。研究人员将野生型B菌株和敲除DL基因的缺陷型b菌珠进行荧光标记,然后分别与纤毛虫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纤毛虫细细胞内的食物泡形成情况,结果如图1、图2。
①据图1可知,纤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呈现 形增长,据图1中1-IV组实验结果推测,有DMSP时,野生型B菌体存活率 缺陷型b菌株。
②在Ⅰ-IV组实验中,Ⅱ组纤毛虫种群的K值更小。综合分析上述值息,请将下列选项排序,以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a、纤毛虫可获得的食物资源减少 b、野生型B菌株合成酶DL
c、丙烯酸抑制纤毛虫取食B菌株 d、酶DL裂解DMSP产生丙烯酸
野生型B菌株含有控制酶DL合成的基因→ → → → →上述现象。
③图2中支持②所作解释的证据是 。
(3)已知不含酶DL的海洋细菌A也是纤毛虫的食物,为继续探究细菌B抵御纤毛虫捕食的机制,科研人员将野生型细菌B、缺陷型细菌b分别与细菌A按一定比例混合,再与纤毛虫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培养液中不同细菌的数量,结果如图3,(设为S1,为S2)据图推测。野生型细菌B在含有DMSP时,可以通过改变纤毛虫的 来降低被捕食几率。
(4)综上所述,从群落或生态系统中任选这一个层次,阐明化学信息的调节作用。
【答案】(1)消费者
(2)“S”;高于;b;d;c;a;与野生型B菌株共培养时,有DMSP条件下纤毛虫体内带荧光标记的食物泡少于无DMSP;与缺陷型b菌株共培养时,无此差异
(3)捕食偏好
(4)化学信息能够调节海洋细菌A和B的比例关系,进而影响海洋生物的种间关系 / 化学信息的动态调节,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解析】(1)由题干可知,纤毛虫作为捕食者,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
(2)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据图1可知,Ⅱ组纤毛虫密度小于Ⅰ组,说明纤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呈现S形增长;据图1中Ⅰ-IV组实验结果可推测,有DMSP时,野生型菌体含有DL基因因而能控制合成相应的酶类来裂解DMSP产生生物毒性物质丙烯酸,用以抵御纤毛虫,因而其存活率高于敲除DL基因的缺陷型b菌株,同时Ⅱ与Ⅳ曲线相比,后者纤毛虫的种群密度更高,因此也能显示出野生型B菌体存活率高于缺陷型b菌株;②在1-IV组实验中,Ⅱ组纤毛虫种群的K值更小。主要原因是:野生型B菌株含有控制酶DL合成的基因→b、野生型B菌株合成酶DL→d、在酶DL的催化下裂解DMSP产生生物毒性物质丙烯酸→c、丙烯酸的毒性抑制纤毛虫取食B菌株→ 纤毛虫可获得的食物资源减少 ,即a,因而种群K值下降;③图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B菌株共培养时,有DMSP条件下纤毛虫体内带荧光标记的食物泡少于无DMSP;与缺陷型b菌株共培养时,有DMSP条件下纤毛虫体内带荧光标记的食物泡与无DMSP条件下纤毛虫体内带荧光标记的食物泡无此差异,该结果能支持②所作的解释。
(3)分析图3中的数据可知,在无DMSP时,将野生型细菌B、缺陷型细菌b分别与细菌A按一定比例混合,再与纤毛虫共同培养72h后,与0h时相比,野生型细菌B和缺陷型细菌b的数量都相对减少,而细菌A的相对数量增加,说明纤毛虫捕食野生型细菌B和缺陷型细菌b的数量大于细菌A;而在有DMSP时,与0h时相比,混合培养72h后,细菌B相对数量增大,缺陷型细菌b的相对数量减少,而细菌A的相对数量减少,说明纤毛虫捕食野生型细菌B的数量小于细菌A,据此推测,野生型细菌B在含有DMSP时,裂解DMSP产生丙烯酸,抵御了纤毛虫的捕食,通过改变纤毛虫的捕食偏好来降低被捕食几率。
(4)化学信息是指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野生型细菌B裂解DMSP产生的丙烯酸,化学信息能够调节海洋细菌A和B的比例关系,进而影响海洋生物的种间关系,其动态调节,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一单元 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结构梳理(能力提升练)(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选题,每个小题3分,共15分,非选择题,4个大题,共4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三单元 细胞工程( 能力提升练)(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选题,每个小题3分,共15分,非选择题,4个大题,共4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二单元 发酵工程( 能力提升练)(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选题,每个小题3分,共15分,非选择题,4个大题,共4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