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922141/0-16980222328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922141/0-16980222329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922141/0-1698022232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泸县四中高2023级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物理试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1~7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8~1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不全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48分)1. 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A. 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B. “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C.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D. 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答案】C【解析】【详解】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研究对象是“飞流”,参考系不是“飞流”本身,A错误;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研究对象是潮水,参考系不是“潮水”本身,而是以观众自己为参考系,B错误;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研究对象是轻舟,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C正确;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研究对象是“国旗”,参考系不是“国旗”本身,D错误。故选C。2. 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m、800m赛跑的起点;B点是100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动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m、400m和800m比赛,则( )A. 甲的位移最小 B. 丙的位移最大C. 乙、丙的路程相等 D. 丙的路程最大【答案】D【解析】【详解】A. 由题意可知,400m、800m的比赛中,起点和终点相同,所以在400m、800m的比赛中位移的大小是零,而在100m的比赛中,做的是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是100m,所以甲的位移为100m,乙、丙的位移是零.故A错误,B错误;C. 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所以在800m、400m、100m的比赛中,路程最大的是800m,故丙的路程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D3. 一质点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2 m/s,2 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4 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质点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一定为2 m/sB. 该质点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大于2 m/sC. 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1 m/s2D. 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可能大于1 m/s2【答案】BD【解析】【详解】AB.本题中只确定了初、末速度的大小,而没确定初、末速度的方向,考虑到速度和加速度均是矢量,所以求解时应先规定正方向,分两种情况考虑.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初速度,而末速度可能是,也可能是,故速度变化量为2 m/s或-6 m/s,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CD.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加速度为1 m/s2或-3m/s2,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4. 某天李老师从郫都区的家中出发开车到彭州中学上班的平均速率为,到学校后发现空无一人,原来今天是周末,同学们都回家了,于是立刻以平均速率从彭州中学沿原路返回郫都区的家中,忽略在学校停留的时间,则此次从郫都区的家中出发到返回郸都区的家中的平均速率为( )A. B. C. 0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设郫都区的家和彭州中学之间的路程为,从郫都区的家到彭州中学的时间为,从彭州中学沿原路返回郫都区的家的时间为,由平均速率的公式可得,则此次从郫都区的家中出发到返回郫都区的家中的平均速率为故选B。5. 一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A、B、C、D、E、F等一系列的点,测得AB=11.0 mm,AC=26.5 mm,AD=40.0 mm,AE=48.1 mm,AF=62.5 mm.根据测量数据,下列关于物体在AF段运动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速度不变B. 速度越来越大C. 速度越来越小D. 速度先变大再变小后变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因各段时间相等,但各段位移先变大,然后在变小,后变大,故速度先变大再变小后变大。故选D。6.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相同方向运动。图甲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图乙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两物体速度相等B. 前内两物体间距离一直在变大C. 时刻,的速度为,的速度为D. 的加速度大小为,的加速度大小为【答案】B【解析】【详解】A.图甲是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则有将图甲的两点(1s,2m), (2s,8m)两点代入解得,则图乙中根据b做初速度为8m/s匀减速直线运动,解得则由此分析:t=1.25s时故A错误;B.a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做初速度为8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因此一开始b在a前,,此时ab间距离变大,当时,即 ab间距离达到最大,故B正确;C.t=0时刻,a的速度为0,b的速度为8m/s,故C错误;D.由上分析可知a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b的加速度大小也为4m/s2,故D错误。故选B。7. 某同学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内容后,和同伴一起做了一个物理小实验: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落下A物体的同时B物体自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且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A物体和B物体的加速度都为g,方向竖直向下。则( )A. 若,两物体相遇时,B正在下降途中B. 若,两物体在地面相遇C. 若,两物体相遇时B物体正上升D. 若,则两物体在下降的途中相遇【答案】D【解析】【详解】若B物体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相遇,则有:B速度减为零所用的时间由解得当A、B两物体恰好在落地时相遇,则有此时A的位移解得A.若,则两物体在B上升途中相遇,故A错误;B.若,则B物体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相遇,故B错误;C.若,则两物体在B下落途中相遇,故C错误;D.若,则AB两物体都在下落的过程中相遇,故D正确。故选D。8. 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期间,有三位体育爱好者A、B、C从所住的同一地区M点同时出发,到赛场N为中国的运动员加油,他们选择了三条不同的路径,全程始终向N点行进,最后同时到达赛场,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他们到达N点的瞬时速度相同B. 他们从M点到N点的平均速度相同C. B从M到N的平均速率是三人最小的D. 他们从M点到N点的平均速率相同【答案】BC【解析】【详解】A.无法判断三位体育爱好者到达N点瞬时速度大小关系,但三位体育爱好者到达N点的瞬时速度方向不同,故A错误;B.三位体育爱好者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不同路线到达同一地点,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故B正确;CD.三位体育爱好者的路径不同,由图可知A的路程最大,B的路程最小,时间相同,所以A的平均速率最大,B的平均速率最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9. 小明查询从武汉到广州的高铁时间时,发现G881比G883快8分钟,再查时刻表,发现G883比G881中途多停一站。假设这两辆车在出站和进站时均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除进站、出站、停留时间以外,均以恒定的速率v=324km/h匀速运动,根据列车时刻表,下列正确的是( )车次车站到达出发停留G881武汉发站9:00 长沙南10:1910:223分钟广州南12:46 G883武汉发站10:07 长沙南11:2711:303分钟彬州西12:3512:383分钟广州南14:01 A. 除掉停车时间,多出的运行时间是 B. 除掉停车时间,多出的运行时间是C. 列车的加速度为 D. 列车的加速度为【答案】AD【解析】【详解】AB.G883多了一站,对于多的这一站,当进站时列车匀减速到0,其图像见下图中的A,G881走过这段位移时对应图中B,图像面积表示位移,G883走过的位移为 而G881走过这段位移用时为 即G883比G881多用时间 同理出站加速时也多用了,则除掉停车时间,多出的运行时间是 故A正确。故B错误;CD.G883在彬州西站停车3分钟,则得带入数据得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10. t=0时将小球a从地面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0.7s末小球a的速度大小为1m/s,方向向下;小球a抛出后,当t=0.3s时,将小球b从地面上方某处静止释放,最终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选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a抛出时的速率为8m/sB. 小球a抛出后1s内,小球a的平均速度为1m/sC. 小球b释放的高度为4.05mD. t=0.6s时,a、b之间的距离为1.8m【答案】BCD【解析】【详解】A.小球a做竖直上抛运动,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0~0.7s内,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v=v0-gt解得v0=gt-v=6m/s选项A错误;B.小球a在抛出后1s内的位移为h=v0t-gt2=1m小球a抛出后1s内,小球a的平均速度为B正确;C.小球a从抛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为t==1.2s当t=0.3s时,将小球b从地面上方某处静止释放,最终两球同时落地,因此小球小球b下落时间为tb=0.9s,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得h==4.05mC正确;D.t=0.6s时,小球a的位移为ha=v0t-gt2=1.8m即此时小球a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8m。小球b下落的时间为0.3s,小球b的位移为hb=gt2=0.45mt=0.6s时,a、b之间的距离为hab=4.05m-0.45m-1.8m=1.8mD正确。故选BCD。11. a、b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两车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车运动方向始终不变 B. a、b两车相遇两次C. 到时间内,a车和b车的位移相等 D. 到时间内,a车和b车的位移都在均匀增大【答案】BC【解析】【详解】A.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由题图可知,b车先沿正方向运动后沿负方向运动,A错误;B.两个位移时间图像的两个交点,表示两车在两交点的位置坐标相同,即 a、b两车相遇两次,B正确;C.车的位移大小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由图像可知,到时间内,a车和b车的位移相等,C正确;D.到时间内,由图像可知,a车的位移均匀增大,b车的位移增大的越来越慢,D错误。故选BC。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指示区域内作答。二、实验题(共14分)12.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速度”的实验中,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先后在纸带上确定出共7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________(填“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或“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2)根据图中的点迹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是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3)C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答案】 ①.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②. 加速直线运动 ③. 小车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大 ④. 0.479【解析】【详解】(1)[1]为充分利用纸带,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2)[2][3]根据图中的点迹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是加速直线运动,判断依据是小车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大。(3)[4]C点的瞬时速度为13. (1)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的实验中,除电源、纸带外,还需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A停表 B.刻度尺 C.速度计 D.打点计时器(2)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先释放小车在接通电源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D.小车停止运动后,直接取下纸带(3)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 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①. BD ②. B ③. 0.80 ④. 0.40【解析】【分析】【详解】(1)[1]A.由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的间隔数可知任意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故不需要秒表,故A错误;BC.再利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距离就可进一步求出平均速度,故不需要速度计而要使用刻度尺,故B正确;C错误;D.实验时要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故D正确;故选BD。[2]实验操作时,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在释放纸带。小车停止运动后应先断开电源再取下纸带。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3][4]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s=0.1s根据逐差法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为 B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C间的平均速度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3个小题,14题10分,15题12分,16题16分,共38分)14. 用运动传感器可以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如图所示,这个系统有一个不动的小盒子B。工作时,小盒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B将信息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处理该信息,可得到被测物体的速度。若B盒每间隔1.5秒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而每隔1.3秒接收到一个超声波脉冲(声速取340m/s)
(1)试判断汽车远离小盒B,还是靠近小盒B?(2)试求汽车的速度是多少?【答案】(1)汽车靠近小盒B;(2) 243m/s【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题意得:B盒每间隔1.5秒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而每隔1.3秒接收到一个超声波脉冲,,时间变短,由s=vt知,s变小,故汽车运动的方向是靠近小盒B盒(2)设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t1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经过了t1的时间。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测速仪第二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t2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经过了t2的时间。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汽车行驶了s共用了时间则有根据以上两式可得:汽车的位移=v声(t1−t2)=34m汽车的速度15. 小红写作业时发现窗外有柿子掉落。如图所示,可看成质点的柿子从A点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A点与窗户下沿C的竖直距离为,窗户高度为。柿子的运动可视作自由落体运动。求:(1)柿子落到与窗户上沿B等高处时所用的时间。(2)柿子落到与窗户下沿C等高处时的速度。(3)柿子经过窗户所用的时间。【答案】(1)0.8s;(2)10m/s,方向竖直向下;(3)0.2s【解析】【详解】(1)根据解得(2)根据解得方向竖直向下;(3)根据解得柿子经过窗户所用的时间16. 如图甲所示,A车原来临时停在一水平路面上,B车在后面匀速向A车靠近,A车司机发现后启动A车,以A车司机发现B车为计时起点(t=0),A、B两车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B车在第1 s内与A车的距离缩短了x1=12 m。(1)求B车运动的速度vB和A车的加速度a的大小。(2)若A、B两车不会相撞,则A车司机发现B车时(t=0)两车的距离x0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1)12 m/s,3m/s2;(2)x0>36m【解析】【详解】(1)在t1=1s时A车刚启动,两车间缩短的距离为B车的位移,可得解得B车的速度为vB=12m/s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得A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其中t2=5s解得A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3m/s2(2)两车的速度达到相等时,两车的距离达到最小,对应于v-t图象的t2=5s时刻,此时两车已发生的相对位移为梯形的面积,则代入数据解得x=36m因此,若A、B两车不会相撞,则两车的距离x0应满足条件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以下物理量中全是矢量的一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