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江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衢州市江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青藏高原冰川广布,是亚洲10多条大江大河发源地,被称为“亚洲水塔”。下列四幅照片中,可能在青藏高原地区拍摄到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是海蚀地貌,A说法错误;B是黄土高原,B说法错误;C是喀斯特地貌,石林,C说法错误;青藏高原多冰川,远看是山,近看是川,D正确。故选D。
【点睛】青藏地区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被营为”世界屋誉。这片高原对大气环流、水循环、气候和生态系统都有影响。
下图为苏门答腊岛及周边海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2. 苏门答腊岛的成因是( )
A. 太平洋板块抬升B. 欧亚板块抬升C. 印度洋板块张裂D. 非洲板块俯冲
3. 图示板块边界甲侧形成的宏观地形为( )
A. 海沟B. 海岭C. 山脉D. 裂谷
【答案】2. B 3. A
【解析】
【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门答腊岛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亚欧板块抬升而成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示板块边界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甲侧为海洋板块一侧,形成的宏观地形为海沟,A正确;海岭形成于海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错误;山脉形成于大陆板块一侧,C错误;裂谷形成于生长边界,D错误。故选A。
【点睛】 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4. 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 )
A. 地垒B. 地堑C. 背斜D. 向斜
5. 按成因分类,乙处岩石属于( )
A. 喷出岩B. 侵入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
【答案】4. A 5. D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观察图例,该区域存在断层,甲为断层中上升的部位(地垒),两侧为下沉的部位(地堑),A正确,B错;岩层弯曲形成背斜、向斜,图示岩层并没有因内力作用产生的弯曲现象,CD错。故选A。
【5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处为片麻岩,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片麻岩属于变质岩,D正确,ABC错,故选D。
【点睛】常见的岩石总结:①岩浆岩:花岗岩(侵入型岩浆岩)、玄武岩(喷出型岩浆岩)、流纹岩等;②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③’变质岩:片麻岩(花岗岩变质)、大理岩(石灰岩变质)、板岩(页岩变质)等。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
①板块张裂②板块挤压
③风力侵蚀④流水侵蚀
A. ①③B. ①④
C. ②③D. ②④
7. 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 )
A. 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
B. 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C.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D.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答案】6. D 7. C
【解析】
【6题详解】
雅鲁藏布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亚欧板块抬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并形成“V形谷”。②④正确。D正确。位于板块挤压处,不是板块张裂处,此地风力侵蚀较弱,不是营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①③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印度低压中心位置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北部,甲山地南坡1100米以下不是印度低压,A错误。大陆西岸40°-60°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此地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常年受季风影响,B错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遇山地阻挡气流抬升形成大量降水,此地位于热带地区,因此形成了热带季雨林,C正确。此地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常年受季风影响,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错误。故选C。
20世纪50年代开始巴西在南帕拉伊巴河修建调水工程,为流域内184个城市的1500多万人提供水源。位于该河河口的阿塔福纳小镇60年代以来,已有14个街区被海水吞没,随处可见废弃倒塌的房屋和被沙子覆盖的街道。下图为南帕拉伊巴河流域示意图。完成问题。
8. 阿塔福纳海滩属于( )
A. 流水堆积地貌B. 海蚀地貌
C. 流水侵蚀地貌D. 海积地貌
9. 阿塔福纳小镇出现“房屋倒塌和沙子覆盖街道”现象形成过程是( )
①河流流量减少 ②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③河流携带泥沙减少 ④河流携带泥沙增加 ⑤河口泥沙沉积减少
⑥河口泥沙沉积增多 ⑦海浪侵蚀增强 ⑧海浪侵蚀减弱 ⑨上游降水量增多 ⑩房屋倒塌、沙子覆盖街道
A. B. C. D.
【答案】8. D 9. C
【解析】
【8题详解】
海滩没有沿河流分布或在入海口呈三角洲(扇状)沉积结构,说明其不是流水堆积地貌,A错误;海滩是堆积地貌,B、C错误;海滩沿海岸分布,其形成过程是河流携带至浅海地区的泥沙,在海浪搬运作用下携带至海岸边,随流速减慢沉积形成海岸,D正确。故选D。
【9题详解】
由材料“调水工程为流域内184个城市的1500多万人提供水源”可知,导致房屋倒塌和沙子覆盖街道现象的原因是①河流流量减少,而不是⑨上游降水量增多,B、D错误;由材料“已有14个街区被海水吞没”可知,②全球变化(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⑦海浪侵蚀作用增强,导致⑩房屋倒塌和被海水淹没,A错误;综合上述分析可知,①河流流量减少导致③河流携带泥沙减少,使⑤河口泥沙减少导致河口处易遭受海浪侵蚀,最终导致⑩房屋倒塌,同时因上游来水减少,小镇所在的河口处土壤及沉积的泥沙变得疏松易被风蚀导致⑩沙子覆盖街道;②全球变化(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⑦海浪侵蚀作用增强,导致⑩房屋倒塌和被海水淹没,C正确。故选C。
【点睛】海浪沉积(堆积)地貌主要有海滩、沙坝。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下图为局部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关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B. ②为高空南风
C. ③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D. ④为东南信风
11. 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巴西高原绿草茵B. 我国大部分地区丹桂飘香
C. 亚洲中部寒冷干燥D.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答案】10. A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图示为北半球低纬环流图,①是赤道地区空气受热形成的上升气流,A正确;②为高空西南风,并在北纬30度高空最终偏转为西风,排除B;③为受动力因素产生的下沉气流,排除C;④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产生的东北信风,排除D;故选A。
【11题详解】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亚欧大陆上形成低压中心,为北半球夏季,当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巴西高原进入干季,草木枯黄,排除A;我国桂花盛开为秋季,排除B;北半球的夏季,亚洲大部分地区温度高,排除C;北半球夏季,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D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大气状况:热量交换(大气环流、季风环流、天气系统、热力环流),气象条件(晴天雨天) 地形地势:海拔、坡向、阻挡(类型、走向、封闭) 下垫面性质:地表反射率、热力性质差异(海洋和陆地、植被和裸地)、洋流(暖流寒流) 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改变土地利用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若图中褶曲为背斜构造,则岩层及断层形成按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A. ⑤③④②①B. ⑤③④①②⑥C. ②④③⑤⑥①D. ②④③⑤①⑥
13. 若图中褶曲为向斜构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侵入岩中有明显气孔构造B. F岩层受高压变质而来
C. K至G过程,海平面上升D. T至M过程,河流流速减慢
【答案】12. A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根据题目文字信息,“褶曲为背斜构造”,故背斜 中心部位岩层⑤形成时间最早,然后从早到晚依次是③④②。再观察图中的信息,断层①将岩层④②断开,所以断层形成时间晚于④②形成时间。侵入岩⑥保存最完整,既未被断裂破坏,也未被挤压弯曲,所以岩层⑥形成时间最晚。综上分析,故选A。
【13题详解】
喷出岩一般有气孔,但Y岩体是侵入岩,所以没 有明显气孔构造,A错;F岩层是沉积岩,质地一般不紧密,附近无岩浆运动痕迹,所以没有经历高温高压,B错;若图示为向斜结构,则K岩层早于G岩层形成,K为石灰岩,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G为页岩页岩形成于静水的环境中,泥沙经过长时间的沉积,所以经常存在于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带,代表G时期该地区为三角洲,K时期为浅海,从G到K海平面上升,C错;若图示为向斜结构,T岩层早于M岩层形成,T为砂砾岩,M为砂岩,T岩石粒径大于M岩石,表明在M岩石形成时期河流流速减慢,D正确。故选D。
【点睛】判断地质作用时间顺序的方法:(1)先判断沉积岩的时间顺序,一般上新下老。(2)再判断侵入岩和变质岩:侵入岩一般形成时间晚于被切穿的沉积岩,变质岩时间晚于侵入岩。(3)结合断层线:被断层破坏的岩层都早于断层。
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某处的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则形成火山岛。图甲是某海区的海底地形示意图,图乙为火山岛和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据图推断,图甲中的热点位置及与图乙所示阶段的地形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阶段ⅠB. ②—阶段Ⅱ
C. ③—阶段ⅢD. ④—阶段Ⅰ
15. 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为( )
A. 先往正北再往西北B. 先往正南再往东南
C. 先往西北再往正北D. 先往东南再往正南
【答案】14. D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甲图中①距今时间最长,对应图乙中的阶段Ⅲ;④距今时间最近,对应图乙中的阶段Ⅰ;②③对应阶段无法准确判断,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由图甲(在距今年限走向图)所示,岛链南北方向距今时间长,往西北方向距今时间近。由此可知,即最先形成的岛屿在最南,说明板块移动是正南;后来形成的岛屿往西北方向,说明板块移动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
读116°E经线上某城市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和降水量逐月系积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该城市( )
①10—12月降水丰富②5—8月降水丰富③气温年较差大④1月气温年内最高
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
17. 该气候在世界各地区的分布特点是( )
A. 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B. 只大陆东岸分布
C. 在纬度40°~60°之间D. 在南美洲最为典型
【答案】16. B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降水量逐月累积曲线越陡,代表当月降水越多;曲线越缓,代表当月降水越少。据图可知在10-12月,图中曲线非常平缓,说明10-12月降水少,故①错误;曲线在5-8月最陡,说明5-8月降水丰富,故②正确。据图可知当地气温年较差仅为12°℃,气温年较差比较小,故③错误。图中另外一条曲线为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气温差越小,说明当月气温越高;气温差越大,说明当月气温越低。图中1月气温差为0,说明当月气温为年内最高,故④正确。综上可知,②④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7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1月份当地气温为年内最高,说明当地位于南半球。当地5-8月降水丰富,南半球的5-8月为冬季,所以该地为冬季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分布,A正确;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海岸,排除B;地中海气候分布纬度在30-40之间,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40-60之间,排除C;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珠光,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为地中海沿岸,排除D。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
【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大气状况:热量交换(大气环流、季风环流、天气系统、热力环流),气象条件(晴天雨天) 地形地势:海拔、坡向、阻挡(类型、走向、封闭) 下垫面性质:地表反射率、热力性质差异(海洋和陆地、植被和裸地)、洋流(暖流寒流) 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改变土地利用
读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14时时,甲地区的风向为( )
A. 偏东风B. 偏西风C. 偏南风D. 偏北风
19. 图中20时,M地与丙地相比,其风力大小及主要原因是( )
A. 大,M地地面摩擦力小B. 大,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C. 小,M地地面摩擦力大D. 小,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答案】18. C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山东半岛位于黄海附近,结合10月8日20时图及所学知可知,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于等压线,然后根据北半球向右偏转30°~45°可知,20时黄海地区的风向为偏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20时, M 地和丙地等压线疏密程度差不多,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接近,BD错误; M 地地处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面摩擦力小,风力大;丙地地处内陆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面摩擦力大,风力小,A正确,C错误。故选A。
【点睛】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近地面风斜穿等压线。风速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有关,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下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表示气压带风带,完成下面小题。
20. 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
A. ③—中纬西风带—西南风B. 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C. ①—低纬信风带—东南风D. ④—高气压带—冷暖气流相遇形成
21. 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时间一致的地理现象是( )
A. 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B. 济南的昼长比夜长短
C. 东北地区受洪水危害严重D. 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
【答案】20. A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该图为气压带、风带示意图,依据风带偏转方向可以判断出为北半球,则①为东北信风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盛行西风带(西南风),④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⑤为极地东风带(东北风),⑥为极地高气压带。排除BCD,故选A。
【21题详解】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此时图示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为北半球的冬季。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是准静止锋产生的,出现在6、7月份,排除A;济南位于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B正确;东北地区受洪水危害在夏秋季节,排除C;花呗平原小麦收获在6月,排除D。故选B。
【点睛】三圈环流,是指受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和自转偏向力影响所形成的环流圈,称为三圈环流。它是大气环流的理想模式。其分第一环流圈,第二环流圈和第三环流圈。第一环流圈为哈德莱环流,又称信风环流圈或热带环流圈;第二环流圈为费雷尔环流,又称中纬度环流圈;第三环流圈指极地环流圈。
读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⑤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地中海气候
23. 下列气候类型成因和②相似的是( )
A. ③B. ④C. ⑤D. ⑥
【答案】22. C 23. B
【解析】
【22题详解】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图中所示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⑤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排除ABD。故选C。
【23题详解】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②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成因是因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产生的,在③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 ④地中海气候,因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产生 、⑤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 ⑥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四地气候中与②成因相同的是 ④,排除ACD。故选B。
【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大气状况、热量交换(大气环流、季风环流、天气系统、热力环流),气象条件(晴天雨天)、 地形地势:海拔、坡向、阻挡(类型、走向、封闭) 下垫面性质:地表反射率、热力性质差异(海洋和陆地、植被和裸地)、洋流(暖流寒流) 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改变土地利用
下图示意海洋中的一个小岛,a和b分别表示两条纬线。完成下面小题。
24. 若a和b分别表示15°N和20°N纬线,且该岛位于印度洋,关于甲、乙两地气候或自然景观说法正确的( )
A. 甲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热带草原B. 甲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季风气候
C. 乙地自然景观可能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 乙地的气候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25. 若a和b分别表示35°N和40°N纬线,岛屿以东不远处有一块大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岛约上的河流有结冰现象B. 甲地降水多于乙地
C. 甲地光照充足适合种植葡萄D. 乙地夏季高温多雨
【答案】24. B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结合图示信息和题干,可得出该岛位于北印度洋,该岛纬度低,全年气温高,故属于热带的气候类型,排除CD;甲地夏季盛行西南风,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冬季盛行东北风,位于迎风坡,降水多。综上,甲地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可能形成热带季风景观,B正确,A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若a和b分别表示北纬35°和北纬40°,则该岛屿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岛屿以东不远处有一块大陆,说明位于大陆西岸,该岛屿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甲地位于背风坡,光照充足,适宜种植葡萄,C正确;乙地夏季高温少雨,D错误;岛屿位于亚热带,河流没有结冰现象,A错误;该岛屿降水主要受西风影响,甲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B错误。故本题选C。
【点睛】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夏季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北京时间8月19日15时40分,某客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这架客机于纽约时间(西五区区时)8月18日14时20分从美国纽约机场起飞,从北极上空直飞而过,抵达北京。完成下面小题。
26. 该客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 )
A. 8月18日2时20分B. 8月19日14时20分
C. 8月18日23时20分D. 8月19日3时20分
27. 这架飞机的飞行时间为( )
A. 15小时20分B. 14小时20分C. 13小时20分D. 12小时20分
【答案】26. D 27. D
【解析】
【26题详解】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于纽约所在的西五区,自东八区向西相差13个时区,自东八区向东相差11个时区。该飞机于纽约时间(西五区区时)8月18日14时20分从美国纽约机场起飞,则其起飞时北京时间=纽约时间+两者之间时区差----14:20+13=27:20,同一天中没有27个小时,时间减去24:00,日期加一天,所以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8月19日3时20分,排除ABC,故选D。
【27题详解】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由上题计算出当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8月19日3时20分,用飞机抵达时间8月19日15时40分减去起飞时间8月19日3时20分,即为飞机飞行时间,飞行时间为12时20分,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时区时差计算步骤 ① 相隔时区数= (12-东来区)+ (2-一西集区)。 ② 区时差=时区差X1小时。 ③ 某地区时=已知地方时土时差 (东减西加,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1天,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1天)。
2021年某日,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在中央电视台大楼东偏南方向的位置,拍摄到太阳“钻进”央视大楼悬挑空间的照片(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李先生拍摄该照片的时间可能是( )
A. 夏季的早晨B. 夏季的傍晚C. 冬季的早晨D. 冬季的傍晚
29. 一个月后的某日,李先生又拍摄到同样的景观(在相同的条件下)。该日最可能是( )
A. 6月7日B. 7月7日C. 12月8日D. 1月8日
【答案】28. B 29. B
【解析】
【28题详解】
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在中央电视台大楼东偏南方向的位置,拍摄到太阳“钻进”央视大楼悬挑空间,说明此时太阳从西北方向照射过来。对于北京而言,夏季,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冬季,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因此,此时为北京夏季的傍晚,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29题详解】
若一个月后的某日,李先生将会再次拍摄到同样的景观(在相同的条件下),说明两次拍摄的时间距离6月22日的时间均为15天,太阳直射点直射在北半球的同一条纬线上。因此,第一次拍摄的时间最可能是6月7日左右,而第二次拍摄的时间是7月7日左右,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有日出日落的点位,日出日落方位偏北;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有日出日落的点位,日出日落方位偏南。
下图为北半球甲地与北京(40°N)两地之间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值的大致变化情况,图中F=10°,E=G。完成下面小题。
30. 甲地的纬度可能为( )
A. 50°NB. 30°NC. 17°ND. 11°N
31. 图中F→G期间( )
A. 东北平原:雪花纷飞庆新年B. 太湖平原:接天莲叶无穷碧
C. 华北平原:小麦播种正当时D. 江汉平原:春暖花开香满园
【答案】30. C 31. B
【解析】
【30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甲地位于北半球,则甲地和北京均位于北半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回归线与极圈任何两地之间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纬度差,即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没有变化,而图中显示,甲地与北京之间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在EG时段有明显变化,表明甲地不位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排除A、B;根据所学知识,当太阳直射甲地纬线及其以南时,两者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两者的纬度差,图中E到F时,太阳直射点北移,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值缩小,F到G时,太阳直射点南移,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增大,故F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和当地纬度之差),两者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10时,根据公式H(甲)-H(北京)=10计算可得甲地纬度为17°N,C正确,排除D。故选C。
【31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F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G之后正午太阳高度差为定值,太阳直射点位于17°N及其以南,G点太阳直射17°N,F→G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与17°N之间,为北半球夏季,东北平原不会大雪纷飞,排除A;太湖平原恰逢夏季,接天莲叶无穷碧,B正确;华北平原播种小麦在秋季,排除C;汉江平原春暖花开在春季,排除D。故选B。
【点睛】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生明显季节变化,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为:H=9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和当地纬度的差值,同减异加)。
在北京某学校组织的地理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于4月19日、5月10日和6月7日三天拍摄了“天际线上的太阳与城市”的作品(下图),图中4月19日和5月10日的太阳高度相同、完成下面小题。
32. 小明拍摄时位于楼群的( )
A. 东南方向B. 西北方向C. 东南方向D. 东北方向
33. 小明当日拍摄太阳的时刻从早到晚依次是( )
A. 6月7日、5月10日、4月19日B. 4月19日、5月10日、6月7日
C. 5月10日、4月19日、6月7日D. 5月10日、6月7日、4月19日
【答案】32. C 33. B
【解析】
【32题详解】
该地位于北京,属北半球。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可知其处于春分到夏至之间,因此三日均日出在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且日出和日落位置北移。再根据三日方位,确定图片右侧为北;再根据北方,可以确定图中天际线上的太阳位于西北,为日落景观图,最后可确定图中天际线上的太阳方位位于楼群的西北方位,其相反的东南方向即为小明拍摄时位于楼群的方位,C正确,排除ABD选项,故选C。
【33题详解】
跟据题干可知,图中4月19日和5月10日的太阳高度相同,根据上题推论可知小明是在日落前拍摄的太阳高度,4月19日、5月10日和6月7日这三天白昼时间越来越长,日落时刻应越来越晚,相同太阳高度的时刻越来越晚,5月10日拍摄时间较4月19日晚,6月7日白昼时间比5月10日长,但太阳高度更低,说明6月7日拍摄时间较5月10日晚,因此这三天拍摄的时刻从早到晚依次是4月19日、5月10日和6月7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日出日落方位: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为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向和风力随时间的变化(图中数字代表风力等级,当日该市风力等级在0~4级变化;图中圆点表示某一时刻的风向、风力状况,每两个圆点之间相差2个小时。空心圆为起点,表示凌晨1:0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 当日在观测站释放一只氢气球,其在1km高度以下的运动轨迹如下图(坐标轴原点表示起点)。由图可知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A. 1时B. 7时C. 13时D. 19时
35. 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
A. 东北方B. 东南方C. 西南方D. 西北方
【答案】34. C 35. D
【解析】
【34题详解】
由题干分析可知,氢气球先向北飘,然后转向西南,说明先是南风,然后转为东北风,在此过程中,氢气球是从低空逐渐上升的,从图中看,只有13时低空(海拔150m)风向为南风,C正确;1时低空为东风,7时低空为东北风,19时低空为东南风,故ABD错误。故选C。
【35题详解】
结合图中风向分布和上题结论"氢气球先向北飘,然后转向西南",推测该区域白天的海陆风环流是高空处为偏北风,低空处为偏南风,这里的偏南风即海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再加上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对风的影响,因此实际上陆地应该位于海洋的北偏西方向,即西北方向,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风向的判读:(1)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阅读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气压高低,并按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2)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3)定偏转角度——分清是高空还是近地面的气流,若是近地面受三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角度(30°~45°)﹔若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P处地貌____,为宁夏平原所在岩块从地质构造角度属于____。
(2)从地质作用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3)说明P地区AB与CD河段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原因。
(4)从地形对季风环流影响的角度,说明“贺兰山是宁夏平原守护神”的原因。
【答案】(1) ①. 冲积扇 ②. 地堑
(2)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岩层发生断层;两侧岩块上升形成贺兰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中间岩块下降形成狭长的谷地;黄河流经谷地,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形成宁夏平原。
(3)特点:AB河段所在地区等高线向高处凸出;CD河段所在地区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原因: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AB河段地势较低为谷地;河流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CD河段为地势中间高两侧低的冲积扇。
(4)贺兰山是东北-西南走向,阻挡西北季风南下,减少了北方冷空气的影响;阻止西部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提供了灌溉水源。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地貌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质作用、等高线、气候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提高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素养。
【小问1详解】
P处于山麓平坦地区,属于冲积扇。根据图中岩层运动方向,宁夏平原地质构造是断层,岩层相对于两侧下沉,属地堑。
【小问2详解】
该地区的地质历史中可能发生了断层活动,断层导致地壳中的岩层在不同地区发生位移,导致了两侧地区的岩块上升,形成了贺兰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与岩块上升相对应,中间的岩块可能会发生下降,形成了一个狭长的谷地,黄河流经谷地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和沉积物。逐渐形成了宁夏平原。
【小问3详解】
特点:AB河段所在地区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这表示在AB河段所在地区,地势相对较高,可能有山地或丘陵地形,地势上升较为明显。CD河段所在地区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表明这个地区地势相对较低,可能位于河流下游或平坦的地区。原因:在河流的上游,水流通常比较急,因此它具有强烈的侵蚀作用,会切割河谷的地势。这可能导致AB河段所在地区地势较低,形成谷地。在河流的下游,水流逐渐减缓,导致了堆积作用的增强,CD河段为地势中间高两侧低的冲积扇。
【小问4详解】
贺兰山位于东北-西南走向,跨越宁夏平原的北部。贺兰山的存在有效减少了西北季风对该地区的影响,使宁夏平原气温较为温暖和稳定。贺兰山的山脉和丘陵地形起到了阻挡西部沙漠向宁夏平原扩展的作用。贺兰山的东坡,即面向东南的一侧,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东南季风通常带来了湿润的气流,因此贺兰山东坡相对较多地收到了降水。这为宁夏平原提供了重要的降水补给,有助于维持农田的灌溉水源和植被的生长。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然的潮湿环境和充足的雨水,使得亚马孙雨林并不像其他森林一样容易发生自然林火,多数林火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甲地位于亚马孙雨林的心脏地带,当地农民一般会选择在某些月份通过火烧清理田地,通过养殖或采矿创造可用的土地。图3示甲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材料二:图1为南美洲气候分布图,图2为南美洲地形分布图
(1)图1中A地气候类型是:____;该气候在南美洲分布狭窄的影响因素是:____;该气候在南美洲分布接近赤道的影响因素是:____,B地的植被类型:____。
(2)说出图1中K地的气候类型____,并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
(3)据图3分析甲地林火多发的时间段____,并说明推断理由____。
(4)简述林火对当地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案】(1) ①. 热带沙漠气候 ②. 地形 ③. 洋流(寒流) ④.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 ①. 热带雨林气候 ②. 原因:东南信风带来海洋上的水汽,遇到地形的阻挡抬升;暖流的增温增湿,降水较多。
(3) ①. 时间段:7〜10月。 ②. 理由:7〜10月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导致林火多发。
(4)有利影响:利于热带雨林的更新;燃烧产生大量的灰烬,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等。
不利影响:加剧气候变暖;生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造成大气污染;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能力下降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气候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提高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处为热带沙漠气候,由于南美洲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脉为南北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无法深入内陆,所以南美洲西海岸的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状分布,即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并且沿岸秘鲁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导致该气候在南美洲分布接近赤道。B地属于地中海气候,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小问2详解】
K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上来,登陆带来丰富水汽;巴西高原的阻挡作用,东南信风登陆遇到地形阻挡,形成丰富降水;巴西暖流的增湿作用。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片来看,7-10月此地降水少但气温较高,天气干燥,容易引发林火。
【小问4详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苍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
这是一份重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太阳直射赤道的日期是,②至③期间,南昌昼夜长短情况是,该地的纬度可能是,在AB区间内,据图推测,乙地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