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讲义pptx、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我们手上沾染细菌,因其繁殖速率快而要经常洗手。假设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每20 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能计算出第n代细菌的数量吗?
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怎样计算细菌繁殖n代后的数量?
在资源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条件下,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Nn=2n或绘制曲线图N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用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公式精确不直观曲线图能直观地反映变化趋势不精确
第n 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
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增长情况怎么样呢?
一位来到澳大利亚定居的英国人在他的农场中放生了24只野兔,一个世纪之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竟超过6亿只。
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某地一个岛屿,这个种群增长如图所示。
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理想条件下。
数学模型:Nt=N0λt(指数函数)
N0表示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 Nt表示t年后种群的数量, λ表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增长率 =(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种群原有个体数。
注:“J”型增长曲线的特点之一是增长率恒定不变,为λ-1
增长速率: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
注:“J”型增长曲线的特点之二是增长速率也呈指数增长曲线,实质就是“J”型曲线的斜率。
如果遇到资源、空间等方面的限制,种群还会呈“J”形增长吗?
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在0.5 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反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模型假设: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自然环境。
K值: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ab段:种群基数小,需要适应新环境,增长较缓慢;
bc段:资源和空间丰富,出生率升高,种群数量增长迅速;
c点:种群数量为K/2,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
cd段:资源和空间有限,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种群增长减缓;
de段: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达到K值,且维持相对稳定。
同一种群的K值是否固定不变呢?
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值变化是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值会上升。
环境相对稳定时,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回到K值。
K值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K值与K/2值在实践中的应用:
对野生生物资源和濒危物种的保护:
对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
渔业捕捞应在K/2以后,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
降低环境容纳量;在K/2前捕杀
因环境阻力而淘汰的个体
理论上“S”形增长初始阶段就受到资源空间的限制作用。但在大多数实例中,我们认为开始阶段并没有受到限制。
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
少数生物种群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数量的相对稳定,但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出现持续性的或急剧的下降;当一个种群数量过少时,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原因而衰退、消亡。
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mm3=10-3mL 0.1mm3=10-4mL
先盖盖玻片,再将培养液滴加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规格一:25(中方格)×16型
规格二:16(中方格)×25型
1mL样品中酵母菌数计算公式:
A.调查狼的种群数量可采用逐个计数法B.第1~5年该动物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C.第5年后种群数量开始下降,第15年数量最少D.若环境条件改善,则第20年后的“λ”值可能大于1
1.20世纪90年代,野生狼群重现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研究人员连续20年对其数量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2.对一个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环境条件。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对甲乙两地的蝮蛇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B.对生活在冻原的旅鼠来说,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C.当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死亡率会升高,出生率不变D.对生活在同一个湖泊中的鲢鱼和鲤鱼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3.科学家研究某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所示。在不考感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B.田鼠种群数量在b~c时期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C.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D.从图中可知0~d时期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
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细胞计数板(图1,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室的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如图2分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过程不需要设置对照组B.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C.实验中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的为酵母菌的活细胞D.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5.如图表示不同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有几项( )①甲曲线是该种群在理想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没有K值②乙曲线中的K值是该种群的最大数量③如果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④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⑤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⑥呈现“S”形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先增大后减小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教习网(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智学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1.本文件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不得侵犯本司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2.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是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老师创作完成,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3.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课件、教案、学案、试卷等内容,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教习网()专为 K12教育老师提供同步备课资料下载、教学经验学习等服务的互联网教育平台。为了进一步完善网站的资料体系,最大化满足用户的精品资源需求,现诚邀全国各地优秀一线老师加入教习网兼职创作老师团队,参与资源建设,获取高额现金收益。兼职招募详情请看:
教习网诚挚地为各位老师推荐两款免费的朗读小程序,可用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打开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使用,欢迎分享广大师生使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讲义pptx、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2019)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文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理想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图片ppt课件,共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