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23475/0-16980470812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23475/0-16980470813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23475/0-169804708136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查
高二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5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密闭容器中,9.6g硫粉与11.2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g时,放出19.12kJ热量。则
B. 已知 ,在中和热的测定时实际加入的酸碱的量的多少会影响该反应的
C. 500℃、30MPa下,将0.5mol和1.5mol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D. 相同条件下,在两个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2mol和6mol反应放出的热量是1mol和3mol反应放出的热量的2倍
【答案】A
【解析】
【详解】A.9.6g硫粉的物质的量为,11.2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二者混合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硫化亚铁17.6g()时,放出19.12kJ热量,所以1mol铁完全反应放热,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选项A正确;
B.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所以实际加入的酸碱的量的多少不会影响该反应的,选项B错误;
C.0.5mol和1.5mol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19.3kJ,因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生成的NH3(g)小于1mol,则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2mol NH3(g),放热大于38.6 kJ,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数值错误,选项C错误;
D.相同条件下,在两个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2molN2和6molH2反应的转化率比1molN2和3molH2反应的大,则2molN2和6molH2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lmolN2和3molH2反应放出的热量的2倍,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2. 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简化装置,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的玻璃搅拌器可以由温度计代替
B. 用醋酸代替盐酸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偏小
C. 实验测定的中和热的常常大于-57.3,原因可能是外部热量进入装置造成
D. 中和热测定实验也可以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温度计不能用于搅拌溶液,所以实验中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由温度计代替,选项A错误;
B.醋酸是弱酸,在溶液中电离时会吸收热量,所以用醋酸代替盐酸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ΔH偏大,选项B错误;
C.通过实验测定的中和热的ΔH常常大于-57.3 kJ·mol-1说明实验测定过程中保温工作不到位,造成热量散失出现实验误差,选项C错误;
D.中和热是稀的强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所以也能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反应热,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3. 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Ⅰ、Ⅱ对反应X→2Y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
B. 使用催化剂Ⅰ时,0~2min内,
C. 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
D. 与催化剂Ⅰ相比,催化剂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反应也能进行;反应曲线越陡,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根据 计算反应速率。
【详解】A.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速率,由图可知,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反应也能进行,故A错误;
B.使用催化剂Ⅰ,X的浓度随t的变化为a,时0~2min内,,故B正确;
C.2min时,X转化的浓度为2mol•L−1,X与Y的系数比为1:2,则Y增加的量为4mol•L−1,对应的曲线为Ⅰ,故C错误;
D.反应曲线越陡,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故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高,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4. 有反应4HCl+O2=2Cl2+2H2O,已知2molO2被还原时,放出a kJ的热量,且知断开1molO2需要吸收b kJ的热量,断开1molCl2需要吸收c kJ的热量。则断开1 mol H—O键比断开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高( )kJ
A. (a+2b-4c)/8 B. (a+b-2c)/4 C. (b-a-2c)/4 D. (2b-a-4c)/8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H-Cl键的键能为XkJ/mol,H-O键的键能为YkJ/mol,因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所以-a/2kJ/mol=4XkJ/mol+bkJ/mol-2ckJ/mol-4YkJ/mol,所以Y-X=,即断开1mol H-O键比断开1mol H-Cl 键所需能量高kJ;
答案选A。
5. 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叙述,不可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 合成氨时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B. 高压比常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C. 低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D. 使用铁触媒,使N2和H2混合气体有利于合成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合成氨时采用循环操作,减小副产品的浓度,同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从而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能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不符合题意;
B.合成氨属于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所以高压能使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比常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不符合题意;
C.合成氨属于放热反应,所以低温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不符合题意;
D.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可加快合成氨的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不能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符合题意;
故选D。
6. Burns和Dainton研究发现与CO合成反应机理如下:
① 快
② 快
③ 慢
反应②的速率方程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②的平衡常数
B. 反应①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③的活化能
C. 要提高合成的速率,关键是提高反应②的速率
D.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②存在v正=k正c(CO)×c(Cl•),v逆=k逆c(COCl•),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选项A正确;
B.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则反应①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③的活化能,选项B正确;
C.慢反应决定整个反应速率,要提高合成COCl2的速率,关键是提高反应③的速率,选项C错误;
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能提高单位时间内COCl2的产率,选项D正确;
答案故选C。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B. ΔH>0,ΔS>0的反应在任何条件都可以实际发生
C. 金属单质导电属于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D. O2(g)+2SO2(g)2SO3(g)在298K时的平衡常数K=7.0×1022,说明在该温度下反应速率很快
【答案】C
【解析】
【详解】A.某些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高温下能自发进行,所以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A说法错误;
B.ΔH>0,ΔS>0的反应在高温条件下ΔH-TΔS”或“”“”或“ ②. ③. 0.0044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相同时间段内,T2的N2的转化率高于T1,说明T2的反应速率快于T1,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 T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自主招生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有一种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是, A和B可发生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