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判断的概述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4923587/0-16980490614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判断的概述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4923587/0-169804906147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判断的概述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4923587/0-16980490615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课时练习+综合检测+整合提升含答案
高中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判断的概述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判断的概述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在思维中有重要的作用,判断是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判断有不同的类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下面的小故事,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第一框 判断的概述1.判断在思维中有重要的作用。以下属于判断的是 ( )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②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③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④疫情冲击下的世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①③都对相关事物作出了断定,符合判断的特征,故选C项。②④都没有对事物作出断定,不属于判断。答案:C2.判断是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判断的基本特征有 ( )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②有真假之分 ③来源于社会实践 ④对认识对象既不肯定又不否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②正确,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有真假之分是判断的基本特征;③不符合题意,该项说的是判断的来源;④错误,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断。答案:A3.判断有不同的类型。下列对判断的类型认识正确的是 ( )A.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联言判断B.简单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C.复合判断就是联言判断和选言判断D.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简单判断解析: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A项错误;简单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B项正确;复合判断不仅包括联言判断和选言判断,还包括假言判断,C项不全面;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复合判断,D项错误。答案:B4.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在形式逻辑上用一个命题表达出来。根据性质来看,判断有真判断和假判断。请结合判断的知识,指出下列判断的真假情况。(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原子是不可分的。解析:本题考查判断的基本特征。判断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或肯定,或否定;二是判断有真假之分。第(1)句正确地反映了货币具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性,所以它是真判断;第(2)句没有正确地反映原子的实际情况,所以它是假判断。答案:(1)是真判断,正确地反映了货币的本质。(2)是假判断,没有正确反映原子的实际情况。温馨提示:请完成课时评价作业(九)课时评价作业(九)判断的概述(对应课时评价作业第16页) [基础巩固]1.“没有判断能力的人,往往对一件需要做的事无法开始,即便开始也无力进行。”这句话强调的思维形式是 ( ) A.逻辑 B.概念 C.判断 D.推理解析:这句话强调了判断能力的重要性,从思维形式看强调的就是判断的重要性,C项正确;A、B、D三项皆与题意不符。答案:C2.下列语句中,属于肯定判断的是 (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 ③学不可以已 ④人之初,性本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属于反问句,不属于肯定判断。一般来说,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不能直接表达判断,①不符合题意。“学不可以已”的意思是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这句话属于否定判断,③不符合题意。肯定判断是反映事物有某种性质或者事物之间有某种关系的判断,②④属于肯定判断,符合题意。答案:D3.“我们不但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个判断是 ( )①肯定判断 ②否定判断 ③简单判断 ④复合判断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题中判断对认识对象以肯定的方式作出断定,因此是一个肯定判断,①符合题意,②排除;题中判断是由“我们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和“我们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两个简单判断构成的复合判断,不是简单判断,③不符合题意,④正确。答案:C[拓展提高]4.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关于二者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 ②语句包含着判断的内容 ③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④凡是语句都可表达判断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解析: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①③正确,②错误;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④错误。答案:A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判断有一个真假的问题。句子表达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与事理情理相悖或过于绝对因有违真实性原则而不能使人信服等,就犯了判断不符合实际的错误。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请阅读下列三组判断:①“苹果是水果”“钢笔是笔”“月球是地球的卫星”;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切天体都以太阳为中心运行”;③“宇宙人是存在的”“飞碟是外星人的飞行器”“光是速度的极限”。材料二 要准确地把握不同判断的逻辑性质,需要清楚地了解判断的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判断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有同学提供了以下四个判断:①小李是三好学生;②0小于1;③小刘或者是优秀团员或者是三好学生;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1)请你运用判断的特征对材料一中的三组判断进行分析。(2)分别指出材料二中四个判断的类型。解析:第(1)问考查判断的基本特征。根据材料中“三个案例”,可联系判断的两个基本特征分别回答即可。第(2)问考查判断的类型。材料“小李是三好学生”,这是在判断事物的性质,体现性质判断。材料“0小于1”,这是在断定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体现关系判断。材料“小刘或者是优秀团员或者是三好学生”,在对对象情况不能作出确切断定时,估计他有几种可能的情况,体现选言判断。材料“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在断定事物某种情况的存在是另一种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判断,体现假言判断。答案:(1)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判断有两个基本特征。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材料一中三组判断都是肯定判断。第①组判断都是真判断,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第②组判断都是假判断,不符合客观实际。第③组判断是真是假一时难以下结论,只有通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才能断定这些判断的真假。(2)①是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②是简单判断中的关系判断。③是复合判断中的选言判断。④是复合判断中的假言判断。6.阅读下面的小故事,回答问题。一次,小明去景德镇旅游,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瓷器本是用大纸箱装着的,大纸箱的间隙里塞满了废纸屑。他考虑到大纸箱携带不方便,就扔掉了大纸箱和里面的废纸屑,直接把瓷器放进小巧的手提箱里。上车时,由于不小心,一个趔趄,手提箱重重地撞在铁栏杆上。打开手提箱一看,那件珍贵的瓷器已经破碎了。这时,他才后悔扔掉了那些看似没用的废纸屑。世上没有什么真正没用的东西,哪怕是那些废纸屑,只要把它们用到适合的位置上,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自己再珍贵,也不要去看轻别人,看轻那些“废纸屑”,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就像瓷器,哪怕再珍贵,也离不开废纸屑的呵护与衬托。(1)上述故事最终作出了什么样的判断?(2)结合判断的基本特征和类型,对上述判断进行分析。解析:第(1)问考查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提炼出文章的最终结论即可,即:自己再珍贵,也不要去看轻别人。第(2)问考查判断的基本特征和类型。基本特征即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有真有假,由此说明上述结论是肯定判断,结合材料也可以看出这个结论是成立的,是真判断。根据判断中是否包含其他判断的标准来划分,这个判断是复合判断。答案:(1)得出的判断是:自己再珍贵,也不要去看轻别人。(2)判断的基本特征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有真有假,上述断定属于肯定判断、真判断。从判断的类型上看,上述判断包含其他判断,因此属于复合判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判断的概述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是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两组推理,回答问题,演绎推理有真有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判断中属于联言判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