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济川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济川初中九年级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2023.10.18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经过初中两年多的语文学习,你们一定明白语文是在听说读写思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收获,现在就请大家带着这份收获,来回顾语文学习吧!
任务群一
同学们,下面你们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语文综合性学习,都有着丰富的内涵,现在开启你们的智慧之旅吧!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活动一:弘扬竞技精神】
第19届亚洲运动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①亚运会的热潮正在杭州掀起。②这是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本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由扇面、钱塘江及钱江潮头组成,主体图形中还融入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扇面体现了江南特有的人文意yùn( ▲ )。清风摇yè ( ▲ ),一纸折扇平添江南学士的含蓄、江南女子的娉婷。③虽然扇面造xíng( ▲ )给人舒缓、柔和之感,但会徽的核心形象钱塘江和钱江潮头让人读出平静之中的大潮涌动。这种不惧困难、走在前列的积极进取精神也正是体育竞技所弘扬的。
会徽图案生动有趣,内容【甲】,“人文”“竞技”【乙】,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和体育竞技的mèi( ▲ )力。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 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言简意赅 相得益彰 B.通俗易懂 相得益彰
C.言简意赅 各得其所 D.通俗易懂 各得其所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划线句①的主干是“热潮掀起”。
B.文中的词“清风摇y蔓不惧困难”“走在前列”分别是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
C.划线句②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D.划线句③是一个转折复句。
【活动二:漫步诗文空间】
4. 根据提示默写课文原句。(8分)
① ▲ ,衡阳雁去无留意。 ② ▲ ,万钟于我何加焉!
③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 。
⑤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比喻,从视角和听角着笔,生动描绘出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走进小说天地】
5. (1) 学校想设计“云小说”共享版块,需要对初中的小说篇目进行分类汇编,请你参照示
例,给备选小说版块命名并说明理由。(4分)
示例:
小说篇目--《带上她的眼睛》《海底两万里》
【版块名称】畅游科幻世界
【理由】这些作品都是科幻小说,用文字带领读者在科幻的海洋里畅游,感受未知世界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深切关注。
备选小说: 《故乡》《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
【版块名称】 ▲ (2分)
【理由】 ▲ (2分)
(2) 你接到了八年级学弟学妹们的求助,他们诉说阅读小说的困难,有的同学说觉得篇幅太长,难以耐心阅读,也有同学说小说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难以高效阅读。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一个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来激发他们阅读小说的兴趣。(2分)
学习活动一(针对篇幅问题):“那段情节影响着我”主题分享会
学习活动二(针对人物问题): ▲
(3) 班长为活动写了封倡议书,下列表述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天地,感受小说的魅力。
②它们就像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
③那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多样的表现手法,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④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⑤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 C.⑤①③②④ D.⑤③②④①
任务群二
同学们,下面你们将进入“阅读理解”模块。高品质的阅读,总能让人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得到启迪,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保持活力,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中滋养正气。现在开启你们的阅读之旅吧!
二、积累与运用(66分)
【活动四:品味名家经典】
(一)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6-11题。(21分)
【甲】题弟侄书堂①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②,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③虽在干戈地④,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这是一首题壁诗,是杜荀鹤咏其侄子读书之处而作。作此诗时,恰逢黄巾军起义,战火纷飞。②居穷道不穷:意谓生活困顿,精神却丰足。③家山:代指故乡。④干戈地:指战争。
【乙】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当余之从师也……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丙】
念自七岁时先妣①殁,遂来依姊氏。屋后小园数丈余,嘉树荫之。树阴有屋二椽,姊携拯居焉。拯十岁后,就塾师学,朝出而暮归。比夜,则姊恒执女红②,篝一灯,使拯读其旁。夏苦热,辍夜课。天黎明,辄呼拯起,持小几就园树下读。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日出,乃遣入塾。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或夜读倦,稍逐于嬉游,姊必涕泣曰:“汝今弗勉学,母氏地下戚矣!”呜呼,拯不材年三十矣,念姊氏教不可忘。
(节选自王拯《媭③砧课诵图序》)
【注】①先妣:已去世的母亲。②女红:女子纺织、缝纫之事。
③媭:古代楚国人对姐姐的称呼。
6. 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是对弟侄的慰勉之词,诗人以长辈的身份语重心长地鼓励了弟侄。
B.甲诗颔联“干戈地”承“道不穷”,以战乱中社会的纷扰衬托出弟侄勤勉好学的品格。
C.乙文“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告诉我们精神的追求可以战胜物质的
贫困。
D.丙文写了姐姐夜陪苦读、晨伴诵读等生活画面,事情虽微却具体可感。
7. 甲诗的颈联很有特色,请你自选角度赏析。 (3分)
▲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走送之 ( ▲ ) ②余因得遍观群书( ▲ )
③嘉树荫之 ( ▲ ) ④稍逐于嬉游 ( ▲ )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所欲有甚于生者
B.嘉树荫之 弗之怠
C.朝出而暮归 足肤皲裂而不知
D.姊携拯居焉 万钟于我何加焉
9.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树 根 安 二 巨 石 一 姊 氏 捣 衣 以 为 砧 一使 拯 坐 而 读
10.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
▲
(2)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11.【乙】【丙】文段中,作者都回忆了自己幼时读书的情形,但用意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
(二) 阅读名著,完成12-14题。(10分)
12.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其作品《光的赞歌》赞美了“光”这一神奇
的物质,赞美了“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B.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有“昆虫的史诗”之美誉。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C.《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D. 《儒林外史》讽刺了科举制度下士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如杜少卿、范进等。
但也塑造了正面人物,如王冕、虞育德等。
13. 阅读《艾青诗选》时,小语同学绘制了“艾青的诗歌历程”思维导图。请你根据不同阶段艾青诗歌的特点,结合诗句内容,选择正确选项补全思维导图。(3分)
A.《鸽哨》(“北方的晴天,辽阔的一片,我爱它的颜色,比海水更蓝。”)
B.《芦笛》(“如今,你的诗集‘Alcool’是在上海的巡捕房里,我是‘犯了罪’的,在这
里,芦笛也是禁物。”)
C.《镜子》(“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
14. 根据《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补充完整表格内容。(4分)
经典场景
讽刺手法及相关内容
讽刺效果
匡超人前后期的变化
①____▲_____ 、细节描写。前期亲自侍奉病重父亲,主动承担养家责任,还每日坚持读书;后期抛弃妻子,欺骗老师,忘恩负义翻脸不认潘三。
讽刺了功名富贵使人性扭曲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 (手法)参观贡院时悲愤过度,头撞号板,不省人事。
④_____▲_____
【活动五:遨游漫漫书海】
(三) 阅读殷慧的《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礼乐文化》,完成下面15-18小题。(13分)
①“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与灵魂。北京冬奥会开幕盛典上,雪花飞舞,火炬点燃,烟花绽放,中国向世界张开热烈的臂膀,当冰雪之约如约而至的那一刻,我们激动万分。这场盛大庄严、气势恢宏的仪式,彰显着中国礼乐文化的魅力。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华礼乐文化需要与现代人的生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②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礼乐文化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去年全国“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红毯铺道,红旗漫卷,被待以“国家最高礼遇”的英雄们前往人民大会堂,登上授勋台的那一刻,我们百感交集,为自己的英雄自豪,也为生活在英雄的国度而骄傲。礼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在古代,礼乐文化是庙堂之上的“阳春白雪”,普通百姓只能对其“敬而远之”。现代社会,我们要让礼乐文化走近普通百姓,引导普通人将礼乐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可以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让百姓知礼、懂礼、用礼,营造更为和谐美好的社会局面。
③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们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新性发展。学校和媒体在创新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近些年,一些学校开发了大量现代礼仪课程,受到学生和社会人士的热烈欢迎。媒体方面,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全国首档中华礼乐传习系列节目,如《尊师礼》篇,设计了“正冠、献桃枝、敬茶、训诫、赠书”等现代师徒礼仪;《成人礼》篇,从花木兰从军出征保家卫国,讲到排爆英雄张保国的女儿张汝佳女承父志选择当警察,让人看到“爱国敬业”等价值观念贯通古今。
④当然,一提起礼乐文化,一些人可能会想到“克己复礼”“三纲五常”“男尊女卑”,这些都是传统礼乐文化中的消极内容。古代礼制过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具有服从、统一、强制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理念。还有很多繁文缛节在现代社会也容易让人望而生畏,其实,这些礼仪流程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是可以简化变通的。对于传统礼乐文化,我们要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考订梳理,既要整理挖掘其中积极、合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也要警惕其中消极、落后的文化糟粕,并予以摒弃。
⑤礼乐文化很古老,上下几千年;礼乐文化又很年轻,它活在当下。重拾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践行“人文化成”的使命任务,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担当。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5. 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
16. 阅读选文第②段,理清论证思路。(3分)
提出观点
① ▲
分析论述
从“礼乐文化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角度进行论证。
从“② ▲ ”角度进行论证,并提出③ ▲ 的具体做法。
17.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3分)
A.第①段引用“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阐述礼乐的重要意义,并引出
本文论题“礼乐文化”。
B.排爆英雄张保国的女儿张汝佳女承父志选择当警察,让人看到“爱国敬业”等价值观
念贯通古今。
C.对于传统礼乐文化,我们只需要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整理挖掘其中积
极、合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D.礼乐文化很古老,礼乐文化又很年轻,重拾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研究价值,是
我们共同的责任和担当。
18. 下面材料所体现的礼仪是否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请结合本文内容阐述理由。(3分)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
(四) 阅读沈从文的《更夫阿韩》,完成19-22小题(22分)。
①我们县城里,一般做买卖的,帮闲的,够得上在他姓下加上一个“伯”字的,这证明他是有了什么德行,一般人对他已起了尊敬心。就如道门口那卖红薯的韩伯,做轿行生意的宋伯便是。
②这伯字固然与头发的颜色与胡子的长短很有关系,但若你是平素为人不端,或有点痞,或脾气古板,像卖水的老杨,做包工的老赵,不怕你头发已全白,胡子起了纽纽,他们还不是只赶着你背后“烂脚老杨”“赵麻子师傅”那么不客气地叫喊!
③在南门土地堂那不需出佃钱的房子住身的阿韩,打更是他的职业。五十来岁的人了,头发不白,下巴也是光秃秃的。但也奇怪,凡是他梆子夜里所响到的几条街,白天他走到那些地方时,却只听见“韩伯,韩伯”那么极亲热的喊叫。
④他的受人尊视的德行,要说是在打更的职务方面,这话很觉靠不住。他老爱走到城门洞下那卖苞谷酒的小摊前去喝一杯。喝了归来,便颠三倒四地睡倒在那土地座下。哪时醒来,哪时就将做枕头的那个梆取出来,到街上去乱敲一趟。有时二更左右,他便糊里糊涂“乓,乓,乓乓”连打四下;有时刚敲着三下走到道台衙门前时,学吹喇叭的那些号兵便已在辕门前“哒——哒——”鼓胀着嘴唇练音了。
⑤这种不知早晚的人,若是别个,谁家还再要他来打更?但大家却知道韩伯的脾气,从没人教训他。最多有个把刻薄点儿的人,笑笑地说一句“老忘晕了的韩伯”罢了。那时,他必昂起头来,看看屋檐角上的阴白色天空,“哦!亮了!倒看不出……”接着只好垂头丧气地扛着他那传家宝慢慢地踱转去睡觉。走过杨喜喜摊子前,若是杨喜喜两口子已开了门,在那里揉面炸油条了,见了他,喜喜屋里人很随意地叫一声:“韩伯,喝碗热巴巴的猪血去!”他便不客气地在那脏方桌边一屁股坐了下去。
⑥然而他的好处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因他和气。
⑦他没有像守城的单二哥那样,每月月终可到衙门去领什么饷银。他吃喝的来源,就是靠到他打更走过的各户人家——也可说听过他胡乱打更的人家去讨捐。他今天这家取点明天那家取点来度日,估计到月底便打了一个圈子。当他来时,你送他两个铜元,他接过手来,口上是“道谢,道谢”,一拐一瘸地走出大门。遇到我们对门张公馆家,一进屋就是几升白米,他口上也还只会说“道谢,道谢”。
⑧钱不论多少,而表示感谢则一例用“道谢”两字。单是这桩事,本来就很值得街坊上老老小小尊敬满意了。
⑨我们这一段街上大概是过于接近衙门的缘故吧,别的地方大嚷捉贼的当儿,我们这一节却听不到谁家被盗过一次。有时,我们家晚上忘了关门,他便乓乓地一直敲到我们院子中来,把我们全家从梦中惊醒。“呵呵!太太,少爷,张嫂,你们今夜又忘记闩门了!”这个“又”字,可想而知我们大院子不知他敲着梆进来过几多次了!他的这种喊声起时,把我们一家人都弄得在被单中发笑。这时妈必叫帮我们的张嫂赶紧起来闩大门,或者要我起来做这事。
⑩“韩伯,来做什么?前几天不是才到这要钱!”顽皮的六弟,老爱同他开玩笑,见他一进门,就拦着他。“不是,不是,不是来讨更钱。太太,今天不知道是哪里跑来一个瘦骨伶精的叫花子,倒在聂同仁铺子前那屠桌下坏掉了……我才来化点钱,好买副匣子殓他抬上山去。可怜,这也是人家儿女!”
⑪韩伯的仁慈心,是街坊上无论哪个都深深相信的。他每遇到所打更的这一段街上发生了这么一类事情时,便立即把这责任放到自己肩上来,认真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洒着走到几家大户人家来化棺木钱;而结实老靠,又从不想在这事上叨一点光,真亏他!
⑫过年来了。这时的韩伯,他不像别人那么愁眉苦眼摆布不开的样子;也不必为怕讨债人上门,终日躲来躲去。他的愉快程度,简直同一个享福的小孩子一样。走到这家去,几个耙耙;走到那家去,一尾红鱼;而钱呀,米呀,肥的腊肉呀,竟无所不有。他的所费就是进人家大门时提高嗓子喊一声“贺喜”!
⑬土地堂前照例有陈乡约来贴一副大红对联。那对联左边是“烧酒水酒我不论”,右边便对“公鸡母鸡只要肥”。阿韩虽认不到什么字,但听到别人念那对子多了,也能“烧酒水酒,汾酒苏酒”地读着。他眉花眼笑地念,总觉得这对子有一半是为他而发的。
⑭这几天的韩伯连他自己都不晓得是一个什么人了。每日里提着一个罐子,放些鱼肉,一拐一瘸地颠到城头上去找单二哥对喝。喝得个晕晕沉沉,又跟跄颠簸着归来。遇到过于高兴,不忍遏止自己兴头时,也会用指头轻轻地敲着又可当枕头又是家业的竹梆,唱两句“沙陀国老英雄”。
⑮这半月来韩伯也不要什么人准可,便正式停了十多天工。
(选自《沈从文作品集•第八卷》,有删改)
【小说•情节】
19.依据文章内容,完善下列人物介绍表。(6分)
称呼:阿韩
敬称:韩伯
年龄:五十来岁
职业:打更
爱好:喝酒
住址:① ▲
主要事例:
经常喝醉,胡乱打更。
② ▲ 。
提醒“我”家关门防盗。
③ ▲ 。
高高兴兴过年,自己停工。
2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卖水的老杨、做包工的老赵,尽管年长,却被孩子们追着喊“烂脚老杨”“赵麻子师傅”,是因为他们平素为人不端,或有点痞,或脾气古板。
B.虽然阿韩受到大家的尊敬,但他也有不好的脾气,大家不敢招惹他,谁也不敢教训他。
C.小说的语言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蕴含有大量的民俗文化。作者巧妙地将俗语、对
联、戏曲巧妙地运用到小说中。
D.这篇小说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先写阿韩不能做好本职工作,从反面衬托,
这样叙事具有波澜,与后文扬的部分形成鲜明对比。
【小说•人物】
21. “沈从文的语言运用,从来不拖泥带水,斟字酌句,语言虽然简短,但寥寥几笔便能够将人物的形象描述得非常传神。”请结合文中划线句作简要赏析。(3分+4分)
(1) 喜喜屋里人很随意地叫一声:“韩伯,喝碗热巴巴的猪血去!”
▲
(2) 走到这家去,几个耙耙;走到那家去,一尾红鱼;而钱呀,米呀,肥的腊肉呀,竟无
所不有。
▲
【小说•主题】
22. 沈从文在谈到自己的小说创作理念时说:“这世界上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是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做基石,用坚硬石头堆砌它。这座希腊小庙供奉的是人性。”请你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谈谈对划线句的理解。(6分)
链接材料一:沈从文小说中的这种原始神秘性是通过普通人即“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与交往表现出来的,是风俗画,是人情小说。他要从这平凡的人生现实中,探索“乡下人”的生命形式,表现他们的生命个性,在他们身上,优美与凡庸交叉,道德状况的健康纯朴与理性世界的原始蒙昧并存。
链接材料二:沈从文的作品倾注了沈从文对人性理想的执着追求,讴歌了一种古朴的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并以此实现他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愿望,以及重造中华民族美好品德的希冀。
▲
任务群三
同学们,下面你们将进入“作文”模块。作文,是一种比口语更深刻、更规范的表达。大家要仔细审题,认真构思,打开思维。现在开启你们的写作之旅吧!
【活动五:书写生活情思】
三、作文(60分)
生活中,我们经常被一些情思牵动着。牵动我们情思的,可能是你的亲人、老师、朋友抑或是一面之缘的过客;可能是一张相片、一把雨伞抑或是一本书;可能是一次旅行、一项技能抑或是一场电影,也可能是……每次忆起都使我们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心灵的洗礼或情感的熏陶。
请以《你,牵动着我的情思》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2)不得套写、抄袭;
(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4)书写工整规范。
济川初中九年级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2023.10.18
参考答案
1.(4分)蕴 曳 型 魅 2.(2分)B 3.(2分)C
4.(8分)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③略无慕艳意 ④赢得生前身后名
⑤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1)【版块名称】见证少年成长(2分)
【理由】这三篇都是涉及“少年成长”这一主题的小说,讲述成长中的纯真情感、酸涩滋味和无奈惆怅,展现世间百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2分)
(2)(2分)示例一:“人物身份信息知多少”知识竞赛;示例二:人物关系思维导图手抄报。
(3)(2分)D
6.(2分)B颔联‘干戈地’承‘道不穷’”错。应是承“乱时”。
7.(3分)示例一:这句诗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我们可以想见其弟侄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表现了弟侄性情高洁,刻苦好学的美好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弟侄的赞许。
示例二:这句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竹影添案,泉流入池的画面,画面有动有静,意境美妙,烘托出侄子性情高洁,刻苦好学的美好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弟侄的赞许。
示例三:用词精妙。“摇”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竹影曼妙灵动、摇曳生姿的特点,富有画面感;“入”字形象地营造了野外泉水融入砚池的清幽意境,表现了弟侄性情高洁,刻苦好学的美好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弟侄的赞许。
示例四:情景交融。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诗人通过竹影、书案、泉声、砚池等意象,创设出清幽高雅的环境,烘托出弟侄性情高洁、勤奋好学的美好形象,间接含蓄有情味。
8. (1)(4分)①跑 ②能够 ③遮盖 ④略微
(2)(2分)B
9.(2分)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
10.(4分)(1)所以我小时候每天早晨进入书塾,(对)读过的书就比其他小孩子更熟悉。
(2)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11.(4分)乙文作者是为了强调自己读书的艰难与勤奋,以此勉励马生勤苦学习。丙文作者是为了强调姐姐对自己的督促与勉励,表达对姐姐的想念和感激。
12.(3分)D
13.(3分)①B ②A ③C
14.(4分)①对比手法 ②周进撞号板 ③夸张或细节描写
④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15. 举例论证,(1分)列举了学校开发礼仪课程和媒体推出中华礼乐传习节目的事例,(1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们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观点,(1分)进而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1分)
16. (3分) ①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
②礼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③利用纪念日、节日,组织开展纪念庆典活动
17.(3分) A
18.(3分)示例一:符合,现代师徒礼仪表明教师对学生可以适当地“训诫”,材料中学生尊重老师的这种做法,是尊师的体现。
示例二:不符合,材料中体现的礼仪过于强调人和人之间的等级差(或:强调服从),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理念。
19. ①南门土地堂(2分) ②讨捐时钱不论多少,一例用“道谢”表示感谢(2分)
③叫花子死了,到大户人家化钱殓尸埋葬(2分)
20.(3分)B
21.(1)这句话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1分)“喝碗热巴巴的猪血去”写出喜喜屋里人的大方慷慨,(1分)“随意地叫一声”衬托出阿韩的质朴。(1分)
(2)运用一系列短句(1分),写出阿韩在年节前去各家讨年货的收获,写出食物的丰盛(1分),表现出人们对阿韩的大方慷慨,体现淳朴、真诚、友善的人性和人情之美。(2分)
22.“选小地做基石”,就是小说的选材在边地湘西,所塑造的人物也是普通人,甚至是所谓的“下等人”。更夫阿韩的故事就发生在湘西的小县城里,非常贴近百姓的生活,同时更夫阿韩是一个普通人物,甚至是一个卑微的人物;(2分)“用坚硬石头堆砌它”,“坚硬的石头”指选材于湘西底层百姓的日常生活,没有经过过分地雕琢,没有“田园牧歌”式的美化,带有纯粹质朴的原生态气息;(2分)“供奉人性”,也就是沈从文一贯倡导的“美”与“爱”的主题,呼吁“人性美”和“人情美”。本文塑造的更夫阿韩以及其他各色人等,无不透露着一股淳朴、真诚、友善的人性和人情之美。(2分)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江苏省泰兴市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江苏省泰兴市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江苏省泰兴市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江苏省泰兴市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语文试卷(月考):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兴市济川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语文试卷(月考),文件包含二语阶段答题纸20231011pdf、二语阶段2023101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